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芒种时,四野少农人。户户寻野麦,却不入家田。
——题记
杨槿不禁感叹,回来的可真是时候,刚好芒种回村子。好在现下开出的田也不多,最重要的是把阿涞和越姑翻出的二亩地种上麦子,剩下的,慢慢除草、开荒地就行,也就没有那么忙乱。
好久没见桂桂了,好像壮了些,看来恢复得还不错,只是柳仰昨日说,桂桂前几日生病了,寻了人来看,说是产后挤奶少,再加上小牛死后,桂桂的奶水更是堵在里面,这才生了病。
杨槿又想起了生产那天和小牛死去的那天,若是......
算了哪有什么后悔药,杨槿摇了摇头,拿起小桶去桂桂的棚里挤奶,杨槿小声说着:
“明明身体都快养好了,和我在一起还是辛苦了啊桂桂,要是我懂得再多些,你也能少吃些苦。”
桂桂像是听懂了一样,轻轻摇摇尾巴,似是在宽慰杨槿。挤了小半桶后,杨槿站起身,摸了摸桂桂的背:
“今天别被憋在棚里了,和我一起去地里转转,散散心好不好啊,桂桂?”
方思无的声音从棚外传来:
“今天先别带桂桂去地里了,先带我去镇子上吧。”
杨槿走出来,把那桶奶递给方思无,拿出手帕擦擦自己手上沾的奶渍:
“有什么好玩的吗?”
方思无用空着的一只手敲了敲杨槿的头,说道:
“没有好事。”
杨槿撇了撇嘴:
“那就是坏事了。”
方思无轻笑出声:
“算是吧。”
杨槿收起笑:
“可以不去吗?”
方思无点点头:
“可以。”
杨槿有些讶异方思无怎么如此痛快:
“真的?”
“真的。”方思无顿了顿,才说:
“只是,那满桌的席面,我一人前去也是可以的。”
杨槿一听,有席面吃得,这可少不了我!
回去简单收拾一下,就套上马车去了镇子上。
手上多了些银钱是好,这马车坐着是比林锦清的驴车舒服些,哦,不能让那个小驴知道,它会难过。
只是,方思无也没说是宴请施语华的席面啊。
施语华一见杨槿,就拉着她坐下,杨槿对不熟悉的人的过于热情还是很抗拒的,尤其是经了鱼祥那一遭,总觉得对施语华还是远些好,杨槿默默坐远了一个座位:
“你回来得还挺快的。”
杨槿笑容很僵,心里在大吼:
‘什么呀,什么呀,不要再见了吧~~~’
方思无倒是跟个没事人一样,坐在杨槿身旁,这下杨槿对跟前那一桌子的菜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方思无给杨槿倒上她爱喝的茉莉茶,拿起自己的茶杯,举起,碰了下桌面:
“今日是答谢施夫人宴,施夫人事务缠身,还望你回去向施夫人表我谢意。”
施语华轻轻举起茶杯,算是回礼,杨槿刚拿起有些烫的茶杯,方思无凑过来,轻轻碰了碰:
“喜乐康健,杨槿。”
杨槿望向方思无:
“喜乐康健。”
然后,浅尝一口,嗯,很烫,一会儿再喝。
不舒服,很不舒服:
“方思无,下次告诉我席面都有谁。”杨槿和方思无在回去的马车上,越想越不好,吃饭是很快乐的事情,不能再出现这样不舒服的场景,惦记我家财的人,通通远离。
方思无应声回:
“好。”
到西边地里已然是黄昏时分,好在这几日雨水很足,就算去鱼祥耽搁了些日子,地里也没干裂。
第二日,清早,杨槿牵着桂桂,方思无牵着小默,林锦清驾着放满了农具、肥料、种子的驴车去地里了。
真是夏天到了,比之春日更加有生机了些,只是:
“方思无,那些地不是村子里的人在种吗?怎么地里没人,也看不见粮食的芽苗呢?”
方思无摇摇头,说他也不知。
前走数百步,望见一棵大树,林村长位于其下,望着村内的田地,摇头叹气,杨槿走上前,问:
“林村长,好久不见。”
林村长转身,面上笑容很是勉强:
“久日不见。”
杨槿问:
“我们路过村子,发觉田地无人在其中,可是现下不应正是农忙时节吗?”
林村长自嘲般笑出了声:
“都嫌村子的地不好,种的粮食太少,忙忙碌碌一年,倒不如去镇子上做丫鬟、伙计,或是存些银钱开个铺子,直接去买粮食来得轻松。年老些的人,做不了工,种地也用不了什么力,也只是去拾些野麦,堪堪填饱肚子。”
杨槿问:
“可若都没人种粮食了,又能去哪里买呢?”
