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言出必行。
吃过晚饭,直奔连城CBD商圈,时响则半推半就坐进了劳斯莱斯。
倒不是非要去凑这个热闹,而是一直待在卧室里实在是憋的慌——他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韩凌松去的店叫做Haute Réalité,虽然位处核心商圈,整个店面却是极简风格装修,进门那堵墙上陈列着几十种面料样本,其他地方则零散地挂着款式各异的男士居家服,休闲装和商务正装。
空间利用率极低。
这是时响进门后第一时间的评价,接下来的评价则是:这么大的店铺,租金得不少钱吧?店里除了他们根本没别的客人,真的不会亏本吗?
店员们自然认得韩凌松这位大主顾,一个个挂着笑容上前接待,为首的大概是店长,更是用夸张的语气询问他今晚怎么有空亲自过来——他们是可以随时提供上门量体服务的。
也有落单的店员来询问时响是否需要帮助,他努努嘴,表示自己是跟着“韩总”过来的,便再没有了下文。
或许是把他当成了韩凌松的司机或者助理?
罢了,人之常情。
见韩凌松在和店员描述订制需求,顾不上其他,时响裹着臃肿的羽绒服四处溜达,看了片刻店内循环播放的宣传视频,只记得这个品牌的中文名叫“赫雅”,取自法语谐音,而这两个字一听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这辈子应该也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就在他闲逛之际,韩凌松已经订好了需要的私服。
时响不清楚那位大少爷究竟买了多少东西,趁结账时瞄了眼账单,一长串零,足够买下彤山影视城附近一套三居室。
他忍不住咂舌。
直到结完账,韩凌松都没有去量尺寸,他背着时响将负责量体的店员叫到一边,凭着记忆报出一组精确数据,从身高到腰围,从肩宽到臂长。
复又叮嘱:“按照我给你的尺寸来裁衣服。”
店员比对着ipad里留存的vic客户资料,神情疑惑:“这和您的尺寸并不相符……”
韩凌松用眼神示意:“他的。”
店员很快反应过来:“哦哦,是那位先生的……好的,韩先生请放心,订制睡袍和居家服的话有这些基础尺寸就足够了。”
韩凌松“嗯”了声,漫不经心地唤了声时响。
他没有想过,自己对数字过目不忘的好记性会频频用在这种小事上。
更没有想过,想方设法弄来时响的模卡、记下那些数字,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
时间还早。
离开赫雅后,两人走在通明瓦亮的商场里,谁也没有急着回家的意思。
时响斜睨着身边只穿薄款羊绒大衣的男人,没走几步就开始喊热,韩凌松这才意识到,跟在自己身边的还是一只巨型“企鹅”,他故作严肃,三下五除二将时响的羽绒服拉链拉开,露出内里松松垮垮的睡袍。
韩凌松:“……”
时响:“……”
即便是那样眉清目秀一张脸,也救不了如此“放浪形骸”的穿搭,收获周遭数道嫌弃目光,时响再次恳求韩凌松将拉链拉上去:热死也比被别人当变态强。
韩凌松照做。
继而环顾四周,寻找可以消磨时间的地方:“再待会儿吧?”
语气不容置喙,听起来并不像是征求时响的意见。
好在,后者也不在意:“都听你的。”
难得乖顺的语气令韩凌松瞬间警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听话了?”
时响晃了晃身子,空荡荡的右侧衣袖像是胡乱扑腾的翅膀:“这不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闲聊间,商场中庭的LED大屏开始播放最新上映的电影片段,是一部赛车题材系列大片。
时响记得,自己当初请韩凌松去电影院看过第三部,那时他每月的生活费有限,只能捧着手机抢特价票,再分别找理由骗过邱柯和王承业,趁周末坐四十分钟公交车辗转前往城市另一端的破旧电影院……
但韩凌松一点都不在意,不在意车程,不在意环境,也不在意电影内容。
他们将两个座位中间的扶手折叠起来,身体越挨越近,在光线昏暗的放映厅里探索彼此,沉溺于那种刻骨铭心的双重刺激。
屏幕里传出的爆破声和嘶吼声将飞远的思绪拉回来,时响定了定神,发现这个系列的电影已经拍到了第六部。
失去彼此的三年时间,忽然就有了具象化。
自嘲般地勾了勾唇,他的耳边猝不及防响起韩凌松的声音:“想看电影吗?”
同样的回忆,此刻裹挟着两个人。
猛地扭过头,时响撞见对方眼眸中隐隐跃动的火焰,双唇不受控制地张了张,最终,停留在舌尖上的那个“想”字还是化作了一声轻叹:“算了吧。”
矜持作祟,韩凌松没有继续邀约,话锋一转:“你看过四和五了吗?”
“没有。”
“你不是挺喜欢这个系列的美国大片吗?”
