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出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中指出直心是菩萨的道场,反之,歪曲心是贼人的圈子。
今天给大家讲楞严经当中的这句话啊,实际这句话呢,我也讲过好几次了,但是可能和这句话还是有缘分。我按我朋友圈里写的东西的顺序啊,正好又讲到这句话了,那么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一下啊。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处离生死,皆以执心。这是出自《楞严经》当中的一段话,其实这段话强调是啥呢?强调修行佛法是以直心为根本,出离生死轮回,你要坚守正直之心。正直之心这是很关键的。
这段话当中十方世界的佛,所有的佛陀,十方世界,十方世界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东南西北上下。这是六维嘛,再加呢,再加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然后就组成了十个方位呀,所有的佛陀,他们成佛之道。都是以直心为最根本的,直八是啥呢?直心就是不不隐藏,不隐晦,没有虚假,以真诚心,活在当下的,以真诚心用在当下的。
就是说啊,在修行过程当中要保持心念与言行是一致的,只有这个样子,才能断除这个虚妄,最终呢,证得佛果。我曾经给大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看我们讲佛法,它传到中国,传到我们汉地有两千年了。最早的三百年呢,没有人知道这个佛法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三百年过去以后啊,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叫鸠摩罗什,后来他就开始翻译经典,就是把那个梵文,我们根本就看不懂的这些经文。梵文就是古印度的那个语言文字。然后把它翻译成汉语。罗什大师出现了,佛法就开始大放异彩,一直到了隋末唐初,就是佛教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这个很多的高僧。甚至连三藏法师都出现过几个一一精通经藏、律藏和论藏的法师,三藏法师,你看,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三藏法师了,就听不到了。
佛法,从走向看,从唐朝过去以后,到了宋元明清这个时代啊,佛法基本就开始没落了。完了,走向一个从相法时代到末法时代的过渡啊。末法时代啊,啥叫末法时代?就是真正实修实证的人是太少了。换句话说,真正把直心作为菩萨的道场,这种人是太少了。大家都在哪儿修行呢?都在相上面修行。他不在心上修行,非要装个什么相给别人看,来证明自己是修行人。
你看,有各种各样表法的,就在相上表法,他是一个修行人。修行不是在相上,修行在心上,但是这个心我们又看不到,只能通过相来认识你的心,对不对?你看打个比方啊。就像有一个修苦行的出家人,大家从相上一看,哦,这是真正的修行人。然后通过相就看到他的内心,认为他就是真正的修行人。然后呢,打个比方再说,某个大和尚就就像现在刚出事的这个大和尚。大家一看他那个相,前呼后拥啊,就跟帝王一般啊,大家就觉得,哎,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都是通过相来认识的,于是所有的修行人也在相上下功夫,用种种相来告诉你他在修行,其实不对呀。修行呢,是在哪儿修呢?在心上修,真正心上悟道的人啊,他的言谈举止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你跟一个有所证悟的人,哪怕你跟他在一块儿聊天,你跟他在那儿喝茶聊天,对你帮助都特别大的。甚至对你一生影响都特别大的,那是,那是从心上修成的人。我们讲是心在做佛呀,是心是佛,不是相是佛呀。
要是相是佛的话,那些魔道的,鬼道的众生,他也可以幻化成佛嘛!所有相都是虚妄的,但是我们大家记住啊,我们学佛也好,修行也好,都和佛经当中是反着干的,反着来的,佛经佛法当中就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我们认为凡所有相都是真相,我们认为不是虚妄的。比如说你要到哪个四大名山啊,到哪个哪个地方比较殊胜的这样一个道场,你看一个菩萨的影子啊,看一朵云彩呀,看一个光啊,一个电呀,你就觉得那是佛菩萨。
其实金刚经讲的很清楚,那都在人行邪道。为啥说人行邪道?如果那是一个光,一个影,一个电,它是佛佛示现的话,那干脆佛就大明大摆的,就站在天空当中,叫你顶礼膜拜就好了嘛。叫你一天啥都不要干了,也不生活了,也不要谋生了,也不吃饭了,天天就在那儿磕头烧香,啥也别干。对吧,也不去读经了,也不去悟这佛法当中的道理了,没有意义嘛,我佛在天空当中站着嘞,我们天天磕头都好了,对不对?天天磕头就行了嘛,佛啥都给我们了嘛?你一加持都给我们了嘛!
