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沈瑶把舅舅和杨继宗拉到一旁,交代了目前家里的情况,又如实告知自己的接下来的打算。
回去后无论城中粮食涨价与否,她家必须得囤些粮,不能坐吃山空。
但这样一来,原本腊月底就能接二人回家的计划便只能往后延。
又或者可以先接回一人。
“阿瑶,我这里也攒了些钱,加上我的难道也不够吗?”杨文英耷拉着眉眼,无论留下谁,她心里也都跟着难受。
“至多两个月。”沈瑶咬着牙看向大伙,她也不想做出这个决定,但现在这个情况,家里没有粮,她就没有安全感。
黄松柏是没想到外甥女居然这么有本事,不过几个月就可以攒下这么多银两。
但黄松柏也知晓,赎银大部分都是阿瑶出资,他也不是那厚脸皮的人,当即拍手决定:“阿瑶,先把子安接回家,舅舅留在这里。”
黄松柏觉得和采石场的其他苦役相比,他只不过多留两个月就能回家,已经很知足了。
算下里前前后后做苦役连半年时间都没有,他就能回家,这都是托了外甥女的福。
沈瑶咬着唇,内心犹豫不决,要不,就先不买粮食了?
就先信杨继宗这一回?
“阿瑶,先接你舅舅回家,若是能行,再把万河乡的那些孩子们也接走。”
杨继宗此言一出,站在他身边的杨文英就撑不住捂着嘴要哭出声来:“哥哥,你……”
“别哭,你们先听我说。”杨继宗伸手抹去妹妹眼尾滚烫的泪珠,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我留下,一是得完成与邢教头的约定,二是我能在山里找到吃食,能勉强让大伙不那么饿肚子。”
这样听来,确实是留下杨继宗更为妥当,只是你一个世家公子怎么会认识这些山中野物?
对于沈瑶的疑问,杨继宗没有回答,反倒蹲下身去给她装了一筐木薯,交到田宝来手中:“阿瑶,你难道就不问问我留在这里修城墙得多久才结束吗?”
啊,这事是得问问:“那、那需要多久?”
“明年再征收一批苦役进来,若全力合作,后年开春就能筑完,若不肯配合,邢教头就会延期入狱,那时我和这些苦役们恐怕还得继续留在这里。”
杨继宗见沈瑶不说话,于是又给她下一剂猛药:“新来的教头只会更苛刻,也不知那时我还能不能活着离开。”
嘿,怎么又卖起惨来——
沈瑶有些牙疼,前面说得挺好的,她还对杨继宗有大局观心存感谢,这会又让她产生了愧意。
别说沈瑶生愧,就连黄松柏也觉得自个颇对不起他,表示要留下与杨继宗同甘共苦不走了。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能早些筑完城墙。
沈瑶打断两人对话:“明年旁人我不敢保证,但咱们下河村的百姓,来了这肯定听你指挥,只不过你真能在山里寻到吃食?”
杨继宗不光同她做了保证,还在众人面前列数出几样。
除了在山里找吃食外,他还打算带着万河乡的那伙人开荒种龙爪稷。
龙爪稷是啥?
别说年轻一辈的人没听过,就连黄松柏也是跟着杨继宗进山找到后,他才认识。
但是沈瑶有研究过啊。
龙爪稷就是鸡爪谷,穷人的顶饱神器。
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对土壤并不挑剔,耐旱,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壤,它都能生存下去。
只不过这种粮食小儿吃了不易消化,怪不得杨继宗会提出让她先将孩子们接回去。
沈瑶这回很是认真打量着眼前的杨继宗,也因此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
晓得现在从他口中套不出什么话,沈瑶将这份好奇暂且压下,反正回去的路还很长。
她就不信,杨文英能在自个的缠磨下不吐露出关于他们兄妹的实情来!
