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想知道,怎么看出来一个人可靠不可靠,又怎么能让人一直可靠下去。
他其实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他现在跟小时候相比,都变了许多,更何况是大人们。
所以真正请教的问题是,如果不信任别人能做好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他应该怎么办。
叶存山暂时还不知道团团心里藏了秘密,就按照他自己的行事方式去教他,“那你就自己去做。”
不相信别人,就自己去做。
但他也说,“还是要给人一些信任的,人与人之间合作才能创造无限可能,就好比咱们家里,如果都交给我来办,让我当差又管铺子,回家还要洗衣做饭,不眠不休也干不完。该分出去的活,就要分出去。”
给人一点信任包容,对大家都好。
团团知道的,他现在会的东西很多,但没事事亲力亲为。
赶在木工活结束前,他试探着问了一句:“爹,我进武学,你失望吗?”
失望肯定是有一点的,一身所学,不能教给自己的孩子。
出去走走转转,见其他同僚都在明里暗里的夸赞自家儿子,他总是不好插话,团团的优秀与人不同,别人说文,他说团团打了几个人,这显然不合适。
跟团团就不这么说,“习武也挺好,省得我忙一天,回来还要对着你叨叨。”
团团就笑。笑完想起他第一回去模拟考场玩的时候,与一群书生交流时,写过小诗、与人辩论过,当天叶爹爹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所以失望是肯定有的,只是他的两位爹爹与别人不同,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接触史书后,他心上蒙着的阴霾,至此撕开了一道小口子。
才发现自己一直“灯下黑”,对于文武官员某一方的偏见,其实不必要,因为他的亲人里,两边都有。
好与坏,他自己看得见。
想通以后,他心情豁然开朗。
缓了两天,他跟叶爹爹说他想看史书,拿到新书单后,几乎日夜抱着书看。
可能是被史书激出过很浓厚的负面情绪的原因,由浅入深的开始翻阅后,他心境的变化,让他看书的视角也发生变化,从代入某一方去共情,变成跳出来,客观的看待历史的变迁。
还是有很多东西他看不懂,这些他都记下来。
他有事暂时不想让家里知道,就去程家找人请教。
程家也是他常去的亲戚家,借着走亲戚之名,这个行为没引起注意。
忙忙碌碌里,日子过得极快,进入十一月后,团团就定了心。
他与叶爹爹一起出门时,遇见了好几次拜师的场景,叶爹爹都暂时婉拒了。
团团了解他爹的脾气,选人做徒弟,不看家世门第,主要看人品心性。
他最想学的就是这个本事,他也想看看别人的人品心性。
这个本事需要阅历,他等不及,就退而求其次——不信别人,他就自己干。
决定从文这件事,他是先去陆家,跟陆瑛叔叔说的,还把陆老将军惊动了。
他表现出来的天赋极高,性格大方讲义气,平时不拘小节,还总记得拉拔其他兄弟,是个天生的将才。
用陆老将军的话说,不从军可惜了。
而且他是个坐不住、没办法在小小书房里静待的性子。
团团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
这是陆家父子俩曾说过的话,团团拿出来讲,又是另一方面的考虑。
他有亲人和好友未来会去各个边疆城市守城,他不放心天子近臣,那他就自己去当这个天子近臣。
谗言先要入他耳,阴谋诡计先要入他眼。总好过天高皇帝远,被人先斩后奏了强。
再客观的看书,也不能抹去心里留下的痕迹。
陆老将军说他是看书看傻了,试图跟他讲些好的。
团团摇头,说他想好了。
他在朝堂,小星儿将来可以无后顾之忧的驰骋沙场。
小星儿在沙场,他将来在朝堂,也有强大后援。
这个关系,换到其他兄弟那里也一样。
习文习武都不差他一个,差的是两头沾边,能中和平衡的人。
他举了一个例子,“像文瑞叔叔那样。”
陆瑛有程文瑞当兄弟。
他跟小星儿也是如此。
陆瑛说,困在京都会很无聊,读书也很没意思。
又问他,“你不是说想出去走走看看?”
团团舒口气,笑得很轻松,“我的心是自由的!”
