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打秋风 > 第19章 上京

第19章 上京

正月初七,杏花村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还在风中轻晃。

林家,林奶奶却有些担忧地看着福芝,眉头紧锁:“你一个人行吗?还是奶跟你一起去吧。”

福芝蹲在地上,仔细清点着背篓里的年礼:爹亲手鞣制的兔皮、自己上山挖的黄芪,还有篮底垫着的新鲜蔬菜——那是地里最后的新鲜菜,连他们年夜饭都没舍得动。

检查完东西没问题后,福芝将背篓稳稳背上肩,轻轻握住奶奶粗糙的手:

“奶,我都去镇上多少回了,京中也就再远一些,闭着眼都能走。再说李婶子会送我到镇口,进城那段路平坦着呢。”

“姨母待我们亲厚,年节里不去拜会,实在说不过去……”

她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仍带着忧色,心里明白,老人家一辈子老实惯了,最怕的就是去那些高门大户低头。当初其实也是没办法了,才会带着她去打秋风。

如今既然福芝自己能去,也就不必再让奶奶去受罪了。

恰是此时,林山也背着背篓从外头走进屋来,他刚从林子里出来,一身的雪屑。

见林奶奶担忧,也劝道:“娘,无妨的,那是福芝的亲姨母。姑娘说的也对,受了国公府那么多照拂,这年礼总要尽到。”

他说着放下背篓,话锋一转:“对咯,我还有些事想跟你说。隔壁的王二叔家只剩下他一口人,家里的田地种不了了。

想着说,跟咱们换些粮食,就卖给我们,您看如何?”

林家早年在杏花村落户时,村里田地都各有其主。

前些年光景好,谁家也不会卖地,林家便只置办了两亩薄田。

如今王二叔要卖的可是三亩上好的水田——若能盘下来,好生侍弄,往后的嚼用就不愁了。

王金花也挺着肚子在一旁念叨:“是啊娘,这俩孩子大了,等开春这孩子再落了地……吃喝不是小事儿呢!”

见他们有事相商,福芝趁机背起背篓,朝屋里喊了声:“那我先走了,李婶子还在外头等我呢!”

话音未落,人已跑出了院子。

*

“欸,二狗哥,你也跟婶子去镇上吗?”福芝把背篓往驴车上一放,冲车斗里的少年咧嘴一笑。

李守耳根子顿时红了。

他翻年就吃十七岁的饭了,比福芝大了两岁,自打开蒙读书后,再听这乳名就臊得慌。

他声音轻得像蚊子哼:“福芝妹妹,还是叫我李守吧。”

福芝脆生生应道,浑不在意地爬上车:“行,李守哥。”

李守心中一甜:“镇上还在摆庙会,我跟娘一起去卖些竹编,你要是有空也来……”话没说完,就见少女已经抱着竹篓哼起小曲,方才也只是寒暄,只得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李婶子回头看了眼车斗里并肩而坐的两个孩子,有些好笑。

她心里念着这姑娘对儿子的救命之恩,更瞧着福芝爽利,小小年纪就敢独个儿进城,竟还给自己找了份工,只是偏生自己儿子笨嘴拙舌……

“坐稳了,咱们走咯。”她扬鞭轻喝,老驴甩着尾巴迈开步子。

车轱辘碾过积雪,在晨光里留下一串吱呀呀的声响。

驴车在镇口停下,福芝挥手与李家母子道别,独自踏上进城的官道。

这段路比从村里到镇上近了不少,她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终于望见京城的城门。

城中年节的气氛扑面而来。

街巷挂满红绸灯笼,孩童们穿着簇新的袄子追逐笑闹,连空气里都飘着糖葫芦和炮竹的味道。

福芝将背篓的肩带往上提了提,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比起初次进京时的忐忑,这回她倒有闲心多瞧几眼了。

她按着记忆中的路线往成国公府去,却在半路停下了脚步,眼前一间书肆赫然吸引了福芝的全部注意力。

这是一座气派的二层小楼,门匾上三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与镇上简陋的游氏书墨不同,这里的橱窗里整齐陈列着各式装帧精美的书册,透过雕花窗棂,还能瞧见正堂里头悬着的山水画。

福芝只认得几个字,对这样气派的书肆更是心生敬畏。

她暗暗低头打量自己。

身上虽是成国公府给的梅花暗纹的雪青缎子袄,脚上却穿着奶奶纳的千层底布鞋,鞋帮上还沾着赶路时的泥点子。

不过好在手和脸都干干净净,她想了想,只要小心些,也不会弄脏人家的东西。

于是壮着胆子走上前去。

翰墨轩的伙计正倚着门框打哈欠。

正月里读书人少,生意冷清得很。

却忽然看见个背着竹篓的村姑模样的丫头停在门前,两根乌油油的辫子垂在胸前,分明是个未及笄的小娘子。

虽穿着缎衣,但那拘谨的神态,一看就不是城里姑娘。

伙计更是人精,并不相迎,只在面上挂着笑:“姑娘,可是想来买书?”

