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扶云直上九万里 > 第237章 会当凌绝顶1

第237章 会当凌绝顶1

按照辈分,昭哥是长吉是同宗叔父,长吉出殡之日,昭哥扶棺。

只要长吉一入土,昭哥将即刻成为大邺王朝的帝王,今日护驾扶棺者,亦将成为新帝登基伴驾者,这是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挣破脑袋也想要得到的机会。

原定今日由丞相李凭云率礼部官员护驾,可在这天早晨,他身体抱恙,将护驾之职责托付于京兆府尹贺乾坤。

贺乾坤出自李凭云门下,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在旁人看来,李凭云是趁机提拔贺乾坤。赵鸢猜不出李凭云的真实目的,但天大的机遇掉头上了,总不能不要。

她率梁国公府兵,同裴瑯带领的金吾卫各伴驾太子左右,之后才是百官。

今日长吉出殡,缺席的除了李凭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杨凤。葬礼和登基大典相继举行,朝廷乱成一锅粥,除了赵鸢,几乎没人发现这个宦官的失踪。

这反常极了,比李凭云不亲自伴驾,更加反常。赵鸢心烦意乱,生怕杨凤也难逃李凭云毒手。

史上少有没有流血的皇权更迭,若她在李凭云的位置,怕是也会除去一切不安分因素。可是只要昭哥登基,李凭云必为监国,他何必赶尽杀绝呢?

昭哥送长吉棺枢入帝陵,赵鸢和群臣一起跪拜,不知从何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刘昭为篡位谋害陛下!大邺列祖列宗,你们若是泉下有知,万不能让大邺江山落入贼子之手!”

趁众人不备,一披头散发的老疯子从长吉陵中窜出来,随着赵鸢惊呼一声“护驾”,士兵齐齐拔刀,大臣尚一头雾水,赵鸢已冲出去,将昭哥抱在怀里。

士兵的刀刃对准那披头散发的老疯子,风拂起他枯草一般苍白的发,赵鸢看清他的面容,诧异道:“杨侍郎!”

此人竟是杨凤!杨凤消失这些日子,竟是躲在了为长吉准备的陵寝中。赵鸢来不及细究背后种种,她握住昭哥的手,郑重道:“殿下别怕。”

裴瑯下令:“捉拿刺客!”

赵鸢抬手:“且慢!”

杨凤的一席“疯言”,像一个火引子点燃了百官敢想而不敢说的念头。昭哥的父亲刘颉最终以肃王身份葬身陇右,未入帝陵,而长吉在登基不足半年之后遭到毒杀,刘昭的皇位,说来也不算名正言顺。

偏偏世事不在天理,而在人心。

自从女皇登基,大邺便礼崩乐坏,宗室无人,宗法无度,刘颉至死没有尊号,只有谥号“肃公”二字。

当所有人的心中不认可昭哥的正统,那么,他便不是正统。

赵鸢是如今局面的帮凶,她不允许因自己的无为,令昭哥落得和他父亲、长吉一样的下场。大邺的宗法秩序,自昭哥开始,会重新建立。

“太子殿下乃高祖嫡系玄孙,是陛下的堂叔父,他临危受命为陛下扶棺,以救宗室之难,孰人敢质疑太子殿下德善之心,以佞贼论处!”

朝廷这点事儿,不过是拿钱的惹不起拿笔的,拿笔的惹不起拿刀的。不论是刘颉还是梁国公当权,无不紧握军权,今日更有梁国公府兵和裴家逐鹿军、皇家金吾卫亲自护驾,文臣们跪在地上,和蚂蚁一样弱小,一个也不敢吱声。

可蚂蚁也有一腔热血的,此时有人迎合杨凤:“太子乃肃公之子...依宗法,的...的确有有...有所不妥。”

赵鸢心道,真是个上赶着找死的傻缺玩意儿。她回首,狼鹰一般的眼睛看着说话的人。

该不怕死的傻缺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窦直,因性情出奇耿直,拜官御史台,乃大邺最年轻的监察御史。

赵鸢正在犹豫是杀一儆百,还是网开一面,昭哥忽对杨凤作揖,而后又转身对百官作揖:“杨侍郎,诸位大臣,你们认不认我,那是国事,可今日晚辈在此送别大行皇帝,是尽同宗之孝,是家事!你们可否给刘家人一个清净,待丧仪之后,再议其它?”

刘昭的父亲刘颉是个莽夫,百官心中都清楚,龙生龙凤生凤,莽夫的儿子是莽夫。刘昭生于乡野,八岁才来到都城长安,听说他虽跛了腿脚,却还是不改享乐天性,爱玩蹴鞠、投壶射箭,书读得不好,时常让东宫的老夫子们头疼。

刘颉死后,刘昭的代号只剩“东宫太子”,他是什么样的孩子,并无人在乎,所有人都只在乎他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在风起云涌的权势斗争里,从没人听到这个孩子的声音。当他终于向朝廷开口时,文臣武将不约而同地发觉,原来东宫先生们将他教得很好。

赵鸢吩咐:“将杨侍郎关押至京兆府,丧仪继续。”

长吉入土为安。因刘昭在关键时候独当一面,百官已经对他有所改观,原以为局面就此稳定,大伙儿都做好了打道回府的准备,刘昭却对赵鸢说:“我有话想和大臣们说。”

赵鸢总算知道李凭云为何不会亲自陪着昭哥了,原来是早已算好了一切,而她,只是被他推出到明面上一枚无足轻重的棋。

赵鸢点点头,对刘昭说:“殿下莫怕,无论今日发生什么,臣都会在殿下身边。”