团团知道他们会觉得惋惜,拿小星儿说事也不够漂亮,所以又说他看了书,从发现文武官员的界限其实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
他看见好多书生都能带兵杀敌,也有许多武将治国厉害。
文韬武略,是可以占齐的。
本朝就有书生带兵过,近了的就是文瑞叔叔剿过水匪。
陆瑛算是大器晚成的类型,在团团这个年岁的时候,他还在京都当纨绔子弟。
看他坚定,便不多劝,反正回家还有亲爹那关要过。
“读不进去书,还是能继续习武的,不想回武学,就把你扔去军营里。”
十八岁都不晚。
团团记下了。
他时刻记得自己阅历不够,想法不能太执拗的事。
决定好的方向,不能头铁死命的撞。
也许未来几年的读书生涯里,他会跟在武学时一样,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可以按照叶爹爹说的,把他的信任分出去,与人分工合作。
又或许,他现在的想法是好的,而他读书又确实是没有天分的。
还有可能,他这个耿直急躁的性子,不会拍须溜马,根本近不了天子身,就被贬去了犄角疙瘩。
未来的事,都说不好。
五岁时,他争取到了进武学的机会。
十二岁时,他说他想回去读书。
再站武学门口时,他还记得第一次来这里的情形。
大门口守着的士卒与他熟悉,老远招呼一声,他笑着应话,与人寒暄两句,进门后看见大院里的五块石头。
每天都有人去盘石头,越轻的石头越是光滑,越重的石头表面越粗糙,棱角清晰。
入学考核后,他听说举石头会把个子压矮,后面的成长里,再心痒痒,也没去举石测过臂力。
这次进来,就站在了第三块石头前,把他入学时想尝试,但叶爹爹没同意的石头抱了起来。
这块六十斤重的石头,他拿着轻松,原样放回再拿八十斤的,感觉到了一点吃力。
到百斤的石头,就引来了很多人围观。
长期关在一处训练,几年下来不能称兄道弟也能混个脸熟。
团团是努力当过混世魔王的人,又事事冲在前头,是武学的小名人,围过来的人,都能叫上他的名字。
来人方向不一,对他搬石头的原因不明,但都一致的鼓劲叫好,想看他把这块百斤的石头搬起来。
根据八十斤石头的吃力程度来说,团团觉得这块也没问题。
就是棱角锋利,他无处下手,两手挪换地方时,显得没把握。
七年前来测臂力时,也是这样,无处下手。
但周围的声音已经变了,再没人不看好他。
团团拍拍石头,掌心贴着石面挪,寻了个可以放下他掌心,没有尖刺凸起的地方,猛一发力,将石头搬起了一寸高,再往上抬,过腰后,静立感受了下,继续往上举,悬头顶停一会儿,在欢呼声里,将石头再放回原地。
他大口喘气,掌心被磨出了许多细小的口子。
离他的人拿水囊倒水给他冲洗,一连串的夸。
可能是累着了,他只能从声调里听出来喜悦激动,分辨出是夸赞的话,具体的字句,又一个都听不清。
擦手时,眼睛也湿润了。
在陆家说那一番话的坚定,到了地方,又全变成了不舍。
入学不久,他是哭过的。
他情绪很少藏着,直来直去。
随着长大,哭的次数少了,让人看了就会发懵,不知所措。
师兄弟们说,可能是举石头伤着了,身上疼,一阵慌乱里,有人说带他去看大夫,又有人说带大夫来看他。
后来他是坐在那块最光滑的二十斤石块上包扎的手。
姜大夫看半天,就只看出他手上的外伤,问团团还有哪里不舒服。
团团说心里不舒服。姜大夫挺想给他一巴掌的,看他眼睛红红的,就很嫌弃的从药箱里拿了两颗糖给他吃。
他这一哭,给年底被考核气氛笼罩的武学增添了许多欢乐。
走外面,都有人开玩笑叫他“云妹妹”。
团团还要办一件大事,没空搭理他们。
中级班里,除却训练外,还有必要的军事常识考试,与他相熟的人,都是一次性团练带过来的,还不够格去考高级班。
团团就想趁机在团练的时候,去看看小星儿的表现。
理论上的东西,小星儿还是很依赖过家家的方式去背。
这个没关系,越往后,越倾向实战,以后过家家也会升级成演练。
团练就有点麻烦,过渡班的冬猎要进山,这还是小星儿第一次进山,他怕孩子吃不了那个苦。
他又不能明着帮太多,尺度说出来就是“既不能……又不能……还要……”,他好友都听麻了。
“我们看着办好吧?”
