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阳下乔木,远色隐春山。[ 张戴《落日怅望》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黄昏时分,城中雨霁,斜阳铺散薄雾,城中一片橙阳明朗。朱雀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皆踏着粼粼之声皆往太极宫去。
自宫中而来的马车停在宗王府前,容回同母亲一道入了宫。
他前日才回京城,一直不曾入宫向陛下复命。于是径直去了御书房,朝面向书架子背对窗阁的人唤了声,“怀卿。”
怀卿,是大晋天子容裴的小字。
“来了,祖母那边念叨了两日,在我面前骂了你好几回。”容裴手上不停,拾掇架子上的旧画。
语气戏谑,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
听到这话,容回不由得笑了笑,脑中浮现少时记忆,“我猜,她骂我时,也顺道将你骂了一顿。”
他同容裴自小一块长大,是挚友也是情如亲手足的兄弟。自小二人一块儿,容裴对容回甚至要比那唯一一母同胞的弟弟安王感情要好。
少时爬树捉鸟、翻宫墙、逃夫子的课,每每被发现都不免被先帝和太皇太后一顿叨叨。等到及冠后,太皇太后先是念叨容回眼高于顶,不肯成亲。同时又念叨容裴身为皇帝,只顾皇后一人,如今连个皇子公主也没有。
二人真可谓是“难兄难弟”。
金丝楠木窗阁外正对西方,太阳已然完全落山,被包围宴州城的山脉掩去。宫宴不久便要开始,容回也不再耽搁,长身行至窗前关了窗子,进入正题。
他长身玉立,低声朝身侧的人道:“林州税收对不上。”
要说林州作为大晋北都,又是前朝都城,一贯富庶。可自七年前天灾闹饥荒后,丁户减少、流民四起,那两年林州税收大减。虽说后来朝廷解决了流民问题,又颁布均田,户数亦随年增多,税收随之有所恢复,但无论如何也是回不到饥荒前的水平。
这事面上看正常,但容裴此次命他前去林州处理政务,暗中勘察不对之处,却是发觉林州户数实际高出三成左右。
容裴也曾连派几个清官就职林州,可就在重新核查户数期间,死了六人。
这些清官,或死于突发疾病,或死于马车车祸,或失足落水……最终只剩两人安然无恙。
至于这两人前月将将回密信,道林州一切正常,唯有几个贪官污吏等吏部裁决。
到底是天高皇帝远。
林州世家利益相绑,官场污秽,官官相护,哪怕是清官进去都不免陷入泥潭,沾一身淤泥。
听到这,容裴眸子黯了下来,“还有其他问题吗?”
容回缓缓转过身子,正对着容裴,字正腔圆,“林州铁器铺较我三年前去,少了三分之二。”
空气中凝顿半晌。
铁器事关民生国运,绝不是小问题。
若是在小城,少了或也正常。
但,林州百里外的酉宁有几座铁矿,照理说,不该缺铁才是。市面上铁器少了,那多余的能去哪?
见容裴闭目屏息,容回将昨夜提笔誊写的细节交至他怀中,很是郑重地说:“怀卿,林州是一点也不干净。”
容裴低眸看着详列清晰的白纸黑字,兀自叹息,“我明白,你在宴州再留三个月,届时我以处理政务之名调你去林州。”
……
在御书房中待了半晌,二人一道朝铜雀园走去。
——
太皇太后大寿,是京中大事。在皇家园林设宴,虽尚未到宴席开始之时间,园中已花红草绿,嬉笑欢闹,闲谈声不绝。
太皇太后为人喜热闹,年少时乃至做太子妃时常常扮作男子外出,曲水流觞、酒楼观戏……凡热闹快活之事无所不做。今日她七十大寿,要的就是一个闹腾,腾龙舞狮、寻橦跳剑,欢声不绝。尤是宴席参与者甚众,世家皇族及高位官员携其家眷一道,太极宫内好不热闹。
陛下与皇后一贯节俭,为天下表率,宫中难得如此欢快奢华。二人先向太皇太后拜寿,以表孝心。
容回的位置被安排在上头四位的台阶下,放眼望去,竟是台阶下左侧第一个位置,位在一众宗亲之前。
酒过三巡,恰起了微风,虽说宴州四季如春,三月里入了夜还是有些凉意。容回同安王一问一答,喉间干渴,饮了热茶还是咳了两声。
“宗王殿下,可是病体未愈?”正对面程绥阳见容回握拳掩嘴,关切问道。
如他所料,程绥阳果然注意到他。
毕竟他在离京前就号称身子不适,连续几日未曾上朝。眼下两个多月过去,哪怕再重的风寒都该痊愈了。
这一问,高座上的太皇太后不免也移目过来,脸上的欢快很快转为担忧,“仁清,你这病怎得还未好全?”
