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商启香二度搭弦上弓,二度喝声。
“再跃!”
她一脚蹬在马背上,在高高跃起的一瞬间再度补箭,正中那双目冒血浑然栽倒的俺答汗身上!
第二箭比第一箭寻求视野更高,因为此刻俺答汗骤然栽倒,远处更加难以看个清楚。
奔马挟风,她蹬落马背,一个鹞子翻身落回地上借势滚了半圈,仅是衣袍脸上沾了些灰。
柳承炎策马回转,吹了声哨示意旁的士兵让马给她,径自快步杀进人潮中央。
根本顾不上大赞一声好箭法。
俺答汗一死,以他为中心的敌阵一片大乱,战术规矩全都忘了个干净。
但这里只有小范围的人知道,两方军营里的将士碍于场面混乱繁杂,竟然没有几个发觉此事。
柳承炎洞察情况,登时就策马回了中心通报告知,号令各军扬旗呼威。
他一令下,自东向西的呼喝声犹如野火般铺散漫开,其中有说不出的快意。
威武!一箭穿喉,大败敌阵!
威武!万军英武,战无不胜!
鞑子们被击散阵型,本就不知远近变化,全凭模糊地喝令声和出击前交代的战令行事。
厮杀正酣时,昭军突然高喝威武,各个都快意地很。
直到此刻,才有八尺高的竹竿挑起带血人头,悚然一看,正是他们的统领俺答汗!
不知谁高声喊了句蒙语,甚至后方还起了鸣金之声。
鞑子们再也顾不得其他,也无人还想要再度拼命,抢了马就狼狈奔逃!
——此战大势已定!
便是商将军本人都未想到,女儿会一箭射穿敌将咽喉,直接碾平局势。
旁的两个将军督战各处,也是发觉战事结束地过于快了,一问才知道有商家女强悍如此,纷纷大赞一声,此刻也正在快马赶来。
鞑子们跑的不算利索,好些人根本找不到马,听着炮声跑着跑着噗通栽进草里。
后头还有昭兵端着十眼铳一步一杀,犹如驱赶鸦群一般。
百年了,百年的雪耻,来得如此之晚!
但也有足够的快意!
直到天色渐晚,昭军才正式收兵回营,大肆庆功。
这一战已收获鞑子盔甲近两万余副,良驹近四万匹,还有辎重六十余车!
更要紧的是,俺答汗一死,蒙古彻底就乱了。
从前有他在,草原七部团结一心,整个南蒙古屡屡进犯边陲。
俺答汗被一箭毙命,主心骨直接消失,当下怕是连个拍板的都没有!
篝火边将士们载歌载舞,商将军肃然敬了一大杯。
“多亏你这一箭,不知道保了我们多少兵士的命!”
商启香仍是男装打扮,脖子上都被挂了好几串现串的花环,扬了个笑一口气干了。
“豪气,痛快!”冯将军笑道:“看得老夫好生羡慕,早该叫膝下儿女都去习武才是!”
柳承炎轻咳一声。
“都是玩笑哈哈哈!莫要介意!”
商将军忙跟着又敬好几杯酒,醉里仍是忧虑国家未来。
“俺答汗一死,像是好事,又像是会有更难预测的变化,但愿势头会往好的一面走。”
“当然是好的一面,”旁边周将军正色道:“商将军有所不知,这俺答汗有个侄儿,名叫卜赤,前头就跟这个叔叔较劲争权,还是他老子死了才罢休一段时间!”
“现在叔叔老子全都死了,可不得是他一家独大了?!”
