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落于青翠的叶脉间,映照出勃勃生机。
今日药峰的课业是前往药庐修习各类草药的培育。
每一株草药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药性特征。
如人参喜阴凉湿润之地,黄芪则偏好阳光充足的土壤。
对于药峰弟子们来说,熟知各类草药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周期至关重要。
何时播种,何时除草,何时施肥,何时采收,并能精确判断每种药材的最佳采摘时期,以确保其药效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
不仅如此,通过亲自参与种植与养护的过程,弟子们能够深刻理解到“道法自然”的道理。
明白一切医药皆源于天地,草木有灵,方能领悟到药者仁心和药石治病的真谛。
虽然不少药材都天然生长在少华山脉之中,但少华派药峰也一向是提倡弟子们亲力亲为,亲自体验药草的培育过程,在实践中体悟到药术的博大精深。
李意言近期打点药铺,对今日的课业早已熟悉。
就随意挑选了一株“白草”种下。
白草辛温,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等症。
当然,李意言挑选“白草”最主要的原因是易于生长、无需过多照料。
种完之后李意言拍拍手上的土,也没如同其他弟子那般仔细地去除周围的杂草。
反正白草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李意言要的就是这种纯天然的效果。
此时,温绯乐站在李意言药田的一侧,见他果然挑了一种随便往地上一扔就能活的药草,五味杂陈。
愤然在李意言那颗白草旁边,栽下了一株“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只是药性正好与“白草”相克。
温绯乐心想:“你不是想偷懒吗?那我就偏要让你看看,即便如此简单的事情,也能变得棘手起来。”
李意言瞥见温绯乐在自己药庐旁种植的草药:
“哎呀,温二,你今日是不是上课走神了?这紫背天葵虽好,可与我的白草却是天生一对冤家啊,药性相克,这药理上课的时候不是早就讲过了吗?”
温绯乐见李意言之前几天都见不到一面,这个时候倒是有时间来“教导”自己了,心里的那股闷气更甚。
“意言,你不是从边陲小城来的吗,怎么连种地的动作都如此生疏啊?连要除杂草都不知道,看来你还得多向我们这些普通弟子学习,说不定哪天给人误诊了,人家拿着扁担追着你打的时候,你还能有个退路——继续回去种地!”
话一出口,便瞥见李意言脸上的愕然和无奈。
温绯乐故作镇定,在心中为自己开脱:“我只是太生气了,一时冲动才说出这样的话,而且,我说的也是事实。”
李意言看着温绯乐,自己身边这个最亲近的人,也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依然也是这般看重出身,那他对自己的那些好,是不是也夹杂着作为少爷的施舍?
对自己的不满是不是因为自己不需要他的施舍了,失去了一个施舍的对象来满足他的好胜心?
李意言明知道温绯乐不是那样的人,他也不应该这样想,可是他有一瞬间这些想法无法控制般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温绯乐,你今天是怎么了?吃错药了?火气这么大,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李意言不想和温绯乐吵架,一边整理药草,一边用一种奇怪中略带责备的眼神看向温绯乐。
估计是两人有段时间没在一起说话,自己和他生疏了。
在李意言看来,这种争吵毫无意义。
收拾完自己的东西,还要赶去城下的药铺。
李意言将目光从温绯乐身上移开,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没有说,转身离去。
两人间的对话就这样戛然而止,各自怀揣着复杂的情绪,不欢而散。
药圃中,原本药性相克的紫背天葵和白草,在风雨阳光的洗礼下,其根茎竟慢慢交织在一起,依偎共生。
李意言入门已经半年有余,上阳城中,原本在外游历的师兄师姐们纷至沓来,共同期待着四年一度的武林盛事——“赤水少年会”。
这是一场专为少年英豪们设立的武林大赛,角逐出新一代江湖少侠中的佼佼者,组成“赤水榜”。
这“赤水榜”犹如一纸预言,凡是榜上有名者,后面无不成为了威名远扬的一方侠士。
而这“赤水榜”,正是他们荣耀之路的起点,也是他们成就辉煌的见证。
“赤水少年会”在赤水河畔举行。
赤水,位于赤霞城以南,其名源自这条河流在每日黄昏时分,天边的残阳如血,将最后一抹余晖慷慨地洒在这条大河之上。
此时的河水仿佛被染上了天边热烈的色彩,如同流淌着赤金色的血液一般,熠熠生辉,故此得名“赤水”。
除了“赤水榜”的更新之外,“赤水少年会”也是各派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
英雄不问出处,“赤水少年会”旨在广招英才,不论出身何门何派,亦或是无门无派的少年侠士,只要年岁符合大会设定的标准,都可参加。
无论胜败,都能在“赤水少年会”有所收获,哪怕是为未来闯荡江湖涨涨见识也好,因此“赤水少年会”可以说是江湖中最热闹的盛事之一了。
少华派掌门杨况亲自下令:
“此乃展示我少华派年轻一代实力的时候,为公平起见,少华派内部先举行一次选拔。”
“此次内选将综合考量各位弟子的修为、品性修养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希望各位弟子能够以这次内选为契机,更加刻苦钻研武学,提升自我,同时更要秉承我派一贯倡导的团结互助、尊师重道之精神。为我少华派赢得无上荣光!”
