岑应这边的喜服还没完全做好,秦松柳就上山去了,走的前一天同岑应说此次要去一个月。
岑应听了照例叮嘱他要小心,第二日却给秦松柳送来了不少干粮,“在山上要好好吃东西,不能再瘦了,不然可穿不合身我给你做的喜服了。”
秦松柳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吃饭,岑应还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口,掸了掸秦松柳肩膀上的枯草,“快去吧。”
一个人站在山脚,一路目送。一个人拉着板车,一步三回头。
直到看不见人了,岑应才往家里走,预备着上县里。
还有几日就八月了,等秦松柳回来就九月份了,这些时间足够自己还完兰花阿婆的钱,将喜服、喜被做好。今日的话…可以去看看有什么比较适合小姑娘的东西。
回到家,齐小河已经在等了,岑应赶紧进屋拿好东西。
整个八月,岑应都在重复着之前的生活。离秦松柳回来的日子越近,岑应时而复杂、时而平静。
复杂是因为他即将迎来真正的身份转变,从一个假夫郎变成一个真夫郎,去融入一个家庭。
平静的是他要嫁的人和他心意相通,这一点好似打消了他对于未知的不安。
至于秦松柳,在山上一旦静下来,就会在脑子里幻想各种东西:想以后如何跟岑应过日子、想要让岑应吃胖一些、想给岑应多买几身新衣裳、想跟岑应一起去买东西、想买骡车给岑应去县城……
对比准夫夫二人,秦芳反倒比较受他们的婚事影响,村里人逮不到岑应,也看不到秦松柳,就全往小姑娘身边凑,企图打听个一二三四。
当然,村子里大多数人纯属好奇,毕竟秦松柳也老大不小了,村子里有些跟他同龄的汉子,孩子都断奶了,这亲事许久没见动静,一娶就要娶个寡夫郎。
家里有适龄的哥儿姐儿都在后悔,猎户如此挣钱,早知道去秦家将人死死摁住,让他同自己的孩子成亲,总好过便宜这寡夫郎。当然,事情已经定下了,大多数人家说道两句也就算了,也有些不要脸的,跑去同刘娘子说,让她去劝秦松柳,莫要取那寡夫郎,被刘娘子用一盆水泼了出来。
有不要脸的就有更不要脸的,那孙夫郎寻到秦芳跟前,同秦芳说哥哥娶了新夫郎就不要她了,被秦芳捡了一坨烂泥扔到他衣服上,气得孙夫郎说秦芳不识好歹,还骂她是小哑巴,没人爱。
又一坨烂泥,这次是柯姐儿扔的。
孙夫郎矛头直指柯姐儿,说她没家教,野丫头。
再一坨烂泥,秦芳扔完一坨,还预备着捡下一坨,孙夫郎见状赶紧走人。
晚上两个小姑娘回到家,拒绝了李谓给她俩留的大鸡腿,说自己做错了事不能吃大鸡腿。
李谓蹲下来问做错了什么呀,柯姐儿将她们扔孙夫郎烂泥的事说了,李谓哈哈大笑,一人塞一个鸡腿,又奖励颗糖,直说她们做得好。
刘娘子一脚踹在李谓屁股上,轻声细语同孩子们说,“再遇到这种事情不能再拿泥巴扔人,要回来跟大人说。”
教育完孩子,刘娘子撸起袖子,回娘家叫了自己的嫂嫂同阿娘,几人气势汹汹到孙夫郎门前,骂得他是气都不敢喘一下,孙夫郎的郎君羞得在家不敢出门,指着孙夫郎的鼻子骂他是个闯祸精。
岑应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第二天了,当即带了两串糖葫芦、两个香包上门去看望两个小姑娘。
秦芳和柯姐儿本就没有生气,毕竟她们已经当场报复回去了,但谁会拒绝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呢,谁又会拒绝又漂亮又味道好闻的香包呢。
就在秦芳吧唧吧唧吃糖葫芦时,岑应蹲下身子,与她平视,告诉她,“你永远是你哥哥最重要的家人,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秦芳吧唧吧唧,伸手拉住了岑应的衣袖,轻轻晃呀晃。
她知道的,哥哥很爱他,她还知道,岑夫郎是个很好的人。
齐家村也有人同梁阿婆、齐小河,甚至齐金金打听这事,但还是什么消息都打探不出,几人当中无论是谁,回答的都是到时候就知道了,连大宁小莲都是摇着头说不知道呢。
提了些肉、米面,和一小包红糖送给梁阿婆等人,既因为他害得大家被打扰,也因为他来到齐家村后,大家对他的诸多照顾。
刘娘子收到东西还怪惊喜的,没想到岑应会给她家送东西来。
惊喜归惊喜,刘娘子还是推拒说不要。岑应左一句远亲不如近邻,右一句亲如阿姊的嫂嫂,哄得那叫一个服服帖帖,开心之余对岑应这个邻居夫郎更是喜欢。