刘昭还未学会朝堂里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只晓得淳于是赵鸢的朋友,赵鸢的朋友因救他被带走,而在赵鸢的保护下,他的母亲和弟弟才得以平安无事。

在他眼中,朝廷是个满堂豺狼虎豹的地方,除了李凭云,他只信赖赵鸢。

受了赵鸢的鼓舞,刘昭向大臣们拱手作礼,而后朗声问:“你们当中一定有不少人认为我不能当皇帝,我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当这个皇帝,若你们能给我一个我不能做皇帝的理由,我就不做皇帝了。”

哪有人能说“不做皇帝”这种话?因刘昭还是个孩子,他说这句话,才足以证明其内心真挚。

群臣鸦雀无声,礼部辛尚书率先打破沉寂:“依宗法,太子殿下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吾等下官不敢异议。”

刘昭又问:“请教辛尚书,宗法依何而立?”

辛尚书答:“宗法制度乃周天子所创立,为万法之宗。”

刘昭问:“那周天子又依何创立凌驾于万法之上的宗法制度?”

辛尚书犹豫一瞬,道:“依天命,天道恒之,故宗法恒之。”

刘昭道:“昨夜父亲托梦于我,告诉我宗法对他不公,他的尸骨难回长安故土,可苍天有道,让他魂归故里,与高祖同葬。我不知此梦含义,只好请你们帮我解梦。”

在人世间找不到答案的事,只能去问鬼神,问天命。刘昭借由辛尚书之口,顺其自然地将谈话引到“天命”二字,因他是个天真孩童,无人怀疑他的用意。

赵鸢终于知道李凭云为何不亲自前来,因为他已在幕后布置好一切。早在今日之前,他就让人散布昭哥并非正统的谣言,恐怕今日那个叫窦直的傻缺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而昭哥今日的每一个举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演练过无数遍。因他不在场,朝中自然无人怀疑昭哥的话是他所教。

果然,刘昭之言震惊众人,他这意思,莫不是要让开高祖之墓么?

刘昭把难题丢给了辛尚书,当初赵鸢请他回朝之日,就已见识过其智慧,若是一般官员,听到刘昭的话,一定会被绕进去,围绕着“开高祖墓”进行回答。而辛尚书却说:“殿下有此梦境,想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肃公而致。殿下孝心感动高祖,故有此梦。”

刘昭朝向高祖陵的方向跪下,长拜道:“高祖在天有灵,父亲的过错,若有尚未偿还的,刘昭身为父亲长子,愿意代为偿还。”

皇帝血统固然重要,但血统无法服众,德行才能。刘昭借长吉的丧仪,大显其“德”“孝”“敬”“惠”,满朝文武佩服地不得了,就算质疑其故意做戏,也不得不感慨其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城府。

这场丧仪之后,朝中再无人反对刘昭登基。礼部马不停蹄地准备登基大典,赵鸢因护驾有功,获得封赏,但她却将封赏让给了裴家,进一步向裴家表示她的合作诚意。

登基大典七日前,裴家祖母亲自带着如碧前来衙门探望她,商议如碧封后一事。赵鸢安排裴家人接驾茹娘和嘉贤母子回宫,而茹娘急切为自己找一个庞大的靠山,既然裴家有意,她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刘昭母子有了长安第一世族做靠山,裴家出了一位皇后,殊荣加身,此局双赢。

一切都如赵鸢所愿般发展,可她终究只是隔岸看花的人,繁花似锦,与她实则无关。

登基大典前夜,茹娘召她入宫。

“这大半年,多亏有你,我母子才有今天。昭哥年幼,需要人辅佐,你可愿意辅佐昭哥?”

赵鸢道:“我做的这一切,是为还殿下落腿疾的债,不敢再求其它。”

自赵鸢还是个耿直的小姑娘时,茹娘就与她相识。或许赵鸢做过错事,但她正直的品性毋庸置疑。茹娘道:“东宫辅臣只剩李相一人,在昭哥长大之前,他摄政监国,恐怕分心乏术,抽不出时间亲自教导昭哥。你父亲是三朝太傅,无人比你更适合辅佐昭哥。”

“我也习惯了贺乾坤的身份。想必李丞相已为昭哥寻好了师父,而且赵鸢是个已死之人,贺乾坤又被京兆府的事务缠身,只怕到时候两头都做不好。”

从前刘颉在,茹娘未觉得赵鸢有何特别,现在只剩她孤儿寡母面对满朝豺狼,同是女人的赵鸢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走下台阶,抓住赵鸢手臂:“你不能丢下我们母子。”

赵鸢道:“李相对陛下忠心不二,有他在,娘娘不必担忧。”

“他终究是个男人,心思若是不细,依靠不了,心思太细了,反而更无法让我信赖。”

“您...从未想过依靠自己么?”

“我自己?我一个贱籍女子,没有亲族故交依靠,莫说长安了,偌大的世上,都找不出能帮我的人。”

“您若同意,下官会请父亲还朝相助。”

“赵鸢,我看的出来,你父亲不是贪恋权势的人,他...会帮我们母子么?”

赵鸢道:“娘娘请放心地将此事交给我。”

“赵鸢,你是个可交心的人,本宫不悔当年在肃王府帮过你。昭哥年纪小,李相又分身乏术,我不放心把他交给别人,有劳你请赵太傅还朝,像教导先皇们那般,对我儿倾囊相授。”

赵鸢道过“是”,拜别茹娘,由宫人带领着出宫。眼看离含元门只剩一步,身后传来一童稚的声音:“贺府尹留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