在少华派掌门的一声令下,各峰弟子闻令而动。
“少华之志,剑指赤水;少年英豪,共铸辉煌!”
在少华派药峰选拔的第一轮是药材辨识,每位弟子需在限定时间内准确识别出每一种药材,并详细阐述其药性、功效及用法。
李意言安静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比赛。
尽管他并未言语,但其身影却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周围不少药峰弟子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低声议论。
“瞧,那位就是最近半年来声名鹊起的新秀,李意言。”
一位药峰弟子向先前在外游历、刚刚归来的药峰师兄介绍道。
“我也没怎么在药峰上见过李师弟,可这课业上,尤其是药理和炼丹,每次长老们讲学都夸呢!名副其实的,是药峰新招弟子中的翘楚!”
另一位年纪稍长的弟子亦点头附议:“确实,我听刘师弟提起过他,说他还敢顶撞汤长老呢。”
这些话语像涟漪一般在人群中扩散,更多好奇的目光投来。
轮到李意言了,他起身走上台前,从容不迫,叶形奇特、花色艳丽,再看气味和叶片脉络,“这是名贵的紫芝。”
如同行走于自家药圃一般,逐一审视每一株药材。
便能报出每种药材的名称、产地、特质以及主要功效。
录入分数的弟子从头到尾没有停过笔。
李意言不仅速度远超同期,而且对每种药材的了解深入且全面,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第二轮是药方设计,所有弟子针对同一位病人开方,患者食欲不振、夜间盗汗、多梦惊醒。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各弟子纷纷提交了各自的药方,这一环节由药峰峰主贺辞章亲自作为评委。
“永年,这是你出的题?”贺辞章侧身问向坐在他一旁的汤永年。
汤永年一捋胡须:“正是,此病状属于‘脾胃虚弱,心肾不交’,看上去简单,但实则要同时做到强健脾胃,与固本培元,可不容易啊!”
拿起一张弟子交上来了的答卷看了看,汤永年指着温绯乐的答卷。
“你看,这不就有个小子中计了,顾前不顾后!以黄芪、党参等益气健脾之品为核心,配合当归、川芎等活血调经药物,只能起到养心血、安神定志的功用,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还得再学上个十年八载的!”
“悉观,你来说说。”
“这位江寄篱师弟的药方不错,引入了五味子、酸枣仁等宁心敛汗之药,对症下药解决夜间盗汗问题。如此一来,整体调理,切断病根,切中本质。”
贺辞章点点头又摇摇头,“尚可,但仅是这个水平,想要在赤水夺魁,可还不够!”
交的越早的答卷越是被压在下面,终于到了最后一张——正是李意言所开的药方。
“陈皮、甘草?这是……”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在药方中,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增强补益类药物如黄芪、党参等对脾胃的调理效果,同时其良好的行气作用还能防止滋腻药物过于滞涩;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以及调和诸药,如当归活血力强时,甘草能够缓和其峻烈之性,不过,这个方子中的妙处还不在这两味药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