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酒坊家的卷王相公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嵇封拿着一本《大学》,翻来覆去地背着文章。胯下一匹憨驴嘚嘚地小跑,嵇封抚着它光滑的毛,让它跑慢点,别把豆腐颠坏了。

房屋相邻,穿青石板街过去就是他们书院的后门,远远地已经瞧见好大一扇粗沉木门。

守门的老头远远地招呼:“你今儿来这么早,又是满车的豆腐?”

嵇封埋怨道:“可不是!咱书院但凡不休沐,哪天不吃豆腐?”

他栓上驴,叫醒了板车上困得直打盹的伙计阿文。

阿文十一岁,正是早起比猪难的时候,冷不丁对上眼前一张风干橘皮似的大脸,吓得一个激灵。凑近看他的守门老头嘿地一笑:“每天见着你都在睡。还不快下来卸货哪?”

阿文推开他翻下车,嘀嘀咕咕抓起满当当三大板豆腐,小心放到地上。

书院的杂役推来板车,几人把豆腐板堆上去。

嵇封边做苦力边低声背诵:“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少东家嘟嘟嚷嚷说啥呢?”阿文听不懂,但不妨碍搭茬。

“说你中午没肉吃,只能吃鸡蛋了。”嵇封逗他。

“鸡蛋也行,只要不是黄豆渣子白菜帮都行。”阿文倒是很高兴,“猪油炒吗?”

“白水煮的。”嵇封说。

“才怪,少东家自己都说白水煮是包……包舔田螺,不吃的。”阿文说。

“那是暴殄天物!”嵇封捏他后颈皮,阿文哎哎地叫痛,“让你没事干多读点书,成天就惦记那几口晌头了!”

嵇封穿越前有个川渝老妈,自打记事起伙食就没短缺过辣味,穿越之后遇上辣椒香料都贵价,家里是开豆腐坊的就赚点小钱,顿顿辣是不可能的,已经给调教得没脾气了。

卸完了,阿文打着呵欠赶车去下一家送豆腐,嵇封拿着那本卷边的《大学》,从抄手廊穿到前头学堂去。今天夫子要抽背,嵇封背得很认真。

他前世是个工科生,科举书目没怎么接触过,两个月前穿到这个古代童生身上,上学头一天抽背七八本,嵇封啥也不会,转头装病休了小半月。一直到现在,嵇封还是不爱背书,幸亏这具身体记性不错,免受许多枯燥之苦。

他坐到自己座位上,朝案上一趴,和周公幽会去。

没多久,他让背书的声音吵醒,原是辰时过半,夫子快要来了。

几个人走进来,为首的是罗水县富商李家三子李朝。

李朝昂首阔步,神情高傲,身后跟着几个同为童生的学生。

他们跟李朝交好,但家境都不如李朝,成天跟在他身后溜须拍马,嵇封给他们贴了狗腿一号二号三号的标签。

李朝看到嵇封脸上睡出的印子,冷笑道:“有人家里不知要卖多少天的豆腐才供得起读书,可惜供了个没出息的,把坐席当枕席,枉费金银。”

嵇封嘻嘻道:“那当然比不上撒钱玩儿的阔少爷,把书院当济慈院,随手救济。”

这一句,可是把李朝身后三人也骂进去了。

要知道李朝出手阔绰,请客借钱都是眼也不眨,虽然大家明面上都说着不过是结交同窗之谊,但李朝尤为抢手的原因也显而易见。

三人脸色发青,其中一人拂袖愠道:“乡下来的就是没礼数。”

嵇封随口就来:“对,你是城里来的有理数,零正负整和分数……”

有在旁听了全程的人暗自嘀咕:“他在说什么?”

嵇封对李朝龇了龇一口大白牙,他皮肤是微深的小麦色,衬得牙齿亮闪闪的晃眼。

李朝虽然没听懂,但直觉不是什么好话,脸色不好看,恰在此时,夫子进来了。

众人皆收声起立,礼数毕后,夫子让他们坐下,开始抽背。

刚才睡得老香、还以为能再偷点时间背书的嵇封:零帧起手,我怎么防?

夫子姓岑,是个老秀才,蓄着长须,样貌十分威严,

坐嵇封旁边的小胖子问:“哎,你书背好了没有?”

嵇封愁眉苦脸:“你看我的样子像吗?”

小胖子嘟哝:“你一来就睡觉,我看你挺像的。”

嵇封大声叹气。

小胖子:“不过正好,你没背完,我也没背完,要是罚抄一起抄,当患难兄弟!”

不知是不是说悄悄话的样子太明显,下一秒小胖子就被岑夫子点名起来。夫子抽背了他大学礼则篇和诗经中的《小戎》《无衣》,抽默论语一则。

小胖子前面背得还行,到了默写,暴露出一□□爬字,最后让夫子罚了,将当朝大儒许临的字帖临摹二十遍。

小胖:“……”仿佛生吞十斤黄连。

紧接着夫子点了嵇封,嵇封慢吞吞站起来。

岑夫子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嵇封,你解释一下。”

前几个都是抽背,轮到嵇封这里就变了,嵇封有些意外。

但他还是起身拱手,恭恭敬敬回答:“夫子,学生以为,‘明明德’是指修身养性,彰显自身的光明品德;‘亲民’则是推己及人,使百姓也能受益;‘止于至善’则是追求至高的道德境界。”

夫子点头道:“‘亲民’二字,可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嵇封:“‘亲民’不仅是教化百姓,更在于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疾苦。如朱子所言,‘新民’即‘使民日新’,需以仁心感化,方能达到‘止于至善’。”

岑夫子看着嵇封,道:“‘大学之道’不仅是个人修身之事,更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若只重修身而忽视天下,则未免狭隘。诸位可明白?”

