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的初秋还带着夏末的燥热,练习室的镜子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又被少年们舞动时带起的风划开一道道痕迹。汗珠顺着林在勋的下颌线滑落,砸在地板上,洇开深色的小点。他抬手抹了把脸,视线扫过墙上的日历——2015年9月,被红笔重重圈出的“10”字像一枚烧红的烙印。迷你二辑《BOYS BE》,主打曲《万岁》。空气里除了汗水的咸涩,还弥漫着一种比出道时更具体、更滚烫的东西:野心。
“一位!”夫胜宽喘着粗气,一个滑步精准卡在音乐停顿的节拍上,声音却拔得老高,他圆圆的脸上汗水晶亮,眼睛瞪得溜圆。
权顺荣没说话,只是对着镜子一遍遍抠着副歌部分一个集体踢腿的动作。他像一只蓄势待发的虎,眉头拧得死紧。“力度!角度!要像刀切下去一样!”他猛地停下,转身对着喘息的成员们,手指在空中用力比划,“明天《人气歌谣》,这里改!所有人转身的节奏再快0.3秒,结尾灿和Dino的位置互换,把在勋托举起来的动作——珉奎,你腰再低一点,给在勋一个支点!”他的大脑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舞台编排计算机,榨干每一秒可能带来冲击的可能性。
林在勋沉默地听着,呼吸还有些急促。汗湿的刘海黏在额角,镜子里映出他清冷的脸,和那双此刻翻涌着复杂情绪的眼睛。《万岁》 那欢快跳跃的旋律,像一把钥匙,不经意间旋开了他灵魂深处紧锁的门——前世的记忆碎片,裹挟着2015年中国互联网特有的喧嚣热浪,轰然涌入。
微博。这个对如今的韩国娱乐圈还有些陌生的名字,在他属于林薇的记忆里,却是未来十年粉丝经济无可争议的暴风眼。热搜、超话、大V转发、自来水安利……这些词汇在他脑中碰撞、组合,形成一条清晰的路径。Pledis的穷是写在脸上的,海外宣传?那是属于大公司的奢侈。要想撬动隔海相望的那片广袤市场,只能靠“网”。
打歌第三天,《人气歌谣》后台。一位候补的名单在待机室的电视屏幕上闪烁。崔胜澈的背脊挺得笔直,目光紧锁屏幕,下颌线绷紧。尹净汉难得收起了那副天使般的慵懒笑容,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金珉奎凑到林在勋身边,高大的身体几乎把他整个罩住,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种大型犬寻求确认的依赖:“在勋啊,你说……这次有戏吗?”他额角的汗还没干,眼神亮得灼人,那里面是全然的信任和对荣誉最直白的渴望。
林在勋没看他,只是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台屏幕碎了一道细纹的旧手机——那是他用攒下的钱偷偷买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点击、注册。用户名:SEVENTEEN_JAeHoon。平台:Instagram。头像,他随手拍下练习室地板上散落的一只白色护腕。紧接着,他切换了语言,指尖在一个红色图标的APP上悬停片刻,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笃定,按了下去。注册微博。用户名:SEVENTEEN林在勋。头像,换成了出道showcase上,他迎着强光微微眯起眼的侧脸,清冷疏离,下颌线利落得像雪豹的剪影。
“你在干嘛?”珉奎好奇地探头,被在勋用手肘顶开,“秘密武器,大型犬别捣乱。”
