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浮云天下赋 > 第22章 长风万里(二)

第22章 长风万里(二)

台试前夜是个大晴天,晴朗无云,繁星满天。

书院里却弥漫着一种癫狂的气息。有人边走路边看书乃至撞到了柱子,更有人抛弃书本直接撞柱,还有的人表面上云淡风轻,却在仰头看星空的时候突然大吼一嗓,转身跑回屋去不见了。

孟怀昱照常坐在院子里看着篝火,腿上盖着一块白色布毯,似是被周围人的疯狂感染了,她今夜的眼睛很亮,像是星星一般。

“吃点果子吧,我家仆人下午现摘的?”

叶青玄从书本上抬起目光,恍然一笑,拿起来一个在手里掂着。“我看你都开始打包东西了,就这么想走,一刻都不想留?”

“我没什么可留恋的。”

叶青玄想说,这不是还有我吗——但这话没能脱口。她自幼是个重感情的人,难以用平常心看待每一次分别。但这样俏皮又挽留的话她对谁都可以,哪怕对韩澈那般高官也敢胡说——唯独对孟怀昱,她不能说。

新添的柴火哔哩啪啦燃烧,把沉默盖过去了。

“你倒不如先想想三日后,咱们该去哪里游玩享乐、好好地庆祝一番。”叶青玄想活跃气氛,便指了指身后书院的众人,“短短连三个月,天南地北一相聚,总归是缘分,到时候,我做东,请大家好聚好散。”

“许多人就此留在京城不走了。说不定来日同朝为官,你们还能做同僚,随时都可以相见。”

“那也不同了。”叶青玄翻动着书页,“一旦过了明日,就不一样了。”

“哪有那么严重,你看隔壁徐公子,都考了七次试了,不还是一样?”

叶青玄的膝上摊开的仍是从白秀吟那儿借出来的账册,垂下眼面露愁容。孟怀昱也注意到了。

“你整天捧着这份账册有什么用?”

“中睦十二年,光州尚未收复吧?”

她问的突然,孟怀昱不明所以:“啊,确实,那时候还在战乱。”

“你父亲从什么时候做的卫城太守?”

“这.....从我刚上学的时候,大概中睦三年?问这个做什么。”

“那你可还记得,卫城是从什么时候起不按时向朝廷纳税的?”

孟怀昱显得困惑起来。“卫城一直都在向朝廷交税,你可别乱说。那几年光州虽有战火,讯息不通,但从未直接波及到卫城,后来戚将军收复光州,卫城改为首府,就改向新朝庭纳税。”

“你能确定?”

“当然了。”孟怀昱用明亮的眼眸看着她,“卫城皆是良民。”

叶青玄却双手微微发颤地捧起了那本账册。

是斯年起,朝廷不遣兵卒,不征粮税。

——千秋有罪,罪余一身。

也许要么账册是假的,要么她的朋友在说谎,还是......其中更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对了,我忽然想起来件事,需给你提个醒。”叶青玄道,“张秋凛这次下放去做了光州首府通判,就是你父亲的二把手。”

提起张秋凛,孟怀昱的眼神似乎暗了一瞬。但她没像其他人那样戏虐的说出“孽缘”二字,而是思索一番后谨慎道:“她是因为忠正直言、得罪了世家才被赶出京城的,应是个好官。”

“也许是个好官,但她到了一个地方后喜欢先怀疑一切。”叶青玄道,“你没见过她的新阳时的手段。自然,清者自清。不过一个郡养着那么多官吏,平时很难都打点到,我只是提个醒。”

“我会写信给父亲的。”

“还有,这次陛下罢免的一批前朝旧臣,大多是上了年岁的世家老者,虽说给秋榜新人腾出了位置,但若仔细看,六部中唯有兵部和户部的人没怎么动。钱权与兵权,自古是最忌讳掌握在他人手里的。陛下迟迟不动他们,多半是因为从前朝留下来的旧事,虽然具体为何事尚且没有眉目,但……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真的能见到山河共庆海晏河清。”

她边说着边用手摸索着书角,心底一片感慨。孟怀昱把掌心搭在她的手背上。这是年轻读书人的共识。

“一定会的。”

*

自古以来,选贤举能,乃是国家大事。然而应何而选,历朝历代各有不同。

考试之词,本意为考绩、试用,其形式亦千变万化。到了延朝,是每三年一次的“怀牒自列”,全天下的读书人不分出身贵贱,也不用地方长官的荐举,只要拿着互牒到考试院,从乡里一层一层地考上来。

延朝末年,朝廷日渐贫弱,各地大族兴起,他们开始掌控地方官员的任聘权,许多地方政府虽然名义上还由朝廷指派任命,实则不过走个过场。时日久了,各地方长官大多在地方官学培养自己的门生,送去中央科考。这些官学弟子往往被称作“生徒”,其中最尊贵的便是从小在太学读书的官宦子弟,即“太学生徒”。