那样子的话,就成了人类的灾难了,那真是叫人行邪道。你看往往是这样子的。所以说证悟的人是很少的,着相的人很多,住相生心的人很多的,或者是啥呢,或者在佛法当中着文字相。到现实当中,还是现实当中的人我是非呀,这类人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讲直心是道场,我们讲学佛比较难的,其实做人也特别难的。我打个比方啊,咱们就说直心是道场,我打个比方,咱们就说一个修行人吧,我说我想女人了,你听到会怎么样?你马上就觉得哎呀,这个不是修行人,这一看就是一个,比如说出家人的话就是淫僧,要是在家人的话一看那就不是修行人,一看都学偏了,修偏了。我们都是这样看待的,其实我们的这种知见都是错的。
打个比方说想女人了。想女人,它本来就是正常的东西嘛,对不对?他只要是个男人,这个男人指的是啥意思呢?指的是在娑婆世界出生的这样一个人。他想个女人是正常的,他要不想女人才不是正常的,对不对?除非你不是人嘛,你只要是人,他就有七情六欲啊,想是正常的,不想是不正常的,但是你看我们,一般说呢,想,你不要说出来。你,你不能心和口是一致的,你要说出来,大家就把你全盘否定了。你再没机会了,你永远都不是修行人。
我们修行都是都在给别人看嘛,为啥要给别人看呢?因为人本来活的就是个群居动物。《金刚经》里面讲的,不要有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其实,你本来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你不住相,首先是有相,你才能修成不住相。那个过程才叫证悟的过程嘛。无我相,不是说没有一个我相,而是有一个相,不住这个相,离开这个相,离开这个我相,才叫无相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讲出家人,大家没有出家,所以你不知道。你要是出家了,你看到那个戒律戒本儿上都给你讲的很清楚的。戒本儿要求出家人必须要四肢健全,而且还要显得庄严是最好的。你太高了也不行,太矮了也不行,太胖了也不行,太瘦了也不行。因为你受戒以后,你现的是人天师范的相,要求你四肢健全。如说像太监呀,反正生理不健全的人还不让你出家,佛门不给你受戒的,必须是四肢健全的人才给你受戒。大家想想,你四肢健全,哪个人都一样,哪个人都是你,只要四肢健全,你吃饱喝足之后呢,饱暖之后都会思□□的,都一样。不是说你一出家成怪物了,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社会的现在的一种问题的颠倒啊,社会当中的人是不懂得佛法呀,佛法太稀缺了。我们讲装样子作秀的这些法太多了,真正那个觉悟之法是太稀缺了,大众不知道啊,所以大众一直误解。
想是正常的呀,但是我们讲成佛难,做人也难嘛。你不能说出来,你不能心和口是一致的。你一旦心和口一致的话,你说出来了,大家会把你全盘否定掉的。你看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大和尚,这个永信大和尚,现在大家对他就是全盘否定,全社会否定。对不对,全社会否定啊,因为他贪了对不对,他淫当然没有具体的事实,咱们不知道。反正我们全社会已经把他否定了,他说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可能连自由都没有了,对不对啊。
其实从修行上讲,这时候他才刚开始修行,正是修行的好时候啊!你心最苦的时候,最难的时候,恰恰就是修行的时候。这时候成修行人了。大家全盘的给你否定掉了,包括原先的那个那个叫学成和尚也是一夜之间呀,他前面讲了那么多的善法,一夜之间全部封掉。我记得原先有很多居士发他那些文章的,一夜之间,再也没人发了。
