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冉茗没想到,就算她暂时放弃了这个选题,《新城晚报》还是刊登了育英中学教学改革让14岁女初中生当代理校长的新闻。
只是,报道这件事的记者是持负面的抨击态度的。
他把江海洋校长骂了个狗血喷头,骂她短视愚蠢,把学生当成小白鼠,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未来。
他还提及向阳在“就职演讲”时发动全校师生对屈春玲的“批//斗”,对其大肆冷嘲热讽,骂向阳嚣张跋扈道德败坏目无师长,不过是在乡镇中学里学习成绩稍微好一点,就把自己当成了“土皇帝”开始为所欲为。
郑冉茗气炸了。
她冲到副主编办公室,质问他为什么要刊登这样歪屁股的文章。
“哪里歪屁股了?”赵庭不紧不慢地抿了口茶,打太极道:“这篇文章说的不是很中肯嘛。”
郑冉茗都气笑了。
她举起报纸,大声念着上面的两段话: “......笔者建议这位向同学去市区的学校转一转,就会明白她所谓的成绩好不过是乡下人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客观来说,实验中学的学生就是更优秀,更谦逊,也更有素质。实验中学培养的不是应试的学习机器,推行的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素质教育,这也使实中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文艺比赛中更是屡获嘉奖......育英中学拿什么和实中比?这种乡镇学校,连电脑课都没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代理校长,也就是为了博人眼球骗取教育经费的噱头罢了。”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学习这条出路。对于学生素质差的乡镇中学的来说,也许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是最好的出路。”
郑冉茗收起冷笑,一字一句逼问:“你觉得这样很中肯?”
赵庭已经不耐烦了。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小郑,我是看在你是大学生的面子才一直容忍你的小脾气,你不要得寸进尺啊。”
小脾气?得寸进尺?
郑冉茗心中不是不失望的。
她深吸一口气,彻底冷静下来了。
“是啊,乡镇中学生源差,学生没见识,陋习缠身是客观事实。但是,经济条件差并不是孩子们的错,也并不是把他们塑造成丑角来衬托城里人优秀的理由。还有,你们有没有思考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赵庭把茶杯重重放在桌子上,这是他送客的标志。
“小郑,我这边工作还挺忙的,你出去吧。”
郑冉茗失望地看着他,她倔强地站着不动,提声道:“不还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吗?”
她知道,她接下来的话在别人眼里很傻。
如果父母知道了,肯定要指着她脑袋骂,说她只是一个小破记者,真以为自己是什么领导干部了吗?
可是郑冉茗还是想说。
哪怕被人看成异类也没关系。
现在,她只想说一些实话。
“我们新闻报道应该做的,不应该是呼吁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倾斜吗?”
“这些年的农业税给农民造成了多么大的负担?农民年年都要交公粮,城市才能靠剪刀差吸血农村,没有农业的支持城市工业怎么能发展?如今城市人有钱了,就开始看不起乡下人了,就开始肆意嘲讽取笑乡下人了,通过贬低乡下人,仿佛自己也成了什么高人一等的人上人......可是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农村人?
“你们认真研究过这个代理校长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开明吗?如果是国外推行这种制度,现在报社早就把这件事夸上天了吧?就因为这是中国学校做的,还是乡下学校做的,所以在你们眼里就是必须要被抨击的拍脑门政策吗?”
看赵庭满脸的不耐烦就知道,郑冉茗这通话说了也是白说。
她突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
不等赵庭再次下达逐客令,郑冉茗就疲惫地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突然发生这种事,她理应要给向阳......还有江校长她们解释。
可是她们会信吗?
信她真的从不知情?
......
向阳当然也看到了这篇报道。
当天晚上,学校的电话声响了好久。
出乎意料的是,来打电话的家长并不是退课的,而是诉苦的。
“他们看不起我就算了,凭什么看不起俺嘞儿子?”
“老娘在外面做牛做马累死累活,不就是想让孩子能活出个人样来吗?”
“不就是嫌我们穷,可劲儿来欺负我们。”
这些家长,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无所不能的超人,此时却委屈地像个小孩,他们声音哽咽,迷茫地问他们心目中最有文化的江校长。
“校长,现在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小时候,工人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谁家要是有个工人,走出去腰板都挺得贼硬。怎么我们现在就成了又脏又臭的农民工了?”
“校长,他们凭什么瞧不起俺种地的?没有俺种地,没有俺交公粮,他们吃什么穿什么?”
“校长,我女儿的政治课本上不是说了吗,咱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啥我们现在处处被人看不起?”