大伙儿哈哈大笑,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聊起蒙古人的家长里短,偶尔还夹杂着几句荤话。
柳承炎坐在老丈人身侧,望着火光回想妻子的样子。
他今日看见商启香立在血海里英姿飒爽,心里暗道好看还是润心最好看。
后者虽然没有外露的铮然之气,但温柔可爱,像是他藏在心口的一道软甲。
打仗时还顾着想媳妇,打完了更想早点回家看看媳妇。
不知道宫里一堆莺莺燕燕有没有给她添麻烦,最好谁都别居心不良地惹出些乱子来。
这一日战势虽定了个彻底,乌塞河不光仍被堵着,还又加固了两重沙袋,五里外就彻底干的连水都看不见了。
附近五十里的羔羊牛马若是想活命,它们的主人就得尽快想出个法子来。
作为胜者,还要留在这里几日,清点伤亡和物资剩余,以及把散落满原的战利品都尽数清剿回来。
即使是战火纷飞,也有牧民连夜驱赶着牛羊来湖边饮水,着实是被逼的没法了。
鞑子们虽然连汉人的铜锅都要抢了去,冯将军仍然留了善念,让手下不得骚扰那些无辜牧民。
这一趟杀灭了鞑靼威风,还缴获绝密地图数张,如同攥住了他们的多重命脉。
单是这一点,都对未来的军防国务大有益处。
俺答汗死去的第三日,他那捡着大便宜的侄子卜赤终于带着护卫姗姗来迟,一愿谈和,二也是替族人们收回他叔叔的尸骨。
土木堡之变时,鞑子们诈过一回,在两军休战时趁汉人取水的功夫困剿强杀,连皇帝都一并掳走。
这一次双方地位彻底倒转,轮到鞑子们日夜提防,不得安宁。
可是再怕那也得硬着头皮谈啊,不谈和新生的羔羊都得活生生渴死了。
鞑子退居三十里外,昭军扎营湖边河畔,在中间强行建了个帐篷,供两军主帅商谈休战之事。
商冯周自然不会暴露陛下已经易容随军的机密,临时为皇上按了个副将军的高衔,让他坐在冯将军右边参与其中。
说是谈和,其实还是互谈条件。
这一仗根本打的不是为了三条河,而是整个鞑子与大昭的关系。
从前冒犯甚多,总该折腰谢罪,自降为臣。
卜赤不同于心思深沉的亲叔叔,蓄着满鬓络腮胡不说,头发上还串了好些松绿珠子,一靠近人有股浓重的臊气。
柳承炎入帐篷前,特意看了眼守在远处的新军。
果真俺答汗没有调动全部的兵,战事失利的时候后者明知不救,就是要这个叔叔赶紧死。
卜赤没有守在附近,怎么可能第三日就率军复来,重新找他们谈个说法?
怕是早就亲眼见着叔叔领军扎进火海里,自己在暗处按而不发。
卜赤生得眼睛很小,再配上大络腮胡子往上冒,更让人找不着眼睛在哪。
他说话时声音粗重震得人耳朵都跟着疼,旁边通使汉文说得不算熟练,磕磕巴巴讲了一通,算是曲里拐弯地认了怂,希望得到和解。
冯征虏笑起来很有文官的风范,只招一招手,吩咐手下拿来文书。
他们早有准备,给这新将领开了个极好的条件。
第一,是今后开放互市,不仅大额购入鞑子的良驹皮草,还愿意卖给他们丝帛布匹。
第二,则是收兵撤退,今日起将附近湖河的控制权尽数归还于他。
昭国通使说到这里,卜赤已经是大喜过望。
哪里来这么好说话的汉人?!
互市往来一直是他叔叔心心念念的头号大事,几番骚扰都从来没有成功过,今天他们打了败仗,反而还能拿走这么大一个便宜了?!
哪想到通使口吻一转,说出了唯二条件。
一,由昭朝封他为顺义王,从此敬贡大昭,为臣为民。
二,由他这个顺义王,率全族民忏悔杀戮抢掠之错,祭祀汉士。
卜赤当即脸就白了。
柳承炎昨夜亲笔拟了这两条,此刻见他这副表情,抿茶含笑。
反而是旁侧三位将军面色肃然,对这位皇帝更持敬意。
这一招,无异于一桃杀双士。
顺义王这顶帽子,像是恩典,又像是枷锁。
卜赤若是接下了,对南蒙古和北蒙古来说都像是公然昭告他通敌归顺,从此做什么都像个汉人的内应。
可若是他不接,让数族垂涎的通商之利,还有迫在眉睫的饮水大患,全都能要了他的命。
蒙古风景好水源好,偏偏就是还未开化,连铁匠工艺都远落后于汉人。
他们只知成日里牧马放羊,都没有几人识字,日用杂货全都靠抢。
抢一天算一天,什么时候是个头?
