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从暗桩头头到一代女帝 > 第86章 林妍自幼学的,也是君道。

第86章 林妍自幼学的,也是君道。

之后又说到林太子太傅:“第二个林长义,老卫的徒弟,跟老卫一个性子,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南渡前他便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狷介风流。照例,该外放几年磨练磨练心性再授予要职,可林长义未经科举就已跻身庙堂,你可知为何?”

林妍大概知道一些,说:“时朝廷南渡,根基未稳。晚生所知,当时朝廷为了得到南方豪强支持,妥协颇多。如立袁氏之女为太子妃,晋封文家定国公,甚至……默许金氏卖官鬻爵……”

徐老太傅点头,“是啊,乌烟瘴气!我、老卫、老楚、老苏一合计,就让老卫收他做学生,许他破例入朝,借川南林氏势力与他的声名,以南制南、以清抑浊。头先确实把那些人的气焰压下了几分,不然朝廷,那时候就让他们吃了大半!可是,后来……谁成想,一次北伐老楚……南派逮住机会大搞特搞,薛老儿竟也反水!唉……林长义……到底年轻气盛啊!受人挑拨利用,老楚他冤啊!”

说及此,徐老太傅捶胸顿足,林妍忙劝。

“唉,我明白。”徐老太傅平复了心情,继续道,“先太子被废前,林长义找我谈过。他问了我几个问题,也是老夫今日问你的——何为清流?今日能救国的,可是清流?乱世中,匡扶社稷力挽狂澜的,可是清流?治世下,保社稷安稳盛世太平的,可是清流?”

林妍一默。

徐老太傅说,“他想了十年,老夫也想了十年。你说得对,德行高洁负有名望之士是清流,敢与进谏直言忠正之臣也是清流。可那不问世事隐居山林的是清流,沽名钓誉的是清流,那纸上谈兵的也是清流!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可这清流——到底是个什么!”

林妍沉默,这个问题,现在的她尚不能回答。

“老楚的事情你清楚,我就不提了,只说第二次北伐。”徐老太傅与林妍说道第二次北伐,第二次北伐发生在林妍出生的前一年,也因败的太惨,朝廷不多提及。

徐老太傅又道,“上书请战的,大都是清流,为首的就是常志峰。朝廷上争议不断,常志峰三番触柱死谏,请皇上严惩主和的谄媚小人。谭御史给皇上了封万言书,定下北伐十八策,说什么给他五万兵马,能打回帝都。后来掀起一阵风潮,居然有人说能率三千精锐荡平犬狄腹地,八部十六国不战而溃,滚回老巢……就这么在主战的清流吹嘘下,第二次北伐……惨败!”

第二次北伐死了很多人,具体死了多少,在朝廷有意的遮掩下,林妍也不知道。

提及此,徐老太傅就心痛:“该不该北伐,该!什么时候都该!是不是时机,不是!不到二十年,三次大战,劳民伤财呐!那帮只知道动笔杆子的文人也动动脑子!伤的是谁,大雍元气!苦的是谁,大雍军民!”

“还有林长义,一度主张改革。三十六条我不给你列数了,只三点:改官制,尊法权,通商贸。被御史台的清流们猛批啊!说他要废祖宗之法,要亡大雍宗庙!你说这般,自己人先斗起来了,如何能改?如何能动!”徐老太傅长长叹息,说,“林丫头,你再给我说说,什么是清流?”

何为清流?林妍说:“晚生不知。”

“对,不知。我也是寒门出身,苦读十载,一心报国济世。可如今,垂垂老矣,除了这个空名,一事无成,说来惭愧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一辈子,究竟读个什么!清流支柱,支起的什么?支起的是文人风骨,能不能支起大雍的风骨!”

徐老太傅长叹:“老卫为义,谭御史为名,林长义为天下公,常志峰为国,却只能纸上谈兵!川南、林氏借清流之名揽权,老夫有个绰号——老狐狸。何为清流?各自盘算!不堪大用!一盘散沙……老夫恨啊,无奈啊!”

“这些话憋了十几年,再不说,老头子就该入土了。”老太傅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连说了三句林太子太傅与他的遗言——

“林长义又问,当今世上,能救大雍的,不是清流,又是谁?要救的,是大雍,还是早就腐朽糜烂的朝廷?大雍的千年皇权,有没有救?要不要救?清流不行,世家之中,可有循吏?”