当晚,当其他成员累得在回宿舍的车上东倒西歪时,林在勋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幽幽发光。他登录刚注册的微博,第一条内容,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十四只手在练习室地板上叠在一起,汗水和灰尘让画面显得有些粗粝,却透着磐石般的凝聚力。定位:首尔。发送。
他像一个来自未来的水手,在2015年尚且平静的中韩互联网海域,悄然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这颗炸弹起初只是沉入水底,寂然无声。
打歌行程密集得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赶场、彩排、录制、待机……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碎片。
夫胜宽像个上了发条的综艺小火箭,抓住每一个镜头扫过的间隙抛梗、接梗。九月末在《偶像运动会》的射箭场上摔出综艺感的跟头,哪怕镜头只有几秒;在电台节目里模仿崔胜澈训话和李知勋写歌时的魔怔表情,惟妙惟肖,惹得主持人笑出眼泪。在每个综艺视频的底下,他见缝插针:“请大家也看看我们SEVENTEEN的《万岁》舞台吧!”他眼底有血丝,嗓子也哑了,但笑容的弧度永远精准而灿烂。“要让所有人都记住SEVENTEEN有个夫胜宽!”他把紫菜包饭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给自己打气。
权顺荣则把他的“刀群舞”执念燃烧到了极致。每一场《万岁》的舞台,细微处都有不同。《音乐银行》的副歌加入了行进式的军鼓踏步,震得舞台地板嗡嗡响;《Show Champion》的间奏,他设计了一个波浪般传递的“万岁”手势,从崔胜澈开始,一直传递到忙内李灿,整齐划一得令人头皮发麻;到了《M! Countdown》,他甚至让徐明浩在ending前加了个利落的后空翻,引爆全场尖叫。他的身体仿佛不知疲倦,只有深夜练习室里,他抱着膝盖猛灌运动饮料时,才泄露出一丝透支的颤抖。“舞台…舞台不能输…”他喃喃自语,眼神却依旧炽热如虎。
而林在勋,在舞台与行程的缝隙里,在摇晃的保姆车上、在深夜宿舍地铺的一角,点亮了他的手机屏幕。那方小小的屏幕,成了他开辟的第二战场。
他的微博更新频率不高,却刀刀精准:
一段十秒的《万岁》练习室直拍焦点镜头,镜头锁定他跃起时绷直的脚背和空中完美的滞空控制力,配文简洁:“尽力跳高。”中国粉丝瞬间沸腾:“这核心力量是人类吗?!”
一张后台花絮照:金珉奎像只大型金毛犬,脑袋枕在他腿上睡得昏天黑地,嘴角还疑似有口水痕迹。林在勋只露出半张脸和一只正在“嫌弃”地戳珉奎脸颊的手。配文:“饲养员日记:投喂后的休眠期。”
#珉在CP# 的话题如同被浇了热油,阅读量一夜暴增,“正主按头磕糖!”的尖叫刷爆评论区。
一段清唱。没有伴奏,只有他干净的嗓音,在狭窄的宿舍里流淌,唱的竟然是Beyond的《喜欢你》。咬字带着一点点生涩的港味,却温柔得不可思议,尤其那句“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尾音处理得细腻缠绵。
视频最后,他对着镜头微微颔首,用粤语轻声说:“多谢支持。” 这条微博如同深水炸弹,不仅炸出了广东香港的粉丝,连北方的剧粉、日韩圈路人都被这跨越语言壁垒的温柔一击而中:“男团里居然有会唱粤语的神仙?!”
“这声音是吃CD长大的吗?!”
“垂直入坑!”
“妈妈,我要他!!”
