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铮没有解释他的这句扯淡,骆弥生盯着他,谨慎地判断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得出了自己不要自作多情的结论。
于是骆大夫只是点点头,没多问。
他们两人并肩往停车场走,注意到骆弥生放缓了步子来配合他一瘸一拐的频率,太体贴,李和铮决定还是说两句人话。
“其实我是想来请你吃饭的。咱俩没微信……”
——骆弥生立刻掏出手机。
“……所以我走过来找你。”李和铮无奈,也拿出手机。
两个人停住脚步,都打开了扫一扫,又同时侧划,打开二维码。
两人:……
“得了。”李和铮哭笑不得地叹口气,朝后捋了捋头发,“你扫我吧。”
骆弥生又点点头,推推被他点得滑落的眼镜。
“小鸡啄米呢。”李和铮点开新的好友申请,点通过。脱口而出后自觉语气太过亲昵,扫了一眼骆弥生,看他只是忙着在给他写备注,松口气。
需要顾及得太多,说是不在意,难免还是不自在。
旧情人最好不要做朋友,以前不是,以后没必要。
但李和铮觉得自己也挺奇怪的,他看见骆弥生穿得少便总想念叨他别凉着,明明这位独立的成年男性已经解释过了,他现在怕热,喜欢凉一点。
总的来说,还是年纪大了。难免唠叨。
“为什么找我吃饭。”骆弥生问。
“没什么。”李和铮本是准备实话实说,话到嘴边觉得太过狷介。说到底也是曾经同床共枕的关系,不论他们现在算什么,不论后来发生了过什么,骆弥生总是友善的,不要把人推得太远。
于是他说:“周末了,我也没什么别的朋友,来找你,才接到苏老师电话。”
骆弥生向另一边偏过头。
这不是满意的答案,又都不是愿意多说的人。对过去只字不提。
都别扭。
还是那辆让他放不下腿的车,李和铮坐上去,发现副驾驶自从他那天调过位置后一直没变过。
“平时没有人坐过我的车。”
“那我很荣幸了。”
懒得找话题,不爱玩手机的人也低头看起来。他发现苏启然刚把他拉进一个13人的群,艾特他介绍了一遍。
校园红人嘛,都听过,里面每个人七嘴八舌,看起来都是年龄相仿聊得来的同事。
李和铮打字:大家不嫌弃我和现代社会脱节就成,多聚聚,多带我玩儿,我也沾沾人气儿。
说完,他点开群成员,又去看骆弥生的头像。
是一张万泉河边上的风景照,冬日的,却不见萧瑟,光感很有温度。很明显是他自己拍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背景图是默认的黑猫仰头,签名挂着一句话,“会有一颗星星指引着我的生命通过未知的黑暗。”,李和铮定神想想,想起这句话摘自《飞鸟集》。
很老梅的风格。
他放下手机,懒散地靠着,托腮,看向了车窗外。
骆弥生开车稳,一言不发,也不用打导航,聚餐的那家店他们老去。
周五的晚高峰不容小觑。车河走停,自有去处。
他们两人偶尔会在后视镜中视线交汇,一瞬间便移开。
李和铮考虑着也许他们应该聊一聊。三十岁的人人生不会再有大变动,至少,未来几年内,他们会生活在彼此的不远处是既定事实。
他们之间横亘着一些旧事,该谈谈年少时戛然而止的事,谈谈未来他们应该如何放置彼此。
清醒的人要讲理,成年人要体面,他们现在这情况,又不可能一扭头说绝交。把话说开了就好了,不然两个人总是不上不下。
但又觉得还不是时候。这才是他们重逢的……第五次见面。
人嘛。从来都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他们同路过,同路时发觉彼此的人生目标高度一致,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自我投射在对方身上的幻觉。
他们曾严丝合缝的人生轨迹,早已经在某一个时间点里断裂开来,从此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车里太安静了。安静到让人受不了。
几乎是同时,骆弥生抬手按开了音响,李和铮摇下车窗,让车水马龙的沸腾声倒灌进车里,尘世的喧嚣不绝于耳,两人都在心里轻轻松了口气。
——————
聚餐的目的地竟是蒙餐馆,骆弥生停好车,发现李和铮的电脑包放在副驾底下没拿走,眨巴两下眼,勾起了嘴角。
李和铮的注意力倒不在这上面,又挠了挠他的断眉:“吃这个啊,这不上火吗?”
