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玎最近过得可以说是有滋有味。
班上没什么急活,每天都能按时下班。
下了班点个外卖,投屏个电影,一边吃一边看,还要时不时撸一把芽芽,把小安哥拉的毛弄乱,再看着她跳到角落躲开季玎,卖力舔毛。
季玎的生活习惯实在是说不上好。
比如他喜欢架着腿吃饭,习惯将左腿圈在自己和餐桌之间,通常还不等吃完这顿饭,膝盖下面就会出现被桌楞硌出来的红痕。
而且他还喜欢吃完饭就找地方一躺,并熟练使用自创的歪理邪说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如“饭后一躺,猛的像狼”、“饭后不躺,人生白忙”等。
李成和季芸对季玎姐弟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教育政策。这显然是小,只是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出口纠正。
现在季玎自己单住,想架就架,想躺就躺。
快哉!快哉!
季小生侧身躺倒在沙发上,揉着膝盖下硌出来的凹陷痕迹,打开抖音,按下音量键,成功抵消掉“开屏静音”的设置。
这两天他监管的海域出现了新物种。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也为了增见广闻,季玎利用上班的摸鱼时间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这个新物种。
于毅闻知此事后,只说了句“你上学时有这股劲头早上清华北大了”。
新物种是季玎起的。
实际上它的官方名称是虚拟主播,?是指使用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或直播平台进行内容创作的主播。这段是季玎在百度上搜到的。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学习,季玎收获颇丰。他已经大致了解了抖音上的虚拟主播的分类、运行模式,以及收入来源。
随后他结合自身情况及现实条件,慎重地选择了集合了许多唱歌类虚拟主播可以点唱的语音厅。
只是季玎从不点歌。
分币不刷,主打白嫖。
今天开屏的第一个视频就是虚拟主播相关。
是粉丝剪的直播唱歌的片段。
视频里的主播用的是兔子的虚拟形象,他唱歌时,兔耳朵就跟着歌声,像海草一样轻轻晃动,很生动。
除了视频中人的声音实在抓耳,留住了季玎的脚步外,这个灵活的兔子形象也是他没有直接划走的原因之一。
自从养了芽芽之后,兔子就一跃成为“季玎最喜爱的宠物”排行榜中的榜首。
他会给所有认真养兔子的人好脸色!
季玎点了个喜欢,又点开“格式化专属程序员”的主页,发现作品大同小异,都是她喜欢的主播唱歌的内容。
季玎觉得粉丝真的是很难用单一词汇去形容的一类人。
她们喜欢谁,就会无限包容谁。所想所做,都会从这个被偏爱的人的角度出发,从而自我约束,生怕给TA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制作精美的视频,写动人的文案,以期可以换来其他人对TA的善意。
季玎关注了她,收藏了她创建的“格式化”合集,接着随便点开了一个视频。
经过剪辑而稍显失真的男声悠悠扬扬地飘散开来,将歌词里的情意娓娓道明。
季玎觉得他的声音像水。
不是常日难见到的可以激荡起蒙蒙水雾的瀑布,也不是雨后屋檐上连连垂落却难以接续的水滴。
而是日常洗手时,水龙头开到适当的位置后,柔而坚定地倾注而下的水流,不会溅到身上,又足以满足需求。
它是圆的,是润的,也是收敛的,没有毛刺的。
真的好好听啊!
季玎也跟着哼了两句,然后顺着文案里的@,摸进了他的主页,开始查阅这个叫“格式化”的主播的作品。
一共就两个。
一个是歌单,另一个也是歌单。
嗯嗯?
我成鲁迅了?
季玎先是整个人往上蹭了蹭,重新在沙发扶手上枕好,又把腿搭上了靠背,最后分别点开这两个视频。
还真都是歌单。只不过一个是已经会的,另一个是正在学的。
季玎没给“格式化”点关注。
因为他不发歌。
季玎长叹一口气,我身边怎么就没有……
诶?
我身边?
怎么感觉好像有呢?
是谁来着?
季玎皱了皱眉头,扭着身子在沙发上转了九十度,头垂落在沙发边沿。
是谁是谁!
这种答案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好痛苦!
他挺直手臂举着手机努力思考着,发梢随着他的动作堪堪与新买的地毯摩擦着。
“去吧。”
“下次聊。”
到底是谁说的啊!
季玎退出“格式化”的主页,回到之前的视频界面。
刚刚已经播放完一遍的歌又开始自动播放,飘飘荡荡的男声又重新萦绕在季玎耳边。。
“格式化专属程序员”几个字也随着界面的切换进入他的视线。
歌声骤然被记忆里的声音代替。
“我叫程序。”
“禾呈程,秩序的序。”
啊!
是程序!
我邻居!
