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诺·五
雍城知州韩闻奏报,雍城下辖曹县在全国普查人口时用已经登谙造册的逝者冒名顶替。
韩闻上书,雍城为天顺人口第二普查重点城,吸取第一站经验,此次查验更为严密。韩闻到雍城不足半年,人口普查是为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
韩闻更是借由此次普查,接历帝密旨顺藤摸瓜发现雍城出现的日积月累的问题。经过韩闻半年以来的走访调查,他发现雍城大大小小的豪族占据雍城及周边大片广袤粮田,但登记在册的人数却为寥寥部分。待几番查验后更加笃定,这些豪族人口的历年档案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
历帝坐在龙椅上皱眉,按理各城的人口与土地都有规定的数量,税收皆是根据记录在册的人数田粮计算。现在档案内人与未登记在册的黑户黑田不成正数,则说明这些户数皆游离在税收之外。
韩闻提到不仅仅是豪族的个体问题,大部分百姓也为了少交税或者免税,将自己家的土地挂在豪族名下,再以租地的名义交给豪族佣金,租地耕种。看起来虽然麻烦,但一年下来能省下钱粮一半有余。豪族和百姓皆获利,吃亏的只有朝廷。
历帝二十年下令进行人口普查,看似是简单的计算人口,实则是为以后新的税收度田制度做打算。当地的豪族与百姓的利益受损,起初雍城附属的曹县官员还能简单应付,直至被韩闻查出用逝者冒名顶替才觉得事情败露。
在韩闻奏报不久,当地的豪族纷纷揭竿而起。韩闻接连发三份急报,一份比一份来的急。
宁无忧请命带兵前往,被历帝瞟了一眼给按下了下去。这个养子一年除了打仗还是打仗,也不嫌累得慌。好歹给别家的儿郎立功的机会,再者说这苏日拉昆与恩和昨日才到天顺。他这个榆木疙瘩在这杵着做甚。
下朝后,宁无忧被历帝留下进入内殿。宁无忧慢步跟在历帝后面三步的距离,谁料历帝挽起袖子一个急回身。
“你说你!雍城内豪族纷多,虽起兵,也不至于十分散乱。你总要给朝中这些老臣的儿郎一个表现的机会。还有!恩和才到京都,你不领人家到处走走,过些日子人家哥哥再回漠北,那恩和在这天顺无依无靠只识得你一人,你还要去雍城!雍城虽然问题不大,但是安抚群众,整治豪族少说也要一月有余,人家小女娘就与你熟悉,你还要走。你你你啊!”
“臣。”
“你不要臣,赶紧滚蛋,回你府里呆着去。朕看到你就生气。”
“是。”
苏日拉昆进宫与历帝商讨事宜,宁无忧带着恩和在街上瞎逛。
其实恩和没有那么喜欢逛街,天顺的很多东西都会贸易流通到漠北。但是天顺有着与漠北不同的烟火气,她想看的是这样的烟火气,因为这里是她以后要一直生活的地方。
因为走得早,一处不显眼的巷子头还有烧过纸钱的痕迹。恩和停在不远处看着那摊灰烬,宁无忧顺着恩和的眼光看去解释道。
“这里与漠北不同,百姓会给逝者烧些纸钱祭奠逝者。”
恩和回过头,眼神平静,声音如初秋的清晨一般。
“宁将军,我听说,天顺会为了那些战死的将士立碑。”
“是的。”
“如果他们早已没有亲人,那么谁会为他们烧纸钱呢?”
“每逢节气,陛下会命太子前去碑陵代为祭奠。百姓会将吃食,灯烛放在地面上进行祭祀。”
“为什么要放在地上?”
“总会有够不到桌子的英灵,或有腿疾,或许还未长大。”
“宁将军,我希望你平安。我昨日听大兄说,你想要带兵去雍城。”
宁无忧不明白恩和为何会问这样的话题,只是看着恩和。
“你想去就去,我听闻陛下是想让你陪我才不让你去。我不需要你陪的。”
宁无忧皱眉,声音带着点上扬,“可我觉得你是需要我陪。也要给别人家的儿郎一些立功的机会,我义父也是这样讲的。”
恩和看着街旁的店铺早早的升起了灶火,包子铺里的热气不停的从屋子里往外冒。街上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她心里莫名的觉得高兴。
她听阿耶讲过,早些年旧秩序松动,在那个时代的激荡下,总会有能人自立门户。就像历帝,历帝的祖上就是前朝的开国功臣,百年来与其他家族联姻,交友,帮扶彼此做官。百年下来,这样的关系是亲戚套亲戚,朋友加朋友。后来时局动荡,这丝丝缕缕剪不断的关系也给历帝的背景带来极大加成,那是更深度的氏族官场社交。
前朝因暴政变得四分五裂,站在风口浪尖的起义者就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后备力量。历帝找到漠北的阿图格,漠北的草地优渥,有大量的马匹,器械,冶炼技术。中原的多数起义者都想与漠北挂靠,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而阿耶选择历帝的原因是许多的起义者口号叫的山响,可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阿图格素来是实干家,我不听你的理念,我不听你的思想,我只看你做了什么。历帝虽然步子走的缓慢些,却确确实实给百姓农民谋取不少福利。
不仅如此,历帝还有杀手锏——已存在六百年的世家大族,景氏。景参景商兄弟不断的为历帝开疆扩土,别人在混乱时代的红利逐渐散去的时候,历帝已经渗透式的在天顺这片土上立于不败之地。