抢不到了,家里连锅碗瓢盆都没有,又该怎么活?
“我们只给一天的时间。”冯征虏平淡道:“今日太阳落山时,若是你不肯按下指印,宣誓称臣,便不用再谈了。”
大胡子面露痛苦,原地跺脚转了两圈,掀开帐篷出去找部下族人一同商量。
与此同时,商启香在旧营里转悠来去,没见着刘焰的人。
她本来想讨来他那匹极聪慧的青骢马骑上一回,哪想到这人影儿都没了,说不定也跟着其他人去捡蒙古人落下的□□去了。
再一晃看见程潮守在帐前,商启香过去打了声招呼。
“程大人,有见到刘焰吗?”
程潮并不敢透露皇帝的去向,摇头道没看见。
商启香笑起来:“你的弟弟,你不知道他去哪了?”
她还记得先前的凌空一射,本来想开口谢他,那日之后就再也没看见他,心里难免觉得有些古怪。
程潮也客气一笑。
“我那……弟弟,生性无拘无束,不喜欢别人跟着他。”
“行,你帮我把这个交给他,”商启香反手拿出一双马靴,笑得爽快:“我找父亲讨来的,见他那双都被马刀割破了,刚好穿这双新的。”
程潮规规矩矩地接了,下意识多看她一眼。
后者扬长而去,再无留恋。
自日中转向日暮,卜赤才终于有了定夺,苦着脸签字画押,受下昭朝的册封来。
他这么做,算是开了先例,由此内附昭朝,封王朝贡。
汉人喜欢做文字游戏,其中弯弯绕绕,是他们草原汉子看得生烦的。
便是打仗了,这帮汉将也要带着通礼知书的文官,写出厚厚一沓互市规矩,这不准那不许,连什么样的马才能要也规定地极细。
卜赤也不认字,一套刀法耍的虎虎生风,这会儿什么用都顶不上。
他拿着文本和族里认得蒙文汉文的军师对比来对比去,勉强觉得没有被坑多少,敢在夕阳落山前签了名字。
到了这时,冯将军才一锤定音,让他们去放三条河的关卡。
这件事先前在定夺时,其他副将担心过鞑子们翻脸不认人的情况。
——若是长河一通,这些鞑子又起兵杀人,签了什么一概撕毁不认怎么办?
“他们倒是敢。”商绍辉大笑出声:“刚折了几万兵马进来,就算再要打,我们火器营可全都没撤!”
翌日,册封大典在营中举行。
礼官手执银冠,代圣意授予亲封,昭告天地先祖,就此完礼。
同时卜赤方祭上牛羊牲口,同样阐明祖先,自此便成了大昭的顺义王。
几番折腾往来,又签下数份书册,定好今后往来的高低规矩以后,昭军这才让开最后一条道,把整片湖交还于鞑子。
直至双方撤兵,世界重归宁和安稳,此番秋猎才告一段落。
三万余人收营南归,一路载歌载舞,好生热闹。
柳承炎行在冯将军右侧,仍有思虑。
他并非不想要塞北的这片沃土。
真要逞力再杀一回卜赤,将南蒙古剩余的鞑子也追杀干净,兴许只有四成胜算。
毕竟他们出兵时本胃口很小,没想到一步步打成这样,斩获甚丰。
可问题在于,占地容易,守地难。
江南一个州的出产,兴许都能胜过这万顷的草野。
北方难以产粮,春夏短苦冬长,还总是有黑灾黄灾,根本就不是一片沃土。
水稻小麦去了草原均是难以成活,勉强浇水养到秋日,颗粒细小大打折扣。
他想过许多,但都缺一样作物。
若是有一样作物,易成活,易果腹,让百姓们种了能填饱肚子,愿意长期聚居于蒙原,他都可以彻底收下这片地方,令人世代牧马强军。
……便就是差这么一份作物。
冯征虏见他久久不语,以为是行军疲惫,特意开了个话头。
“这次联通卜赤,我们特意用重金贿通了他的几个部下。”
“当真?”