众学生齐声答道:“学生明白!”

夫子:“好,那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此句何解?”

嵇封:“学生以为,此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若想使天下人皆明德,必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治国之基,在于齐家;齐家之本,在于修身。”

夫子颔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诸位学子,他日若能为官一方,切记以民为本,以德为先。”

嵇封答得顺,还以为这就结束了,没想到夫子也没放过他,连抽十几句背诵。若是嵇封没有立马接上,岑夫子就会立刻切换下一句。

嵇封:“……”上强度来了。

不枉他之前背得辛苦,信手拈来愈战愈勇,小胖子越听越不对。

最后岑夫子捋捋胡须满意颔首,让嵇封坐下了。

小胖子给他扔了一个愤怒的眼色:这就是你说的没背完?

嵇封递眼神:是没背完啊。

作为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名校卷王,说话做事总是留三分余地,期末没把握拿满绩点就是没复习好,一不小心拿了第一那是运气使然。就算只有一句话没背那也是没背完,夫子抽背的内容都背过就是运气使然,嵇封很严谨。

小胖子:“……”

夫子又抽了五六人。

很巧,李朝是最后一个被抽到的。

李朝脸都涨红了,却连第一句都没背出来。

岑夫子大失所望,捋着胡须,道:“李朝,放了学,你一个人留下来,直到把这一篇默写熟练为止。”

嵇封忍了忍,实在忍不住了,闷闷地笑了两声。

声音很低,但仍然引起了夫子的注意。

岑夫子:“嵇封,你笑什么?”

嵇封声音不大不小地说:“我笑有人把坐席当枕席,没睡醒呢。”

李朝可没什么好脾气,怒而翻脸道:“你!”

岑夫子一摆手:“李朝,有人点出了你的错误,你要心怀感恩。我也想问问,你这段时间听讲不专心,作业拿了几次丙等,是想干什么?”

李朝再怎么生气,也知道面前的是夫子,拱了拱手,忍气吞声道:“夫子,李朝知错。”

岑夫子终于罢了手,开始讲起课来。

讲课之前,夫子叮嘱道:“今天的抽背状况还可以,如今离院试还有三个月,你们一定要勤学好问,不要在紧要关头松懈。”

嵇封的神色没什么变化,但端正了坐姿,认认真真听起课来。

**

放了学,一群人围上去请夫子答疑,嵇封溜了。

明天就是十天一次的休沐了,不必早起,嵇封心情愉快。

他从书院后门出去,抄近路。

清渠县中间贯穿了一条护城河,书院离河不远,因此嵇封没走多久,就看见了岸边零零散散的浣衣妇人。

他视力好,一下子就发现其中夹杂着几个青灰布巾扎头的夫郎。

这个世界有一种人被称作哥儿,外形和男人无异,但可以怀孕,为怀孕做准备的身体也会更柔软一些。

他们的标志就是哥儿痣,哥儿痣颜色艳红,可能长在身体的任一部位,被破身后会从圆圆的处子印变成细长的夫郎印。

因着这些特质,哥儿一般都会出嫁。

大寅朝有相关律法,禁止把哥儿当男子养,若被发现,家中父母是要被治罪的。

不过,哥儿的数量非常少,十个婴孩中只有一个哥儿,加上县城里的未嫁哥儿和闺阁女子无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嵇封来这个世界一个月了,一个哥儿也没遇过。

他只见过一些夫郎,他们比妇女打扮更朴素些,若不是扎着夫郎式的头巾,很难跟那些瘦弱的男人区分开来。

这时代讲究男女大防,嵇封绕开了那群浣衣妇人,贴着墙根走,再次钻进小路。

不多时,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

看似是死胡同,但嵇封知道,旁边的院子废弃无人,还长了一棵大树,可以爬树翻墙到院内,再从院门出去,就是去豆腐坊的小路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就在这时,他敏锐地听到围墙内传来一些动静。

这院子不是没人住吗?

嵇封有些疑惑,下意识放轻脚步,去听他们对话的内容。

有人压低声音说:“弄好了?”

“嘿嘿,老大,弄好了,都妥了,就等王四他们把余家哥儿送过来。多亏那哥儿是个不守规矩的,喜欢跟贴身小厮一起乔装男人偷溜出门,不然我们也不好下手。”

“待会儿我和余家哥儿办事,那小厮就赏给你了。”

“哎!谢谢老大!老大当世活菩萨!”

两个人声音不大,但离墙很近,因而听得一清二楚。

嵇封深深蹙起了眉。

这是遇到古代版的奸-淫掳掠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雪夜新婚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