也只能这样了。
小星儿顺利升级后,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人自信了很多。
正式进山前,他跟团团说,到时不要帮忙,他不行了,就让教官接他出去。
团团自然是答应下来。
真进山,他们就隔老远尾随。
小星儿的眼泪非常多,这天气都冻不住,遇见小动物,他下不去手,看着猎物溜走,能急哭。溜走的小动物转眼被其他师兄弟射中,他又气哭。
遇见大一点的猎物,他又能吓哭。特别是他头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打的猎物还能被抢走。
看着同队的小伙伴都又狼狈又懵逼的样子,他眨眨眼,就有泪珠子往下落。
团团都替他眼睛疼。
到底是武将家养出来的孩子,乖归乖,骨子里是有狠劲儿的。
小星儿决定去把猎物抢回来。
勇气可嘉,实力不够,被摁着揍。
团团听他喊哥哥,好几次都想过去帮忙,被几人联手拉住。
“小孩子,就是要多摔打摔打。”
“现在不挨打,以后不长记性。”
“咱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话是这么说,那还能真看着啊?
他挣脱时,那头单方面的压制也结束了。
过去没多大意义,就犹豫这么一下,小星儿就从地上爬起来,抓起弓箭就射出。
很险的一箭,把人发冠都射散了。
抢走猎物的那队先是惊得僵直,然后震怒,“懂不懂规矩!?让你拿箭是朝人身上射的吗?”
小星儿弓箭没放下,再搭一箭,“你再过来,我松手了。”
他是单兵射箭赢下的第一名,他能百米射绣花针,箭术有目共睹。
短距离里,他们可以拼速度,让小星儿只能射出一箭,就被人扑倒。
可擦着脑门飞去的箭羽还在地上泛着寒光,他们不敢赌。
万一射偏了呢。
他们集体后退一步时,小星儿让他们放下猎物。
团团耳边有人低声惊叹:“边哭边打啊?”
那头的人不想放下猎物,小星儿立刻射出第二箭,这次稳妥,是射中了绑着猎物的绳子。
同行伙伴很有眼色,给他递来新箭。
僵持里,小星儿想起来他不想训练时,他爹看着他数数的样子,就用微哑的嗓子,毫无预兆的报数,“一。”
说“一”,大家都是懵的。
说“二”才有人反应过来。
对面的人也想搭弓,小星儿这头有人大声喊话,“谁先搭弓就射谁!”
喊“三”的时机小星儿不知怎么把控,但为了积蓄威压,他学人就学到位,数出三时,手指也要松开。
对面反应快,说只放下从他们这里抢去的猎物。
实力悬殊,双方达成共识。
冬猎的潜规则被小星儿发现,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揍,又凭实力抢回来了属于自己的猎物。
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今年冬猎的最大收获。
下山时,他们没有攒够升级的猎物。单靠射箭,也不够去抢别人的,还在山脚又被人抢。
这一次人多势众,他们识时务,很轻易就同意交出猎物。
但小星儿也腹黑了一回,他们把猎物放路上,自己空手跑掉,要抢猎物的人,就要先打一架。
爱打架,就让他们去打。
团团比他们早下山,小星儿视力好,一看见他就跑过去了。
这几天哭多了,脸上被寒风吹得起了小裂口,再哭哭不出来,眼睛又肿又红。
张口想诉说委屈,想想表哥年年冬猎,就低头不说话了。
团团把水囊里的热水倒出来沾湿帕子,给他擦脸。
脸上的小口子挨着疼,小星儿一次倒吸凉气,等脸上再涂抹点药膏,才止住叫唤,委委屈屈喊了声哥。
团团就说了他拿箭射人那事儿,“挺厉害啊你。”
兄弟俩一个性子,有夸夸的词就当夸夸听,一听就笑。
小星儿开了话匣子,跟他详细说起他被人抢猎物又抢回来的事。
团团围观全程,再从小星儿的视角听一回,才知道他当时的气性不是因为猎物。
“我们都被打得嗷嗷叫了,也没经验,猎物就那么几只,都在地上,没人抱着拦着不让他们拿,可他们就是要打我们。”
团团觉得,今年这顿打,确实挨得值。
他跟小星儿说,“你回家让你爹多教教你,我每回进猎场,都要找他请教的。”
小星儿进武学以后,是两头都有人教。
在家里,他爹教他,在武学里,团团教他。
他一时没懂为什么团团今天不教他,侧头看看表哥,心想可能是他太弱了,打不过别人,教了也白教,就叹了口气。
团团提前去找姜越拿了各类外伤药,出了山,他就带小星儿回房擦药。
