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令薇的身子在唐云燕与茗烟的悉心照料下,终是渐渐恢复了气色。尚宫局后院的榻前总燃着安神的香,她每日饮药、调膳、刺络、推宫活血,清苦之中却多了一份不言而喻的温柔。
每日清晨,朱祁钰派来的人总会在时辰未到时就立于宫墙之外,风雨无阻。成敬沉稳如松,赵五总带着一身寒露和不动声色的笑。那一只木匣中,有时是刚刚腌好的桂花蜜饯,香甜而不腻;有时是一卷工整抄录的诗稿,纸上墨痕未干,字迹清俊,笔锋带着他惯常的克制与清洁,正如朱祁钰其人。她每每展读,指尖摩挲纸页时,总仿佛能触到他执笔时残留的温度,那种微不可察的颤动,比宫墙之外任何风声都教人动容。
这两日恰逢她轮值休沐,天光极好,云卷天净。她不着宫装,只换了一身藕荷色细纹襦裙,面颊淡施,簪一枝未开透的珠兰,乘轿归杭府。
府门前的石狮依旧端坐,鬃毛却被岁月磨出油光。轿帘一掀,她轻轻跨步而下,只见父亲杭昱早已候在台阶下,鬓角添白,风骨如昔。见她下轿,眼中微红,却只是沉沉一拍她的肩: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母亲魏氏在廊下唤她,声音一如旧时温婉。她拉着杭令薇的手细细端详,嗔怪道:
“瘦了。”
杭令薇低眉轻笑,将脸轻轻贴在母亲掌心,熟悉的沉水香扑鼻而来,那是家中多年不变的气息,顷刻让她心中那层宫墙筑起的寒意悄然瓦解。
幼弟杭敏藏在雕栏后偷偷打量她,还是个少年模样,却已隐有棱角。她一把将他揽入怀中,他嘴上别扭地挣着,手却悄悄将一包用红纸包好的糖塞进她袖中,低声嘟囔:
“阿姐,这是西街新出的松子糖,味道竟与你小时候最爱吃的那种相似……!”
午后日头清浅,她独自坐于闺阁的窗前。窗外老树虬枝横斜,枯叶纷飞,院落沉静得只剩风吹竹影。她伸手拨开院中那棵树下的泥土,映入眼帘的就是她奉旨入宫前埋下的甘油香药,用琉璃瓶子盛着,气息温柔而陈旧,是她在告别在杭府时光前的最后一缕心念,也是她留给自己和朱祁钰的退路。
那香味久违,却未散,像是一段被藏起的记忆,在这一刻被秋雨后的阳光重新照亮。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双在夜色中伸出的手、那句穿越火光的低语,还有那块翡翠坠子在她眼前碎裂成泪光的刹那。
就在这片静谧中,窗外忽然响起一声轻叩。她微微一惊,推窗望去,只见赵五从梅枝后探出头来,满头寒露,神情却带着按捺不住的喜意。他从怀中取出一封素笺,捧给她。
信纸薄如蝉翼,展开时带着淡淡的墨香与草木之气,字迹是她最熟悉的那一种,洒落如雨,清润如风:
“明日辰时,可愿同游?”
落款未署名,只画了一朵辛夷花,笔触轻柔,像是怕惊扰了纸上的月光,也像他总在风雪中伸出手时那份小心与笃定。
杭令薇望着那朵花,手指轻轻抚过那道朱痕。她知道,那是他在向她重回初见之地,也是在试着回应他们之间那一段未明言的情意。她将信贴在心口,片刻后,望向赵五,轻声道:
“告诉郕王殿下——”
她眸中泛起一点微光,像午后阳光洒在流苏上,柔软,不可言说:
“我想去南坝河。”
那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相识的地方。那一日清风细柳,他将碎成两半的翡翠坠子郑重放入她掌心,自此,她在大明的命运中,便多了一个可以让她去牵挂的人。
翌日清晨,晨雾未散,曦光将天边染出一抹浅金。杭令薇在铜镜前凝神片刻,缓缓系好最后一道襟扣。她今日未着宫中常服,只换上一袭天水碧的罗裙,衣袂微展如烟波泛起,发间仅簪一支银丝缠枝钗,不施脂粉,却清丽出尘,如初春乍醒的一枝新柳,风一吹便生出半分怯意,半分柔情。
马车穿过清晨尚未喧嚣的街市,两旁茶楼未启,馄饨摊的蒸汽也只是含蓄地往空中冒。小贩挑担路过,铜铃轻响,仿佛是时光旧梦里不经意的一声回响。车辚辚,一路驶到南坝河畔。
此处水势温缓,芦苇摇曳,柳枝低垂,映着晨光在水面漾起层层碎金。河岸石阶下,一道修长的身影静静伫立。
朱祁钰早已等候。他今日未着王服,只着一袭月白色直裰,广袖如云,气度温润,腰间仍系着那枚熟悉的羊脂玉佩,细细磨过的玉身泛着温润微光,随风微动。他听到马车辘辘而止,步履轻移,却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蓦地止步,目光定定落在她眉心,神情像是有话想说,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玉佩的穗子,声音低哑:“你……身子可大好了?”
