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货物并未大张旗鼓地运送,而是化整为零,利用高晟早已暗中经营多年的几条秘密商路,销往那些被魏国控制不久、商业活动逐渐恢复、盘查相对宽松、且富户豪商云集的大城池,如曾经的齐地重镇临洮、商贸枢纽河内郡等。
商队成员扮作普通的行商,通过相熟的、与高家有旧的地方豪强或商铺作为中间人,小心翼翼地进行接触。
由于这三样货物的品质实在太过出众,效果立竿见影,远远将市面上的同类商品甩在身后,即便定价高昂得令人咋舌,也迅速在特定的圈子内通过口耳相传打开了名声,赢得了极高的口碑。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富商、讲究吃喝的世家、需要好皮具的军官、以及地下黑市的商人,都愿意出大价钱购买这些秘造的极品。
往往是货物一到,很快便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了预付定金、排队等候的情况,真正的供不应求。
丰厚的利润化作小巧而沉甸甸的金锭、银饼,以及坞堡急需的优质铁料、铜锭、硝石、药材等物资,通过隐秘可靠的渠道,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汇入大海般,悄悄地、持续不断地流入青崖坞。
负责管理库房和账目的老主簿,看着日渐充盈的库房和账本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了不少,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齐湛从高晟难掩兴奋与敬佩的汇报中得知一切进展顺利,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安定不少。但他并未被这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尤其是在自身实力尚弱、强敌环伺的阶段。他多次严令高晟,必须严格控制出货的数量和频率,实行饥饿营销,精心筛选和牢牢掌控销售渠道,宁愿少赚、慢赚,也绝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大量出货,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和价格崩溃,尤其是绝不能引起魏国官方、税务官吏乃至其他大势力的重点关注和调查。
一切行动,必须仍在阴影下进行,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将军,目前的收益,已足够我们支撑许久。能有余力暗中资助,接济一些散落各地,仍在抵抗的忠义之士,或购买军械马匹,为我们未来汇聚力量打下基础就够了。”齐湛在一次与高晟的单独会面中,冷静地分析道,“钱财终究只是工具,是血液,而非筋骨血肉。我们真正的根基,在于局势,在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切勿本末倒置,沉溺于商贾之利而忘了根本。”
高晟此刻对这位年轻君王的眼光、谋略、定力和远见已是心悦诚服,五体投地。闻言,他收敛了因财源广进而带来的些许亢奋,神色肃然,躬身郑重道:“王上教训的是!臣一时被钱财迷眼,险些忘了根本!臣绝不敢忘王上重托!探马早已加派四方,联络旧部的信使也已派出数批,堡内儿郎的操练更是一日未曾松懈,军械也在日夜赶工修缮打造!请王上放心!”
坞堡内,工匠们敲打金属的叮当声、兵士操练的呼喝声、妇孺忙碌的细语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齐湛心中那份因穿越和亡国而产生的恍惚与不真实感,正逐渐被责任感和紧迫感所取代。
现代的知识给了他一个远超常人的高起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的一些迷雾。但未来的复国之路,绝非坦途,依旧布满了荆棘、陷阱和无数的艰难险阻。
他不能急,必须戒骄戒躁,如履薄冰,一步步,稳扎稳打,将青崖坞真正打造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实堡垒。
青崖坞这一度沉寂,只为自保而存在的地方,因为齐湛的到来和那几张看似不起眼的秘方的注入,已经开始悄然加速运转,每一个齿轮都在为那未知却注定波澜壮阔的未来,积蓄着力量。而那几位老工匠,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怀疑后,如今对那位深居简出、却能拿出如此神技的贵人,充满了敬畏与感激,工作起来更加废寝忘食,精益求精。
齐湛在做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谢戈白此刻脸色铁青地坐在帅帐之中。他面前摊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来自魏王使者的国书副本。帐内气氛压抑,几名楚国副将皆屏息垂首,不敢去看将军那阴沉的脸色。
“砰!”谢戈白猛地一拳砸在面前的硬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他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怒极。
“岂有此理!欺人太甚!”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显得有些嘶哑,“他魏国是把我谢戈白,把我大楚将士当作替他开道的仆役了吗?!”
国书上的内容并不复杂,核心意思却傲慢至极,魏王将此次攻占的绝大部分齐地城池、粮草、财帛,尽数划归魏国所有。对于楚国在此战中的付出和损失,仅以深感敬意和些许金银补偿轻飘飘带过,对于事先模糊约定的利益划分,更是只字未提,俨然一副要独吞所有战利品的架势。
谢戈白攻齐,背后助力的自然不止是旧楚势力,与魏是有合作的。
更让谢戈白恶心的是,魏王在国书中还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建议楚**队功成身退,尽快退出已占领的齐地城池,将防务移交给魏军,言语间仿佛在打发叫花子。
谢戈白猛地站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他以为他是谁?天下共主吗?若非我大军牵制齐军主力,猛攻东南防线,老东西会吓得逃亡?他魏国能捡到这便宜?不交出那老东西就算了,如今齐国刚破,他就迫不及待地要过河拆桥,吃独食!他就不怕撑死!”
