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天黑之前,徐润生将林桐送到了家门口,林家父母自是千恩万谢。徐润生说自己还要赶回家向家中二老报平安,他家二老估计也惦记得紧呢,所以不便多留了,向林家父母客气地道了别。林家二老见女儿虽消瘦了些,总算平安无事,悬着的心放下不少。林桐一路疲惫,吃了两口饭,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在饭厅吃早饭,林桐向家人述说着一路逃难的见闻。听得一家人唏嘘不已。弟弟林枫拉着她的手问:“姐姐姐姐,你看到日本鬼子没?”林桐摇摇头。
林父叹息道:“傻孩子,真看到日本鬼子,哪里还有什么好事。”
林父林义亭是晚清的秀才,大清亡了,读书考取功名的路也断了,他便专心置业从商。汤河镇自古就是江南水乡、商贾重镇,水陆交通便利,周边农业发达,他多年经营粮食棉花桐油蓖麻子等农资生意,家财倒是累集颇丰。但其虽从商多年,仍脱不了读书人脾性,时常关心议论时事,照他的说法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只听他语气沉重地说:“这两日,听说一部分川军在隔壁的伏山县的山里,被日军围住了。”林桐激动地问:“什么,他们突围没有?”眼前浮现出那个刀刻脸的川军长官和那些草鞋兵的身影。林父摇头道:“家里送货的伙计刚从那边逃回来,说是死了不少草鞋兵,当地的村民也都吓跑了。”弟弟林枫黑黑的大眼睛里滚出几大颗泪来:“我要去杀小鬼子!”林母黄氏抚着他的小脑瓜,安慰道:“枫儿,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去杀小鬼子!”林父啪的放下手中筷子,沉声说:“等枫儿长大了,小鬼子一定会赶出咱中国的!”林桐问:“爹,会有那么一天吗?”枫儿大声道:“一定会的!一定会的,祠堂教书先生说了,小鬼子的日子长不了!”
到了晚上,林桐刚睡下,忽听到小石头敲击窗棂的声音。她家就住在汤河边,她的房间就紧临着汤河的石子滩。她打开窗户,借着月光见几个年轻人聚在她窗下,有识得的,有不认识的。她的一个儿时玩伴儿罗慧娟小声道“林桐,下来,有事找你商量!”
林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从窗沿爬了出去。河滩上几个年轻人忙上前扶住她,她两脚刚一落地,几个人便激动地围住她,七嘴八舌的说:“林桐,我们听山那头逃来的村民说,日本鬼子和川军在伏山打仗。川军被打散了,还死了好些人,还有受伤的。这几日你不在家。我们几个私下找人凑了些粮食伤药。我们想伏山离咱这儿就一个山头,山里有条小路可以过去,便想着翻山给咱们的队伍送点物资上去”“是呀是呀,林桐,你家有好十来匹驮货的骡马,能不能借两匹来用下。还有就是…你看啊,你家做粮食生意的,能不能再凑点米面粮食?”
林桐沉吟道:“可是我家里粮食仓库和牲口栏都在后院,钥匙在我爹那里,我拿不到。”
“那怎么办呀?”几人丧气地说。一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汤河水潺潺地流淌。
林桐犹豫道:“那……钥匙放哪我是知道的,要不,我去偷偷看?偷到手,我就把院门打开,你们就和我一道悄悄进去往外搬。”
“好,好…!我们在这里等你消息。你拿到了,在窗台上叫我们一声。”几人又兴奋起来。
于是林桐被几个年轻人向上推举着爬上窗子原路返回,然后又轻手轻脚来到父母房间,准备偷钥匙,只听林父重咳一声,林母也起身摸索着点油灯。
林桐不防,愣了一下。仗着爹娘平日里的宠爱,强自镇定地道:“爹~,我要后院的钥匙。川军在流血牺牲,我们要给他们送物资!”
林父嗔怪道:“你们在窗下的话,我都听到了,你要拿钥匙跟我说声不就行了,犯得着偷偷摸摸地吗?”
林桐喜出望外,荡着林父胳膊道:“爹~,就知道您最深明大义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