“是,”冯将军笑道:“就许鞑子们勾结内朝,不许我们设下明哨暗岗们防他?”
“往后夏秋季马群肥壮时,当要再猎个几回!”
红薯:谁在找我OVO?
这里确实签了很多经济条约,后文看情况继续讲,和历史里的被迫互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毕竟主动权在咱们这边~
---------------
历史上的汉蒙两族大和解——明朝蒙古俺答封贡
作者一二二三
-
“俺答封贡”是明蒙乃至汉蒙两族关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它提供了汉蒙两族不同于前几百年的交往模式,以制度的形势维持了明蒙之间和平交往、封贡互市的局面,但这一划时代两族人民福音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此间,明蒙双方攻守轮换、相互敌视近百年,此后又围绕封贡互市数十年的博弈争斗,在明廷整体上仍保持着对蒙古各部落的优势的形势下,最终以蒙古鞑靼部俺答汗内附明廷、接受“顺义王”称号而达成,并历经数代汗王、三娘子以及明廷内外周旋而维护边疆稳定四十余年。
明蒙之间长达百余年的战争,导致蒙古诸部分裂,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全面恶化,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极速下降,人口资源锐减,再加上蒙古内部各不同部族间混战不休,整个蒙古族除了军事实力尚能一搏外,其他各方面已经退化为半奴隶社会了。因此,蒙古鞑靼部所面对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而明朝这边历经多位雄主稳定边境后,大力休养、珍惜民力,“仁宣之治”后人民生活水平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自中期以来昏主频出,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全国各方面实力有所下降,相对于蒙古整体仍然具有压倒性优势,但在明蒙边境多属于防御形势,在局部军事力量处于劣势。明蒙多年的边境战争也给明廷带来了巨大的军事、经济压力,以长城为防线而形成的九边重镇防御体系虽大体上能够保卫边境安宁,却耗银无数间接也加重了人民生活压力。后期君主治理能力的衰弱,国家经济实力的下降,便难以保持继续对蒙古的军事进攻压迫优势,因此常出现被动防御的局面。
在15 世纪末、16 世纪初蒙古方面出现了转机,达延汗再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但当达延汗死去后形势再次恶化,再加上明朝采取“烧荒”、“捣巢”等军事敌对以及经济封锁行为,蒙古部落常陷入困境,随后又走向了分裂。同时,蒙古各部族为了生存的需要,也时常南下袭掠明廷边境,但掠夺的人口资源根本无法满足草原上的生活,明廷也饱受其害。明蒙之间的严重对立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总体上明廷仍能保持着优势。
而后达延汗孙俺答汗于嘉靖年间统一了漠南地区,成为右翼蒙古首领,俺答汗在面临如此不利局面时,便采取积极寻求与明廷通贡互市等自强行为。但这种和平贸易的方式异常脆弱,常为双方摩擦而打断,同时这种小规模的贸易根本无法满足漠南蒙古地区的需求。所以当草原出现困难之时,俺答汗只能借助武力从塞内掠夺资源,而明廷恨此反复行为,也采取了大量报复行动。
为了解决这草原闭塞、落后而单一的游牧经济的困境,自嘉靖十三年起,俺答汗便连年向明廷发起新一轮猛烈的求贡要求。明廷此时尚未认识到封贡对于两族人民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俺答汗常年两手准备恨之不已,所以屡次斩杀使者、断然拒绝封贡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俺答汗决定以武力促求封贡,于嘉靖二十九年六月进犯大同,八月移兵东向包围京师,当时明廷自土木之变后近百年京师无此警情,因此守备不足且兵力分散,明廷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开放马市。但对于明廷来讲此举仅是权宜之计,所开放的马市也只限于大同、宣府两地,而且对贸易各方面设定了严格的要求。
俺答汗自然不满足于此,可明廷这边已经调集了军力物资,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互市贸易一度中止,明蒙双方又经历了大约二十余年的战争。直到隆庆五年事情出现了转机,围绕着俺答汗爱孙把那汉吉投降明廷一事的得体解决,双方都意识到谁都无法占据绝对的优势,和平共处模式才是最佳解决路径。明廷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的主导下积极转变与蒙古为敌的政策,俺答汗也更加诚心求贡互市,一心内附明朝,在这种局面下,历史性的“隆庆和议”终于达成,以此结束了明廷与漠南蒙古近百年的战争状态,开启了明廷与蒙古右翼诸部通贡互市的新局面。
