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
出云镇远近驰名的特产就是美酒,最广为人知的是竹酒,整个小镇几乎人人都从事着跟做酒,卖酒相关的行业。
镇上最繁华的三叠桥旁那家结草阁,垄断了这镇上最不起眼的生意,专门卖运输酒坛的草把子。自从结草阁开张以来,店家还玩出不少花样,用草绳给酒坛做一件‘花衣服’,套上不仅单手可拎起来,还可以防止运输中的碰撞,此外还有酒坛底部的草垫子,打酒带回家用的小绳兜之类的小玩意儿。这东西在过去都是小娘子和婆子为了贴补家用做出来卖的,成品参差不齐,如今只要做的符合要求,不管做多少结草阁全都收去,有了新的做法还免费教,虽然少赚点,但也省了自己出街的时间,可以在家多做几个。结草阁的老板是个精明能干的寡妇,店里就一个力大无穷兄弟,全镇没人敢小看她们。
这个精明的寡妇就是白过隙,那个兄弟就是阿九,当年在桥下背着腐臭的娘亲尸体的傻子。白过隙被他的孝心感动,帮着他娘买了棺材,找了块好地方安葬,还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回家。不想人家从此就像影子一样跟着她,怎么甩都甩不掉。当然白过隙并没有什么困扰,阿九五大三粗,长得比较凶悍,不爱说话,往她身旁一站,别人天然就有压迫感,对她而言非常有安全感。阿九虽然看起来可怕,人一根筋,但实际上却很温柔,她住客栈的时候,他就睡在门外,不管她去哪都跟着,帮着拿东西,当保镖,把她当恩人什么都肯干。
长这么大,除了爸爸妈妈还没有人如此无条件,不图回报地对她好,白过隙心里感动,不想把他当下人,于是就强迫阿九和他结为兄妹,从此相互扶持着在出云镇住了下来。当初在出云镇想过很多谋生的法子,也是无意中发现大街上好多小孩和老人卖各式各样草把子,这东西根本不值钱,叫卖一天也未必能卖出去,辛苦地很。白过隙不是有野心赚大钱的人,在现代接受的奉献国家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下,决定薄利多销,尽量帮助下层穷苦人多个糊口的活计,干这吃力不讨好的生意。
这天白过隙一大早刚开门,一见来人还以为大生意就来了。唐家酒庄的少夫人箫娘竟亲自找她。箫娘嫁到唐家五年,丈夫三年前一病不起,她一个女人临危受命,独挑大梁,没想到这几年唐家在她的经营下反而越做越大。
她的样子不像谈生意的。
“有事?”箫娘听过白过隙不少建议,两个人现在是好朋友,自然省了客套,开门见山。
“你最近有惹到什么人吗?”
“我哪敢呐”
“不止一拨人打听你”
“我?”白过隙笑道,“生意上的?”
箫娘摇摇头,“总之,小心点”
“知道了!”白过隙并没有在意,“哎,晚上去你家蹭饭啊”白过隙完全不客气地宣布。
箫娘笑笑走了。
在这个小镇生活了六年,镇上几乎人人都认识她,也喜欢她。白过隙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扰她,作为学霸,这些年白过隙做无数种假设与论证,屋里写满了十几本笔记,还是丧气地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既然弄不明白就不自寻烦恼了,就当轮回一次,珍惜现在好好生活,及时行乐吧。
她知道箫娘特地来跟她说这个,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但她现在也只能想到打听她的人是不是想通过她去和楚州的公孙家搭上关系。
至于白过隙怎么和公孙家搭上关系的,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三年前箫娘和公孙家在争品酒赛头筹,白过隙根据现代鸡尾酒的灵感,建议箫娘可以把现有的几种酒混合着以创造新口感,箫娘何等聪明,用他们家特制果酒按比例混合女儿红,果然一举拿下酒王的称号,从此唐家酒坊声名大噪。输掉的公孙公子不知怎么得知是白过隙给的主意,特意登门拜访,一来二去也成了朋友。
人一旦安逸久了,就以为日子会一直安稳下去。
货船上货一般都是早上,别人她的东西也一般是用多少拿多少,先记账,下次结,所以一般都是早上卖货,比较忙,下午收货,闲一点。
过渡交待,下一章就重逢了,别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一切交给时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