容回捏着茶盏,低头叹息片刻。赶忙起身朝太皇太后作揖,又朝程绥阳点了点头,“皇祖母放心,不碍事。左右是北方春寒,前些日舟车劳顿,休憩几日便……”
“母后不必担心他,他自己找苦受。”
不等容回说罢,靖阳夫人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打断他。
太皇太后喜欢靖阳,一是因为靖阳乃她最爱的儿子的遗孀,这二呢,是因为靖阳这直率的性子她实在喜欢。
但到底是心疼孙子,也理解靖阳夫人心底有气,太皇太后无奈地喊了声,“靖阳,哀家年纪大了,只希望后生们康健无虞。”
程绥阳等他们祖孙三人话毕,热情地顺着话说:“我府上有几个不错的医师,是前些年特意在民间寻来的。要是殿下有需,程某明日便送人到您府上。”
程家府里的医师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好,多少人求都求不来。既然程绥阳这样说了,容回也顺势接受,“那便谢过程大人。”
——
宫宴结束后,太皇太后将母子二人扣在静安宫,一定要二人在宫中陪她老人家过夜。
容回道身子不适在偏殿休憩沐浴片刻,这才前往正殿。
殿内,太皇太后和靖阳夫人一齐坐着。本想着都是亲近之人,容回不急不徐地走进,这才发觉一个少女髻,身着桃粉色长袍的女儿家乖巧地坐在一侧。
“仁清,快过来。”太皇太后老远便瞧见一身玄衣的容回,笑着朝他招手,“这是怀卿外祖家的表妹,想必你也是见过几面的。”
所谓怀卿的表妹,便是顾锦月。
容回当然见过。
其实说起来,二人也算自幼相识,年幼时尚是皇后的太后便经常接这位外甥女到宫中居住。只是见面次数虽多,话却是没搭过几句,只能算点头之交。
而且距离上一次见,也不过才过去一日。
他的祖母还不至于连这都不明白。
夜色已神,顾锦月还未出宫,想必是他祖母亲自将人留下来在宫中过夜。
至于目的,不言而喻。
容回恭恭敬敬、规规矩矩上前给太皇太后颔首,“见过,前夜尚且临了顾姑娘的生辰宴。”
太皇太后闻言,笑意更盛,“这不是巧了嘛,哀家瞧着这姑娘同哀家投缘,没曾想连生辰也同哀家挨得近。”
见容回目光移过来,顾锦月温婉得体地换了声“殿下”,容回嘴角扯出一抹笑点了点头,也算是打过照面了。
“是挺巧的。”他提了提袍子,坐在太皇太后身侧,俨然一幅孝顺懂事的孙子模样,“与祖母投缘,也好时常陪陪祖母。”
“是啊。”说着,太皇太后不满地剔容回一眼,“人家尚且能常常陪哀家,不像某人,是哀家的亲孙子,哀家想他一面还得亲自去请。”
瞧瞧,这话是有意说给他听呢。
容回理了理袖口,老实低头认错,“是孙儿的错。”
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子,太皇太后最是了解。
他每每都是如此老实认错,但下次还敢。
她这个长孙啊,说他会做样子吧,他有时偏偏就要跟你反着来,一声不吭,话都没有。说他不会做样子吧,他尚且能得体有方,面上对没有感觉的事物能欣然夸赞。
太皇太后兀自想着不由摇了摇头,从座侧的架子上拿出一卷书画,缓缓拉开。
一幅春山碧水图赫然显于眼前。
太皇太后将画递到容回手里,问:“锦月送了哀家一幅亲笔画,哀家甚是喜欢。方才她问哀家她这幅画有何可改进之处,哀家老了眼花,你来瞧瞧。”
画递过来时,太皇太后使了些手劲,再给容回一个外人难以看察的眼神。意思是,你必得好好看看。
容回拿着画,上下左右,细细看了半晌。
顾锦月见自己精心画了大半个月的落在容回手上,心脏不由砰砰直跳,似小鹿乱撞般七上八下。
她是真心喜欢容回,无关身份地位。
哪怕只是自己的东西落在他手上,亦忍不住面色发红。
片刻后,容回抬头朝着太皇太后笑了笑,“能送给祖母的东西自然是极好的。孙儿瞧着,顾姑娘画中有意,画外有情。只是有些许刻意,以姑娘的画技,若是临时起兴,无意而画定能出神入化。”
诚然顾锦月的画技着实令容回有几分惊叹。
他对待事物向来认真看待,好便是好,差便是差,至于美中不足亦是直接点出来的好。
得到容回的夸赞,顾锦月喜悦之色浮于脸上,“谢过殿下点评,锦月定会多加改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宫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