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晚会前一天,向澜有些失眠,说起来也奇怪,自己曾经表演过小品、话剧,都从没这么紧张。
她实在难以入睡,于是翻身下床,到阳台检查花草的生长情况。向澜所居住的屋子有些年头了,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十年前经过一次翻修,加固了外立面,阳台的样式却没有改变。她与邻居家阳台只有一道矮墙之隔。
她想把地上的仙人球搬起来,刚抬起头时对上了邻居的眼睛。陌生的女人似乎在观察她。
“您好,有什么事吗?”向澜礼貌发问。
“没什么,只是想看看你养的仙人球。”邻居神色始终是淡淡的。
女人又说:“你就是向澜吧。明天是你第一次和钱靖羽合作,祝你们合作顺利。”
看到向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女人主动解释道:“制作人,谭哲循。”并递上自己的名片。
向澜听过谭哲循的名号。她曾担任钱靖羽多张专辑的制作人,但她深居简出,多次获得金曲奖也是让她人代领,因此向澜只知道有这号人却不知晓她的容貌。
“原来是谭老师,幸会。”
她思来想去,谭哲循的出现并非偶然,向来是有事问她,又不好直接开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圈内一些人认为她消息灵通,其实她只是善于洞察周围的环境。
谭哲循通过了向澜的好友申请,摆了摆手,随后翻身跳出阳台。
“我有个要约,有缘再见。”
谭哲循消失在黑夜中,向澜有些摸不着头脑。她没再多想,回去睡觉了。
崇河卫视十分重视这次小年夜晚会的呈现效果,所有流程几乎是按照春节晚会的规格进行的。每一组表演嘉宾均需完成前采、访谈、后采。
钱靖羽对这位主持人印象深刻,她是崇河卫视的台柱子,她们曾在慈善晚会有过短暂的交流。
向澜有些拘谨地坐在沙发上,虽说她成名多年,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晚会,难免有些紧张。往年的小年夜都是在剧组中裹着棉袄度过,难得坐在温暖的演播厅里,一时间百感交集。
主持人问:“钱靖羽这是第三次来我们崇河卫视晚会了,这一次和前两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地感受吗?”
“很荣幸这次也能参与到我们崇河卫视小年夜晚会的表演中。感觉今年的气氛更活跃了。”
“向澜是第一次来这边,你和钱老师的节目是跨界合作,在此之前你对她有怎样的认识?”
向澜:“钱靖羽唱歌很好听,我也一直很喜欢听她的OST,从最开始的《凝望》到最近的《恰如梦》,每首歌都别具匠心。”说罢,她转头看向钱靖羽,露出一个略显公式化的笑容。
钱靖羽了解,向澜不擅长面对镜头吹捧别人,尤其是熟人。也正因为是熟人,所以不会计较,是以,她眼神暗示主持人换个话题。
察觉到钱靖羽的意图后,主持人心领神会地问她:“这次你们的节目排在前面,下班之后有充足的时间和家人共度小年,我想替观众朋友们了解一下,两位在家中会有什么特殊的庆祝方式吗?”
钱靖羽:“我是崇河本地人,过年时当然要吃崇河酱鸭了。”
向澜:“我是垣州人,过年的时候母亲会给我和姐姐做醪糟汤圆,我也从她那里学会了许多菜,今后有机会也会和大家分享。”
“相信观众朋友们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家乡美食。说起美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是拾瑭餐饮的创始人,沈秋华!”
“下面进入本次晚会的第一个节目,魔术《揪面片》!”
延慧河南里的老住户梁鸿舒坐一台电视前,里面播放着崇河市小年夜春晚。
周玄卿端着盘子走来,对着电视感叹道:“沈姐练了很长时间的魔术,今天终于有机会露一手了!”
“是啊。话说三妹,你和江局的双人舞练得怎么样了,咱们居委会的晚会过两天就开始了。”
“放心吧,我和她默契十足。”
江贺年从厨房出来,端来一个盆,对两人说:“吃点砂糖橘。”说罢往周玄卿手里塞了几个剥好的橘子。
趁着江贺年去取快递,梁鸿舒压低声音问周玄卿:“都准备好了吧?”
