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宗闻收回异姓王的爵位,连带着自己平江王的官封也没有保留,瞿家兄弟斗了一场,分不出胜负,见梁王的封号都没有了,拼死拼活地只是为了当个国公,完全是蠢物行径,顿时也没之前那么起劲了,原本还想象着做了大王前呼后拥,现在却变成了国公爷,也就不似之前那样争红了眼。
于是,各方都有了休兵止戈的意思,在瞿家族老的主持下,瞿氏的各房兄弟握手言和,不再交战,他们的大哥小梁王已死,小梁王无子,便是兄终弟及,依着先王诸子序齿,没有了嫡子,就该立长子以安人心,瞿氏一族推举出二郎君做了新家主。
此人是先梁王的第二子,名唤瞿应,就此接替了已故兄长小梁王的位子,封梁国公,曾经的齐王穆怿改封齐国公,皇帝将楚国公的封号赐给了自己的舅舅宗闻。
有宗闻这么个战功卓绝,靠军功立身的外戚坐镇洛都,拱卫天子,各藩镇表现出了少有的恭顺,一个名头上的封号而已,朝廷也没有要削弱藩镇府兵的意思,如今瞧着,宗闻也只是想,大陈不要再出现那么多的异姓王,他身后的宗家执掌河西和陇西两大藩镇,若是真要削减藩镇兵力,宗闻可是首当其冲。
现下,只是没有了异姓王的爵位,各家对此反应都不大,甚至,瞿家还因为这道旨意也不再内斗,也算是平定了河东郡内的纷争。
宗闻问出忠臣良将之事,希望穆家表态,穆怿不会看不出他的用意,话语里说得凶狠,其实,宗闻对他并没有什么杀心,将他带到洛都,也只是为了牵制穆家,为着安危,也给了穆怿节制洛都与内宫的兵权,在用人之事上,宗闻一向都是如此谨慎妥帖。
穆怿对他道:“指挥使,这些年来,我自认对得起忠臣良将这四个字,十几年来,我一向唯洛都马首是瞻……我征服豫州与胶州,是你以前的姘头杨绍无能,兵败出逃,守不住他的地盘,他管不好,自然是要有能者执掌。我是大陈的忠臣,也会是你的良将。若是有人作乱,我愿意为指挥使出兵平叛,征讨逆贼。我如今与指挥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连性命都栓在一起,指挥使怎么还怀疑我对你的心意呢?”
宗闻听着他说出的软话,一颗心依旧提溜着,丝毫也不敢放松戒备。穆怿行事一向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在穆怿占据上风时,他对宗闻专/制,暴/力,容不得一点反抗,将他牢牢地控制在手心里,宗闻身体的每一寸都容不得他自己的意愿,被主宰着生死与快乐,甚至连宗稷那孩子的身世,穆怿也要摆布拿捏。
关于宗稷身份的事,宗闻与他提过许多次,想让穆怿同意五公子宗稷回归河西本家,不再位于穆家诸子的序齿,穆怿也只是坚持说,既然已经立了宗稷做世子,那他就是穆家的血脉,不容更改,完全没有要松口的意思,此事僵持不下,就连宗闻也不明白,穆怿究竟有什么打算。
穆怿问他:“我听说,太后娘娘要回洛都了。”
肃国公作乱时,宗后将刚出生的小儿子交给先梁王,才换来了回到河西郡武都的机会,后来,宗后又嫁进了谢家,与剑南道节度使谢崇深育有一子。
如今陛下登基,小梁王也死了,宗后终于打算回到洛都,对于姐姐的来意,宗闻也能猜出几分,确实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之前,出于瞿宗两家的默契,宗后之子继位,皇后就会出自瞿家,出于这样的考虑,宗闻也愿意让瞿氏一族出一位皇后,换得瞿宗两家更为紧密的联系,在皇帝行将大婚的当口,宗后此行目的也不难猜,宗闻便问穆怿:“穆家打算送女入宫为妃吗?”
穆怿想了想道:“论容貌,阿皙最出挑,可她已经嫁给了你的表哥梁王,至于我那些其他的侄女,那长相也很难得宠,还是算了。”
穆怿如此直言不讳,宗闻看了他好几眼,也没说什么,穆怿面对心爱之人打量他的目光,倒也没什么要隐瞒的:“选妃不是做皇后,自然是要美貌婀娜,知情识趣的,就算是为着前朝,穆氏女要入宫,我若是真的想,倒不如直接找你说。指挥使,我无意于此。”
穆怿的侄女多的是,穆氏亲贵们枝繁叶茂,适龄的姑娘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他把最喜欢的一个侄女嫁进了瞿家,穆家的女子也多与其他高门联姻,宗闻问他:“等太后到了洛都,你去请太后出面,你若是想让穆氏女入宫,太后多半也不会驳了你的面子,陛下纳妃的事,也轮不到我来管。”
“前些日子,你处死了两位陛下的心腹,他们无法无天,戕害勋贵,在内宫溺死了酒醉的小梁王,还将他抛尸枯井,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宫里,你杀了他们,是要给瞿家一个交待。指挥使,瞿家摄政多年,臣强主弱挟制了天子,你是太后的亲弟弟,出身藩镇豪强,做了多年外戚,在一些人眼里,你也一样该死。他们心里就想着挑拨你和陛下这对甥舅,搏取从龙之功,有你在,你就挡着他们的路。”
“我愿意做指挥使的刀,替你处理掉这些心思鬼祟的小人,顺你者昌,逆你者亡。”
感谢醉里挑灯犯困扔了1个地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3章 13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