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安从县衙出来心情倍感愉快。王宁一次性给了十天的预付款,她陡然变得富有起来。
如果她自己一个人卖一味凉,得一步一步来,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卖出这么多钱。
“好老板如此聪慧,善于发财,是怎么想到研制出两种相似的东西卖给不同的人群的?是家传渊源还是拜过什么高人为师?”签完契书,王宁终于轻松了一口气。虽然肉痛,但是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下了。
他看着天边的落日都不觉得是落日而是辉煌的明天在向他招手。
好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王老板去过城北一家叫花见的布行吗?”
王宁“唰”一声打开扇子,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去过,我可是他家的常客。”
“那去过西市的四季布行吗?”好安继续问道。
王宁闻言倏地停下脚步,眉头一挑,侧眸看向好安,眼底划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这两家布行隔着好几条街,虽都是卖布制衣,价格却天差地别。
四季布行最上等的料子在花见只能勉强吊车尾。所以去花见消费的人不会去四季布行,同理,去四季布行消费的人也不会去花见买东西。
但这一天一地的两家店背后其实是一个老板——王宁。
可外人并不知道这个消息。
王宁转身看向好安,胸前的扇子恰巧隔在两人中间,挡住了好安大半张脸,堪堪露出她的一双眼睛。
弯眉杏眼,波湛横陈,清清炯炯,含笑不言。
“去过。”王宁回答。
“这就是我高人。”好安抬脚迈步道:“一家专门卖给富贵人家,一家专门卖给平民百姓。就像冰粉卖给普通人家,一味凉定制给达官显贵,每一家店,每一种产品都明确定位。双赢,岂不美哉。”
好安看了一眼还在神游天外的王老板:“王老板说是不是啊。”
“是是是。”王宁回神,条件反射地连连说道:“好老板说的极是。”
若好安真是从这两家铺子得到启发,他这算不算自己挖坑自己跳。
“好了,天色不早,我就先告辞了。”好安挽手做别,王宁紧跟回礼。
“很遗憾这次没能请好老板吃饭。下次我做东,请好老板开怀尽饮。”
好安笑笑:“明早别忘了来我家拿冰粉和一味凉。”说完便钻进马车,却又半路转身,扔给沈宁一个竹管。
“接着,新做的糖水回去配一味凉吃。你要是能做出来就算你的,做不出来……”好安笑了笑,大声道:“做不出来你可以掏钱。”
说完这才放下车帘,扬长而去。
王宁看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终于忍不住了,咬牙切齿地说出憋了一下午的话。
“奸商。”
好安心里还念着之前的铺子,如今手里有钱了便又去了趟牙行,却得知那铺子早就租出去了。
“你是急着要铺子吗?”赵婶问道。
“不急。”好安回答。
“要是不急,我这倒是还有一个不错的。和你先前看上的那个就隔了两家,都在一条街上,”
赵婶见好安感兴趣,便带着她去瞧瞧。
“他家还有一个月到期,已经和赁主确认过不续租了。”赵婶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家书肆说道:“这铺子样样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楼地方不大,但他家二楼大。”
好安顺着赵婶的指尖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门头。门头虽大,铺子却不大。
铺面前宽后窄,还不够深,像一个不规则的扇形,一眼便教人看清全部。
但这个铺子地理位置极好,处在街口拐角上。铺子的大门一半朝西,一半朝南。不论是从西边看还是南边看都能看见这家铺子。
“一楼这么大也还行。”
她一楼不设桌子便是,摆上几个展示柜,面积绰绰有余。
赵婶见好安不嫌弃一楼地方小,说道:“我们过去看看。”
书肆一楼卖些笔墨纸砚,二楼卖书也可看书。
一楼还有些说话声,二楼就静的落针可闻,堪比现代图书馆。好安跟着赵婶在二楼绕了一圈便匆匆下楼。
二楼确实十分宽敞,两面采光极为舒适。
“如何?”赵婶问道。
“铺面可以的,但这家有冰窖和后院吗?”
要是有冰窖,她以后冬天存冰,夏天用能剩下不少钱呢。
“后院当然有,但冰窖我得问问。”赵婶示意好安稍等片刻,朝书肆老板走去。
二人耳语了几句,便见赵婶笑脸如花,连连点头。
“老板说有冰窖,但不在铺子下面,在后院。”赵婶说:“他家后院已经清空了,要去看看吗?”
