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姐姐来了
二月下旬,沈嫣的二姐和二姐夫到达汴都,沈嫣派人天天在通津门侯着,终于接到了他们一家三口并一个女使。
时隔多年,再见到二姐沈娇,沈嫣激动万分。沈娇比她大四岁,她十岁的时候从外祖家回来,一直都是沈娇带着她。
刚回家的沈嫣与大姐沈娴、三姐沈娟并不熟络。当时十六岁的沈娴快要出嫁了,忙着绣嫁妆,而十二岁的沈娟还没有耐心,不喜欢带一个跟屁虫。沈嫣呢,也看不惯沈娟讨好继母的样子,她毕竟是胎穿过去的,对生母的接受程度都不高,何况是继母。
于是沈娇教沈嫣做针线、学礼仪,带着她融入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在沈嫣和父亲、继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尽力保护她。
在沈嫣心里,那个家的亲人,只有沈娇一个。
“二姐,你瘦了!”沈嫣一把抱住她,姐妹两个相拥,都差点流出泪来。
“四妹,长大了,更漂亮了!”沈娇看着这个由她照顾多年的妹妹十分骄傲,又拉过一旁的丈夫和儿子,介绍起来。
沈娇的丈夫叫吴澈,越州台县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六岁时便中了秀才,也是在那时与台县县令的次女沈娇订了婚。后来他因一系列的家庭变故,直到去岁才考中举人,也赶巧今年就遇上恩科。
沈嫣只见过姐夫一面,早已没有什么印象了。这回仔细一打量,见他文质彬彬、谦和有礼,也为二姐高兴。
他们的孩子才三岁,小名阿满,这会儿还有些懵懂。若湄过来牵他的手,他好奇地看着“四姨”。沈嫣便介绍若湄给他们认识,随后一家人进了屋子,欢欢喜喜吃团圆饭。
沈嫣本来给二姐和姐夫安排了“俱欢颜”的单间,但他们还带着一个孩子,沈嫣便想着留他们在东厢居住。仔细一想,“俱欢颜”住的都是举人,相当于现代的男大宿舍,沈娇带着儿子住进去,还有有些不便的。
沈娇冲着沈嫣眨眨眼,随后和吴澈商议:“原来咱们听说的‘俱欢颜’竟是妹妹名下的,那里都是读书人,你们在一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想来是大有益处的。若住在妹妹这里,那些杂事都有人操心,你可以一心一意顾着考试。各有利弊,但凭夫君做主了!”
说是让吴澈做主,可他毕竟是读书人,带着一家子寄居守寡的小姨子家,终究不好听。何况他已经听说了“俱欢颜”的大名,自然住那里比较好。
沈娇这一番话,既全了吴澈一家之主的面子,也显示了沈娇的大度妥帖,真是会说话、会办事。
果然吴澈说道:“你与阿满就住四妹这里,也好有个照应。我此番进京,自然要专心考试,一时顾不上你们,还要请四妹费心!”说着,吴澈对沈嫣揖了一礼,沈嫣连连还礼。
当晚,沈嫣派关梁送吴澈去了“俱欢颜”,沈嫣则与二姐秉烛夜谈,倾诉别情。
“大姐嫁的是永春望族,如今有了一儿一女,日子不错。三妹么……”沈娇叹道:“她一直巴着母亲…我是说继母,指望着父亲和继母能给她找个好人家。你被选入宫中后,她和六妹就成了香饽饽,好多人来问。最后父亲选了继母那边的亲戚,家里在五邑有一条街,想来是极殷实的人家……”
沈嫣皱了皱眉:“嫁得那么远么?!那里除了继母的娘家梁家,就没有别的亲戚了。若是过得不开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沈娇道:“她自己愿意,旁人又能如何?”
沈嫣又问:“六妹呢?”
六妹沈婉是她们一母同胞里头最小的孩子,沈嫣进宫的时候,她才十二岁。
沈娇道:“我与大姐都不放心她远嫁,她性子柔顺,身子骨也不结实,所以就在永春老家选了一户人家,与大姐家里沾着亲,如今过得倒也好。我来之前才收到她的信,说是已经怀了孩子。”
“那就好!”沈嫣对沈婉印象不深,她总是生病,还非常胆小,与几个年纪较大的姐姐也不亲。
“听说继母带着七妹和小弟回乡了?”沈嫣有些好奇。这个时代,丈夫死了,可以回丈夫的老家、寻求宗族的帮助。尤其是小弟沈玮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按理还可以分一份田产。
“哼!我们也是书香门第,她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沈娇怒道:“回娘家算是怎么回事?好像家里容不下她似的。”
“罢了,我算过了,家里的那几分地不够养活他们母子的!”沈嫣安慰道:“永春就是这样,八山一水一分田,大家都到外面寻活路。”
“你呢?”沈娇转头问沈嫣:“我听说你出宫之后又嫁了人,那个人却不是长寿的。若湄瞧着倒还好,可你怎么办呢?”