“放心吧二姐,我早有准备。”
周玄卿知道,梁鸿舒是在说江贺年的生日礼物。
不知不觉中电视已经播到了语言类节目。
现场的观众也十分期待小品,有观众说:“下一个节目《考证风波》可有来头,听说这剧本是作家曦茗的一个学生写的,不知道怎么样呢,咱们仔细看看。”
“小品不就图一乐,还需要仔细看?”
“两不误嘛,两不误。”
《考试风波》由江茗雪与周启璇主演,剧情贴近现实且略显荒诞。
小品的时间设定在六月,江茗雪饰演的大学副教授康慧在几天后即将参加CATTI二级笔译考试,打印完准考证回学校备课;周启璇饰演的学生要赶去考四级。两人不慎相撞跌倒,由于书包长得一模一样,在互相道歉离开后才发现拿错了包。
在后台,向澜看着现场的转播,她知道钱靖羽担任过翻译的工作,于是问道:“这个证很难考吗?”
钱靖羽:“如果和二级口译相比,二级笔译的通过率较高,在12%左右。但和通过率约为25%的三级笔译相比,其难度显著增加,通过率自然降低了许多。不过小品里的康教授考证应该是很简单的,她的词汇语法肯定十分扎实,笔译综合对她来说不难,至于实务,我认为只要认真学习翻译方法,多做题,就没什么难的了。”
“你这段话说得就很像译者,很严谨。”
“是吗,谬赞了。我只算半个译者,主业还是歌手。”
小品演到同事看见康慧从包里拿出一张英语四级准考证,与她开玩笑:“康老师这是要去新手村炸鱼啊。”
“刚才撞上了小刘,可能是拿错包了。”
“物理意义上的撞啊?好家伙,那可当心啊,别再伤着。诶呀,四级考试就要开始了,老康,骑我的电动三轮去给小刘送准考证吧。”
“好。”
……
“这个小品……有一种上世纪的美,”观众评价道,“看来传闻是假的。”
“我就说嘛,小品就图一乐呵。而且我觉得这个小品的笑点根本不在小品本身,而在演员身上。”
“怎么说?”
“你这还号称江茗雪的铁粉,你不会不知道,她学生时期最头疼的科目就是英语啊!”
“那让她来演英语老师确实挺荒诞。”
很快,便轮到了钱靖羽和向澜的节目。戴好耳麦,拿上话筒,两人乘着升降装置来到舞台上。
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仔细聆听,前奏在原版的基础上加入了锣鼓等打击乐。舞狮队打头阵,只见雌狮昂首阔步出场,随后跃上高台。
钱靖羽在心里默数节拍,在前奏结束后立即唱响了歌曲的第一句。细腻的嗓音如同和煦春风,驱散了严寒。
轮到向澜的部分,音符从她口中缓缓流出,得益于在话剧院工作的经历,即使是面对不熟悉的领域,举手投足间也十分坦然。
《平安喜乐》主歌象征“平安”,曲调平稳舒缓,副歌节奏欢快,是“喜乐”的代名词。因此,整首歌曲既能体现团圆的温馨又能体现锣鼓喧天的热闹,充分展现了小年夜的动与静。
随着耳麦中的伴奏由平静逐渐转向欢快,钱靖羽率先开口。副歌起,雌狮离场,拿着各类烟花爆竹的福娃奔跑入场,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不昭示着小年的祥和。
一连串D#5强混完成得很漂亮,最后一个F5为保证不破音,采取了平衡混,平稳完成。
到了向澜的分句,钱靖羽则是降低音量唱和声部分。两人经过无数次的排练,早就变得十分默契。向澜全程平衡混,随后走下左边的高台——她们穿的都是平底鞋,走位很方便。两人走到舞台中央,对视互动,向澜在钱靖羽眼中看到了赞许的神情。
节目结束,后台乌泱泱一片人。由于是最后几个节目,再加上候场早,好些工作人员没吃上晚饭,所以钱靖羽提前预定好了延慧餐厅的外卖,这会儿正好送到。
钱靖羽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喇叭,说:“大家辛苦了,我订了延慧餐厅的外卖,大家按需自取。”
“谢谢钱老师。”工作人员回道。
向澜问钱靖羽:“我们晚饭吃什么,盒饭,烤肉,还是自助?”