“去。”好安对这个铺子十分满意,要是后院该有的都有她便准备定下来。
后院方方正正,西边的房子和铺子后门相连,北边有一排青砖瓦房。院中有一口井和一颗桂花树。此外院门前还有一个槐树。
这棵树长得七岔八叉的,好安嫌碍事,问能不能砍掉,却听赵婶建议道:“门前一颗槐,财源滚滚来。门前有棵槐,升官又发财。这可是个好寓意。你要是嫌它分叉多,修了几个便是。”
能保佑发财啊,好安再扫了眼槐树,忽然觉得这树长得挺不错,挺规矩的。
冰窖建在比较阴凉的西北角,深入底下数米。
设计的极为讲究,四周用砖石堆砌,顶部用木材和草料隔热,窖地还设计了排水沟。
“这冰窖绝对用心了。”饶是赵婶这样天天和房子打交道的人看了都忍不住称赞。
好安也十分满意,问道:“这个铺子租金多少?”
“这个比上个还要便宜些,二十八两一年。”
好安疑惑的看向赵婶,这个铺子地里位置比上个还要好些,后院也比上个宽敞,怎么还便宜了。
“一楼面积小,稍微摆点东西就挤。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看不上,赁主只好便宜些租,也总比租不出去的强。”
好安不在意这个便和赵婶定了这间铺子。
赵婶忽而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这个铺子还是个旺铺,前头的那个租户和现在这个都是在这发的财,他们都把生意做到府城啦。你定了这以后肯定也能把生意做到府城。”
“借您吉言。”
付了五百文定金,赵婶喊上赁主和好安拟了份契书,此时就算落定了。等到一个月到,书肆搬离三人再去衙门签订正式合约。
好安得了良铺,赵婶得了收入,赁主没有空期,三人皆大欢喜。
————
好安手里有钱,买起东西来便豪气许多。
最近正好赶上南方甘蔗成熟,好安花钱把万和县市面上大部分甘蔗收入囊中。
一捆捆甘蔗运往好安家,很快就堆满了后院。
红糖价贵,但这原材料却便宜得很。
一院子的甘蔗才花了五两银子。
好安用清水把甘蔗冲干净,皮也不削直接开榨。
原本计划的是谢宗林负责榨汁,好昕负责烧火,她负责熬浆。但榨汁的效率太低,现在一锅都没榨出来,三人统统来榨汁。
“姐姐,这个水好甜呀。”有些许甘蔗汁蹦到好昕嘴巴上他就顺势舔了舔。
“它能变成糖,当然甜。”说着,好安舀了一碗递给弟弟,说道:“姐姐现在有钱了,敞开来喝。”
谢宗林见好昕喝完一副甜到心坎的模样,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你的。”一碗青汁忽然出现在眼前。“喝完接着干。”
谢宗林清亮的眼睛顿时染上笑意。
现在日子可太舒服啦。有衣服穿,有饭吃,偶尔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水点心。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当初决定逃出来活下去果然是正确的。
为了防止变质和发酵,榨好的甘蔗汁要在半个时辰内上锅熬煮。
桶里一满,好安便在桶上蒙上一层细布,一边倒入锅中,一边滤出残渣。
为了争取一次性成功,她特意买了一批松木。
松木作为柴火时火力适中且稳定,还能散发出独有的烟熏味,对黄.冰糖的风味也有些许影响。
青绿色的甘蔗汁倒入锅中,好安不停的扬汤搅拌直至变成浓稠的金黄色。
将熬好的糖浆倒入陶瓷的结晶桶,放入地窖等待出冰。
“姐姐,它要多久才能变成糖呀。”
熬煮糖浆时散发出的浓浓甜味快把好昕的魂勾没了,口水更是忍不住的渗出来。
“一个月左右。”好安说道。
“这么久啊。”好昕撅了撅嘴,面露惋惜,“他能快点嘛?”
好安停下手中的活计认真的想了想道:“你不要去碰它,说不定它就能快快变成糖。”
“那我可以经常去看看他吗?”好昕反问道。
黄.冰糖结晶的时候不能受到震动,好安不敢保证好昕看了能憋住不碰,便露出难为的神色,说道:“可是它喜欢静悄悄的怎么办?”
“为什么呀。”好昕好奇。
黄.冰糖生冰结晶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好安也讲不清,只能编了个理由:“因为它越安静它回变得越甜,最后能比红糖还要甜。”
“那好吧。”为了糖,他忍忍。先生说过,成大事要会忍!他今天算是明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