“托殿下的福,殿下每日派人送来的蜜饯很甜,衬的汤药都不苦了。”杭令薇莞尔一笑,眸中泛起浅浅涟漪,她故意依旧如在宫中般行一礼,笑意未褪地屈膝施福,却被朱祁钰倏然伸手扶住。
指尖相触,掌心贴掌心,仿佛有电流从那一点轻轻滑入心底。两人皆是一怔,四目相对间,彼此的呼吸仿佛都被什么无形的风缠绕住。朱祁钰耳尖悄然染红,神情有些慌乱,连忙松开手,掩饰般别过脸,指向不远处的河岸:
“快入冬了,梅花都开始吐蕊,今年一定比往年开得更盛些。”
她未答,只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一株株梅枝的影跟南坝河的波光和为一体,又与天光相融,仿佛天地都在这一刻悄悄变得柔软。
他们并肩沿河缓行,露水沾湿鞋尖,裙裾扫过新生的野花,脚下是昨夜才洗过雨的青石小径,踩上去微微打滑,却也分外清凉。
朱祁钰讲起他少年时在南坝河钓鱼,被鱼线绊了脚,跌进水中爬上来还满嘴泥的糗事,语调里难得有一丝少年气。杭令薇掩袖而笑,笑容如轻风拂水,眼角漾起明媚光华。
她反指向前方一座青石小桥,道那是她少女时偷溜出府第一次见世面之地,还记得自己坐在桥头吃了人生中第一碗糖水藕粉,热得直吐舌头,却仍念念不忘那份甜。
言语交织如旧梦交叠,微风绕柳拂面。他们不约而同慢了脚步。朱祁钰偶尔悄悄为她拨开垂落的柳枝,她明知,却假装未察,只将脚步放得更慢些。
阳光透过树影斑驳地洒在她的发上,照得那支银丝缠枝钗闪着细碎光晕,仿佛她整个人都被这清晨的金辉拥住,温柔又不可直视。
朱祁钰轻声唤她: “令薇。”
杭令薇微微转眸,唇边的笑意尚未散尽,却因他语气中的一丝颤意而定住。
他看着她,仿佛看着今生唯一一处心安之地。手指轻轻从她垂落的袖角拂过,像在确认她真实地站在自己身边,不是梦境中一次次醒来后的虚妄。
正午日头渐高,暖阳如一层温软轻纱笼罩在南坝河畔。河风从芦苇间穿过,带着水汽与草香。朱祁钰领着杭令薇来到一株老槐树下,树影斑驳,枝干苍虬如龙,他早已提前命人布好伞盖,伞下地面铺着一层青竹席,席中央安放着一方漆盒,盒上覆着细棉,尚存余温,隐隐传来茶香。席角压着一册泛黄的《诗经》,封页处还插着一枚红枫叶,是他不久前翻阅时随手夹入的。
杭令薇一眼便认出那本书,心头微微一热。那是她和朱祁钰都喜欢读的诗集,是他们不被世人知的缄默默契。他总说,自己喜欢诗中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她却嗔笑他多愁善感,如今,那句诗却仿佛早已写进了她心头。
朱祁钰轻轻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香包,包身已微泛旧,却被细细缝补过。他小心捧在掌心,像是捧着一段不愿遗忘的旧时光。
“你还记得这个么?”他声音低缓。
杭令薇怔住,片刻才回过神来,那正是她们初见那日,她塞给他的那个,那时里面装着一瓶琉璃小药,是她调制的甘油香药,正巧能治那日他被东厂的人追杀时所落下的伤。那日她未及多言便匆匆离去,没想到他竟还一直留着。
她不语,目光落在他掌心,只见他将香包轻轻打开,倒出几颗泛着光泽的梅子:“郕王府的私厨新制的,别的地方可吃不到。”
她微笑着接过,却在指尖轻蹭过他掌心的那一刻,触到了薄茧下的微温。那一触极轻,却仿佛在她心头落下一滴水,泛起无数圈涟漪。
朱祁钰神情微变,指尖微颤,喉间滚动了一下。他移开目光,却又忍不住抬眸看她。他终究还是开口了,语声低哑:“令薇,我有些话……憋了许久。”
他低下头,眼神落在自己微微绷紧的靴尖,声音一字一句,却仿佛掏心剖肺:“自幼以来,我便是被人遗忘之人。父皇在驾崩前,才肯在明面上承认我是他的儿子;母妃从未真正抱过我一次,她只盼我得势,为她洗净罪奴出身的污名。可你……”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终于望向她,藏着难以言说的脆弱与渴望:“唯有你,是看见我的人……不是那副皮囊,不是这层王爷的身份,而是我真正的……我。”
河风从芦苇荡中卷来,吹得他藏青色的衣袂与她碧色的裙摆在空中轻轻缠绕,仿佛水面倒影相合的一瞬。
杭令薇望着他睫毛下那一片被风映出的阴影,看着他唇角紧抿,仿佛一切言语到了此处都已无声。那一刻,她忽然踮起脚尖,轻轻吻在他唇角。
那一吻短暂而温柔,却胜过千言万语。朱祁钰猛地怔住,似是被雷击一般僵在原地。然后,下一刻,他猛然将她抱进怀中。
朱祁钰几乎是用尽了全部力气,像是怕她再一次消失。他的下颌贴在她发顶,声音沙哑,却坚定得震颤人心:“令薇……我,我心悦你,早在很久很久之前。我的心早就交给了你,我的灵魂也属于你,再也分不开了,这辈子……收不回来了。”
他的话像春水奔流,终于冲破了多年压抑的堤坝,滚滚而下,一发不可收拾。
杭令薇在他怀中轻笑,声音如风中初醒的铃兰:“殿下的心意,我亦然。”
她缓缓抬起双臂,环住他的背,掌心贴着他剧烈跳动的心脉,语气温柔而坚定:“以后,我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风过芦苇,一群白鹭骤然被惊起,在空中展开雪白的羽翼,掠过水面,又缓缓落回河中,一对鸳鸯在岸边戏水,粼粼波光中,他们相拥的影子在水中碎成涟漪,又渐渐拼合,如宿命般,再也难以分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