“苏老师说,”骆弥生绕过车头走到他旁边,“天气马上变热,热起来吃不了这个了,所以又订了这里。”
“真行。那些老师都谁?”
“有一年参加融媒体大会的代表队,一起把对门的赢了,有集体荣誉感。”骆弥生耐心地解释着,他们一起往里走,“大家投脾气,年纪也差不多,不是学术咖,经常聚聚。”
“学术咖。”李和铮重复一次,笑了,“你是啊。”
“我早不是了。”
上连续的台阶时,李和铮瘸了一下,两个人的手下意识去找了对方,一个用胳膊托着一个握住他胳膊借力,上去便松开,没有目光交汇,也没说话。
李和铮在心里打自己的手,不是独立自主拐杖都不拄吗……这哪里来的肌肉记忆。以前又不瘸。
根据包间里热火朝天的声音可以判断,他们俩应该是最后到的,骆弥生要敲门前,李和铮问:“喝酒吗他们?”
“特别能喝。”骆弥生看他一眼,中肯地,“他们会喜欢你。”
喜欢我啊。
酒量深不见底的李和铮了然,一手推在他的背后,让他顺势推开了门。
包间里热闹的气氛停了一瞬,旋即更加热闹:“来啦,来啦!”
“来了。”骆弥生点头致意,介绍了身后的李和铮,并说,“我先说好,我今天开车,不喝。”
“你叫代驾呀!”苏启然拍案而起,“李老师第一次和咱们聚,你能不喝?”
李和铮扫了一眼骆弥生,看他已经低下头挽袖子,看出他是真的不打算喝,便替他接话:“甭了,为了我用不着,我俩上学的时候经常喝。”
“哎,那你们这革命友谊还挺长久。”有老师笑。
这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两人相继落座,十三个人坐圆桌有点紧,串了串位置,他两人挨得近了,胳膊撞在一起,李和铮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挪。
接下来是破冰,苏启然比当初他以为的还要更健谈,本地人天生的贫加上那小词儿一套套的,三言两语让李和铮把每个人记了个七七八八。
李和铮也不含糊,屁股还没坐热,又站起来,端着分酒器:“我提一杯,幸会。冲了!”
二两白酒一口闷,李和铮把空了的杯底亮出来,这群学术精英炸了锅,连连喝彩,噌噌噌站起来好几个,跟着就是个冲。
骆弥生无奈,欠身出声制止:“你们都悠着点,他喝不醉,你们别跟他来。”
“还能喝不醉,不信!那是没喝到位,再来!”
李和铮无所谓,喝呗,确实喝不倒他。
他看得出,这群高校教师平日里压力大得很,书读得越多越要求自己像个“人”,卷教学,卷职称,卷“越来越像个人”。
与其说是他起的这个头儿好,不如说是他们正借着这个由头释放了。这下老师们也不用想喝酒的串话,这里有一个扬言喝不醉的,灌他就完事儿。
他倒没什么压力需要排解,唯独有一些不自在,也被这腾腾热气冲散了。
骆弥生夹了两块手把肉在他的餐盘里:“别光喝。”
李和铮低了下眼睛:“嗯。”
他对骆弥生没有任何属于“应酬”的反应,只管应酬着桌上的其他人。
男人居多的场子到最后都是糟烂的,管他们是学者还是土匪,归根结底,就是喝,吹,喝,吹。
骆弥生滴酒未沾,穿着白衬衫坐在那里,吃相斯文,对比起其他人逐渐放飞自我到失态,更像一道清晖。
而清晖并不高悬,一直在给应酬不停的李和铮夹菜。
剩下的羊汤煮面,一大盆端上来,他也先给李和铮盛了一碗。
李和铮放下又空了的酒杯,这会儿场上已经没谁能跳起来灌他了。而他依然脸都不上,骆弥生给他递了餐巾,他垫在碗下,端起来碗,根本不讲究,开始炫面条。
他们的互动太自然,也——太不自然,有没那么醉的,人精的,故意关注着他们的——比如苏启然,都看在了眼里。
酒足饭饱,能爬起来的送爬不起来的,顺路的——比如苏启然,特自觉地跑过来冲骆弥生笑:“捎上我呗?”
