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穿越之我是地产大亨 >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新实验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新实验

第二十五章新实验

是夜,沈嫣正在灯下奋笔疾书,她接到了杨文昌的信,目前义阳工坊人手充足,产能也提了起来,每月可生产一千扇半窗,目前汴都的玻璃订单,他们需要两个半月完成。

沈嫣回信,让杨文昌加紧建设职工宿舍,安顿好那一百五十个契奴,一天两顿,不能饿着冻着,基本的生活条件要保证云云。

沈嫣一抬头,见到窗外有个高大的人影,乍见之下,吓了一跳。很快,她就认出来,应该是段久。他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沈嫣过去开门,没好气地说道:“如今你翻墙是翻习惯了么?”

段久真诚道歉:“今天我说错了话,实在不应该。相识这些日子,我知道你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沈嫣“哼”了一声,说道:“我可不是君子,你就当我是小人好了。”

段久知道她说气话,不接这个话茬,又说道:“你买的两匹马,还需要驯服,草原上的马看着雄壮,其实性子比较烈。明天我让石磊带人来。”

沈嫣见他终于说了点中听的,便有些气消了,说:“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但段久踌躇片刻,还是没有离开,似有话说。

沈嫣冷得受不了了,侧身让他进来:“行了,你磨磨唧唧的,都不像你了。有什么话,直说不行吗?”

段久坐定,这才道出来意:“官家想要裁撤厢军,二来,这回晋北军虽然打了胜仗,但也有一部分将士受了伤,这回也要解甲归田……”

所谓厢军,是俞国地方上的常备军,收入比禁军低,但是战斗力却差了一个等级。一遇灾祸,厢军还会吸纳灾民、招降匪盗,士兵素质自然良莠不齐。

晋北军之所以能征善战,是因为晋北军是募兵制。邵椼对麾下将士要求极高,训练严格,又常年与北胡、西戎抗衡,以战加训,战斗力也因此提升。

但晋北军的淘汰制度也是极为残酷的,受过重伤之人,就很难在之后的考核中取得成绩,面临的就是退伍。

先前的一批退伍士兵如关梁、关河等人,有上峰、同乡照顾,可以谋得一个差使。如果厢军也要裁撤,人数太多,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了。

哎,怎么古代也有就业问题啊?!

沈嫣想了想,也觉得头痛,叹气道:“我这里可用不了这么多人!不过……”

“不过什么?”段久立刻来了精神,紧紧盯着沈嫣。他的眼睛深邃,映着跃动的烛火,还真有一种“眼里有星星”的错觉。

沈嫣道:“你听过一个故事么?经济危……嗯,有个年份,灾祸过后,流民增多,有人问相公:这么多人,该如何安置?相公说:让他们把一批砖头搬到城南去。那人又问:然后呢?相公说:再搬回城北来。”

段久听得若有所思。

沈嫣继续说道:“找个事儿做呗!如今燕幽故土都收回来了,整修城池、加建直道、巩固堤坝、清理河道、屯建田庄、开矿挖河,都需要人手,还愁消化不了这些人么?”

听沈嫣这么一顿头头是道的分析,段久顿觉那几十万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了。他的眉间放松下来,郁气散去,看起来就顺眼了许多。

沈嫣小小打了个哈欠。段久觉察,连忙起身告辞,翻墙前,又说了一句“对不起”。

沈嫣“嗯”了一声,算是接受,等他的人影消失在夜色中,沈嫣一回头,见都珂走了出来,迷迷糊糊的样子:“大娘子,想是闹猫呢,您快去睡吧!”

沈嫣噗嗤一声笑出来,都珂是宫里练出的伶俐性子,鉴貌辨色,鬼话连篇。沈嫣嗔道:“算了吧,你都瞧见了。”

都珂立马不困了,上前说道:“段侯爷这算怎么回事,真要有心,大大方方地来,谁敢说什么?宋大奶奶的表妹,也是个寡妇,下个月就要嫁给魏国公的裨将,还带着个孩子呢。”

沈嫣道:“你想岔了,他可没这个心思,满脑子都是公事!哎,我尽替他们出主意了,要是我是男人,必然也能搞个官儿当当……”

都珂扶着沈嫣上床休息,一边夸道:“大娘子是女中豪杰,比他们还强些呢!这么大家业,都是您一人挣下的……”

