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归家 > 第1章 重逢

第1章 重逢

坡下村,一个落后且偏僻的小山村,背靠栽种着大片马尾松的山坡,由此得名。

坡下有大片平整的农田,绿的灵动,黄的灿烂,红的夺目,像是某位天才画家的精心布局,那是生命蓬勃生长的色彩。

蜿蜒的水渠和纵横的田埂勾勒出整齐的线条,一眼望过去,相当舒心。正当夕阳西下,太阳变的像个圆圆的蛋黄,提醒劳作的人们“日落而息”。

刘朝阳正在抓紧一担一担地往黄瓜地里浇水,额头上的汗都顾不上擦。

还有三垄没浇完,刘朝阳心想要赶在天黑前回家。

黄瓜绿苗长势喜人,龙须向竹竿斜上方不断伸展,此时需要大量的水才能保证日后结果结的好。

他赤着膀子,脚步飞快地担着两只空桶,抽空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来到水渠边,刘朝阳左手将桶浸入水渠,再使劲一提,放脚边,右手也是这样打上满满一桶水。

两水桶挂上扁担,他微微下蹲,深吸一口气,两只手分别抓着两边挂着水桶的绳子,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扁担平稳地落在肩膀上。

刘朝阳调整呼吸,步伐稳健,保持节奏,身体自然摆动。

日复一日的农活使他身体多个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轮廓清晰,紧实而充满爆发力。

来来回回担了三次后,那三垄黄瓜地总算浇完。刘朝阳穿上衣服,将摘下的空心菜、豆角、西红柿装进空桶里,终于赶在看不清路前回了家。

路上刘朝阳见到同村的刘婶,规规矩矩地叫了声“刘婶”,她旁边还站着她女儿,那女孩跟他差不多大,也挺有礼貌,叫他“朝阳哥”。

村里的同龄人都这么叫他,可能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比较老成吧。

刘婶客气地聊了两句,也带着女儿回了家。

刘朝阳回到他和他爷爷刘有才住的瓦片房,他爷爷还在喂鸡鸭,嚷嚷着“怎么又这么晚回来”。

瓦片房是刘朝阳爷爷建的,房顶由瓦片铺设,采用土坯砌成,几根木梁就是房子的框架。只有一层,总共三个并列的房间,坐北朝南,厨房和两个卧室,刘朝阳和他爷爷一人一间。

要说是卧室,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卧室里还堆放着许多杂物。

像刘有才住的那间房间就堆放着米粮、鸡鸭食和一些农具;而刘朝阳住的那间房间有很多装衣服的箱子和收纳小物件儿的盒子,同时也有小桌子和几张小板凳,有客人来,就引到这间屋子里招待。

虽说坡下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但像这种上世纪的瓦片房很多都被拆重建成水泥钢筋房了。

刘有才带着孙子还住瓦片房的原因无他,就是俩字——没钱。

刘朝阳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跟爷爷相依为命。早年,刘有才为了给儿子治病,花费毕生积蓄,还是没能救回生命垂危的儿子。

刘有才就带着孙子,扎根坡下村,慢慢地重新开始新生活。

这屋瓦片房占地也大,三个房间明亮宽敞。屋前有一口鱼塘,是刘有才年轻时一锄头一锄头挖的。屋后用木栅栏围出了个院子,种着几颗脆红李树和枇杷树,树下养着肥鸡肥鸭。

刘有才在屋后喂着鸡鸭,鸡鸭“咯咯咯”“嘎嘎嘎”地争先抢食,听着数量有不少。

“哦,刚浇完黄瓜地。”刘朝阳放下扁担,漫不经心地回答。

刘朝阳将蔬菜拿去厨房,利索地开始洗菜、切菜、做饭。

烧菜用的还是农村传统灶台,刘朝阳翻炒几下,就盖上锅盖,往灶膛又添了几根干柴。

烈火猛炒,不一会儿,刘朝阳就弄好了两菜一汤。炒空心菜,炒豆角,西红柿鸡蛋汤。

刘朝阳喊他爷爷吃饭,爷孙俩就坐在木制小板凳上,大口扒饭。

虽然知道每天都该干哪些活,刘朝阳还是照例问他爷爷一句,明天要干什么活。

“明天赶集,摘点豆角、西红柿、茄子、空心菜啥的,我拿去云集圩卖。然后再去刘建平那儿去买瓶农药,杀虫的,打完农药,记着一个星期不能摘菜,别忘记了,那菜再不打农药就该被虫吃完了……”刘有才絮絮叨叨地说着。

刘朝阳嗯了一声:“确实,我今儿去浇水也看到那菜虫不少。”

吃完饭,刘朝阳洗了碗筷,从压水机压水上来,装了满满一桶。他提着水进了厨房,将水倒在专门用来烧水洗澡的锅。

家里没有热水器,一直都是在灶台烧水洗澡。

刘朝阳盯着灶膛里的火苗,橙红的火焰气势汹汹,不断地冲击加热锅底,似乎想把锅一起融化,但试了很久,才发现是徒劳。

他想到了自己。

想想自己也曾经发誓要带爷爷过上好日子,但爷孙俩相依为命,之前刘有才就靠平时的卖菜钱供他上学,省吃俭用,勉强度日。

但他上高一那年,刘有才突发高血压,头晕目眩,被紧急送往医院。刘朝阳赶到时,他爷爷面色苍白,毫无血色,仿佛被抽干了全部生气。

那一刻,他的心脏像是被狠狠地抓破了血。

他想了一夜,决定辍学。

刘有才听到后,坚决反对,用颤抖的手指着他,骂他“不孝孙”。但刘朝阳拍了拍他的手,笑着安慰他。

“反正我成绩也不咋滴,读下去也可能就那样儿,说不定将来就是个打工人的命,与其每年交几千块钱学费打水漂,还不如把这钱花在刀刃上。”