给大家送完礼后,接下来的日子岑应不再匆匆赶路,有意多和村里人接触。
果然,不少村民遇到岑应后都明里暗里同他打听这事。真心祝福他的,岑应让人到时来多喝两杯喜酒。酸他拿话刺他的,岑应笑呵呵说自己命真是好,秦郎君不仅生得英俊高大,还会挣钱,堵得那些说酸话的也不好再如何。
大家见岑应这样,也就渐渐觉得没趣了,不再八卦这事。岑应松了口气,觉得要同村里人打交道真是不容易,好听难听的话都要接着。
大家不再关注他的婚事,岑应的生活又渐渐回到从前那样,好在每天都安排得很满,也不算无聊。
将欠兰花阿婆的钱还了,喜服和盖头上如愿绣上兰花了,喜被绣上鸳鸯与并蒂花开了,应小哥儿的郎君也下山了。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秦松柳休整两天后,将打来的野物卖了,买了头骡子套了车,按照约定到木匠那将各种物件都拉回来。将这些大物件安置好,又到县城去买东西,用车拉回来,足足拉了三车才停。
梁阿婆将这些看在眼里,欣慰极了;刘娘子看在眼里,觉得秦松柳终于不是个木头了;齐小河看在眼里,为岑应受到重视而开心;齐金金看在眼里,说他一定是全村第一个发现他们有猫腻的;秦芳看在眼里,觉得家里多了好多东西。
齐家村人看在眼里,秦松柳当真豪气。
秦松柳请于媒人写了婚书,又定了黄道吉日成亲,就在八日后。等秦松柳走后,于媒人同家里人闲话,说难怪当初拒绝了显小子,原来是有更好的柳小子。
而对岑应一见钟情的齐显,求娶无果在前,心上人又另嫁他人在后,也就心灰意冷,任由家里人给他说亲了。
婚书写好,于媒人带着婚书,和几个抬着彩礼的汉子到了岑应家来。
白银三十两、大雁一对、好酒十坛、猪肉十斤、活羊一头、大鲤鱼两尾,以及各种糕饼糖果,这样规格的彩礼,任谁都看得出来秦松柳对岑应的重视。
这个天气猪肉不耐放,梁阿婆教岑应用盐将肉腌了,再拿柏叶枝熏了,做成熏肉。
即将成婚,岑应自个出银子做了好些糕饼,只要到齐小河或自己的摊子买东西,就送一块,算是为自己添添喜。
后边七天,岑应将糕饼生意暂时交给了齐小河,自己在家学学如何做饭、纳鞋、缝衣,为日后生活做准备。
秦松柳则忙着布置家,又拟定来吃喜酒的名单,他少与村里人交流,除了他师父、赵鑫等同他家交好的,以及和岑应交好的人,一时间也想不到请谁。
李谓见他纠结,就让他请了村子好些同龄的汉子,这些汉子都是热心肠、品德好的人,多交一些朋友对秦松柳也有好处。
名单定下,就该定喜酒席的菜了。秦松柳定的是,每桌一只鸡、一尾鱼、一只鸭、一只鹅,并四喜丸子、香芋扣肉、卤脆肚、红烧猪肘,再加俩素菜,凑够十道菜。
李谓光是听都觉得饿,“我勒个乖乖,你这一顿得吃肥多少人。”
进宝县生意虽好做,但物价也贵,不少人家哪怕收入不错,办酒席时也少有吃这么好的,多是八个菜或六个菜,其中素菜还占了一半。
秦松柳自然是知道常规礼制的,但大家不也总说,要看郎君对夫郎重不重视,就得看他家如何给礼、做酒席,秦松柳就是要大家知道,岑应在秦家以后的地位。
按照他们拟定的名单,准备六桌席就够了,但以免有些人不请自来,或有人拖家带口来,秦松柳决定准备十桌的菜。
正商量着事情,秦芳和柯姐儿就抬着一个大包袱进来了。
秦松柳几步上前将东西接了,“哪来的东西。”
“是岑夫郎拿来的糖,说到时给大家发。”柯姐儿说着,张开嘴给阿爹和大柳哥哥看她嘴里的糖。
李谓掐了掐她的小脸蛋,“又吃糖,也不怕当时你娘教训你。”
柯姐儿做了个鬼脸,拉着吧唧吃糖的秦芳跑了。
秦松柳打开包袱一看,发现里头有五六十粒糖块,还有用红纸包的六文钱,足足一沓。除了这些,还有秦松柳放在嫁妆里的糕饼。
忽地,秦松柳看到一张字条,上面写什么他看不懂,但他能看得出这字丑丑的。
秦松柳将字条递给李谓,请他念给自己听,心里头一次懊恼自己不识字。
“我听阿婆说,要给来吃酒的人红封,发糕饼,你不买,糕我吃不完,这些够了。”李谓一字一句念出来,“哟呵,岑夫郎还没嫁到你家来,就会心疼人了。”
秦松柳将字条夺过,折叠好塞进衣服里,一脸正色,“继续商量吧……”
“装样……”李谓嘟囔道。
一切都在一步步准备,时间它慢慢又快快地流逝着,这黄道吉日啊,它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