这一句又一句的控诉和困惑,江海洋无言以对,也让成功让向阳失眠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她去学校时,眼睛里都是红血丝,挂着大大的黑眼圈。
现在才七点半,还是早读时间。
教室里稀稀拉拉坐了十几号人。此时他们都没有了学习的心思,都在交头接耳。
向阳站在教室外,听他们在讨论报纸上的文章。
“说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东施效颦,很可笑。”
“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呗。”
“我们就是人人喊打的乡下老鼠。”
“我们都去上学了,就没人去种地扫大街了,厂里也没人拧螺丝了,他们可不就要着急了吗?”
“这不就是吃着我们的饭,还骂着我们的娘!”
向阳脑海里突然又闪过了向鸿的话。
“你上学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吗?本质不还是钱?”
的确,是为了钱。
但是又不全是为了钱。
向阳突然发现了,有些事,可能比金钱还重要。
学生陆陆续续坐满了整个教室,上课铃声响起。
向阳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教室。
女孩挺胸抬头站在讲台上,凝望着他们的沉静目光有种奇异的威慑力,教室里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
向阳开门见山:“大家应该都看到昨天的新城晚报了吧,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憋屈?不满?愤怒?还是心灰意冷?”
台下隐隐出现了一些骚动。
向阳就鼓励他们站到讲台上,勇敢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大家便七嘴八舌道:
“他们凭什么这么说我们!”
“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坐办公室当白领,而我们就要去上技校做所谓的蓝领?”
“阳姐带我们学校带我们进步,他们呢?他们从来没有帮过我们,有什么资格对我们指指点点!”
大家说了很多很多话,他们的话总结起来不过是三个字。
——凭什么?
是啊,向阳也在心里问,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就要世世代代当牛马?
凭什么由你们断定骡马去不了罗马?
她也不服。
向阳环顾教室,目光扫过一张又一张年轻稚嫩却写满了同样不服气的脸庞。
她再次想起了向鸿的一句话。
“能生活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幸运,因为这意味着阶级还未固化,上升通道还未对我们这种底层人关闭。”
赚很多钱、成为人上人,也许这才是符合世俗定义的成功人士。
但是向阳发现,她对那样的人生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期待感。
少女站在前方,目光明亮昂扬,如一轮越过海面冉冉升起的朝阳,平等地照耀着每一个人。
此时的小少女不会知道,她的眼神有多温暖,又和江海洋多么相像。
向阳说:“所以,我们要一直走,无视那些人的冷眼和嘲笑,咬牙切齿地往前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阶级跨越,改变祖祖辈辈的命运。”
“从南山镇到北京,从骡马到罗马,我们究竟要翻越多少偏见的山,淋多久世俗的雨?我不知道。”
“但是,我不想认输,你们呢?”
短暂的静默后,是几乎能掀翻整间教室的呐喊。
孩子们涨红了脸,对着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对着所有的偏见和不公,亦或者所谓的命运,声嘶力竭地抗议道:
“我们也绝不认输!!”
比金钱还要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向阳听着同学们的呐喊声,觉得这就是所有的答案。
教室外的江海洋含泪看着这一切。
和她一样被震撼到的,还有两个人。
分别是穿着西装的中年女人,以及扛着摄影机的年轻男人。这是郑冉茗托了人脉,请来的市电视台记者。
而教室里的所有情景,都被完整的收录到了摄影机里,后来被放到了纪录片的片尾,在未来震撼了数以千万的国人。
也是从这时开始,天陵市电视台开始对育英中学的毕业生进行为期十五年的追踪报道,成为中国第一部完整展现小镇孩子奋斗之路的系列纪录片,最后甚至被送到外国获得了许多奖。
这个纪录片被后世的人戏称为《那些年,被阳姐带飞的大佬们》。
而在此时,市台的女记者看着教室里斗志昂扬的孩子们,感慨万千,结合向阳的名字,突然灵光一闪,决定给纪录片起名为——《向阳而生》。
这几天天天跑医院,也不知道是阳了还是感染了流感,从昨天开始发烧,身上也腰酸背痛,我还一直没意识到,直到今天开始拼命咳嗽,嗓子发热,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在发烧。本来约好了明天做手术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如果做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按时更新,总之我努力吧。
哦对了,你们别担心,不是什么大手术。是我身上长了一个硬疙瘩,必须切掉做病理才能知道这是什么,医生安慰我说是大概率是良性的纤维瘤脂肪瘤之类的东西,我也决定不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