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音需要嘴唇开合,唇部肌肉用力,才能发出这个“不”字。
骆弥生在昏黄的路灯下与李和铮对视,他能看清他,又看不清他。
咬着嘴唇时发不出爆破音。
李和铮的笑褪去了。
他们注视着彼此。这带着几分异域风情的轮廓并不平易近人,平日里用懒散的眉眼与潇洒的笑意粉饰,在面无表情时暴露无遗。
他是坚硬的,是顽固的,如磐石般不可撼动的。
他也是干脆利落的,是心无挂碍的,唯独不是愿意与旧情人藕断丝连的。
骆弥生想起初春时节在拥挤的学生食堂里一眼认出来的那个李和铮。
鹤立鸡群似的,太好认了,太熟悉了,没半点生疏感,因为这十年间,他总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
可等走近了,便发觉他变了些。
而这种变化并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沉淀谁都会有的。
圆融了,可那大约是……现在的生活不尽他意。这个人意气风发时在辩论场上只想赢,在任何场上都只想赢。
佛系了?不过是因为全都拥有过了,所以全都能轻轻放下。
所以骆弥生无从开口。
毕竟这十年间,李和铮奔赴万里外,带着旌旗——他自己也是一面飘扬的旌旗。
而失格的骆大夫囿于学校的一亩三分地,把年少时的自我忘个干净。
沟壑。
唯独还剩许多,在被称之为“遗憾”的情绪掩盖下的,忘不掉也给不出的,老旧的情意。
李和铮见他半晌说不出话,开了车门。
这声音启动了骆弥生:“等一下,告诉我门牌号,给你点醒酒药。”
李和铮没回答,一手拎着包,迈出去。
骆弥生抬手扣住了他的肩,来不及过多思考,他怕旧情人间摇摇欲坠的平衡被就此打破:“等等。我……我想上去,而且你喝了这么多,虽然不醉……我的意思是,我留宿,看着你,但我……不想聊。”
李和铮笑着把他的手推下去:“我不用照顾。骆大夫,劳你送我回来,谢了。”
李和铮甩上车门,没回头。
他靠在电梯里,回想着骆弥生刚才的话,啼笑皆非。
成年人的愿意留宿意味着什么谁不懂。也就是说,他这位看起来正在主动示好的前男友,甚至接受在不明不白的时候被他睡一顿,都拒绝了这个谈话的契机。
哇。李和铮又笑起来,心想着,骆大夫,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
——————
近些年来,李和铮很少做梦。他往返在驻地与战区,情绪集中且纯粹,身体过度劳累,精神时刻紧绷。要么深度睡眠,要么在战区里睡得极少,梦找不上门。
尤其是不会梦见从前的事。
这晚被酒精的代谢闹得睡不踏实,迷蒙间,梦见了一个遥远的片段。
那年,应该是建校116年的校庆。医学部的课程再紧也要参加校庆,他们坐校车过来,骆弥生为了早点见到他,提前自己骑车过来。
李和铮不喜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除了辩论队,不参与任何跟集体荣誉相关的事——去辩论队也是因为他喜欢辩论,新闻生无处安放的诸多观点,时刻沸腾的表达欲,辩论赛是最好的出口。
可那一天他感谢校庆,不用上课,他在西门等着。骆弥生年少时不戴眼镜,永远喜欢白色,只穿着白色圆领T恤和牛仔裤、帆布鞋,干净清爽,眉眼柔和,发丝柔软,随夏日的微风飘扬……
医学部的大部队赶上来时,他们站在树下,他背靠着树,骆弥生抱着他,一点身高差够他的下巴放在他的肩膀,两人抱得紧紧的,身子还左右晃晃,亲密无间。
他们在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的校园里,低声谈论着早饭、昨晚赶完的作业、一会儿去校庆市集上买什么。
明明去逛就好了,还非要先念叨一遍;明明只是念叨这样平常的话,还非要抱得这么紧。
有情人的浪漫消磨,每天说很多话都不厌。而这蜜里调油的氛围当然瞒不过旁人的眼睛,林阳眼尖,第一个看见树下的他们,吓了一跳。
“卧槽老梅?!”