小星儿身上青青紫紫的,有些是自己摔出来的,有些是被打的。
团团有点手痒,给他弄完后,就出去找人打了一架。
考核结束,今年的训练就告一段落,可以各回各家。
送小星儿回家后,他被留在陆家住了两天。
陆老将军越想越不对,认为团团钻了牛角尖,想给他做做思想工作。
团团这最后一个月也想得非常清楚,他跟陆老将军说:“我去读几年书,也许几年之后,会当你麾下一小兵。”
这个暗示,陆老将军听得懂。
他不会懈怠武艺,也相信陆家是他的退路。
这次谈话后,他就能回家了。
年底家里忙,各处的掌柜庄主都来递账本,云爹爹要教姐姐,叶爹爹忙外头的事,团团就自己翻找出了早就压箱底的《四书》看。
他们长大了,爹爹们正值壮年,年年除夕都一起守岁,到那天,他们有一整夜的时间去说。
团团决定在除夕时宣布他要去学堂的事。
赶在年前,好友约他出去玩,他都没拒绝,顺便跟他们说一声,免得来年知道得太突然,还骂他不厚道。
这时说,也是要被骂的。
团团很会画饼子哄人,叫他们想开点,“万一你们以后跟哪个文官不合,我还能做内应是吧?”
可惜这个饼子他们不吃,“那还不如一起揍一顿。”
那就只能是他不是块读书的料了。
这话搁在几年前,还能唬唬人,现在已经不行了。
他训练完就要背书,从开始到现在,几年如一日,从未中断。
他也很会总结找方法,再枯燥拗口的东西,到他手里,都能变得有趣,自己会,还能教会别人。
所以他们说:“原来你早就想去读书了。”
对外,读书的原因不能说那么深刻。
同时团团也知道,他那张深深的顾虑,说出来会引人发笑。
所以他就轻松点说,“我立下字据了,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知道这是胜谁吗?”
那还能有谁。
他亲爹。
“考个状元啊?”
不是团团没志气,他就是长大了,知道自己当年口气太大,状元确实太有难度了。
他说:“靠脸当个探花行吗?”
惹出一阵笑。
除夕夜如期来临,白天忙碌过后,夜里就是他们这个小家的独处时刻。
团团找了机会,说他要读书的决定。
这次跟五岁时不一样,他不是小孩子了,再大一岁,都能慢慢寻摸亲事先定下了。
叶爹爹带他去书房说。
团团一直表现得天不怕地不怕,在家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但他其实是害怕家长的。
叶爹爹叫他自己说。
他不怕话长,除夕有一整夜可以慢慢聊。
从他看史书说起,把心里的每个变化都讲出来。
叶爹爹问他,“你害怕自己在战场出意外吗?怕死得不明不白吗?”
团团摇头,“这事想想是很生气,但死都死了,哪里想那么多?”
他没上过战场,体会不到那种残酷。
现在的年纪,接触到的黑暗面不多,对于死亡,从听来的故事里看,是不可怕的。
他想象不出来自己为什么要怕死,但他害怕失去重要的人。
把他的名字换一个,换成小星儿,换成他的师兄弟们,他都有一种难言的悲伤涌上心头。
“你以前教过我,我不能事到临头再去抱佛脚。”
他也不能因为现在风平浪静,就什么都不做。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
他重感情又护短,明明没耐心,拉拔兄弟们却不厌其烦,愿意为他们背不下来的战事与理论一点点的调整,去研究游戏,再去教他们。
明明总喜欢争先,要得第一,但带队时又愿意放下自己的得失,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所以他这个理由,叶存山是信的。
他还觉得团团的“文韬武略”论很有意思。
确实,他有本事,从文也能带兵。
“你出了这个门,就说是我让你读书的。”
他自己读书的理由,就烂肚子里。
写章节名的时候发现姐弟俩番外的字数相差太多了,还是解释一下,团团这个本来没这么长,是请假期间想太多,很多支线都细化了,所以写出来显得多,按照初始纲要来说,也是年份进度条,偏叙述型番外,就是想都想了,所以决定写出来qwq
各位读者老爷晚安!
下章见,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圆圆团团8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