皇后的本家慕容氏是中原数一数二的富户,慕容氏经历五个朝代仍然屹立不倒。当时慕容氏的家主,慕容皇后的祖父慕容仪决策果断,将大半身家尽数交与历帝,唯一条件便是与宁家结姻亲之好。历帝拿着这些钱财招兵买马的同时,也避免了多场战役。
阿耶说对于那些稍显不足的起义者,历帝直接找人家进行多方会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为的不就是天下太平,妻儿老小都有口饭吃。今天大家通过长海坐在一起,和气生财,别总喊打喊杀的,粗鲁。
我们呢,是准备统一天下的团队,你们加入我们,我们给你钱财,地位,名声。咱们之间虽然不认识,但是不影响咱们互惠互利。彼此间相互信任,努力达到孔子的大道之行。想要官职的,可以;想要钱财的,可以;想要爵位的,可以;想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老实过日子,可以。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不过六年时间,历帝顺利一统天下成为中原霸主,国号天顺。
一统中原的历帝在登位之后,开始帮助阿耶征战漠北。天顺的天灾,漠北鼎力相助。漠北的粮食缺乏,天顺也投桃报李。那些跟着历帝打天下的人,如景氏,慕容氏等,载入史册成为天祈阁八大功臣,封公拜相。像云氏,左丘氏等不想入朝堂,便自己开路书院,门生众多。萧氏,裴氏等随着国家平定,再有战功予以候位。大家也是其乐融融。
历帝,是真的有大智慧大格局之人。只可惜,景氏一族。
“我不去雍城,那里本就不需要我去。”宁无忧说到。
恩和点点头,“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我知道你不太喜欢我,我那日说的都是酒话,你就当我是小孩子酒话别往心里去。我昨日说的话也着实是唐突了。你也当我是小孩子,小孩子的话是不可信的,也别往心里去。”
恩和的脑回路跳的太快,反倒让宁无忧一愣。
“我何时说过不喜欢你。”
恩和愣了一下,转过头看到糕点铺开了张。拉起宁无语就往那边走。
“我都让青溪打听过了,说这家的糕点铺的酥饼极为好吃。据说这老师傅曾经是御厨呢,不过年纪大了便让儿女开了这个店铺。他一月也只做三次,其他的都是儿女做。今儿初一,我特意早早起来就是为了这个!”
天顺是极为开放的国家,像这种店铺前都有供人休息吃食的桌子。用早点的人也会在饭桌上闲聊。
旁边有人聊起前朝,又逐渐说到群雄逐鹿,最后聊到了景氏。
“这景氏就这么没了,当年那一战,景氏全族一个活口都没留。”
“据说是援兵到的晚,以前话本子里总说有漏网之鱼,你说景家会不会也有那么几人活着?”
那人摇摇头,“不能,要是有活口,陛下定会予以无上荣耀。那景家是天祈阁八大功臣的上三氏,哪怕有一个活口,景家都不至于中秋节无至亲祭祀。”
恩和小心翼翼的瞧着宁无忧,发现他神色自若,仿佛身后之人说的话与他无关。
“你若是景家后人,你会怎么做?”宁无忧给恩和添了一筷子奶酪酥,神色像是聊别人家的闲事。
“活着吧,只要活着就能有无限的可能,就有时间去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
宁无忧看着恩和的侧脸,被晨曦映出的浅浅绒毛显得原本精致的脸上戴上了一层光晕也戴上了一层可爱软萌。
“你小小年纪怎么会这么想,不应该正是热血果敢之龄么?”
恩和舀了舀碗里的豆浆,“我自小便与父兄们一起奔赴战场,虽然我参加过的战役没有你多,但是也见过不少。我见过被屠城后大雨滂沱之时站在尸首之中的孩子,那些孩子眼里有惧怕也后抹不去的浓厚的恨意。
阿耶是不提倡屠城的,可会有先锋的叔叔直接带人屠城。我坐在马上以胜利者的高度看着一地的尸首,哭闹的孩童,满含恨意的少年,抱着丈夫的妇人,抱着孩子的老孺。上位者是无法共情下围着的,除非有一天,他们也成为了劣势的一方。
有一次我与父兄被困,我又与他们不小心冲散。我手里拿着匕首看着对面的人也是满脸恨意。好在父兄厉害,来得及时冲出重围救了我。
当时我不知父兄如何,可想的却是,如若父兄皆亡我该如何。”
“你该如何?”
“活下去,哪怕做一只鹰犬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如你这般幸运。”
“是的,从那以后阿耶下令不允再有屠城之事发生。以前的事我们无法弥补,我们能做的便是做好当下。”
“你想骑马吗?一会儿出城我带你去马场跑跑马可好?”
恩和紧忙点点头,一扫之前阴霾的对话。
“我真的好一阵子没有骑马了,可惜我的小马驹在驿站里。”
“无妨,马场里半数的马都来自漠北,总有你熟悉的马。”
“若马场上人多的话,我们击鞠吧!”
“还有,你若愿意便把我当个玩伴即可。”
“如若我不愿意呢?”
恩和干笑两声,“那个,我们来日方长。”
“好,我们来日方长。”
恩和看着宁无忧带着笑意的眼神发现他刚才只是开玩笑,起身拽着宁无忧随手买串丸子离开摊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