终于想起了是谁,季玎快乐且满足。
他看着昵称里的“程序”二字,觉得自己和邻居还挺有缘,上个网也能看到对方的名字。
不过季玎知道这种缘分实际上是一种叫作“频率错觉”的认知偏差。
他记得这个效应讲的是当一个人第一次注意到某个信息后,大脑就会将其标记为“重要”,随后就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强化对这个信息的关注,从而产生“怎么哪儿都有它”的错觉。
比如季玎第一次见到他姐的宝马小mini后,发现路上的小mini突然多了起来。
季玎正头脑风暴着,但丝毫不妨碍他挪动着身体,将头抵住地毯,双脚蹬在沙发靠背上,蛄蛹着往下滑,直到他的腰背部在地毯上安全着陆。
只是他的病号风睡裤由于刚刚的摩擦稍稍远离了它原本的位置,露出了一截带着红痕的细白腰线。
季玎腾出一只手挠了挠被腰带勒出的痒意,又抬起屁股,把裤子往上拽了拽。
结束了这一套形态变换后,季玎给于毅发了条微信。
让进步发生:我发现我邻居声音挺好听的
让进步发生:可以当cv的那种好听
雨一直下:“咋,又变声控了?”
雨一直下:“能有我好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
季玎暂停播放,用行动向于毅的油腻气泡音say no。
让进步发生:和你说话真费劲
让进步发生:再见!
雨一直下:说不过就破防,不愧是你。
让进步发生:滚!!!
还是继续刷抖音吧,抖音不会气我。
不过季玎的快乐日子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原因是他们街道辖区内有几户老人被骗了。
季玎无语问苍天。
反诈宣传的时候,你们怎么答应我的!
说啊!
不过,比季玎更无语的是他的领导,李莉。
她不仅无语,还头大。
被骗的并不只有他们辖区内的老人,全市百十个村镇、街道,竟然无一幸免,加起来有几百户。
这些被骗的老人大都是学历不高、鲜少与子女合住、以种地谋生的农民,经熟人介绍,冲着“低投入,高回报”、“年化8%”的“承诺”把存了一辈子的血汗钱、“棺材本”或分批或一股脑地交了出去。结果,骗子跑路,别说回报了,本金都没了。
当务之急肯定是想办法把钱要回来,可这是对于受害者而言的。
对李莉来说,执行上面的命令才是她以及整个街道办的首要任务。
“什么?让我去?!”
王慧一时有些失态,惊叫着指了指自己。
李莉看了眼未发一言的季玎,柔声细语地安抚王慧。
“当然不是让你自己去,这不是还有小季吗?而且派出所的同事才是主力,你俩只起个协助作用。”
王慧瘪了瘪嘴,没再吭声。
“不要激化矛盾,能明白吗?还有,这事儿别到处说。”
说完,李莉看向季玎二人。她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端看这两人自己能不能理解了。
王慧回了句“明白”,声音带着些不情愿。
季玎也跟着应了一声。
“派出所那边儿还没定下来人,定下来我通知你俩。行了,回去吧。”
出了李莉的办公室,王慧就嘟囔起来,“不让上访,不让静坐,腿长他们身上,我还能把他们绑家里不成?”
季玎还是没言语。
“季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王慧戳了戳季玎的手臂。
季玎看了眼王慧,语带无奈地回应了她。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确实有够无语的。”
王慧点点头,随手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小季,啥事儿啊?”
季玎刚在工位上坐下,同办公室的王姐就凑了过来。
季玎挪了挪屁股下的坐垫,温声回应道。
“没啥,王姐。主任让我们给派出所那边儿帮个忙。”
“是非法集资那事儿?”
王玲小声地猜测着。
季玎笑笑。
“只说帮个忙,其他的没说呢。”
看出季玎不想说,王玲也不再继续追问,回自己的工位了。不管啥忙,别落她头上就行。
很快,派出所的同事联系了季玎二人,商量好下午一起去老人们的家里。
季玎中午没吃食堂。
快下班的时候,王慧邀请他一起出去吃。
吃的馄饨,就是之前被举报的那家。
依旧是季玎骑电动车带着王慧。
“执法队……哥说了,他家卫生没……吃他……放心!而且下午……得去干……良心的事儿……得吃点……补补。”
王慧说得头头是道,声音却被风吹得断断续续的。
不过并不影响季玎理解她要表达的意思,因为他也深有同感。
“老板,要碗大份千里香。再加个煎蛋。”
“再要根烤肠。”
王慧给老板转了钱,叼着烤肠,回头问季玎。
“季哥,你吃啥?”
季玎看了眼墙上的菜单,选择了炒面。
和老板说完,季玎又从冰柜里拿了罐可口可乐,一起付过钱后,走到王慧对面坐下。
王慧微微向前探身,小声和季玎抱怨着。
“我真服了,这事儿怎么就落我头上了,咱单位不是也有执法队吗,为啥不让他们去!”