“走。”骆弥生点点头,起身。
“李老师呢?真没事儿?”晕乎乎的苏启然扭头看李和铮。
“真没事儿啊。”李和铮的社交值用尽了,站起来后看着有点冷淡,伸个懒腰,“离我高了,至少还有二斤吧。”
“你丫别喝崩了你。”苏启然惊悚了。
“扯淡。”李和铮笑了笑,长臂一抬,左边揽住苏启然,右边揽住骆弥生,“除了腿疼,没别的。撤。”
骆弥生浑身一僵,才架住了他,一手扶住他的肚子。
苏启然从李和铮自然地坐进副驾驶开始,便开始憋话。
骆弥生开上四环,这个时间点已经不堵了,回去很快。李和铮只管把椅背往后靠了靠,半躺在座位里,用手摁着眼睛。
不年轻了,明明也不在兴头上,还是猛喝。不醉是一回事,不舒服是另一回事。
骆弥生偏头看看他:“回去给你点个醒酒药。”
“哼。”他从鼻息里挤出一个字,靠着没动。
“胃疼吗?”
“不。”
“哎我总觉得你们俩不对劲啊,”苏启然酒劲儿上头了,也憋不住了,突地一巴掌拍上副驾驶的皮座,喷着酒气凑上来,“老实交代!我看你们根本不是普通的旧相识,倒像是……”
“像什么?”李和铮被他吓一跳,眯着眼转头看他,笑了笑。
“像……就像……有一桩冤情,负心汉相见,藕断丝连。”苏启然说完后全是得意,把“快夸我”写在脸上。
被点破的两个人都笑开来。
在这样的晚上聊八卦不等于问**,李和铮一手摁着酒精作用下串着麻意的脸,语气懒散:“你看着像谁冤了谁?”
“这就看不出来了。”苏启然还是得意洋洋,“看出来我也不说。”
“嗐。没那么玄乎。”李和铮在车窗上撑着头,转脸,斜睨着骆弥生,“就是些人情债。”
骆弥生抿唇,不答。
苏启然家也住万柳,比李和铮租的小区更靠北。下了四环,吃到瓜的苏老师心满意足:“骆老师,就给我撂路边吧,我腿儿着回去,散散味儿。”
车便停在了路边,砰一声,他们两人被关在了车里。
骆大夫目送他晃着步子进了小区,才又踩油门。
李和铮懒洋洋地,有样学样:“骆老师,也给我撂路边就成,我腿儿着……”
“你腿不行。”骆弥生打断了他,“送你进去。”
月明星稀,晴夜不可多得,仲春的风依然带来丝丝冷意。
李和铮保持着懒散的姿态没动,窝在椅子里,撑着脸,睨着骆弥生线条温润的侧脸,看不出情绪。
甘醇的酒气在密闭的空间内弥散,夜静了,内部路没有车辆来往,车厢里只有发动机细微的嗡鸣和两人的呼吸声。
和不存在的水声。
滴答,滴答……
骆弥生喉咙发紧,目不斜视地专注开车也到了尽头,他必须问:“你家在哪栋楼?”
李和铮不答。
骆弥生很怕他这种时候不说话。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李和铮像个心理学流氓,依然盯着他,拿捏住他的命脉,在他向来稳定到冷淡的情绪开始变得急躁之前,才开口:“直行。”
骆弥生照做。
“到头儿右拐。”
骆弥生照做。
“右手边第三个单元门。”
骆弥生踩下刹车,踩急了,两人都朝前晃了下。
李和铮松了松窝得酸困的肩膀,笑起来,眉眼舒展,深邃的轮廓在路灯下影影绰绰。
他解开安全带时朝前欠了欠身,骆弥生抓着方向盘的手瞬间收紧,咬了下舌尖。
李和铮好整以暇地退回去,笑眯眯地问:“骆大夫,上去坐坐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人情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