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支,由一整块高昌白玉雕刻而成的玉笛。
与其说是笛,更不如说像一双精美的玉箸。
其形态为细长的双管并列,各开数孔,精光内蕴,质厚温润。
这只玉笛,只看其形制和宝光,便可知是上代名器。
问题是,在场没有任何一人认识这件乐器。
连它是什么品种都没有人知道。
无论乐伎还是执事,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黄乐正。
因为他是在场诸人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也应该是最为见多识广的一个。
南朝乐府,乃天下乐人心目中的圣殿。
论音乐传承与修养,可谓万山朝宗,百川归海之地。
不应该在招录伎者时,竟连伎者手中的乐器都不认识。
且这件乐器显然不是无名之辈,因其上,明明白白盖着前朝宫廷的印鉴。
“熙宁三年,棠梨乐府监制”。
一侧的小字历历清晰,并未随年代而模糊。
乐正在众人期盼的目光注视下,额上已然冒出冷汗。
他几乎半是乞求地向阿秋道:“石娘子……”
在这一身乐伎打扮的美貌少女极端冷静,似笑非笑的眼神凝视之下,他只觉每根汗毛都竖了起来。
乐府如今受太常寺管理,考较严格,执事之间亦明争暗斗激烈。若他不识前朝名器这事传出,轻辄降级褫职,重辄逐出。
“此去宫中,得饶人处且饶人。权力之路通常充满妥协,而非消灭。”
师父的话,回响在耳边。
“因为你总不可能拎着匕首,一路杀上金銮殿去。”
阿秋唇边浮现出一丝淡漠的笑意,收回了自己凝视黄乐正的眼光。
黄朝安立时觉得身上压力轻了一半。
阿秋从容自若地将玉笛举至唇边。
她撮唇发出第一个音,便解除了场面的尴尬。
只第一声出,便令座间人均变色。
仿佛月下边关的长风,越崇山万壑,萧然翻卷而来。
其声极简。
完全不同于刚才诸人所奏的琵琶、觱髷、筝等的复杂指法、曲式的变化。
感觉上,是没有任何技巧,极其质朴浑厚的原始的、简明的乐音。
一声方灭,一声起。生生无尽。
却诉尽了生生不息、岁月轮转的广袤苍凉。
而舞乐伎生中熟谙吹管技法者,则暗自心惊于阿秋的气息吞吐之浑厚、悠长。
其间疾、徐、强、弱之变,操控亦妙至巅毫,浑然无迹。
仅以这份控制气息的功力而论,在座之人绝无一人可以超越她。
随着廊下阿秋凝然独立的吹奏,来自边关的肃杀长风,凄凉月色,在这久违的南朝乐府棠梨苑浸染而开。
环绕她全神贯注聆听的舞乐少女已不自觉成了一圈。
众人的心神都沉入了音声所描述的世界里去。
吹奏的阿秋却在人我俱寂的音乐境界里,还听到了别的东西。
有人在快速地接近此地。
衣裳破空的声音微细,却逃不出她的听觉。
这人的速度已经达到令神鬼惊惧的地步,但行进的身法却从容不迫。
她想起师父所说的,南朝宫中,卧虎藏龙。
阿秋入宫不是为了求低调,而是为了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刺进南朝至高无上权力的核心。
因此,引来高人注意是必然。
笛声如风掠于长廊,久久徘徊,余韵空旷无尽。
阿秋的唇离开玉笛的吹口,在来人抵达长廊之前,收尽了最后一个音。
众人仿佛自阴山下久远的梦境中醒来。
黄乐正先开口,他轻咳一声道:“石娘子这乐器……”
乐府诸工按等级分为师、工、伎。伎是地位最低者,一般直呼其姓或名。而黄乐正因阿秋这一器一奏,已不敢呼她石氏,而改了较为尊重的称呼。
“是羌笛。”一个清峻威严,却又不失温和的声音,在长廊尽头响起。
原来是羌笛。那就难怪在场之人皆不认识了。
一众舞乐伎生们暗想。
先朝乐部有十三部,其中便有龟兹乐、高昌乐等西域胡乐。但眼下这些人,都是南朝艺人后绪,并无胡人传承,所以均不识胡乐。
黄乐正却来不及想这些,他抬眼望向廊下,立即脚下发软,伏地而拜,而其余随他来的执事们也是立刻整衣而跪。
“太常寺卿大人亲至,未曾远迎,罪该万死!”