至天下积弊已久、扰乱频生,世局京城的官宦子弟历经数代联姻织起了一道权力网,哪管什么天下大乱,只看庭院中笙歌鼎沸、日升月恒。

众人沉醉,也总有人醒着。

延朝中睦八年,中书舍人温颂声辞官而去,并且顺带着把两个亲传弟子逐出太学,令他们去天下游历,看一看人间疾苦。

后来的史书上反反复复对这群人歌功颂德,无非是说温颂声敢于挺身、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最终成了开国之相,作盛世万人师。可到底从没有人真的问过他的想法和心思,待到周朝的第一位史官开始记录这段开国史的时候,除方循外的众人都已不在了。

何须久远到青史成册?哪怕是今年,在启元元年的秋天,一众学子乌泱泱地挤在考试院门口,汗流浃背时,也不曾知晓温颂声正在阁楼上紧闭着窗户后面看着他们。

殿前尚值青年的方循第一次任主考,正在门口负责核查考生的姓名和籍贯。他虽有人帮手,可还显得焦头烂额,难以维持现场的秩序。

数千人围堵着殿门,温颂声椅在窗前看了一会儿,对身边的书童道:“你看看,这乱糟糟的,他还是太柔了。若是鉴生在,就喊几嗓子让所有人都老实。”

书童道:“若张大人来了,岂止是喊几句。”

温颂声想起另一个学生的脾气,随口问道:“鉴生到什么地方了?”

“正在丽州境内。她一路走得很慢,每途径一个地方都要停下来考察,据说把沿途的地方官烦得够呛。”

温颂声笑着摇头。“她倒是不怕得罪人,跟谁学的......”

他望着窗外,数千名学子的脸模糊成一团,不知他从那里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故人旧事,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了,忽而提起:“柏寒怎么样了?”

“公子按您吩咐的在闭门思过,不过每日砸门抱怨,并没有反思。”

“......他是该长大了。”温颂声垂目深深一叹。

*

那边唠起家常的时候,科考已经开始了。

共三天的考试,考生们住在考试院,每人一个小隔间,入夜前分发蜡烛,干粮自带,原地寝食。

大周的考试院延用的旧朝规格,设施陈旧没来得及烦心。如厕更是一大麻烦事,要人陪同着走一段不远的路。这是因为前朝修建考试院的时候,朝廷还没有公开招女官的传统,后来有了延朝末年业州世家主持的改革,这才有了女子入仕、参加科考的名额。男女茅房自然是要分开的。可数目有限,那就只能.....走远一点呗。

叶青玄倒是乐意走动,活动筋骨。

考场周围都有京城巡防持械看守,每隔十米安排一人。有一位将领骑着马绕在外围巡视,那人的面容瞧着很眼熟,好像就是陛下新任用的四大署统领言明卓。

叶青玄犹豫了一下,觉得在考场里不该和熟人打招呼,便低下头继续走。

第三日,天阴沉着,清晨还漂了几滴雨,正巧带走了连日奋笔疾书的燥热,心又平静下来。

叶青玄望着从屋檐下低落地雨滴,想起了刚到京城的时候。那时候她自从独自一人离家、辗转于各洲、屡次碰壁,心都已经麻木了。幸而,她在京城结识了一群好友。这座城偌大到彼此谁都不认识,她却意外找到了一席归属。

再到后来,在某个平凡无奇的午后,她看着满地撒满金子般的斜阳、用攒下的零钱给妹妹买纸鸢的时候,恍然间顿悟,这地方原来已是她的家了。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她命中注定的,就是与京城有缘。

收卷的时候,天又晴了。考生们涌出考场,涌回各自的家中睡上昏天黑地的一觉。

叶青玄也有些累了,人流里不见孟怀昱等人,打算先回书院再去找她们。

走到考试院门口时,恰逢那些驻守的守卫们在撤岗。一人骑马截断了她去路,正是那日没打招呼的言明卓。

言明卓原地打马兜着圈,急切地问:“叶姑娘,你考得怎么样?”

叶青玄有气无力:“还行。”

“那就是一定能中!太好了!”言明卓给周围诸事罩上了一片乐观滤镜,她想谢他吉言,他却忽然话锋一转道,“我要马上写信告诉张鉴生!”

叶青玄本就头晕,现在被堵得眼花。

旁边的另几位京城守卫军瞧着也很无奈。

“您见谅啊,我们头领就爱帮人找对象......”

“……困死了让我回去睡觉啊!”

*

皇宫。

去往城北逍遥园的车道常年僻静荒凉,鲜有人至。

此处虽不设宫禁,却由皇家侍卫暗中把守,平时不允行人。有时候皇帝想低调地召见外臣、或者见一些不太方便见面的人时,便会启用这条路。

一座雕金的马车缓缓驶过逍遥园西侧门,消失在园林深处。

科举和官职架空,不参考单一历史朝代

本章粗略一提到后世给这段开国修史的史官,就是上一本的主角荀甫欣哈哈哈哈哈(浅浅联动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长风万里(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在星际开密逃

贵妃娘娘千千岁

岁岁平安

春夜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