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得有个人样
自有记忆起,平涛就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中。
不过,平涛听她的妈妈平舒说,在平舒那一辈小时候,对于“世界快要毁灭”这件事还只是猜想。
平舒:
“虽然已经是概率很大的猜想,但总归不像现在这般成了无法推翻的定论。
“不过其实差别也不算太大。
“九成以上的毁灭概率,与百分之百的毁灭概率,对于一个运气不太好的人而言,都等于死局。
“而且光说概率,我大概率会像你爸一样,死在某个时空漏洞的席卷之下,根本等不到世界整体毁灭的那一天。”
因为早早地接触了这个概念,因为周围人都是这么说的,因为在正经的教科书和不正经的娱乐段子里也全都是如此写的,所以幼时的平涛觉得“世界毁灭”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和尘土、空气、营养膏、精神力、基地、时空漏洞、爸爸妈妈等一样,天然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那时的平涛很难理解大人们提到这件事时复杂的、南辕北辙的态度。
比起明白那些愤懑的、丧气的、长吁短叹的、满不在乎的、雀跃期待的态度,平涛觉得,还是练习掌握自己的精神力更简单,也更有趣。
幼时的平涛问过平舒:
“世界毁灭是不是就等于世界死亡?
“死亡后的世界是不是就像爸爸那样,不再出现了?”
平舒:
“基本上,你的理解不算错误。
“你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理解。
“世界养育了我们所有人、所有生物,还有非生物,所以可以将世界看作我们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的爸爸。
“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妈妈。
“现在,我们所有人的爸爸妈妈快要死了,那么大家出现比较剧烈的情绪变化是不是很正常?”
平涛:
“可是,有些大人说到世界毁灭时,好像不是难过呀。
“有些人好像非常高兴。
“简直迫不及待。
“这个成语没用错吧?”
平舒:
“成语使用正确。
“你观察的也没错。
“成年人的立场与想法是非常复杂的。
“同一件事情,对部分人来说是坏事,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反而是好事。
“即使同样视为坏事,有些人也热衷于丧事喜办。
“还有些人觉得反正是所有人一起死,自己不吃亏,不吃亏就等于占便宜。
“只要占到了便宜,哪怕这份便宜不是他们需求的,他们也会感到开心。”
平涛:
“啊……还是不懂。
“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复杂?”
平舒:
“等你长大了、也成为复杂的大人后,自然就懂了。
“如果你能活到那一天的话。
“不知道到时候你是会因为真正明白‘世界即将死亡’的含义而难过或恐惧呢,还是会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平涛:
“我好像不太记得爸爸了。
“虽然有他的照片、视频,但是,我看那些,感觉与看其他人的照片视频,好像没多大区别。
“我是说,同样出现在照片视频中,学校老师、隔壁邻居,甚至营养膏自取机都让我感觉比爸爸更亲切一些。”
平舒:
“倒也不至于把你爸跟营养膏自取机做对比。”
平涛:
“我在说亲切感。”
平舒:
“好吧。
“嗯……其实本来也不用太记得。
“你爸不会介意你淡忘了他。
“就像如果我死了,我也不会介意你淡忘了我。
“或者说,比起过于思念来,我们会觉得你还是淡忘了更好。
“将来,你会认识很多人,其中有一部分可能还会与你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关系。
“包括成为朋友、同学、对手、恋人等。
“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突然死亡。
“你听说他们死亡后,思念几分钟,然后便可以淡忘。
“不要太去记忆,那会太过沉重。
“这正走在末路上的世界里,死亡太频繁。
“而且随着毁灭之日的临近,死亡必然会越来越频繁。
“如果你太在意死亡,你那可能同样并不长久的人生会过得很辛苦。
“我将你生出来,虽然不能说是为了让你享福,但也真的不是为了让你受苦的。”
当时的平涛茫然地看着平舒,像是看着一个故意出超纲难题刁难学生的恶趣味老师。
正好,当时平舒的工作就是基础学校的老师。
平舒老师一本正经地对平涛说:
“我知道你现在听不懂。
“先记着吧,将来你长大后自然就懂了。
“可能到时候你不会认同我的看法。
“希望我们都能活到你思路清晰反驳我的那一天。”
平涛老气横秋地叹口气:
“长大后要懂的事情可真多。”
平舒:
“长大、成长,就是要越懂越多嘛。
“不然你活着的这些时间都活到哪儿去了?