沈嫣听了两句吹捧,心满意足闭上了眼睛。

第二日,沈嫣继续给杨文昌写信,如今义阳的磨坊、石灰窑相继建成,沈嫣便想着要制造水泥。

其实古代也有自己的黑科技——三合土,其耐用耐磨、防水防火程度也超出现代人的想象。汴都的宫殿、城墙和帝陵,都是用三合土砌起来的。

三合土主要由石灰、黏土、糯米汁搅拌而成,也可以适当掺入细沙、羊桃藤汁,制成砂浆后尽快使用,经筑坚固、永不隳坏。

问题就出在糯米汁上。民以食为天,普通年份,尚且有饿死的人,要大批量使用糯米汁,太过昂贵。而且糯米汁不易储存,制作出来以后就要尽快使用,对工期、和施工配合度要求极高。

水泥则不同,虽然也要求防潮储存,但比糯米汁容易存放,也不会浪费粮食,不用从老百姓口里夺食,成本一下子就降了。

不过现代水泥,往往需要铁矿石,而目前沈嫣手头还没有,只能用古法水泥的方子,让杨文昌试制。

与煅烧石灰的工序稍有不同,古法水泥需先将石灰石磨碎,加入煤粉和黏土和少许水,搓成生料球,晾晒一天,然后进行煅烧,六小时后获得熟料,再磨成粉末,就得到了粗制版水泥。

这是沈嫣研究西方中世纪建材时发现的办法,当然国内也有自己的土法水泥,就是所谓的“两磨一烧”,沈嫣在学《土木工程材料学》时看过,用70%-75%的黏土、碎砖、陶器碎片甚至炉渣灰等耐火材料磨成粉末,20%-25%的生石灰以及5%左右的石膏粉,混合之后烘干磨细过筛成粉末状,便是混合水泥,耐腐蚀,养护期20天左右。

沈嫣将两种方法都写了出来,让杨文昌进行实验,看看用哪种方法更好。

二月里,汴都有头有脸的人家陆续换上了玻璃窗。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烦恼消失了,透过敞亮的窗户,看到台阶上的绿意,无人不晓:春天要来了。

归元帝果然开了恩科,新一轮的会试要开启了,一时之间,汴都涌入了无数的读书人,各家客栈都已经客满。

读书人聚在一起,交流着今科可能出的考题、各州的才子及出名的文章,当然也不忘了打卡汴都最新潮的地点——俱欢颜。

“这里的玻璃窗,是全汴都第一家!官家特许,让读书人先用。就连宫里也是才安装上的。你瞧着书房,多么敞亮,寒冬早春,再也不怕透风了……”

这些举子都有礼部发的腰牌,当然能进“俱欢颜”的大门,一见这样超前的室内设计,眼睛都亮了。超大的公共空间,绝佳的采光视野,古朴中透着雅致,静谧中显出灵秀,非胸中大有丘壑之人不能设计出这样的院落。

隔壁就是历时两百多年的祥符寺,悠远的钟声伴着僧侣们富有韵律的诵经声传来,更添了一份庄严和肃穆。好一个读书的去处!

租住在这里的举子,自然是读书人中的聪明人,他们是第一批预测官家会开恩科的人。有热心的也愿意带人参观一下住所。这种现代大学宿舍常见的布局,在这个时代看来,实用美观,又别具匠心。

知道还有一间空房,不少举子赶紧来问门房,门房摇头:“这一间是我们东家特意留的,她有亲人也要上京赶考呢。”

众人这才作罢。回到书房,这里的炉子上架着铁壶,而使用的茶具却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原来玻璃还能做这样小巧精致的东西。

刚刚从外面回来的刘举子,一见这场面,熟门熟路地介绍:“这套茶具也是‘天工坊’出品,价值千金……”

“真有千金么?”有人插嘴问道。

刘举子道:“这是当然的。北胡使臣买了一套酒具,不过一个酒壶加一个温酒器,两千两。你们想要,也可以去天工坊定制,看我说得真不真……”

众人欣赏了一番这透明的茶具,心道:虽然价值千金的茶具买不起,但总算见识到了,这汴都没白来!

没错,沈嫣也开始推出玻璃器皿了。为了和水晶制品进行竞争,沈嫣只能在器型和配套上下功夫。与平板玻璃不同,玻璃器皿并不是量产的,她给了工匠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各种造型都可以尝试,将成套的酒具、茶具和玻璃工艺摆件推向市场。

这样的精品路线,果然受到追捧。汴都的富商们尤其喜欢这种时新的器具。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二手高过一手的情况。

于是沈嫣一手抓量产玻璃板材,一手抓精品玻璃器皿双管齐下,天工坊可谓日进斗金。沈嫣每月与内藏库核账,饶凤一见她就笑:“哎哟,财神爷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原来我是敌国皇帝流落在外的崽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帝少宠妻有点甜

大唐:咸鱼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