李和铮看得见那些人夹杂着惊艳的惊讶,年轻时候皮囊确实是好,骆弥生耳朵红了,但也大大方方地给同学们介绍:我男朋友。
可等他亲昵地搂住骆弥生的肩膀,低头,看到的却是一双冷漠的眼睛,面无表情,眼中写满了对他的拒绝。
李和铮惊醒,抬手看表,不偏不倚的七点整。
周末的早上应该多睡会儿,有两条未读微信,来自昨天刚刚加回来的骆弥生:
—如果醒来头疼,煮蜂蜜水
—抱歉
发来的时间是半夜两点多。
懒得煮水,也懒得回信。有什么可抱歉的?不过是他终于准备聊聊,骆弥生不想聊,想不如给他酒后睡一觉,而他不想睡。诉求不对等,仅此而已。
他又睡着了,再次睁眼是十点四十,微信有五条未读消息,分别来自三个人。
苏启然:你放心,哥们儿,我不多嘴,你俩的事儿我烂在肚子里。
李和铮嘴角抽抽,无奈,给他回复:没事,我们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老爹也难得发消息:
—今天休息了吧
—回家吃个饭?
李和铮回:成,下午回去。
下一个未读的还是骆弥生:
—还没醒?
—不舒服来找我,我在学校,今天值班
李和铮划出去,定了会儿,还是点开了,没必要故意对前男友已读不回:
—醒了
—挺舒服,大周末的你值班
骆弥生秒回:
—那就好
—嗯,毕竟还是校医,上午看诊,下午约了三个心理咨询,五点下班
—晚上带我外甥出去玩
没人有必要给前男友报备行程。李和铮不想回了,手又控制不住体面人的习惯,还是给他回过去:你姐要孩子了?
也对,骆弥生的亲姐,好像比他还大两岁来着。
骆弥生:
—嗯,今年5岁了
—说想吃牛排,我准备晚上带他去蓝港
李和铮回了一个字:哦
骆大夫被这个字堵回去了,没再发消息过来。
一点都不饿的李老师开始做独居男子的周末家政,洗衣服换床单被罩,扫地拖地收垃圾。
万幸,这边儿学区密集,房价极高,李老师六千块的预算只够整租一间五十来平的一居室,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完成了大扫除。
过了午饭时间,依然没胃口,索性给他老爹李连东拨了个电话过去:“爸,您晚上想吃什么?我买了带过去。”
“喔……”李连东慢性子,说话也慢,“小唐刚刚来家里了,带了羊肉过来了,现在下厨了,等你回来刚好做好。”
李和铮噎住了。这个“小唐”叫唐未徊,是李连东的大徒弟,与他年纪相仿。他不在时,唐未徊把师父当爹孝敬,做师父的也把父爱投射在徒弟身上,何况手艺人的师徒情本就更亲厚些。
小时候刚认识,两人便不对盘,后来更甚。他偶尔回国,他们只见过几面——天知道李和铮真不是吃父爱的醋,他到底生性自由,着实和这种不近人情又作风古板的扑克脸八字不合。
而且,昨天才刚大吃一顿羊肉,今天又吃,真不行了。
李和铮简单解释下,李连东也不介意,说那你明天再回来也成。
一时间没了安排的李老师在屋里一瘸一拐地转了转。
当年做完手术出了院没多久重回驻地,战地医生说他的腿是需要复建的,应该在康复科多住一段时间。而他不是听劝的人,自食苦果落一辈子的病根也甘愿。
他信奉“自作自受”。一如当年骆弥生提了分手,他转身便走,不给人回寰的余地。
无所事事的李和铮决定多往后赶赶教案的进度,微信又响了。
是秦舟,新闻传播本专业的那个学生,大三了,上次送他去校医院的。
谁没事干大周末的联系一个选修课老师,李和铮莫名其妙地点进去。
秦舟:
—李老师,下午好,您今天忙不忙?
—可否赏个脸,出来坐坐?请您吃饭,约四五点钟
—自从认识了您,我现在也特别想做战地记者,想找您聊聊
—#龇牙
李和铮一挑眉,真的假的,这么有想法?
学生请老师吃饭,确定不是什么奇怪的信号吧。
李和铮想了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万一这孩子真是奔着当战地记者去的,岂不是折了他的心。
师德虽不多,但有一些。
于是他回:
—可以啊
—谈不上请客,约哪儿?
秦舟的高兴隔着屏幕都传过来:
—感谢感谢,李老师高义!
—您好像不开车,方便给我个位置,我去接您!
李和铮心说那真不错,每天都有人车接车送的。
他把定位发过去。又觉得是否不妥,想找个人问,下意识点开了骆弥生的对话框。
又退出,把和秦舟聊天的截图给苏启然发过去:我这没事儿吧,别吃了他一顿饭成学术**了
苏启然秒回:
—你多扯,你这学术**的成本也太低了
—不过也悠着点,现在小孩儿心思多,别是看出来你是弯的,想追你
李和铮:艹,我不是弯的
苏启然:哦哦哦,我是直男我不懂,你们还能有似弯非弯的?