“林长义说,楚勋派人找他谈过。楚氏若要重返朝堂,必入浊流之党。若入浊流之党,必有投名之状。若寻投名之状,莫过于,几年改革把南北世家满朝文武都得罪通透的他——林长义。”

“林长义说,既然世家早晚要对他和太子下手,既然早晚世家和寒门的矛盾要爆发,既然大雍早晚要有这一场倾覆——为何不顺势,推楚氏一把?还了十七年的孽债,九泉之下,也好与老楚——谢罪。”

林妍没有想到,问道,“原来元庆党禁前,您也得了消息?”

“是,不止我,常尚书、谭御史他们都知道。可丫头你要明白,朝廷里阴谋多,阳谋也多。一己之力翻云覆雨,那是码内阁话本子里的故事。有些事情,翻不了盘啊。”徐老太傅道,元庆党禁,就是一场阳谋,“林长义说了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谭御史说,不愿见举朝污浊,不愿合污,求一死,全清名。老头子我惜命,借着机会半隐半退,这十年,一直在思考林长义之问。”

“元庆党禁,夺嫡之争,清流退了,南派倒了,北派当权——”徐老太傅深提一口气,“还是权力倾轧!直到今日!丫头,三十三年了,三十三年!而今朝廷上的这些人,几个记得帝都,记得明台忠骨,记得章华台宴,记得江北风雪啊!”

他激动:“西雍现下谁当权?川南!那些是什么人啊,川南的土皇帝呐!偏安一隅,谈什么北上!谈什么驱除鞑虏,谈什么收复失地!丫头,这是哪里?这是京城,南雍的京城西雍的京城,都不是咱大雍的帝都,不是大雍的根!咱帝都有宣化广场,比这宣德街宽广十倍!广场上有双月时代四圣雕像,守护咱大雍了一千年!有湘水梦湖,水道纵横,五层宝船乌蓬小舟穿行!有明台陵,有穆氏、苏氏、卫氏、楚氏的先祖,有我后雍立朝三代九十九位忠义先烈的茔墓!西雍无心北上,东雍轩荃那小子也忙着争权夺利,楚氏苏氏退居菀南,隔着东雍西雍,与犬狄八竿子也打不着!”

徐老太傅一拍桌子,顿足呼道:“南渡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有力的无心,有心的无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呐!老夫这一把老骨头不值什么,若能让大雍国富民强挥师北上,便学老楚也值!可我拼了老命又怎么样?江北还是江北,江南还是江南,川南的西雍还是川南的西雍!索性关起门来,不闻窗外事。然骨子里还是读书人的臭毛病,想隐退,还放不下心、舍不得退啊!”

一腔经世济民之心,只恨未得明主,生不逢时!

只恨圣文肃公主与贞帝,天妒英才,命数不永!

只恨隆德公主女儿身,贞帝驾崩时太年幼。

只恨老楚太重宗法情义,藏了先帝遗诏,扶了那个……怀王!

林妍肃然,说:“徐老忧国忧民,乃我等后辈楷模。”

徐老太傅掩面摆手,直道惭愧,“老朽这辈子,经不了世,治不了国,唯能经营一个虚名,不至于叫后人骂的太难听。丫头放心,楚小子的事情,你不提,老夫也会想办法。老卫给我送了封信,为他说了不少好话。说楚小子心性非同常人,是个可造之才,他这辈子三个半的弟子,日后,楚小子当排第一。帝师说这句话,意味深长呐。想我辞官那日,朝上我问他老卫教了他什么,楚小子说学问之道,为臣之道,辅政之道,用兵之道。哈,谎话说的眼睛不眨,我就不信那老东西,没教过他为君之道!”

当年卫老太师教楚奕屠龙之术,果然不是林妍的错觉。再思及卫老太师早认出她是文肃公主后人,每与楚奕授课必要她旁听……孰不知,也是在教她?

林妍自幼学的,也是君道。

徐老太傅自嘲:“说来我这老头子,想了十年,还没老卫看的明白。大雍完了,彻底完了。兴衰更替有天道,是我这老头子,忠君报国的书读多了,反看不清了。宁希是天下百姓的宁希,不是他轩氏的大雍!”

实乃诛心之语!

林妍提醒道,“太傅慎言。”竟是鼓动她造轩明的反么?

徐老太傅哈哈地笑,“什么天授君权,丫头,你信吗?”

小时候林妍信,可现在,她也不信,“而今礼乐崩坏,君权旁落,所谓皇帝,不过一傀儡幌子而已。”

“这就对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林妍自幼学的,也是君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