更绝的是某天深夜,他上传了一段翻跳。跳的不是韩团舞,而是当年在中国爆火的《小苹果》!音乐响起时,镜头晃了晃,拍到他似乎无奈地叹了口气,但身体却无比诚实地跟着魔性的节奏舞动起来,动作精准卡点,甚至加入了一点popping的质感,硬是把广场舞神曲跳出了高级感。
最后他对着镜头,面无表情地比了个“耶”。这条微博彻底引爆笑点与萌点,“次人版小苹果”冲上热搜低位,“林在勋 被迫营业但实力超群”的表情包疯传。玄学般的路人缘,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
Pledis的穷,是连中国站姐都心疼的地步。没有华丽的中文版专辑特典,没有铺天盖地的地铁广告,更没有钱安排成员飞去中国露脸。组合在中国的热度,起初全靠那零星的自来水安利和搬运。
直到林在勋的微博出现,直到那张被称为“雪豹入凡”的神图横空出世。
那是《万岁》打歌第四周,《音乐银行》的上班路。深秋清晨的风已带寒意。林在勋穿着一件简单的米白色高领毛衣,略显单薄。或许是因为连续熬夜,他脸色有些苍白,眼下淡淡的青影反而增添了几分易碎感。他低着头快步走着,额前碎发被风吹乱。就在他似有所觉,微微抬眼的刹那——
晨光穿透云层,金粉般洒落。长睫染上碎金,琥珀色瞳孔在强光下收缩,带着初醒般的迷茫和清冷到极致的疏离。下颌线在逆光中如冰雕玉琢,脖颈线条延伸进毛衣领口,脆弱又矜贵。眼下那颗浅褐色的泪痣,在光影里成了整张脸上最蛊惑的句点。
快门声如同骤雨般响起!一位跟拍的韩国站姐捕捉到了这惊心动魄的0.1秒。照片以病毒速度传到中国微博。
@次元壁裂了:卧槽!!!!这是真人???林在勋这张脸是真实存在的吗?!雪豹成精下凡辛苦了!!!#林在勋雪豹塑#
@限定心动:这破碎感!这清冷感!这美貌是能杀人的啊姐妹们!什么叫‘美人灯’我懂了!妈妈怕你冷又怕你碎!
@珉在今天官宣了吗:只有我注意到他大衣里面那件毛衣,像不像昨天珉奎直播时穿的那件大了一号的同款??[放大镜.jpg] 饲养员和大型犬共享衣柜实锤!
“雪豹”这个动物塑瞬间焊死在他身上。那张“晨光雪豹”图被疯狂转载、二创、出圈。无数根本不追韩团的路人,仅仅因为这惊为天人的外貌和气质,手指一动,关注了@SEVENTEEN林在勋。
外貌是敲门砖,真正让他在中国粉丝心中扎根的,是那份“自己人”的熨帖感。他会在微博评论里挑中文问题回复,虽然用词简单,但意思精准:
“打歌很累,但看到你们的应援就不累了。”
“珉奎的泡面?加了火腿肠和鸡蛋,能吃。(附赠一张珉奎捧着空碗傻笑的照片)”
“粤语在学,《喜欢你》练了很久,唱得不好。”
下面立刻被“好好好!”“宝贝你唱什么都好听!”刷屏。
他甚至会翻牌粉丝用中文写的“小作文”,点个赞,或者回一个“加油”的小表情。这种打破偶像与粉丝次元壁的互动,在2015年的内娱环境都属罕见,何况是一个“外国”偶像?
粉丝的受宠若惊瞬间转化为死心塌地。
“他看得懂!他真的在乎我们中饭!”这种认知带来的凝聚力是恐怖的。
而更令人咋舌的,是中国富婆粉丝们简单粗暴的宠爱。
Pledis官网的《BOYS BE》专辑购买链接下,中国区的数字开始以异常陡峭的曲线攀升。
当林在勋的微博粉丝突破五十万时,一份“贺礼”空降首尔——整整五百张《BOYS BE》专辑的购买凭证截图,拼成一个巨大的“勋”字,发在超话里。
来源是一个新注册的ID:@养一只小雪豹需要多少钱。配文只有一句话:“崽崽不怕,妈妈买砖给你铺路。”
这如同一声发令枪。
@勋勋的移动小厨房直接联系韩国餐饮公司,连续一个月,每天往打歌节目待机室送去十几人份的高档中餐便当,叉烧、虾饺、炖汤一应俱全,保温箱上永远贴着便签:“在勋和成员们要好好吃饭~ 来自中国Carat的爱。”
第一次收到时,饿得前胸贴后背的DK打开食盒,看着晶莹的虾饺,差点哭出来:“在勋哥!这是天堂吗?”