他前面在装样子作秀,大家就认为是修行;当遇到了违缘,遇到了逆境,人生到达了低谷,在自己最绝望,最痛苦。最苦恼,最孤寂的时候,恰恰就是在佛前忏悔,这时候开始修行了啊!大家又不承认他了。我们心和口要保持一致有多难呀!真的,我们其实学佛的人的头脑是很简单的,真的非常简单。
我们学佛的人,无论出家也好,在家也罢,其实那个头脑都是很简单的。我说这个简单是啥意思呢?是你和现实当中的接触,你会发现。现实当中,没有信仰的人,他们的头脑是很复杂的,天天都想着如何的去占便宜,如何去搞人我,搞是非,天天都是研究这些东西。你要是心和口是一致的话,你根本没办法在现实当中去去活着,没有办法的。
最伟大的修行人是啥人啊,就像那个文殊菩萨现童子相一样,直言不讳,心口一致,这就是最伟大的修行人了。剩下的都是在给你在演演戏,在装相作秀。《道德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是啥意思呢?仁义从哪里来的呢,咱们不说那个楞严经了,咱们说《道德经》。《道德经》它对我们其实也有很多帮助的,对于认识道上也有很多帮助的。我们也不着名相啊,也不要别管他哪个经,也不管他哪个派,他只要对我们有帮助就好了。《道德经》上面有这么一句话,说仁义从哪里来的呢?仁义,都是大道废的时候才有仁义的。大为就是虚伪,非常虚伪,从哪里来的呢?从智慧里面,“智慧出,有大伪”,就像我们讲一个家庭当中啊,非常孝顺对吧,儿女孝顺父母,父母慈爱儿女,慈爱这个儿孙啊。他是从哪里来的呢?他是从六亲不合当中来的。
我可能猛一说这话,大家听不懂是啥意思啊?我给大家推一下,你就听明白了。就说现在一个寺庙,我们都讲现在这个寺庙商业化很重。其实寺庙商业化很重,大家是一种误解。我昨天看了一个链接,那个链接还是以事实去说话的,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们国家啊,一共有142多座寺庙吧。这142座寺庙,就是那种大的寺庙,由佛教协会认证的一百多家寺庙,这一百多家寺庙,是根本不缺钱的。只有100多家呀,还有剩下有好几万家的小寺庙啊,都在村里面的小庙,那吃饭都是成问题,要是没有居士去互持的话,那真是苦的都不知道成啥样子,我说苦大家也听不懂啥意思啊,我说的这个苦就跟我们现在的人活在80年代一样,过那种日子。很多小庙,全国几万家小庙,只有那么一百多家是什么都不愁的,剩下的小庙就都是特别难熬的。大家想一想啊,我们这样推一下子你就听明白了,1983年的落实宗教政策的,78年11届三中全会,80年改革开放,83年的落实宗教政策,然后陆陆续续,有的寺庙开始恢复了。到90年代啊,到2000年呢,有些村里的小庙啊,在村里人有两个钱的这个基础上,就慢慢就又把它恢复了,新建起来了。其实那时候最缺啥呢?最缺就是钱,真的最缺的就是钱。那时候还都是在家人,还都没有出家人。
缺钱,他们也是到处找布施的,到处,找发心的人做功德,找布施,捐佛像,捐寺庙,捐这个捐那个的。其实,大寺庙也难,也是一样的。到时候想着有两个钱,然后开始建寺庙。你看,一直为钱去着想。想着想着,他不就慢慢刹不住车了嘛!对不对啊,他就刹不住车了,于是呢,就形成了有后面的,有的时候商业化比较重的,然后让大众反感商业化比较重了,处处都要钱。再加上呢,他这个景区管委会呀,直接把以寺庙为中心的这个景点整个围起来了,他收门票了。其实这个收门票这个钱呢,基本上都被那个管委会给拿走的。我们想寺庙,他为了钱去着想的时候,慢慢的大家就认为他变质了,他这个信仰变质了。其实这就是贪的一种惯性,贪心的一种惯性啊。
就是前面没有,没有人都会想着去拥有它的。没有是不可能见到空的,空在哪里呢?空必须是有,你不住有才叫空的。你要没有的话,你处处都想着有。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你没有,你天天都会想。你没钱,天天想钱,你没老婆,天天想女人,是肯定是这个样子的。我讲的这个法,你不要往和尚身上套啊。我讲的这个法是全人类都是这个样子的。
