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厂已经三周的时间,我意气奋发,经常能在每天工作结束时的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认识莱娜,也正是在那时。后来很久的一段时间,我都会思考:那时的邂逅,究竟是个美丽的意外又或是一个精心算计的结果?当然,现在这一切已经不再重要。
那是晚餐时间。有别于午间在工作台上统一用餐,晚餐时,每条流水线的伙伴们都会聚集在各自流水线的专属餐厅里。走出大厂流水线的队伍瞬间散开,我在更衣室里换下工装稍作整理,就来到“儿童专线”专属餐厅。
伙伴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一边吃着一边欢声笑语。我瞧见几个同期面试的伙伴,她们也正热络地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可我是特例,仍旧形单影只。但我毫不在意这些,一个人熟门熟路走到西侧靠窗的座位。
餐厅的整个西面是一扇巨大的玻璃窗,一排餐桌紧贴落地窗而放,坐在那里,可以望见窗外的风光。窗外的风景虽然美不胜收,却很少有伙伴选择坐在那里用餐。因为如果坐在那里,就无法与伙伴们相对而坐,这或许是这排风景座遇冷的主要原因。
我总是享受每日的窗外景色,就如此刻,天空已被夕阳染成一片金黄,落日余晖投射进来,耀眼且温暖。其他桌热闹非凡,都与我无关。
正在此时,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我诧异地循声望去,夕阳的映照下,女孩儿本就精致的五官似在闪闪发光,而那迷人的火红头发,竟让那窗外的太阳都黯然失色。
我愣愣地点点头,火红头发微笑着在我左侧坐下。“你好,我是莱娜。”她微笑着自我介绍道,悦耳的嗓音如琴音敲击着我的心弦,只是潜意识里,我以为莱娜的声线会更沙哑一些。
“奈迩。”我补充道,“我的名字。”不知为何,比起莱娜的落落大方,此刻我拘束而紧张。
“我知道,”莱娜笑意更浓,“总能在榜单上看到你的名字。”女孩双眸晶晶亮地继续感叹,“你真棒。”她的笑容看起来如此真诚,不知为何,我不自觉地放慢了用餐的速度,甚至觉得口中的餐食更加美味。
然而,我并不知道应如何回应莱娜的称赞。我第一次沮丧地发现:学院教授了我所有作为接线员的礼仪和技巧,却并没有教导我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更为讽刺的是,作为“儿童专线”的接线员,我很多的答复都围绕着“与人相处”这一主题。
“谢谢。”我绞尽脑汁,最终生硬地挤出感谢。我突然庆幸自己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夕阳透过窗洒在我的脸上,恰到好处地掩饰了我此刻的满脸羞红。
话题并没有因为我的词穷而终结。莱娜继续殷切地关心道:“很多伙伴会在最初对大厂生活感到无所适从。毕竟,大厂和曾经的学院生活,不太一样。新人会面临很多的选择和诱惑。”
我一面咀嚼着口中的牛肉,一面品味着莱娜的话语。在我看来,大厂生活和学院时光大同小异。学院,是掌握知识的地方;大厂,是运用知识的地方。只要掌握它们的内在规律,就能游刃有余,又怎会无所适从呢?至于她口中的选择和诱惑,我想了想,或许成为“幸运儿”就是大厂对我最大的“诱惑”——尽管我更愿意将这个目标定义为“梦想”。
我若有所思,不知该如何接话。如果说出真实想法,会不会让莱娜觉得我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呢?然而,假若顺着她的想法表示自己在大厂不太适应,那么我需要编织更多的谎言去修饰这个违心的回答。
我咽下口中的牛肉,吞吞吐吐地回应道:“感谢你的关心,我也在努力适应中。”望着身旁对我满目关怀的莱娜,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大厂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待人接物。因为就连我都觉得,自己的回答太过敷衍。
幸好莱娜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她的眸子越发明亮起来:“奈迩,今天晚上有一场迎新活动,你陪我一起参加好吗?”“可以认识更多的伙伴,更快适应大厂生活。”
突如其来的邀请让我手足无措。窗外,落日已在地平线上徘徊,却仍投射出灿烂的光,映得人心暖暖的,似能暂时遗忘黑暗即将来到。
只是,我习惯了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仔细复盘当天的工作。如果参加迎新活动,又该什么时候复盘今天的工作呢?我心中叹息,莱娜所说的“选择”来得太快,万幸在“伙伴”与“工作”之间,我清晰地知晓什么更重要。
盘中的晚餐已吃得七七八八,我露出一个笑容,望着莱娜漂亮的红发,回答道:“抱歉,今天晚上我已经有了安排。很高兴认识你,莱娜。”
或许是我的错觉,她本来从容的笑颜一点点变得僵硬,但我顾不得这些,只是端起了餐盘,静静离开。
身后,太阳落山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