“总不能是化为营养膏被你嗷呜一口吞了,然后噗噗几声拉得干干净净吧?”
平涛嫌弃:
“妈妈!
“你想不出更好的比喻和描述方式了吗?”
平舒:
“呵,你这么能耐你教我呀。
“你这个语文考试险些不及格的小渣渣。”
关于“世界毁灭”究竟代表了什么,平涛是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一个三级时空漏洞、匆匆亲眼看见了那时空漏洞所展示的另一个世界后,才隐约开始有了概念。
平涛认为,那一刻应该是她脱离幼年期、正式向成年人世界迈近的第一步。
也是从那时起,平涛逐渐学习到,原来在很多异世界中,人类竟然是不用担心世界会毁灭的。
哪怕在部分异世界中,人类会提到灭亡的概念,但主要只是担心人类自己作死自己,而非担心世界完蛋。
且即使是那些担心人类正在自我毁灭的人也相信着,“人类灭亡”这种事情,最快也得是千百年之后才会发生。
反正不会发生在当前这一两代人还活着的时间内。
于是在实际行动中,那些异世界人类会做百年计划、会给下一代人建设物质基础、累积精神财富,会畅想千百后世界的繁荣美好。
平涛知道了世界与世界差别很大。
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她世界里的有些大人会绝望颓废。
但平涛并没有因为这份差别、因为别人的颓丧而为自己所在的世界感到难过,也没有羡慕其他世界的长命。
平涛只是接受了这样的差别。
她只是在开始真正明白了“世界毁灭”的含义后,依然接受了这份现实。
平涛认为,就像掌握了“人会饿、需要进食”“从营养膏自取机随时都可以买到营养膏”等知识那般,异世界的特征也只是一份被她掌握的知识、常识。
她了解了、记住了,也就这样了。
学习客观知识而已,她天天都在学,为什么要激动呢?
平涛理解,世界和生物一样,有诞生期、有盛年期,也有衰老死亡期。
异世界人可能比较幸运,位于他们世界的盛年期。
本世界人倒霉点,位于本世界的衰老死亡期。
反正这份倒霉已成事实,激动并无法改变事实,那又何必激动呢?
还是在活着时继续好好过日子吧。
平涛世界中的主流人群与平涛的想法差不多。
认为,虽然他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肯定快要毁灭了,但既然此刻他们还活着,那便应该活得有个人样。
比如能很轻松地吃饱穿暖,有干净且充足的生活用水;
拥有可以拒绝外人窥探的、属于自己的住处,生活环境整洁且有序;
生病了能有地方治病,遇到麻烦了能有地方求助,无聊了能找到多种娱乐项目;
可以向亲人撒娇,可以交朋友,可以谈恋爱;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虽然对抗不了所有时空漏洞,但能处理好大多数。
而要实现以上这一切,自然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更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围绕“好好过日子”“活得有个人样”这类目标设立很多工作,让很多人参与到工作中来。
而人有工作能力的前提,则是掌握了相关知识及技能。
于是,小孩子肯定得上学。
为了在面对时空漏洞时更有机动性,也为了在遭遇无法抵抗的时空漏洞时让人类不至于被一锅端,所以当今世界的人类社会是以一个个基地的形式存在的。
每个基地类似一艘大型飞船。
平常时基地平稳地待在地面上,遇到时空漏洞等情况需要转移时,基地就会浮空、飞行,移动到新的合适位置。
各基地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处,但靠着足够稳定的网络,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足够顺畅。
单看线上情景,人类仿佛还都聚在一起,仿佛并未被时空漏洞分割得七零八落。
顺畅的网络也让各基地的技术及流行风向高度统一。
学校课程安排自然也是统一的。
所有小孩都是七岁左右进入基础学校开始学习,十六岁左右从基础学校毕业。
完成这九年的基础教育后,便基本能胜任各种初级工作。
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则还需要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培训后考试合格了才能持证上岗。
有些人对此抱怨:
“特么都快世界毁灭了,怎么还得考证?”
“考题还那么难。”
“大家不能随便一点、凑合一点吗?”
考核机构、招聘机构回应:
“你们去跟时空漏洞商量。”
“要是预测时空漏洞的出现时间、出现位置,以及提升基地的反应速度、飞行速度等工作用不上微积分、概率统计、材料学、机械动力学等,我们保证全都不要求你们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前传2-0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