你要想空的话,你有了他不住,有了不执着,有了,他就空了。是这样子的,你看前面是没有钱,他为了要办道,要养道。他开始到处想着弄钱,其实这是属于人性里面的东西,没有,想叫他有,有着有着,贪和有之间,它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你有的多了,大家就说你贪了,对不对,变质了嘛,它由这个量变到质变了嘛,就会贪了。
你看这时候就出来了,说那哪个寺庙,特别有钱,那些大和尚都跟帝王一般。这个时候,我们讲大道开始慢慢,慢慢废的时候啊,马上就有人开始从反方面再去给你表演了,马上有的人就开始修苦行了,你讲经济,讲效益,我呢,那就马上在你的对立面开始去影响大众了。马上又去托钵啦,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了,要饭了,各种各样的,你要钱,我一个钱都不要。
我告诉大家啊,这两边呢,他都是脱离道的,都不在道上。你不要觉得哪个人苦的,惨的都没办法了,那才是真修行人。不是那个样子的。其实啊,两边就这两种人,都是一样,到最后都是钵满,盆也满了。就是表演,就是说一直搞商业化的,这个很有钱的;完了还有一种呢,他就啥也不要的,天天修苦行的,也是钵满盆满的,你见到的,只是片面的东西。
实际你要到这两家的寺庙,你去看一下两边的寺庙,那都是特别特别大的,都是从最初的几间小房,发展的都是很大很大的。两家,一个是帝王一般,一个是乞丐一般。其实两家最后都是钵满,盆也满了,因为都吸引大众的眼球了嘛,大众都是住相生心的呀。
所谓的道在哪里呢?其实,道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话,你没有钱,是不能办道的。无财不能养道。哪怕你看那个补丁落补丁的人,什么我一个钱都不要。别人给他钱,他说,我们持不着金钱戒,我一个钱都不要!他一样离不开钱,为什么这样讲呢?他修行是这样的,他修行只搞半个月,或者只搞两个月,一个月的,那么一年有几个月,一年十二个月,那你其他的月份在干啥来呢?你是不是得待在庙里面?你待在庙里,你不交电费能行啊?你不交水费可以啊?不行吧?你是出家人,你回去探个亲,看个老母亲。你坐火车不要钱不行吧?你可以不着金钱戒,但是别人要钱,别人是要钱的。
寺庙大了,各种设施都完善了,每天马上就有很大的开支啊,要吃要喝要消耗,处处都是一样的。其实啊,去掉这些虚幻相以后,你会发现无财是不能养道的。无财不能养道,但是你要天天把那个心就住在钱上,那你就大道废了。道在哪里?就在既有它,又不执着,它才能见到空,才能见到解脱!
《道德经》有这么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它都是一正一反的。其实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仁义与大道废是互为因果的,一因一果;智慧与虚伪它是共生的;黑和白是在一起的j阴和阳是统一的;虚伪狡诈与那些的直行也是不二的;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慢慢显出来的这个孝顺与慈爱啊!就是这个意思。
做人很难,你要想出离生死,必须要嘴上讲的和和你心里想的,还有你做的要一致的。因为只有这个直心,才能破除生死轮回的根本执念,让修行人不被虚妄和分别心所困。就像我们做人一样。每个人做人都是这么难的,叫你讲,你是修行人,或者你不是修行人,你说修行人你都会讲不贪。对不对,都会讲这个话的。但是,你从实践上开始走的时候,你会发现都是一样的,缺了哪个都不好弄。真的,你看,比如说你饿上三天,你就知道了,你脑子里是没有阿弥陀佛的,满脑子都是大馒头,那饿的都是眼冒金星的!没有不行!
