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反派公主她不想亡国 > 第98章 第 98 章

第98章 第 98 章

眼见皇宫这边的动静越发大了起来,不少官员已经动了要劝谏永安帝息事宁人的心思,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的这位皇帝遇到棘手的事时都是如此处理。

永安帝维持着方才的姿势一动不动,将那些逐渐赶来一个个跪下的人看进眼中,眼底的寒凉堪比这冬日的寒风。

城楼底下,人越聚越多,官员们脸上的神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伴随着人群里的呼喊声,有官员上前道:“陛下,如此下去实在不妥,依老臣看,开设女子科举一事,还是过后再议吧。”

永安帝看向率先出声的人,这人乃是卓相一派之人。

永安帝眼神冷了冷,“这件事朕自有定夺,爱卿既然方才不愿出谋划策,此刻也无需多言。”

那人被噎了一下,暗中看了一旁的卓相一眼,不知此刻是否应当继续劝解。

此时的卓相也是犹疑不已,毕竟在他看来,若是秦颐一等人当真有利用女子的不满来制衡这些学子的想法,那此时此刻竟然还没有任何动静也实属异常。

他一边忧心这是一个圈套,一边又不愿意放弃这摆在眼前的好机会。

若是能够抓住这次机会,那什么女子恩科便再也不可能在朝堂提及,甚至还可利用这次的事情,将秦颐一等人以能力不足为由直接踢出朝堂,到了那时,收拾她们便不费吹灰之力。

手中没有了权利的人,想要揉圆搓扁还不是全凭他的心情。

摆在眼前的不过两条路,一是今日借着这群蠢货的东风,恢复日后高枕无忧的日子,二是以静制动,找准时机再一步步蚕食她们的计划。

按照他从前的性子,定会毫不犹豫选择第二条路,可那时从前人微言轻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局面,如今他早便今时不同往日,即便今日与皇帝对上,他也并不畏惧。

哪怕秦颐一明晃晃在他眼皮子底下直接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那些女子的观念,想要利用她们来对付那群学子,卓相想,他也是不惧的。

左不过是多耽误些事情,被皇帝忌惮几日罢了,即便他明着不愿支持皇帝的决策,那也是为了大齐的江山,天下的百姓。

毕竟,不只是他一人不愿成全皇帝的意愿啊!

这般思索着,又联想到这段日子自己在朝堂官员中花费的心思,他最终还是向方才那位说话的官员暗暗递了一个眼神。

那位官员见此,心中了然,对着永安帝深深一礼后,径直向城楼下而去。

人群的视线跟随着他,只见迎着寒风站在众学子面前,一掀衣袍利落跪下,口中高呼:“望陛下收回成命!”

伴随着话音落下的,便是他重重的叩首。

跪在他身后的众人闻言,同样高呼“收回成命”,齐齐叩首,场面尤为壮观。

众官员见此情景,低着头,余光觑着身旁永安帝的神色,一时间安静如鸡。

永安帝阴沉着脸,站在原地,仍旧一言不发。

卓相见此,冷笑着,他们这个皇帝竟然又难得倔强起来了,他倒要看看他能够坚持多久,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于是,他又暗暗使了一回眼色。

这下,一个两个的官员轮番劝谏永安帝,见劝谏动,便同第一位官员那般,下楼而去,直挺挺跪在皇宫正门前,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不远处,秦颐一处的阁楼里,秦颐一看着这一幕幕上演,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茶。

还真是好大一场戏呢!

她看向人群中站在父皇身边的卓相,就差他一个了。

城楼下的人越来越多,官员、学子、百姓等等,而城楼上的人,只有永安帝、秦颐甄、卓相以及随从。

永安帝看向卓相,问:“卓相,你也要劝朕吗?”

他的神色有些复杂,对于此人,昔日自己想要提拔起来对抗王家的人,虽有利用嫌疑,但也有重用之心。

当初女儿跟自己说明卓相的种种野心时,他是震惊又愤怒的。

只是到了这时,永安帝还是想知道,在他这个皇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尽管这样的状况就是眼前此人所造就的情况下,他是否会愿意站在他这一边,哪怕是做一做样子。

可终究,还是让永安帝失望了。

“陛下,”卓相跪下,“当前的局势您也看见了,女子恩科一事的确不易轻易设立,还是从长计议吧!”他似苦口婆心般。

“倘若朕不愿呢?”永安帝看向远处有些阴沉的天色,语气淡下来。

“那臣就算是拼着这顶官帽不要,也要阻止陛下做这有损国本的事。”

说完,他同样一撩衣袍,直接向城楼下而去,跪在众人之首。

那群学子中不乏见过卓相的人,见到连丞相都站在自己这一边,气焰更是高涨。

他们为了大齐如此尽心竭力,朝廷若是真的不顾他们的死活,那大齐的气数便要尽了。

这些话,不仅是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同样有人将这大胆的话宣之于口。

喧闹声中,竟没有人觉得此话有什么不对,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当权者不顾百姓意愿随意治理国家,那不是灭亡的起始又是什么?