其实不是的,刘朝阳成绩一直处于上游。他读书很用功,天还没亮就从寝室里爬起来,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晨读。晚上,下了晚自习,他也是最后一个回寝室的人。

他想把成绩一点一点地提上去,缩小跟那些上补习班的同学之间的差距,给刘有才争光。

但这一切都戛然而止。

他不放心他爷爷一个人在家,万一出点意外,那将会是他后悔终身的事情。

刘朝阳辍学后,学着干农活,分担他爷爷的重担,脏活重活抢着干,甚至不让他下田。

刘朝阳偶尔会想起上学的日子,但现实就是现实,想也没用。

“阳子,水烧好没?”刘有才在外面喊道。

“哦,好了。”刘朝阳收回心思,将水舀到桶里,给他爷爷提去屋后的洗澡棚里。

洗澡棚用了几块木板简单拼凑,一块旧衣服当门帘,旁边就是鸡舍和鸭舍。

刘有才一边洗澡,一边骂道:“他奶奶的,阳子!这木板烂了,漏风!”

刘朝阳哈哈大笑:“啊,真的?哈哈还好我不是第一个洗!”

他烧好开水,将医生叮嘱他爷爷吃的药放桌上。

刘朝阳去房间里,从箱子底抽了件旧衣服,暂时钉在那块烂了的木板上遮风。

刘有才洗完澡后,刘朝阳把药递给他:“有才,怎么又忘记吃药了?”

刘有才一口吞了药,咽了口温开水,才回他:“啧,谁天天惦记着吃药啊。”

刘朝阳无奈地摇了摇头,小老头真是让人操心。

等刘朝阳洗完澡后,刘有才早就钻进被窝了,又嚷嚷着叫孙子早点睡。

刘朝阳应了声好,心想我可没这么老实。

他从床底摸出手机,轻手轻脚地来到屋后隔壁邻居的围墙下,缩成一团,蹲在避风角落里。

蹭WiFi,刷短视频,已成为他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他一个人在微凉的晚风中偷偷憋笑,要是笑得太大声,会被邻居那小心眼儿发现,就会拔线断网,到时候他就不嘻嘻了。

刘朝阳每次都只刷半个小时,回来确认门窗都锁好后,反正还不困,就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屋子。箱子里塞满了衣物,除了爷孙俩的,其实还有一个人的,是他弟弟的。不过他早就回亲生父亲家里了,这六年来也没个消息。

当初捡到他弟弟的时候,他还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头发像个乱蓬蓬的鸡窝,一双眼睛闪烁着泪花,委屈又忧伤。

靠床旁边的箱子上,还摆放着三人的合照,是小时候刘有才带着自己和弟弟去云集圩照相馆拍的。

合照里,三个人都笑得灿烂,他搭着弟弟的肩膀,很是亲密。

小屁孩,也不知道回来看看我们……

刘朝阳收拾完毕后,躺在自己床上,一觉到天亮。

翌日,天边泛起鱼肚白,刘朝阳和他爷爷就醒了。

刘朝阳去地里摘了一扁担的蔬菜,挑回家,用井水洗净,再用稻草捆成一把一把,每一把都翠绿新鲜。

刘有才在家里煮好了粥,两人喝过后,就出发走路去云集圩。

刘朝阳挑起装菜的扁担,刘有才跟在后头,带上他常坐的竹制板凳。

两人到达云集圩后,找个位置开始摆摊。一般都是刘有才在这守着卖菜,卖一上午。刘朝阳将菜摆放整齐后就返回家。

到家后,太阳已经升起,气温开始升高,有了点热意。

刘朝阳将昨天换洗的衣服倒在已经褪色的红色大盆里,先用洗衣粉泡,再用力搓,用刷子刷,确保每件衣服洗得干净,不留污渍。

他正洗衣服洗的得劲儿,突然,远处就有伙人来了。

一个年轻俊美的男人领头,着装不凡,米白色衬衫搭配修身牛仔裤,后面跟着四个拉着大行李箱的人,是朝他家走来。他们后面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刘朝阳擦了擦手,站起身,思考着应该不是问路的。

那个领头的男人跟他对视,停下脚步,立刻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直直地盯着他看。

那天阳光晃眼,刘朝阳站起来有点眩晕感。他微微眯起眼睛,有点看不清来的人,试探地问了句:“你好,找谁呢?”

那个看起来比他高一个头的男人听到他的话后低头闷笑,随后又开口:“找你的。”

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如果喜欢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吧,我会努力码字的!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重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COS伏黑就不能打网球了吗?

大小孩:对折再对折

婚有所图

顶级新婚[先婚后爱/年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