“那就按你说的。你留下,到时我先接舅舅回家。”
“好。”
“你一人在这里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采石时要留心山体滑坡。”沈瑶望着那被开采露出的半座山体,有些心慌。
见她开始关心自己,杨继宗眉眼舒展:“好。”
“我往后若有时间也会顺便过来看看你。”嗯,主要是看鸡爪谷。
……
没有听到那个好字,沈瑶伸出一根手指就要戳他。
杨继宗喜色难掩,将其握住,在她挣扎间,从怀里掏出那副兔皮护掌,套在沈瑶冰冷的小手上。
“我娘给你做的,你给我戴上做什么?”沈瑶扒拉下来就要还给他。
杨继宗却将另外一只塞到了她的手里:“前些日子,刑教头猎了狼,分了我半张狼皮,我照着这个又做了双。”
沈瑶不信,抬眸看向舅舅。
黄松柏忙替他作证:“确实是又做了一双。”
就是毛少了些,狼毛都让杨继宗拔光制成了毛笔。
沈瑶想既然他有了也就没推辞,把这双拿回家给娘戴,反正再过些日子爹腿好了会带她上山猎兔子,到时候家里人人都能有一双。
杨继宗和黄松柏目送着三人出了采石场,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视野当中,这才去寻刑教头商议开荒龙爪稷一事。
刑教头得知杨继宗要在此地开荒,一口热水直接喷洒在半空中。
杨继宗闪身避开,眼里隐隐露出嫌弃。
“你可真不愧是弘农杨氏的血脉,要开荒可以,但只能在你们休息的时候,还有,种出来的那什么龙爪、鸡爪谷子得给我上缴一半。”刑教头擦了擦胡须上的水渍,同杨继宗直接下命令。
原以为这小子还会和他拉扯半天,谁曾想,他就留下一个好字就走了。
看这小子冷淡的反应,刑教头就觉得自个还是太心善,太好说话,就应该让这群苦役上缴八成谷子才对。
太阳一落山,气温也跟着下降。
麻布衣裳裹了又裹,紧了又紧,风一吹,还是冷的人打哆嗦。
“阿瑶,文英妹子,你们走到我身后。”田宝来背着木薯在前面给两人挡风。
沈瑶和杨文英互相抱在一起取暖,边走就边问她关于杨继宗的一些事情。
杨文英这会虽然冷,但听沈瑶对哥哥感兴趣,如数家珍似的给她说哥哥的诸多优点。
至于他为何会认识这么多作物。
杨文英睁着眼睛也学会瞎编了,“或许是哥哥从前游历时所学。”
杨文英没有告诉沈瑶,他们弘农杨氏一族的宗旨就是清白传家、精忠报国、慈悲情怀、四知拒金。
也正因如此,父亲和哥哥在朝堂上拥护新帝改革,才被王相众党羽陷害,落得今日下场。
“这天怎么这么冷,咱们是不是得置上一身冬衣穿?”杨文英吸了吸被冻得通红的鼻子,岔开话题。
既然哥哥决定留在采石场,那她就把存下来的钱给用了,给哥哥置一身冬衣,棉鞋。
沈瑶瞧她眼红也知晓再问不出什么,握住她的手回应:“是该置身冬衣,表哥,你常在附近村里跑,可晓得哪个村里有卖棉花的吗,咱们拿钱买。”
城里的棉衣很贵,一件上袄都得八百文,还不如在农家买几斤棉花回去让家中长辈给做。
虽然辛苦些,但做出来的肯定比铺子里卖的厚实暖和。
“表妹,这事我得先打听打听,你要买多少斤棉?”
“十五斤吧!”
田宝来往路边站站停下脚步,低头看着缩着脖子的沈瑶:“表妹,棉花可贵了,你怎么要买这么多?”
“当然是给大伙每人都做一件冬衣穿啊,表哥咱们挣钱不就是为了穿衣吃饭吗?”
“阿瑶你给自家做就成,不用管我家的。”田宝来自从得知表妹赎人的钱不够,就已经决定了,回去就问娘要他攒下的钱,若棉花太贵,就暗中给阿瑶补上一些。
这样阿瑶就能有多余的钱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阿瑶买这些棉,竟还要分给他家做冬衣。
啊,怎么办?
他一个男子汉现在也有点想哭了。
“表哥,钱没了还能赚,咱们这不是背着木薯吗,等明日进了城,我就和任掌柜把这笔买卖谈妥,到时再从中抽一成利,也能挣几个钱。”沈瑶都想好了,教任掌柜冬日售卖热饮。
木薯甜羹太寻常,那啵啵奶茶总没人喝过吧。
她作为中间商促成这笔买卖,还为知味楼提供一道新鲜吃食,只抽一成利而已,并没有从中赚差价,谋取暴利。
“那咱们怎么不自个卖呀?”杨文英听着沈瑶描述就觉得奶茶和甜羹在冬日里肯定会受欢迎。
沈瑶望着暮色里更加萧索的万河乡叹了一口气:“咱们哪有时间啊,那奶茶里的啵啵制起来很麻烦,不过嚼着吃很Q弹。”
沈瑶说着说着就有点怀念起她肝论文时必点的芋泥啵啵三分甜奶茶了。
也勾得杨文英和田宝来肚子咕咕响。
“回家咱就熬木薯甜羹吃。”
到了万河乡,沈瑶就发现狗蛋奶奶家里有火光,还有烟雾从窗户里冒出来。
吓得她和杨文英赶紧冲了进去,等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是老人们在屋里拿了炭盆出来在烧柴取暖。
没办法,天一日比一日冷,他们这些老人年岁大了,不生火身子骨撑不住。
几个老人见到沈瑶也是吓了一跳,没想到她会这个时辰来。
沈瑶被炭盆里的柴烟迷了眼睛,“阿奶,你们这样不行,夜里睡着了,失火怎么办。”
杨文英也很是同意沈瑶,还小声嘀咕着要是有汤婆子就好了。
汤婆子眼下是不会有的,但沈瑶想到了另外一种既简易又不会失火的取暖方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穷人的顶饱神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