俺答汗多番请求封贡,而且在与明廷不断博弈过程中最终接受彻底内附,其内在原因值得深究。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基于政治考虑。达延汗以雄才伟略统一蒙古,当其死后,立长子阿尔伦为主,而后阿尔伦死时二子均年幼,因此以其兄弟阿著为小王子,俺答汗就是阿著的第二个儿子。而当阿著死去,蒙古诸部又推举阿尔伦的儿子卜赤继位,卜赤虽为小王子(小王子是明廷对蒙古族首领的蔑称),但始终是俺答汗的侄子。随着俺答汗部的崛起,叔侄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变得更加激烈。因此俺答汗多番积极求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妄图借助明廷的封爵和赏赐来提高自己以及本部落的政治地位和实力,与其侄子小王子分庭争雄。
第二便是经济原因,这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游牧民族的生活极度依赖于草原,但草原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在天灾面前不堪一击,蒙古人民虽然能够吃苦耐劳,可当天灾频发之时却也只能浮尸饿殍。同时草原地区物资资源等极度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几乎全来自于中原王朝的供应,俺答在求贡要求中甚至恳请明廷赐予铁锅,可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程度。此外俺答汗部落所在地为开原、上都等地都十分贫瘠,无法发展更先进的经济模式,因此蒙古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渴望也促使了俺答汗的积极求贡内附。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便是军事因素了。军事因素一方面是蒙古内部部族间的争斗,另外一方面便是与明廷在边境地区的反复缠斗。蒙古草原地区的落后和对物资的需求,引发了汉蒙两族人民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庚戌之变”以后,明廷着手加固边防、整顿军众,多次主动出击南下袭扰的俺答汗部落,所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反击收到了较大的成效,同时俺答汗的连年征战也给鞑靼部带来了大量的损失。因此俺答汗也彻底意识到诚心内部明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促使明蒙关系产生了突破,两族人民拥有了和平平等的交往方式,更为关键的是两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的生命不值一提,平头百姓的性命甚至泛不起一点涟漪,但此举却造福了无数生灵,减少了大量家庭的悲剧。蒙古族人民从中获得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大量成果和物资,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于明廷汉族人民来讲,此举稳定了边疆形势,也节约了无数财力物力,“计三镇 (山西、宣府、大同)岁费二十七万,较之乡时户客晌70万、太仆马价10数万,十才二三耳”,大量军费的节省以及边疆的稳定,对万历时期的经济大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
站在现今的角度上,俺答封贡的积极意义促进了内蒙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融合,加强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融合渗入到了各民族血脉之中,最终促成了伟大中华民族的诞生。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时,外国侵略者谋划**立,而内蒙古却能始终和内地保持统一,同时在现今世界各地恐怖主义横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四处发生恐怖动乱,唯独内蒙古地区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局面,这与因“俺答封贡”而使内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较早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
给仙女们蝴蝶们狐狸们递炭烤红薯和芝士焗红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 3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