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粉笔末里的坚守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改革立新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改革立新

1982年,湘雨地区被教育改革的浪潮彻底席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如同强劲的东风,迅速地在湘雨大地的每一处角落蔓延开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赵刚怀着满腔热忱,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石山村学校。

这座位于山区的学校,多年来一直沿着传统教育的老路稳步前行。赵刚的归来,就像一股清泉,为学校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师范院校求学时,赵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之后又通过函授汉语言专业提升文学素养,接触到了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此时的他,毫无保留地将所学倾囊相授,大刀阔斧地对学生教育进行改革,提出了契合时代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与协同教育理念。

赵刚敏锐地察觉到,由于山区地域的限制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孩子们在艺术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些孩子大多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对外面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经校长李长青推荐,赵刚担任改革小组副组长,而后力排众议,在学校增设了手工、绘画、音乐等兴趣课程。这一举措,打破了往日单调乏味的学习氛围。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新奇与兴奋的光芒,在课堂上尽情发挥想象力。他们用稚嫩的小手,利用山里的竹条、野花、泥土等材料,捏出形态各异的手工作品;拿起五彩的画笔,描绘出山峦的雄伟、溪流的蜿蜒,以及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用纯真无邪的嗓音,唱出大山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欢乐。

为了推进协同教学,赵刚提议学校借助师范教学资源,与白沙师大取得联系。他详细阐述了石山村学校的现状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诚恳地请求将师大的协同教学实验点设立在石山小学。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白沙师大的专家团队经过实地考察与严谨评估,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

课余时间,赵刚也不得闲。他深知山区学校教学物资匮乏,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他四处奔波。湖南的山区交通不便,山路崎岖难行,但赵刚毫不畏惧,翻山越岭拜访企业。每到一家企业,他都耐心介绍石山村学校的困境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他还书写求助信,寄给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公益组织。无数次的碰壁与失望没有让他放弃,终于,他的坚持与诚意打动了一些人。物资开始陆续向石山村学校汇聚,破旧的教室换上了崭新的桌椅,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音乐教室里也有了像样的乐器,大多是适合山区孩子、简单易学的种类,比如口琴、手鼓、笛子等。石山村学校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推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学校里一些资历较深的老师,如李康杰,长期秉持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在山区,学习就应该专注于书本知识,毕竟孩子们走出大山参加考试,依靠的还是这些基础知识。他们觉得那些兴趣课程不过是浪费时间,在资源有限的山区更是一种奢侈。他们对赵刚的改革举措表示质疑,甚至在背后议论纷纷。

“这小赵,读了几年书,就想着把学校折腾得面目全非。孩子们学好语文、数学才是正经事,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有啥用?咱们山里的孩子,将来要么种地,要么出去打工,学这些艺术有啥用?”一位老教师皱着眉头,满脸不满地说道。

“就是,咱们以前不也这么教过来的,学生不也都好好的。现在搞这些新花样,我看就是不切实际。在咱这山区,能把基础课教好就不错了。”另一位老师附和道。

面对这些质疑与反对,赵刚没有退缩。他深知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他必须坚守。他主动找到这些老教师,耐心解释自己的想法。

“老师们,时代在变化,咱们山区虽然偏远,但教育不能落后。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咱们不能只盯着书本知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才是重中之重。这些兴趣课程,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咱们山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通过这些兴趣课程,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将来也能更好地建设家乡。”赵刚诚恳地说道。

但老教师们依旧半信半疑,觉得赵刚不过是在纸上谈兵。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石山村学校的孩子们凭借在兴趣课程上学到的技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他们以山里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幸福的山歌我你一路走》舞蹈,展现出山区孩子的坚韧与活泼;用家乡的山歌调子改编的歌曲,唱出了对大山深深的热爱。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那些曾经质疑赵刚的老教师们,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赵刚还积极尝试协同教学模式。他联合其他学科老师,共同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方案。考虑到山区孩子对家乡的熟悉与热爱,在一次以“家乡”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他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孩子们先画出心中家乡的模样,他们笔下有山间层层叠叠的梯田、古朴的木屋。然后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写作技巧,描述自己的画作;又和音乐老师一起,依据家乡的特色,创作简单的歌曲,将山里的鸟鸣、风声融入旋律之中。这种协同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山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显著提高。一些孩子在作文比赛中崭露头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家乡的美丽;一些孩子在绘画展览中获得奖项,将山区的独特风貌展现给更多的人。赵刚在这粉笔末纷飞的环境中,继续坚守着他的教育梦想,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山区的孩子们照亮知识的海洋,指引他们勇敢地迈向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而那些曾经的反对声,也渐渐转变为理解与支持,大家为了孩子们这个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一同探索着山区乡村教育的新路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