福芝扬起个笑脸,腼腆应道:“是,我想看看。”

“哎哟!”伙计突然横臂一拦,身子却躬得更低了,又陪着笑:

“小店窄仄,您这背篓要是磕着碰着……漏些泥沙倒是不打紧,不过我多扫扫罢了,只是耽误了文人老爷们看书,总归是有些扫兴的,您说呢?”

福芝僵在门槛外,脸上火辣辣的。

这话听着客气,却比国公府侍卫的冷脸还叫人难堪。

福芝收回脚,有些不忿,辩解道:“我把背篼放在门口可好?”

她刚解背篓带子,伙计又哎哟一声,脸上的赔笑却没停下:“年节下贼人多,丢了东西可说不清!”

小伙计伸手一指,街尾的小摊正热闹:”要不这样,您去集市上看看,那里许多连环画呢,正是你这样小姑娘喜欢的。”

他也不骂,只是笑着赶客,福芝心里有些别扭,却又不好真和他辩解什么。

“呵,我倒是不知,这翰墨轩何时要选客了?”正当福芝有些难堪时,一道清凌凌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她一转眼,方才拦她的小伙计竟然已经迎了上去:“这不是宋小姐吗?什么风将您吹来了!快请进,您前些日子说想看的古籍,我们掌柜的正好给您搜罗来了!”

那宋小姐一身翩然的月白衣衫立在阶前,衣袂飘飘,仿佛随时要乘风而去。

福芝瞧着她纤细的腕子,生怕一阵风来真把人吹跑了。

宋小姐抬眼一睨福芝,那伙计只好点头哈腰:“来者都是客,小店怎敢……”

伙计立刻转向福芝,伸手帮她解下背篓:

“这位姑娘,您将背篓放在店内吧,我们给您看着,铺中书多得很,您还请慢慢逛……”

前据而后恭,变脸的速度让福芝有些咋舌。

那宋小姐见事情解决,也不再为难伙计,只是飘飘然迈过门槛,径直上了二楼。

福芝忙在后头喊了一声多谢,宋小姐却恍若未闻,脚步不停。

福芝也不管那么多,自顾自踮脚看起书架上的字来。

她本想买一本回去,不论送给林楠还是留着自己看,但又瞥了一眼价格,有些讪讪地放回了书。

怪不得那伙计不乐意招待自己,恐怕也是觉得自己买不起。

福芝也不觉难堪,她本就不是读书人,比起几个月前食不果腹的日子,如今能摸着书皮认字已是天大的福气。

所以即便空手离开,心里面也并不觉得空虚,只是乐颠颠地又背上背篼,想着许久没见的姨母,美滋滋地朝着国公府走去。

她身影刚消失在街角,二楼便传来木梯的吱呀声。

宋小姐扶着丫鬟款款而下,伙计立刻凑上去,左一个姑娘好文采,右一个古籍难寻……

吵得小丫鬟都烦极了,才撇撇嘴:

“行了,那几本古籍送到尚书府中去吧。”

伙计点头哈腰一一谢过。

临出门时,宋姑娘却忽得驻足,有些思索问:“小云,前些日子,我听说白马书院似乎正在考校射艺。”

被唤作小云的侍女思索回道:“奴婢上次听竹影提起过,还是崔公子得了头名呢。”

宋姑娘娇嗔着拍了下小云:“外男的事,我怎好知道,我只说,射艺确实是风雅之事呢。”

小云立即会意,凑近道:“方小姐说得是。不过听闻崔公子近来苦练骑射,方才您翻看那本《射艺详解》里似乎有许多小人画儿呢……”

宋姑娘嗤笑一声:“什么画儿,那是前朝名将的注解,一般人可看不懂的。”

小云自是夸赞:“不愧是小姐,连射艺亦有涉猎……不过,我们上门做客,也不好空手而去。

不如买了那本书,说是少爷从江南捎来的,让您给带过来!”

宋小姐心中有些熨帖,她瞥了眼二楼的方向,吩咐道:“倒是个好主意,这书也实在难得……好书赠才子,也算是一份良缘。”

“不过要记得用锦匣装了,莫要叫人看出是新买的。”

伙计麻利地将书册包好,双手奉上:

“真不愧是尚书府的宋小姐,满京城的独一份的才女。

这本书还是小的眼拙放进了藏书库,本是我们掌柜的私藏,轻易不会拿出来,满京城就咱们翰墨轩里有着一本,送人自然是最好的。”

小云接过包裹,扔了块碎银:“油嘴滑舌,就你嘴甜,一并记在尚书府的账上。”

宋姑娘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她心里明镜似的,父亲已与国公爷通过气,两家连八字都合过了。

今日黄娴娘办的赏梅宴,明明府里适龄的小姐不少,偏只请了她一个……

只怕是,相看的意思。

“得快些了……”她加快脚步。母亲怕是已经到了国公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婚后第二年

骄阳似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