一名胆大的副将低声劝道:“将军息怒,魏军如今势大,我们……”
“势大?”谢戈白停下脚步,锐利的目光扫过那名副将,冷笑道,“势大就可以如此肆意妄为?他魏王莫非忘了,我楚国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今日敢如此欺我,来日就敢兵临郢都!”
谢戈白越想越气。这场伐齐之战,将士们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才打下了大片疆土。如今倒好,魏王上下嘴皮一碰,就想把所有的果实都摘走?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他原本还存着与魏国瓜分齐地,暂时相安无事,各自消化战果的心思。但现在,魏王的贪婪和愚蠢彻底激怒了他。
“他不是想吃独食吗?”谢戈白的眼神变得冰冷而危险,嘴角勾起冷笑,“好!我就让他吃不成!不仅吃不成,还要让他噎着,让他吐出来!”
他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魏国新得齐地,看似庞大,实则兵力分散,要弹压的地方太多,统治根本未曾稳固。而且魏王如此行事,必然也会引起其他观望势力的警惕和不满。
“传令!”谢戈白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和决断,他只是从齐国都城撤军,齐地还没撤呢,“第一,已占之城池,加强守备,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也不许后撤!魏军若来接收,就给老子打回去!”
“第二,派人秘密接触那些投降的齐地官员和将领,许以重利,暗中策反!告诉他们,只要心向大楚,过往不咎,将来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第三,”他冷哼一声,“给我们在魏国境内的暗桩传讯,让他们动起来。给我狠狠地捅几个娄子!烧他几处粮草,劫他几批军械,刺杀几个嚣张的魏国官吏!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让魏王知道,这齐地,不是他一家说了算!”
“他不是毫无格局吗?本将军就教教他,什么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谢戈白的声音如同淬了冰,“他想安安稳稳地消化战果?做梦!我偏要让他这顿大餐,吃得磕牙硌嗓子,吃得烽烟四起,不得安宁!”
帅帐内的楚军将领们被将军凛冽杀意和决心,纷纷激得精神一振,抱拳领命:“末将遵令!”
人走后帅帐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炭盆中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谢戈白脸上的怒意渐渐敛去,目光投向一直如影子般侍立在侧的亲卫统领罗恕。
“人都派出去了?”他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是,将军。各方都已动起。”罗恕沉声应答,随即稍作迟疑,又道:“将军,还有一事,关于之前您让查的那位姑娘。”
谢戈白抬起眼,示意他继续说。
罗恕抱拳,低声道:“属下多方探查,那人确是齐国人,并非寻常女子。从其逃亡路线和接应之人来看,极有可能是齐国王室之人。最后探得的踪迹,是往青崖坞方向去了。那里是齐将高晟的地盘,此人以忠勇著称,齐国覆灭后据险而守,拒不降魏。”
“青崖坞……高晟……”谢戈白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名字,眼中了然,随即又被一种极其复杂的神色所取代。他身体微微向后靠进椅背,谢戈白想起齐湛的脸,不论女装还是男装,都漂亮得晃在他心巴上。
他那时不宜纠缠,放她归去,就是想看看,她背后的人是谁。他才没那么大度,都撞进他手里了,怎么可能任人跑路。
流亡在外的齐国公主,躲进了忠于旧主的将领镇守的堡垒。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不甘亡国的复国火种?还是仅仅寻求庇护的仓皇失措?
谢戈白心思电转,齐国虽灭,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仇恨的火焰退去,依功利心来看,一位拥有正统名分的王室公主,若能握在手中,无论是在舆论上还是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与魏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上,或许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借此插手齐地事务,给正志得意满、想吃独食的魏王,再添上一把堵。
“青崖坞……”谢戈白沉吟着,“高晟是块硬骨头,不好啃。暂时不必动他们。”
他看向罗恕,吩咐道:“让我们在齐地的人,特别是能接触到青崖坞那条线的人,多留意那人的动向。看看她去了青崖坞后做了什么,高晟对她态度如何。一有消息,立刻报我。”
“是,将军。”罗恕领命,顿了顿又问,“那是否需要设法接触?”
“暂时不必。”谢戈白摆摆手,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惊弓之鸟,不宜再惊。先让她在自以为安全的巢穴里待着。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是给魏王找不痛快。至于这位美丽的公主……”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势在必得的慵懒和危险:“等她和她背后的人被魏军逼到绝境,或者等我们需要这面旗帜的时候,再去请她也不迟。到时候,她自然会明白,谁才是能真正护住她的人。”
谢戈白想象着将来或许有一天,那位骄傲又聪慧的公主不得不仰赖于他的情形,心情莫名愉悦了几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