太常寺卿顾逸纹绣金线白羽仙鹤的黑色大氅,自黑暗中闪现,自两行跪着的舞乐伎生面前扫过。
他的步履最终,止于俯伏于地的阿秋面前。
乐正黄朝安心里发急,却不敢出声。
阿秋不但人美,且颇有胆色,此亦是令他看中她的地方。但是,若因为这胆色,触犯了太常寺卿大人,连累了乐府上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在朝廷中,乐府由管理礼乐的太常寺所辖署,而太常寺卿,乃九卿第一人,亦是乐府机构往上再往上的名义最高管理者。
说是名义,就是说这样的贵官,平时是根本不可能管这些贱役乐者事务的。
而顾逸,亦只有在太常寺本部所辖范围内,被他名义上的部隶称为“太常寺卿大人”。
在别的地方,他的称呼是“少师顾逸”。
三公之中,唯一一人。
本朝生杀予夺第一人,位在左右相之上。天子之下,万人之上,少师顾逸乃第一人。
黄朝安是做梦也想不通,少师顾逸这样一位以杀伐平前朝战乱,扶立谢家新君,开一代气象的权臣,怎会非要兼领这虚头巴脑的太常寺卿之职的。
且他不仅是虚领此位,一上任就重设乐府,并要求征集先朝及各地散逸乐工回朝。听说是要恢复先王礼乐残绪,以礼乐教化天下,修文德以安四方。
他不懂这些,但乐府人越多,他虽然官小,可挟威弄恩的地方也就更多,他没什么不乐意的。
唯一没料到的就是,一次采选民间舞乐伎者的小小甄选,就惊动天上,降来了这么大一尊活佛杀神。
阿秋的手心也在出汗。
她听过顾逸的名字。南朝根本没有人不知少师顾逸。
面对顾逸人臣之极的威压,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但不同于黄朝安是面对上位者的紧张,她的紧张主要来自怕被识破身份。一旦被识破,那么所有进宫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
但她也有自信,权位贵重如顾逸,不会有空过分注意她一个小小乐伎的。皆因地位有云泥之别,即便因她的一曲而扰动片刻心绪,也不会再多费神她的背景。
顾逸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道:“所奏何曲?”
她听音入微,不知为何,觉得顾逸的声音里,压抑着某种暗涌的潜流。她很想抬起头来直视对方眼神,却不得不按捺住,因为此时不能出任何错。
阿秋规矩答道:“《长安风》。”
应该是她的错觉。她想。
空气凝滞了片刻,她竟似听到了一声因震惊错愕而来的轻叹。
良久,顾逸的声音再度看似平静地响起:
“何人所授?”
阿秋尽可能据实回答:“羌笛是父亲所授。但此曲,是根据妾幼年所听到的旋律记忆而编成。但具体在哪里听的,妾不记得了。当时都城离乱,胡风谣曲甚多。”
她已经尽可能说实话了。师父如父,她的羌笛是师父所授。而师父说,宫伎采选,都是万中无一的高手,要确保万无一失,最好是南朝新立这十多年间,没有人听过的新曲。
她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首曲子,便奏给师父听。师父却说,甚好。连他自己这个曾经的南朝羌笛第一高手,恐怕都吹不出这样的曲子。
便是这首《长安风》。
顾逸少师像是尽可能平静地答道:“这不是胡风谣曲。是有汉人在边关,怀念着故国的城墙。”
这声音宛如雷鸣,阿秋深埋心底某处深远的记忆忽然显露出来。
是。这不是她随意在哪里听到的胡风谣曲。是有人曾认真地传授于她,并告诉她:
“这是有汉人在边关,怀念着故国的城墙。”
阿秋再也无法控制心中惊愕,倏地抬起妙目,与顾逸对视。
顾逸声音低沉行动稳重,她原本以为顾逸至少四十出头。
出乎意料之外的,那是一张极其年轻英俊的面容。
顾逸的形貌看上去顶多二十多岁,但他的眼睛深邃冷静,充盈着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智慧和情感。
而此刻这双眼睛,正以毫不掩饰的震惊情感向她看来。
他的面容英俊但深沉,五官棱角分明。
最引人注目是他的长发,乌黑如鸦的发丝中杂有丝丝银发,为他平添了几分沧桑感。