沈嫣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二姐姐,我如今一切都好。官家赏了我两个矿,我在顺州还有田庄,绝对饿不死……”
沈娇不听她的忽悠,直截了当地问道:“我是说,你的人生大事怎么办?”
对着二姐,沈嫣不好糊弄,只能实话实说:“如今我的日子倒也逍遥自在,可是一旦成婚,说难听点,那是身家性命都付于他人之手。坊间有赌输了典妻的,有好色之徒一身脏病的,有宠妾灭妻不顾伦理的,与其提心吊胆,不如将命运握于自己手里。”
“唉!”听到这里,沈娇长叹一声。沈嫣说的,沈娇不是没听说过,她也不是那个不谙人世的小姑娘了,这个世界,女子活得都不容易,沈娇一时也不好深劝。
第二日,沈嫣带着沈娇和阿满参观了一下她的居所,尤其是那个装了玻璃门窗的书房。沈娇和阿满都是第一次见,不敢置信地一摸再摸。
沈娇夸赞道:“四妹从小聪明过人,难为你怎么想的!”
沈嫣道:“不断尝试罢了!”
一会儿功夫,都珂说已摆了朝食。沈嫣便带着姐姐和外甥回屋里吃早饭。阿满好奇地问道:“什么是朝食,我只听说过大食和小食。”
沈嫣看了一眼二姐,见她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她们小时候家里就是一日三餐的,而穷苦人家则是一日两餐,称为大食和小食。难怪小舅舅担心二姐过得不好呢,原来她家日子这般艰难。
沈嫣笑着牵起阿满的手,说道:“十里不同俗。汴都和永春也不太一样,这里一日三餐,分别是朝食、昼食和飨食,就是早饭、午饭和晚饭,不过我们早上吃得不多。”
阿满点点头,对京里的一切都好奇。等看到每人的食案上都是满满一桌子,阿满看了一圈,又问:“这也不少啊!”
沈娇笑道:“傻孩子,还不是姨母为了招待我们,所以才备了这么多。”
沈嫣道:“你和若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
桌子上的吃食,阿满都没见过,于是一旁的若湄便一一介绍:“这是玫瑰乳酥,这是胡饼,这是七宝粥,这是丁香馄饨……”
阿满先夹了一块乳酥,大叫好吃,又催沈娇:“娘,您也尝尝!”
沈娇尝了一块,也是赞不绝口。
沈嫣道:“我这里买了一个契奴,会做乳食,恰巧我和若湄都好这一口,便留她在灶上做事。”
“契奴?”沈娇和阿满双双变色。
沈嫣便解释了一下朝廷拍卖雇佣权的事,又说道:“其实也不算是契奴,草原上都是你打我,我打你,她们那一部战败了,就做了契奴的俘虏,如今又被我买了。说来也是哈可怜女子。”
阿满好奇起来:“长什么样?”
若湄道:“一会儿我带你去瞧。”
嗨,真成动物园了!这几个女子虽然不是契奴,但也是外族的样子,阿满是没有见过的。
沈嫣便说:“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的,与我们俞国人没有大的不同。你们看看就看看,莫要作怪!”
“嗯,我知道的!”若湄笑道:“灶上的那个姐姐,叫阿香,她其实长得很好看,比我们很多中原女子都漂亮!”
几人用完朝食,若湄就牵着阿满的手往厨房去了。算来若湄比阿满长了一辈,自觉要拿出主人兼长辈的态度,对阿满很是照顾。阿满又是很乖巧的孩子,对若湄言听计从,是一个合格的小跟班。
看着他们的背影,沈嫣不觉微笑。沈娇看见了,暗想:这要是四妹亲生的,该多好!女人可以没有丈夫,但到底有个孩子才算是有了依靠。
一会儿功夫,沈娇的女使过来了,她草草行个礼,说话也是一口乡音:“刚去给大郎送了大食。”
沈娇便问:“大郎可曾说什么?”
女使对她的官话听不明白。沈娇又用家乡话问了一遍,女使想了一会儿,才答:“大郎说他挺好的,让你不要挂念。”
她们说的都是沈嫣的家乡话,沈嫣自然听懂了。只是这女使也太没规矩了……沈嫣扫了一眼,发现这个丫头四六不懂的样子,眉宇间却有一种天真的妩媚。
沈娇无奈道:“这是姑母硬塞过来的小丫头,叫阿菊,我本不想收,可是姑母对我们有大恩。家里父亲母亲相继重病,花了好多银子,还有大郎读书的钱,都是姑母资助的,她说让我们带个女使,路上可以帮着照顾,其实她什么也不会……”
吴澈这个姑母存了什么心思,沈嫣暂时还不好说。她转头吩咐了饶长开,以后由他给吴澈送吃食。
“那里都是今科赶考的举子,一时冲撞了就不好了,还是让长开去,他熟门熟路的!”沈嫣解释了一番。沈娇顺势也就应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