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天,苏晚晴在作文纸上写下《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监考老师三次停在她身后。钢笔尖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处洇出墨点,她故意把"包产到户"写成"包产到组",这是1978年安徽小岗村尚未传开的秘密。
最后一门考完,顾长风的白衬衫在梧桐树下格外醒目。他弯腰捡起苏晚晴掉落的准考证,指节有火药灼烧的痕迹:"你物理卷最后一道题,用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你看错了。"苏晚晴把准考证塞进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帆布包。这个未来参与神舟系列设计的军工专家,此刻应该还在为祖父的"历史问题"困扰,"那只是普通的三阶微分方程。"
蝉鸣声中,她听见顾长风从军挎包取东西的窸窣声。当那张泛黄的俄文图纸递到面前时,苏晚晴瞳孔骤缩——图纸右下角的六芒星标记,与她穿越前破解的冷战时期加密符号完全一致。
"你认识这种晶体管排列方式吗?"顾长风声音发紧,"我爷爷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烧了所有笔记,这是从火盆里抢出来的残页。"
苏晚晴用指甲划过图纸上的运算符号。这些本该在1983年才出现的集成电路雏形,此刻正以笨重的电子管结构呈现。她突然想起父亲鞋跟里的自行车券,王建军倒卖的粮票,还有李桂芬失踪的存折——所有线索像电路板上的锡焊点,在七月的阳光下逐渐融化连通。
华强北的霓虹灯映在寻呼机液晶屏上,苏晚晴抹了把额头的汗。塑料筐里堆满从香港走私的集成电路板,隔壁摊位的潮汕老板正在用三台电风扇吹山寨任天堂卡带。
"靓女,你这汉显模块有问题啊。"穿梦特娇POLO衫的男人把寻呼机拍在柜台,"昨天call我秘书,显示的是'李小姐在希尔顿303等你',我老婆差点剁了我的手!"
苏晚晴拆开机器的手突然顿住。这个满口粤语腔的港商,右腕戴着劳力士蚝式恒动——和1982年在罗湖口岸收购她首批计算器的是同一块表。
"周老板说笑呢。"她将改好的寻呼机推回去,屏幕亮起"发工资"三个汉字,"您上次要的俄罗斯军用电台,我朋友正好从哈尔滨过来。"
柜台下的脚忽然被轻碰三下。苏晚晴抬头看见穿工商制服的人流正在逼近,最前面的女干部胸牌闪着冷光——李晚秋,深圳市工商局个体科科长。
"阿姐..."她下意识用家乡话喊出声。晚秋却径直走到柜台前,指尖划过成堆的走私芯片:"苏总,有人举报你销售假冒长城牌电子产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