所以,这是一个让人觉得既很年轻,又像是经历过许多人世变幻的人。
可令阿秋最惊诧震动的,并不是顾逸的形貌。虽然顾逸,确拥有那种令人一望便挪不开眼的奇异气质。
那是一种冷峻到骨子里的气质与热烈到极致的感情,强烈对比之下所产生的魅力。
她惊诧的,是——她应该见过这个人,这张脸。
可是,却没有丝毫印象了。
金羽乌氅,银丝黑发。
没有人会在见过少师顾逸后,还能忘记他的形貌。
但阿秋的确忘了。
这是不可能的事。刺者的记忆力,对于细节的精确还原,远远胜于普通人。
可阿秋就是忘记了。
她认得这张脸,这个人;但就是不记得何时、何地,曾见过这个人。
她觉得少师顾逸的目光,停驻在她眉间的花饰上,很久很久。
不知为何,她能感到,顾逸仿佛在极力忍耐动手揭去那花饰的冲动。
那是一弯形如金掐羽月,嵌着金绿猫儿眼的流苏花钿。
在那流苏花钿之下,隐藏着一个形如新月莲花的殷红胎记。是阿秋从小就有的。这次进宫,师父嘱她能藏便藏。
“还不到被人看见的时候。”师父如是说。
阿秋的手心再度渗出冷汗。
顾逸少师,他还知道些什么?
阿秋迅速地垂下目光以掩饰心中惊惶。同时余光瞥到一边的黄乐正慌慌呈上名册的样子。
顾逸应当是在检阅关于她的记录。
果不其然,头顶上的声音一顿:“石氏挽秋,仙韶院……石长卿之女?”
只这一句出,阿秋全身如冰水浇透,几尽瘫软。
从顾逸的语气,冰雪聪明的她已经明白,他根本不信。
这个出身是假的。
入宫之前,阿秋不是没有与师父推敲过石长卿之女这身份的可靠性。
《桓书??乐志》载,石长卿,北羌乐师,善羌笛,亦工南地箫、笛,曾谱曲《白纻》、《子夜歌》。深受前桓末帝宠信。桓朝灭亡时,石长卿杂于流民中出宫,不知所终。
从记录来看,像这样的宫中乐师,当时有很多很多。
乐人不是忠臣名将,不会有人为之树碑立传。就这一两行,也已是乐人中的国手,才会有此荣幸,在史书中留下一两笔痕迹。
她当即提出质疑:“石长卿如有女,不应该是胡人深目高鼻模样吗?”
师父当时正背对着她,于架上取一件黄袱锦囊。闻声一震,片刻之后,才道:“石长卿只有一半胡人血统。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到中原来。而若他娶的是汉地女子,那么女儿的胡族血统,就几近于无了。”
她再孜孜不倦地求问:“那如别人问我母亲是谁,该如何答?”
师父的手在空中停留了漫长的时间,最后道:“他流亡出宫后,于乱离中与一位善弹琴筝的士族大家逃妾相遇相爱。后来他们都不再做乐工,到了远离京城的乡间种地、种菜……他们最后的人生,虽贫穷却非常幸福。”
他的声音渐低,道:“你的母亲,名叫阿秀。”
阿秋总觉得,师父那时的伤感,并不像是在编造一个故事。
师父又道:“宫中纵有故人,听得石长卿之名,亦多半会善待于你。石长卿的人缘……是不差的。”
他抽出锦囊,露出其中双管玉笛晶光四射。
“你是石氏之女,可以此‘双飞翼’为证。”
眼前的少女神色虽然镇静,却已摇摇欲坠。
少师顾逸自杳如前世的记忆里蓦然醒神,看阿秋神情几度变幻,再望向廊下恍如隔世般整齐排列的舞乐伎者,一侧恭敬待命的乐府诸员,立时明白了眼下情状。
而因此,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他面前。
一边,是自己很久很久之前作出、却始终铭刻心底,无日或忘的承诺。
“……会永远保护你。无论发生什么,都在你身边。”
另一边,是她显然不善的来意。
宫中现在还记得石长卿来历的人,应已没有几人。
而很不幸地,顾逸就是其中一个。这恐怕是石长卿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
而顾逸,亦是世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知道阿秋是谁的人。
所以阿秋不会是石长卿的女儿。
那她进宫来的目的,在他面前,就昭然若揭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