“找不到人一起去电影院。”
这话半真半假——究竟是找不到人一起看这部电影,还是找不到想一起看这部电影的人,恐怕只有时响自己知道。
见韩凌松没有接话,他又随口反问:“你呢?”
“看了。”
“哈?你居然看了,真的假的?”
这个回答令时响十分惊讶:“你不是说,所谓的美国大片全是一样的剧情套路、都挺无聊的吗?”
当年听说要一起去看第三部,韩凌松那家伙可是硬着头皮连夜补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看完以后的评价并不高,还精准预测出了第三部百分之六十的剧情……很难想象,他会继续将这个系列的电影追下去。
时响用探究的眼神盯着身边人,静静等待合理的解释。
韩凌松默许久,做足了某种心理建设后才开口道:“我只是觉得,万一哪天遇到喜欢这个系列电影的家伙,我可以和他聊聊剧情。”
仿佛有共同话题,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
喜欢这个系列电影的家伙,会因为找不到人一起去电影院,就不再看了。
*
就“看电影”这件打发时间的小事,两人的意见并没能达成统一。
韩凌松又提议去一趟商场负一层的精品超市。
在时响的印象中,他们当室友那会儿可没少一起逛梁大那家校园超市:大多是在吵架后的冷战期,当着其他室友的面佯装随口招呼一声“要不要去超市买纸”,同时释放出“差不多可以和好了你最好识相”的信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这个法子很好用。
最开始的时候,两人是一箱一箱往宿舍里搬厕纸和卫生纸,后来心照不宣变成了一包一包买纸——因为吵架的次数实在太多。
所幸,吵的多但也好的快,时响甚至一度笃信,争执、抬杠、斗嘴、嘲讽都成了他们之间增进感情的另类催化剂。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老韩成了韩总,愣是养成了爱逛超市的习惯……
时响促狭的目光还没落到韩凌松脸上,后者便清了清嗓子,解释说自己偶尔也会帮吴妈采买食材,而且,家里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补充:“毕竟多了一个人。”
多出来的那个人并不诚心地道歉:“那还真是不好意思,又让你破费了。”
超市的购物车小巧精致,更显得推车的韩凌松身型高大;时响被羽绒服裹得严实,漂亮的眉眼则愈发醒目,两人并肩而行,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眼见身后有个年轻女孩捏着手机,跃跃欲试想要上前索要——不知谁的微信,韩凌松与时响不约而同加快脚步,一鼓作气走到货架尽头。
而后双双傻眼:正前方是计生用品专区。
执着的女孩也跟了过来。
只不过,她看看货架上五花八门的安全套和情/趣用品,又看看外形般配的两个大男人,默默将手机揣回包里,逃似的离开了。
为了缓解尴尬,韩凌松迅速调转推车,直奔生鲜区:“有什么想吃的吗?”
货架上劲爆的图文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们那时青涩,从确认关系到分手不过区区数月,房事上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很多花样还没来得及尝试,突然被钓起胃口,难免心痒,时响亦在努力调整情绪,心猿意马地回答:“没什么特别想吃的。”
韩凌松自讨没趣,只能自己做主:“那几块M9牛排看着还不错。”
确认过价格,时响没接茬,只委婉提醒:“以后让吴妈每顿饭少做几道菜吧,家常菜就行,我是山猪吃不来细糠,做多了纯属浪费。”
韩凌松压根没搭理他,自顾自将包装考究的精品牛排放进推车:“知道了,明天让吴妈烙张大饼,中间挖空套在你的脖子上,够你吃一整天。”
出于本性,时响本该回嘴。
稍微想象了一下自己拼命转动脑袋啃大饼的目光,他没忍住,“噗”地笑出声:“韩凌松,有你这样羞辱人的吗?”
久违地看见那抹情不自禁的笑,韩凌松心情也骤然变好:“不行吗?如果不想被我羞辱,就多吃细糠,早点把身体养好。”
时响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口气。
这种羞辱式的关心,还真是让人没法拒绝。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时响难得乖顺地跟在韩凌松身边,看着他一股脑儿往推车里堆滋补食材和进口水果,竟破天荒开始心疼对方的钱包,开始提醒他考虑一下性价比。
好言好语,韩凌松也乐得听。
莫名有了种“过日子”的错觉。
直到不合时宜的电话铃声响起,破坏了两人间微妙的氛围。
韩凌松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微蹙起,像是经过了一番内心挣扎才接通电话,过于低沉的声线也与平时接工作电话时不大一样。
电话那头是个女声,隐约还能听见嘈杂的汽车鸣笛声。
时响有一种预感,可能是孙裕提到过的那位陈妙言小姐。
当韩凌松真的唤出那声“陈小姐”时,他知道自己猜对了。
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反而让人气闷。
陈妙言遇到了一点麻烦,她是来求助的:“抱歉,韩总,这么晚了还来打扰你……我租的车出了点儿问题,能不能麻烦你过来送我一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