就像有一次我跟那个有个居士聊天。那个居士是一个裁缝,就是专门做服装的。有一次我跟他讲,我说你给我做上两条裤子吧,然后我就给他拍了个照片。我是这样的,我都出不了门了。我在五台山待的时候,我都出不了门了,因为我两条裤子烂的都没办法了。他为啥烂啊?一方面,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忙着干活儿嘞。一直忙着干的,都是些粗活儿啊,打混凝土啊,推车呀,出家人的那个裤子本来就大,完了呢,它本来就肥,再加上它又是那个粗布,一方面干粗活儿,再一方面我不养了一条小狗嘛!五台山山里面,有野猪的,有时候我想往山里去的,养那小狗的话,会好一点的,当然,我不是说要去伤害众生啊,没那个意思。小小狗嘛,有啥危险,它给你预警的嘛,我养的那小狗,它是那样子的,那小狗呢,那段时间它可能是磨牙吧,是怎么回事儿?它老是想找我玩儿,然后就咬着我那个裤裤子呢,它就扯我裤子,我就两条裤子。给我裤腿都扯的稀巴烂的,一条是是已经糟掉了,另外一条裤子呢,也是被撕的都没办法了!到后面,我简直都没法出门了。后来我就给那个裁缝讲,我说你给我做两条裤子,然后我给他一说,他就给我做了两条,给我寄过来了。
没有是不行的,我们修行,都在相上面下功夫。大家喜欢着相,喜欢看相对吧。完了,有的修行人要满足你这个着相看相的这种心理,然后要演相给你看。实际啥叫修行啊。修行,你就是把任何一法,你用在生活当中,能用下来就行了。你用过之后,都一样的,你会发现都是一样的,没有都不行。
你要保持心和口是一致的,又特别难。为啥特别难呢?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凡圣同居的世界。换句话说,有的人智慧很高的,你一点他就通了。大部分人是脑子,他是愚钝的,除了大部分时间活在误解当中,他没有别的。而且听不进去真话,只是用自己的业力或者说呢,那个虚妄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心口都不一致啊。
直心是啥?执心就讲言和行是一致的。要求修行人表里是如一的,外表和内心他是一如的,口是心非,怎么可能能成菩萨呢?如果修行人嘴巴讲的是是,而心里呢,是不是,那么他就会陷入一种委曲相当中!偏离于正道,正道是啥呢?佛门一般讲正道,讲的都是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都要求心口一致啊!
心口一致,就始终心不去拐弯儿。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的整个过程,始终是直心为准则,才能圆满佛果的。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个人能是直人啊!直心刚开始人家把你当傻子,直心最后结果,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完;直人的结果是你不但不被社会所认可,你还会影响整个你身边的人!做人就这么难!打个比方啊,我打个比方,我说个啥呢,大家都看过有一部连续剧叫大明王朝,里面有一个清官叫海瑞,他就是这样子的,表里一如。他心口一致的。你看最后有多难,心口一致的人,满心里面都是正义呀,他没有邪恶的东西,所以他什么都不害怕。但是,面对死亡,你害不害怕?他也不害怕。那你不害怕,没有关系的。他的儿子不是害怕嘛!后来他的儿子和老婆好像也不在了。他身边的人,肯定会受很大的罪的。心口一说啊,真是活一辈子是不容易的。反正啊,你看我讲经也讲了有些年头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啊,**的人最稀有。**人是啥人呢?就是他能讲真话就行了,告诉大家真话。因为只有听到了真相以后,你才能提升智慧呀。我们不是,经常讲要破除无名增长智慧,你见不到,听不到真话,你怎么可能增长智慧呢?现实社会是这样子的,最大的垄断是啥呢?其实就是信息的垄断。就是你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你只要知道的话,都有经验和智慧。