李和铮给他气笑了,骂他两句,放下手机,决定在秦舟过来之前做一会儿ppt。
才开了电脑,拎出手写的笔记本,翻到相应的页数,微信又来了。
……竟然是唐未徊,他两人有微信,保持着不说破的相看两厌,只在逢年过节时收到一两句不痛不痒的问候。
唐未徊:
—不回来了?
—肉做了很多,老师说给你留一点,怕放不新鲜,我给你闪送
李和铮意味不明地哼笑两声,想也知道这个人打字时冷漠的样子,偏偏把话说得跟一家人似的……虽然也算,他们家本来也是散装的。
李和铮:
—甭了,我昨儿才吃手把肉
—你们多吃点,放一天坏不了
唐未徊:1
八字不合是命里自带的。
李和铮不得不喝了口水,把想怼人的心压下去,打开ppt……
电话又响了。
他刚拿起来,对方挂了。
李和铮心说我今天可真是大忙人,一看,是骆弥生。
……是误触还是?
他扣个问号过去。
骆弥生秒回:没事
李和铮:……
索性不管了。
备课,要不要详细地展开讲安全通信和撤离手段,他有点犹豫。
战地的通信往往需要使用加密工具,用卫星电话,或者是假ip的加密邮件。
这意味着,驻站记者本人的消息网会骤然切断。从前的还好,到了现在这通讯发达的时代——别说现在了,就是十年前,他都不习惯。
克服环境、改变习惯,成了重中之重。所以,他也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他和骆弥生分手后是有过戒断反应的。
在他抵达也门的第三个月,李连东终于逮住他在安全区的机会,打通电话,在询问与叮嘱过后,说,小骆把你们租的那个房子退掉了,你留下的东西都打包给我送来了。
他轻描淡写:都扔了吧。
想也知道李连东肯定没扔。一想到他不扔,他就刺挠。
这种刺挠,在很多难得空闲的间隙,变成一种类似恨的情绪。
他想和骆弥生说话。又和谁都说不上话。
等这混杂在人生新体验里的戒断反应彻底在他的身体里消失,所有有关校园的回忆一并关入脑海深处,只有在学校里学出来的技能留在他身上。
一晃眼十年,他切断的信息网重新笼罩回来,这大抵是他真的重回永远的安全区的另一种实感。人是群居动物,总要生活在人群中,有烟火气才算好好生活。
最终,李老师还是只给这一块的内容简单做了知识点的罗列。
现在这些网生代的孩子没必要了解这么多。真想去的不会因为这种小问题撑不下去,不想去的听到这种层面上的艰难,只会徒增一些不必要的唏嘘与同情。
李和铮自有他的准则,他眼里的战地报道,根本不需要得到这样的同情。
——————
穿着朴素黑卫衣牛仔裤的李和铮按约定时间下了楼,在看到秦舟的车后,脑袋上缓缓飘出一个问号。
加长版的路虎揽胜,巨型suv,香槟金色,耀武扬威地彰显着它三百多万的身价。
车主秦舟在三月底的天穿了一件黑短袖,从这衣服的剪裁也能看出来价格不菲,露出他身上的肌肉线条,一副——精心打扮过的样子,靠在车头,头顶顶着墨镜,冲着他露出灿烂的笑,把年轻气盛火力旺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和铮脑子里“叮”了一声,作为一个自诩的老男人,基本的察觉他还是有的。
有点想和苏启然贫一句,问他这位看起来既有实施学术**的资本,又具备不那么直的倾向,应当如何应对?
心里贫完也就罢了,拒绝掉秦舟热情地要扶他这个瘸子进副驾驶,李老师坐在了后座,问就说觉得后排宽敞。
秦舟困惑:“前排也宽敞呀老师,为了您坐着舒服,我专门回家开的车。”
李和铮报以和善的微笑,不接话:“咱们去哪儿?”
“我订了昆仑饭店,现在出发刚好,东三环肯定堵得要死。”
李和铮点点头:“没事儿不往朝阳去。”
他一顿,突地想起来,骆弥生……不是说他今晚也要带外甥去亮马河来着?
啊哈哈立刻把小唐的预收放出来[狗头]
们秦舟也是好孩子,不是什么炮灰受[笑哭][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信息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