半晌后她像是意识到什么,又问:“你饿不饿?”
“还行,我想先出去走走,这里有点嘈杂。”
“好,”钱靖羽回应,随后对助理说,“刘姐,麻烦帮我把这些酥糖给孩子们分分。也别忘了给你自己留几块。”
刘莘延连忙接过钱靖羽递过来的大盒子,开始分发酥糖。
出了场馆,两人走在街上,与上次不同,冷空气已经到来。南方的冬天向来阴冷潮湿,甚至可以算凄神寒骨。略显单薄的秋羽绒难以抵挡强势的冷空气,钱靖羽暗道不妙,原来下午的暖意只是冬天和阳光的把戏,受骗者自然是误以为气温不低的人们。
向澜从大衣兜里掏出一个热水袋:“先将就着用一下,快走两步,等下上车就有空调了。”
“谢谢,这你都想到了,可是给了我你用什么?”钱靖羽连忙道谢,却没接过热水袋。
向澜:“我这还有一个。”她把另一个热水袋拿出来展示。
两人上车,直奔漱心岚卓商厦。
“跟你说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昨天晚上谭哲循来跟我聊天,还祝我演出顺利,真没想到她是我邻居。”
“谭制作人神出鬼没,我猜她跟你聊完之后跑去采风了。”
“确实,她直接从阳台翻出去了。”
“阳台?”
“老房子,又是一楼,不危险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钱靖羽毕业之后就在灵曦快递工作,后来正式当了歌手才进入娱乐公司。她是梁鸿舒的得力下属,自然见惯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此时此刻能与向澜轻松地聊闲天无疑是珍贵的。说交心倒是谈不上,不过认识了半年多,也挺合得来,不然也不会频繁地私下聚餐。
黑色汽车平稳驶入地下车库,即使灯光昏暗,象征淄诞投制造的银色车标依旧耀眼。
“吃烤肉吧,这回我请客。”
晚间,正是商场客流量大的时候,这家商厦与天宁传媒距离较近,用餐之后回公司会很方便。天冷易感冒,室内也有人戴口罩,两人穿梭在人群中,丝毫不显违和。
“你就不怕被人认出来?”
“这里可是华海,大家忙得很,怎么会在乎我这个二线糊咖。”向澜自嘲道。前司给她制定的发展路线她不敢苟同,黑红路线走了一半走不下去了,她直接撂挑子,因此获得了一些粉丝,却也失去了一些资源。她最近的工作也就只有《山川茯苓》宣发和小年晚会,其余时间都用来提升专业技能。不过现在看来,拒绝前司的一系列要求是明智之举。入职的这些日子,向澜明显体会到了两个老板的不同,李胜心明显就是想挣钱,至于王天宁,“圆梦”的部分她做得很好,其余目的尚不明确。
“之前滨北娱乐的规划和你的适配度不高,让你走了弯路。”
“是啊,所以我说我可以理解李胜心,但不会认同她。”
钱靖羽明白,向澜口中的“理解”并非共情,而仅仅是代表逻辑层面的理解,也就是认识,不是认同。真正的“认同”则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共鸣,可见向澜只是尊重,而不是并不认可李胜心。她很快点完餐,随后掏出笔记本电脑批改学员的作业。
等钱靖羽合上笔记本之后,向澜才问道:“明天要上课吗?”
“后天上课,明天我还有个工作,所以今天先把作业批完。”
钱靖羽长舒一口气,回想刚才看到的作业,有些哭笑不得。她拿了一篇坎儿井相关的翻译给学生做练习,有些学生不会翻“山坡”,于是破罐破摔写成了“mountain body”而且这种学生并不少,她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决定上课时着重说一下。
“我年后就进组了。”
“那就提前祝《云月暝》拍摄顺利,收视长虹!”
“谢谢。”
两人说话期间,第一份肉已经端上来,是钱靖羽点的鱿鱼。
一些说明:
1.小品中康慧副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考翻译证是心血来潮(不过也有其她原因,在后续情节中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解释)
2.坎儿井相关的翻译出自某年四级真题,山坡笑话出自作者本人。
3.钱靖羽的听说能力>写译能力,当年二口一次过,但是二笔考了四次才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平安喜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