馄饨店的桌面不宽,加之王慧向前探着身子,即使声音小,季玎也能听得清楚。
“因为执法队的王哥上头有人啊。”
季玎学着王慧的样子,也向前躬了下身,和特务接头似的,悄咪咪地用气声告诉了她原因。
程序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而他之所以会来馄饨店,则是因为宋鸣刚刚在二楼的窗户边抽烟时,恰好看到了正在停电动车的季玎,以及他的同事。
虽然宋鸣至今也没有从好兄弟那里打听出来他的心路历程,但他依然大度地把自己的所见告诉了程序,并让他帮忙带一份荠菜馄饨。
季玎是背对着大门的。
他没想到今天会有出外勤的需求,所以穿得相对休闲一些。上身穿了件带点灰调的蓝色衬衣,搭了条米白色的窄口长裤,鞋则是和裤子同色系的象牙白dunk low,只在鞋尾处点缀了小部分红色。
程序认得这双鞋,他很喜欢它的配色。但它是双女鞋,鞋码最大只到42码,他穿不了。
由于季玎身体前倾,裤子的腰线被反向拉伸,向下凹陷,但上衣扎进裤子里的那部分又足够长,布料只是在腰部被竖向拉紧,却并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皮肤。
像一颗漂亮的梨子。
“还可以这样?!”
王慧暴怒!一下子没控制好音量,惊得隔壁桌的两个女生倏地看向了她。
她向对方点点头表示歉意,又一本正经地通知季玎。
“我今晚回家就让我爸考公!”
季玎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恰在这时,程序越过季玎,开口和老板点餐。
嗯?
季玎耳朵一动,看向他斜前方的人。
是邻居!
“程哥?”
以程序对季玎的粗浅了解,他知道对方如果看到自己的话,一定会主动打招呼,并且有极大可能会邀请他同桌,因为季玎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
因此程序预想的情景是季玎和自己打招呼后,他回头看到对方时需要假装愣一下,以体现出这场相遇的偶然性,等季玎对他发出同桌邀请后,他先委婉拒绝,再盛情难却地答应,将自己知礼、矜持的一面展现出来。
完美!
只是他没想到季玎会喊他“程哥”,所以他是真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赶紧回头,正好对上季玎的视线。
“季玎?”
“和同事来吃饭?”
季玎点点头,同时如程序预想那般,非常有礼貌地发出了拼桌邀请。
“嗯嗯。一起吗,程哥?”
“好。”
程序走到季玎旁边的位置坐下,并主动地和他的同事打了招呼。
王慧比季玎小两岁,程序又是他的朋友,她便跟着季玎叫了声“程哥”,接着发自内心地恭维了一下两人。
“果然好看的人都喜欢和好看的人一起玩啊。”
“所以我也和你玩啊。”
季玎一直都知道自己长得好看,所以他不带丝毫扭捏地接受了王慧的赞美,并回以同样的评价。
王慧被季玎夸得心花怒放,笑声又引起了其他食客的注意,她连忙压低声音。
“季哥,我可太喜欢和你聊天了。”
老板娘把馄饨和炒面端上桌,说了句小心烫,就又进了后厨忙活去了。
“程哥,要不要先来点?”
季玎把一次性筷子往程序的方向递了递,再次以行动加深自己有礼貌的人设,但这次他希望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
程序成全了他。
“不用,你快吃吧。我的估计也快了。”
程序是很想和季玎快速地拉近关系,可绝不是以这种方式。
几次接触下来,程序发现季玎虽然很有礼貌,也很热情,但他的礼貌和热情是有条件的,对方给予他的回应不可以越过他的安全区。
如果只有他和对方两个人,那他的安全区就会大一些,这意味着他对面的那个人能做出的回应范围也变得有限起来。但如果多人同时存在,他的安全区便会相对小一点,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向前多走两步。
比如今天,如果没有那个姑娘,程序敢打包票,季玎大概率只会和自己打个招呼,绝不会邀请他入座一起就餐。
但也有特殊情况,就是谈论季玎感兴趣的话题。
就像上次,程序提起了他的兔子,季玎立刻主动迈出了安全区。
季玎的礼貌和热情,和薛定谔的猫一样,既有又无。
程序的馄饨很快也上了桌。
三个人边吃边聊,很快就结束了这顿午餐。
程序在快吃完时给宋鸣点了份荠菜馄饨,这会已经好了。他接过老板娘手里的塑料袋,顺势邀请二人去“来玩儿”坐坐。
王慧立时看向季玎,试图连接上季玎的脑电波,向他发送自己想去的信息。
在身旁如激光般闪亮的眼神催促下,季玎只能答应,虽然他自己也想去看看。
他长这么大还没玩过剧本杀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