只是这些人的话音刚落,便有一道温和的女声传来:“我们怎么不知,大齐气数已尽了?”

“难道这大齐,只是你们的大齐么?”

她声音不算洪亮,甚至在嘈杂的人声中,极易被人忽视。

但不容人忽视的,是她身后一群浩浩荡荡的男男女女,女子占多数,男子占少数。

跪在末尾的人率先发现这群人,不由开口道:“你们这是作何?”

这人群来此不归,看面上的神色大有来者不善的意思,定不是他们的同道中人。

来人一身淡雅的素色衣裙,外罩一件白色大氅,单薄的身躯此刻却像是盛满了无穷的力量。

只见她淡淡一笑,在男子身旁不远处跪下,道:“同你们一道,前来请愿。”

那男子诧异,转头与身旁人议论来者身份,有眼见的认出这是曾经的右相之女,有着京城第一才女之名的周如清。

对于此人,哪怕是他们这些还在学堂读书的人,也听闻过其美名,自然也拜读过她的文章,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难得一见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只是看她这副模样,似乎也不是为了跟他们一样的目的而来,究竟是为何?

不等这些人想明白,周如清的话便给了他们答案。

只听周如清开口道:“陛下乃盛世明君,多谢陛下-体谅这世间女子生存不易,愿意给我们一条光明大道!”

她的声音不大,除了身旁离得近的人,并未有其他人发觉。

可随着她的声音落下的,是与她一道而来的那些人的声音,一声声整齐划一的呼喊在皇城内回荡,直击人心。

跪在前面的人纷纷愕然回头,当那些人见到人群中不少熟悉的面孔后,个个诧异不已。

因为周如清身后的人,不仅有街上做着小本生意的妇女,也有青-楼卖艺为生的妓子,同样也有官宦人家的姑娘、仆人,她们叩头谢恩,眼中是对今后不同命运的渴-望。

卓相见到这一幕,恨得咬牙,这些人竟然当真被秦颐一安排的那些人三言两语地哄骗了。

好在他一早便与不少官员通过气,加之身后的这一群学子,不怕说不过这些大字不识的女子。

眼见周大人那老东西就要开口就势而言,卓相立即道:“陛下,自古以来并无众多女子干政的先例,先不说开设女子科举如何艰难,就是男子与女子同在一处当值也有为常理,实在于理不合啊!”

他并没有直言女子见识短浅不能干政,而是从众人挑不出错处的礼教出发,一时间将不少人说得愣住。

的确,女子可以考科举的确不错,但伴随而来便是科举之后的入朝为官,若是成婚的妇人,那限制倒是没那么多,但若是未出阁的女儿家,成日与一堆男子混在一处,岂不是不合规矩。

此话一出,周如清身后的官家小姐不少都面露犹疑。

她们当时被周如清三言两语说得头昏脑热,一时冲动便跟了过来,此刻听到这样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她们的确是想如男子一般自在,但却不想影响自己的名声。

这边在忧心忡忡,那边的那群学子见他们哑口无言顿时心花怒放。

不过不等那喜色在脸上维持多久,便被忽然出现的秦颐一打破。

她一身红衣在这寒冷的冬日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点燃着不少人心中的希冀,也烧毁着不少人心中的贪念。

“卓相此言差矣,女子就算入朝为官,那也是在众人眼皮子底下为国为民出谋划策,为陛下分忧,堂堂正正站在大殿之上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被你这么一说,倒是显得这皇宫的太极殿像是什么腌臜地一般。”

话音落下,她又转向周如清等人的方向,朗声道:“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我通过寒窗苦读,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在何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何必因为那所谓的规矩,而将自己一身的才华掩于后院那一方小天地。”

“我秦颐一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放着养尊处优的公主不当,偏要在朝堂周旋,偏要不顾自身危险跑到西北赈灾,为的便是要向你们证明,女子的价值,远不止于后院,更在于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

“没错,我们不单单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我们最开始是自己,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想要的日子去争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若是为了那所谓的“规矩”而将自己的一生活得浑浑噩噩,岂不悲哀?”

秦颐甄站在城楼之上,声音嘹亮。

在乌泱泱一片人海中,这两道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