@万岁的金砖地基更绝,直接晒出向Pledis公司官方账户的大额汇款单(用途注明:SEVENTEEN专辑制作支援),金额后面的零多到让崔胜澈拿到财务通知时手都在抖。
“这…这真的可以收吗?”他看向在勋,眼神复杂。林在勋看着微博上那个ID,沉默片刻,只回了一句:“谢谢,专辑会更好。”
秋冬换季时,一个国际包裹寄到宿舍。收件人:林在勋。打开,是整整一箱羊绒毛衣和保暖内衣,尺码精准。里面一张卡片,娟秀中文字:“首尔风大,雪豹崽崽要穿暖。别学珉奎那傻孩子只要风度。” 珉奎扒拉着那柔软得不可思议的羊绒衫,哀嚎:“为什么我没有!我也怕冷啊!”在勋默默抽出一件深灰色扔给他:“闭嘴,大型犬。”
珉奎立刻眉开眼笑地套上,尺寸居然也合适。站姐图透出来,“情侣装”又引发新一轮CP狂欢。
2015年的韩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正经历着微妙的嬗变。EXO的《Call Me Baby》余威尚在,Bigbang的《BANG BANG BANG》炸响街头巷尾,而YG酝酿的iKON也蓄势待发。韩剧《龙八夷》《请回答1988》占据着视频网站的首页。
但与此同时,一股反向输出的潜流也在涌动。《琅琊榜》在韩国引发讨论,中韩合拍电影《重返20岁》票房口碑双赢。在仁川的K-POP演唱会上,中国孔子学院设立的文化展台前,试穿旗袍、体验书法的韩国年轻人排起了长队。这是一个彼此好奇、边界开始松动的时刻。
林在勋的微博,恰如其分地卡在了这个微妙的节点。他展示的不仅仅是作为偶像的林在勋,更是一个懂中文、唱粤语歌、跳《小苹果》、会翻牌粉丝、带着东方审美特有的清冷美感的“自己人”。他无意中打通了一条独特的“本土化”通道,绕开了大公司铺天盖地的营销,直接触动了中国粉丝心中最柔软、最渴望被认同的那根弦。
效果是爆炸性的。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中国娱乐论坛的帖子里,和“神颜”、“反差萌”、“中文十级”绑定。B站上搬运的《万岁》舞台,弹幕厚得几乎看不到人脸,其中大半在刷“林在勋!镜头捕捉器!”“那个白毛衣跳起来像在发光的!是谁?!”“雪豹塑是真的!妈妈我见到仙男了!”。
他的个人直拍播放量一骑绝尘,甚至带动了整个团体在中国知名度的跃升。Pledis那寒酸的海外部邮箱,开始收到来自中国综艺和商演的询价邮件——指名道姓要“SEVENTEEN的林在勋”。
打歌第六周,《万岁》终于冲进了所有打歌节目的一位候补。待机室的气氛绷得像拉满的弓。尹净汉闭着眼靠在Joshua肩上,嘴里无声地念念有词,像在祈祷。李知勋一遍遍检查着耳返,指尖冰凉。李灿紧张得不停原地小跳。金珉奎死死攥着林在勋的手腕,掌心滚烫潮湿,力气大得让在勋微微蹙眉,却没甩开。
舞台上,《万岁》的前奏响起。这一次,台下属于SEVENTEEN的应援棒,连成了一片小小的、却无比璀璨的星海。
中国粉丝制作的巨大手幅被高高举起,上面用中韩双语写着:“少年意气,万岁不败!” 林在勋的目光扫过那片区域,镜头适时捕捉到他嘴角瞬间扬起又迅速压下的弧度,清冷的雪豹眼中,仿佛有坚冰被星火悄然融化。这个不到一秒的微表情,当晚被截成动图,在微博转发过万,标题:“雪豹笑了!万年冰山融化的瞬间!值了!”
表演结束,十四个人站在台上,胸膛剧烈起伏,汗水浸透了廉价的打歌服,却让少年气更加蓬勃张扬。
首尔深秋的风穿过演播厅的通道,带着凉意,却也送来了远方海潮般汹涌的爱意与期许。少年万岁的夏天或许会过去,但属于他们的星辰,正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感谢大家的评论和收藏,大家的评论都是我的动力。
写文的话,肯定有详细,有省略,宝宝们如果有想看的日程或者综艺,可以告知,我尽量安排哦。
爱你们[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 2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