林村长听后,脸上舒展了些:
“对啊,这些人还没你想得清楚,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考量,想多攒些身家,过得些轻快日子,也没错。地里的活儿,又重又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我也不能捆着想走的人,误了那些人的前景。”
杨槿知此,也只能是难过,当下也无法想出什么好法子,匆匆告别后,就去自己地里了。
给小默套上耧车,杨槿牵着小默,方思无扶着耧车,在翻出的那两亩可怜地里播下小麦种子,反正也没什么着急事儿,就慢慢来,一上午刚好播完这两亩地。
中午,吃过饭,杨槿荡在秋千上,跟方思无说着:
“村子里好不容易开出来的田地,倒是不珍惜,宁愿荒着也不种。”
方思无回:
“每家的地太少了,有些人肚子都填不饱,不如外出寻个活路。”
杨槿垂下头,心想,确实如此,如若没有小刨子的相助,送极好的农具,还送了很多银钱。
如若没有遇到王大娘和柳仰,帮我留一处屋子歇脚,留一口饭充饥。
如若没有林锦清和方思无一同来此开荒种田,我可能真要在此过上一辈子才能开完。
说不定,根本就开不完,中途就成了这地里的养料,现下一切也便都是我运气好。
可如若放任下去,村子的荒田越来越多,即使我一直在开这些荒田,也不会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看着好不容易养到现在肥肥的农田又成一片荒野,是为村子,也是为我,也是为这片荒原。
杨槿跳下秋千,面向方思无:
“我想到了。”
方思无问:
“想到什么?”
“想到如何规劝那些村民回归乡野,但这要你和林锦清点头同意。”
林锦清默默转头,幽幽来一句:
“我猜没好事。”
杨槿笑笑:
“怎么不是好事呢?是利村利民的大好事。”
方思无笑了出声:
“你是想我们往后开出来的地送给村子里的人?可是村里人自己的田都不会种,怎么会要我们的?”
杨槿摇摇头:
“不!我才没那么好心,是赌约,如若我们下年立秋开出百亩荒地,那村子的那些开出地转于我们名下,如若没开出,那我们开出的地全然归村子所有,种出来的粮食,会平分给村里人,种出花卉、棉花什么,能卖钱,也全然分平。”
方思无回:
“他们输了,不过是扔了自己不愿种的地,可赢了,便是白得一堆粮食和钱财。杨槿,我们可吃亏。”
杨槿上前锤锤方思无的肩膀:
“这吃亏呢,你放心钱财我出,我那些家产都败了也不会有人说我半句。劳力呢,最开始是累很多,可是村民们看到我们种了些东西,能出很多粮食,必然会让部分在镇子上生活艰难的人愿意回来,到时候回村的人多了,村子里的荒田也会越来越少。”
方思无轻轻戳了戳杨槿的额头:
“真不知你怎得如此喜欢这村子。”
杨槿眼睛亮亮地望着方思无:
“那你是同意这个赌约了。”
方思无点头应是。
杨槿看向林锦清,林锦清摊手:
“对村子好的事情,我自是没意见,只是钱财我们一起出,说好一起开荒野,怎能让你独自承担。”
杨槿一拍手,开心极了,下午浇完地,撒好肥,就催着收拾回家去找林村长商议赌约一事。
只是,林村长回:
“此番,难言。有人将自家地看得紧,自己不种,也不可能将自家地拱手让别人,但你给得倒是诱人,我很欣赏,这事我能办,能做主,你去做就是,明日我告知村内人。”
杨槿谢过林村长的支持后,便想走开,但林村长问:
“赌注不平,你真愿如此?”
杨槿回身:
“我惟愿村内处处皆良田,再无见荒野。”
杨槿心中苦涩,这可是我的命啊,再不公平又能怎样~~~
林村长拿出一块木牌,递给杨槿:
“如若我不在村内,你要有事,去镇子上北街第三家林府,拿着它,那些人会助你。”
杨槿收下,仔细放在荷包里:
“多谢林村长。”
这番商议很是顺利,杨槿回家的路上看什么也顺眼,尤其是河里的小鱼们,好看又好吃。
杨槿直接寻了木头就摸到河里去捉鱼,一只肥肥的鲤鱼在杨槿身旁游来游去,讨厌得很,挑衅我!
今天非要抓到你不可。
杨槿轻轻走去,朝它靠近,用力一戳,鱼捉到了,人也跌在塘中了,好在不深。
方思无看到杨槿倒下,赶紧过来,一只手拉着杨槿,一只手抱着鱼,此处里方思无南边的家很近,就先回了他家。
把鱼扔给院内小厮,就拉着杨槿去了水井处,打了些水,细细清洗着杨槿胳膊上、手上的塘泥,这手法:
“方思无,你是要吃了我吗?”
方思无听此很是不解,抬头看向杨槿的眼睛:
“怎么了?”
杨槿回:
“你昨日洗鹅肉也是这样洗的,一模一样,然后洗干净就被你扔上了案板,但是还挺香的,很好吃。”
方思无听后笑了出声,拿布擦干了水,举起杨槿的手,轻咬一口:
“嗯,是比鹅肉好吃。”
“方思无!”
蹭个陆游热度~~~
题记的这两句灵感来源是陆游的《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本来也想写芒种的时候,中鱼村的人都在地里忙碌着,可村子本来就荒田多,就想着仿《时雨》写个反面教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定赌约,百亩田(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