最好的这个**的人,说道的人,就是他能讲真话就好了。就像有一次我曾经给大家说过,有个居士,他说他也在**了。我说你**是干啥用的?他说我教人向善的,然后我就问他了一句,我说你教人向善。难道别人都不知道啥叫善和恶吗?难道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好和坏、善和恶吗?还需要你教吗?你在那胡扯呢?你自己都不知道啥叫善恶,你还教别人善恶。
我们群里,你任何一个人,你不知道啥叫好,啥叫坏。你是个傻子啊,你不是傻子吧?都知道好坏,都知道善恶。你教啥呢?都是本质,本来都具足的东西。你要教啥呢?我们其实教给别人啥呢?你啥都不要教给别人,你只要给别人□□就行了。你都长个眼睛嘛,都有一个眼睛嘛。你只要给别人讲,前面有个坑儿就行了。那具体他要往坑里跳,你有啥办法呢?他就是这种人。你给他讲了嘛!你给他讲那个真相,你说前面有个坑,你要跳下去的话,可能会受伤,可能会遭很大的苦的。一般的人,他听到这个真相之后呢,他不会再往那坑里跳的,他就会避开这个坑儿的儿。**,就讲这个意思就行了。其实,教化众生就讲这个意思。教人明因识果,破除无明,增长智慧就行了。
我们大家记住啊,其实圣人啊,圣人讲的话,他肯定有很多大智慧在里面的。你看一个人直心可能不被世人理解。当然,我说这话,你也不要完全理解成肠子都是直的,这边吃,那边就拉出来了。你也不要干这样事儿。我们讲理上你可以去顿悟的,但是事修上你要有一个过程的。你只要知道执直是菩萨的道场就好了。完了,有些事情做的差不多都行了。生活呀,没有那么简单,真的没那么简单。而且,这个生活也不是我们一个人在活着。你不但要要要避免自己去造业,而且还要防止别人去造业,就是说,你不但不要去害人,还要防止别人不要害你。别人害你也是你给别人提供了造业的机会。就是这个道理啊。所以你只要知道执行就行了。有些时候啊。人活的尽量不要那么虚伪。
我这样给大家讲吧,我们一个人能做成啥样的人就不错了,就是这个人还是比较不错的就行了。打个比方,比如说你是做生意的,或者开公司的呀,或者打工的呀。我们群里人,你干啥的都有嘛,就这样说吧。在别人不动你的蛋糕的情况下,你做人能做个差不多就不错了,真的。你你看我们人,咱们也不能说活的一个个都是圣人一般的,那个也不太现实的。你只要能活成,只要别人不要触及你的那个生存的那个利益,生存那个根本的情况下,你能把人做的差不多,就不错了。你能做到这个就很不错了,真的。在我们讲这个现实当中啊,无论从修行,还是做人已经不错了。
看破和放下他要有个过程的,不是说张口就来,看破和放下他是在我们遇到很多大是大非上,你真正能够看破,能够放下。真正的看破和放下都不是用言语说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呀!都不是靠言说了。能够看破和放下他已经到达一个不可说的境界了一一真正能看破的人。
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啊,你行住坐卧,不要有那么多歪曲的心,虚妄的心。大部分以直心为指引。这样子的话,对你抉择生死大事就有更好的辨别的能力一一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等到你看我们讲的生死大事,就是佛法讲,我们人的一生啊,只有两件大事,一个生一个死,两件大事儿,剩下的事儿呢,都是可有可无的闲事儿。就是你没钱了,也能过,完了有钱也能过。那些都是闲事儿,生死是两个大事情。你只要有直心作为你的根本的话啊,作为你修行的根本的情况下,在生死大事面前呢,你就有辨别的能力,什么时候该放下了,什么时候需要拿起来了,就能打下这样一个基础。好了,我今天呢,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啊,阿弥陀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