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瞰海图 > 第2章 军报(二)

第2章 军报(二)

西南边郡,迦翮关。

段行禹坐在马上扬了扬手里的一沓书信:“还有没有了?还有谁给京都的家里人写了信的快点拿过来,过了这次就得再等一年了,咱们回一趟京都比打仗都难。”

段行禹:“没有了?真的没有了?那我可就走了。”

军中几个汉子笑道:“侯爷,你再不走拿的信可就叫风给吹凉了,哪里还能热乎着到京都。”

段行禹一边把信往衣襟里塞一边笑:“谁说不能热乎着到京都的,都给塞衣服里暖着,到京都了保证拿出来和那刚出锅的包子一样热乎。”

“行了,快走吧,”同样坐在马上的贺季无奈道,“还跟刚出锅的包子一样热,是要烫死你吗。”

“你懂什么,你个光棍,”段行禹拽住缰绳,“驾!回京都喽。”

贺季也驾马紧随其后:“你说什么,你不也是个光棍。”

皇城,庆元殿。

广和帝林建裕高坐龙座之上,颇有些发愁:“近日,镇北将军中毒不醒之事诸位爱卿应当都听说了。朕派孙太医去瞧了,情况不容乐观,所幸是保住了性命,但也元气大伤不适合再上北域的战场了。可北域不可一日无主将,不知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最先站出来的是左副都御史:“禀陛下,臣以为禁军卫将军何正虎谋略过人、又有多年防护经验屡立功勋,可试北域主将一职。”

“北域蛮荒之地,京都的经验又如何管用,”兵部尚书赵务铮反驳道,“何正虎虽有谋略但武功平常又不善统领,难当北域主将大任。北域为常齐要地,接壤沙夷十九部,为主将者需得文韬武略、熟悉地况才能统领的了北大营。”

“赵尚书虽言之有理,但论熟悉北域地况者岂不是北大营中人,按照这个意思北域新的主将岂非只能在北大营中选人?”

“若在北大营中选人,镇北将军的副将陈文旭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不妥,陈文旭无统领之才,做副将可称良将但为主将便不可取了,”鸿胪寺少卿孟元卓出列道,“北域统帅并非是要在北大营中选人,但刚刚赵尚书所言不差,北域是边境要地,向内是淮州万民,向外有沙夷虎视眈眈。要做北域主将者文韬武略、熟悉地况只是其一,也当制衡内外。”

孟元卓是是广和二十二年的三元榜首,自广和帝登基以来连中三元者唯此一人,他又是当今太后孟庭祎的本家,后任鸿胪寺少卿一职,在与外邦的交易上立功颇多,如今常齐与西洋的商道便是他一手促成的。

孟元卓说制衡内外,对外自是制衡沙夷十九部,对内当是制衡军权也就是制衡世家。

世家之弊颇多,是历代帝王都明白的理,可百年世家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若非良机如何制内。

霎时殿上一片安静。

广和帝静静的看着孟元卓,帝王之仪,不怒自威。他知道孟元卓说的对,北域要地不可偏颇,当初任左既白为北域主将除却才能出众外便是看中了他非世家出身,可这些并非他作为帝王能明说的,他也得制衡朝野。

“外治沙夷,内治军中,北域主将是该如此。”当朝太傅褚文忠缓缓开口。

褚文忠是三朝元老,自泰兴十二年入仕到如今,任三朝帝师,官至太傅,已过古稀之年。他开口便重定了孟元卓所说的内外,外为沙夷,内为中军!

孟元卓也随之附言:“太傅所言甚是。”

褚太傅毕竟是广和帝的老师,除却君臣之谊外还多了份师生之情,广和帝到底是更为信重的,他问褚文忠道:“不知北域主将一职太傅可有人选?”

“北域主将关系重大,老臣不敢轻易妄言,有所意属也需三思而后禀陛下。”

褚文忠“有所意属”四字一出,不知在殿中多少人心里砸出一个坑来。毕竟是三朝元老,天子之师!

广和帝神情未变,只对诸卿道:“此事是该慎重考虑,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

众臣齐齐跪下:“恭送陛下。”

慈寿宫内檀香袅袅,太后孟庭祎坐在软榻上,虽是平日在自己宫内只戴了半簪还是显出一身贵气,暗紫色的宫袍更衬的她雍容华贵。

林微宜将沏好的茶端给太后:“祖母,茶好了。”

太后接过茶碗,轻放在了旁边的案几上:“微宜,坐着吧。”

林微宜依言坐在了太后旁边:“我瞧祖母心神不宁,似是有心事。”

“北域之事,惹人心忧,”太后叹了一口气,“当年选左既白做北域主将,哀家本以为北大营的军权与世家纠葛可以告一段落,可如今左既白无法再统领北域,再选主将又得与各个世家周旋,难啊。”

林微宜:“如今再从朝中武将中选一个能胜任北域主将又与世家不沾关系的确是难事。”

林微宜:“也不知左将军中的是何毒,太医院也没见有消息传来。”

“太医院如今也没有看出名堂来,只断出是毁人经脉的毒,用药暂时封了毒性,但这毒一日在身上便一日坏着身子,”太后眼底似有悲意,但转瞬间又恢复了平静,“可惜了好好的将才,还是栽了跟头,万幸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孟庭祎在宫中多年,从皇后到太后,见过了太多的东西,其中不乏能臣暮老、名将陨落,只是看过了这江山多少年,依旧觉得惋惜。

林微宜自小多在太后跟前,知道她心里所想,安慰道:“孙女听闻江南怀悲寺的如尘大师精通北域毒术,已经差人去请了,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竟是这样的巧,前脚有镇北将军中毒后脚精通毒术的大师便叫你听闻了。”

太后哪里会看不出这是林微宜特地去寻的消息。

太后:“你此举虽是好心也是想顾全大局,但世家争锋向来激烈,当朝又未定太子,你身为长公主,制衡世家的想法若传出了风声必身陷风波。”

林微宜知道太后这是在担心她,怕此事为世家所知会扰乱局面陷她于危险,她毕竟是长公主,位同亲王,手里握着实打实的权力。

“祖母莫要担忧,”林微宜轻轻覆上太后的手,“出家人慈悲为怀,如尘大师闻左将军之事心生不忍,不肯见名将陨落,特来相助,一切都是大师心中善念,哪里有我一个女儿家的事情。祖母且放心,孙女心中自有分寸。”

林微宜:“毕竟当今常齐军权与世家权力算得上分隔开的唯有北域和西南边郡,这满朝武将也再难出一个左既白和段行禹了。”

常齐自建国以来军权与世家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后来更是愈演愈烈,历代帝王无一不想削弱世家的权力,可到如今算得上成功断开军权与世家的也仅有两地。先是左既白横空出世统领北大营,让杜家丢调了北部的军权,门单势微的瞿河左家成了斩断军权与世家的第一刀。后来段行禹起身于草莽之间,救西南边郡于水火,击退了边郡岓剌部的侵犯,又从楼家的手中抢过了西南的军权。这两人皆因时而出,成了世家与军权之间的高墙,如今再观满朝武将,当是后无来者!

“你有分寸便好,”太后道,“只是今日早朝之上,陛下已经将重选北域主将一事宣告朝野,怕是有大师来了也机会渺茫。”

林微宜:“早朝之事孙女也听说了,我此番请如尘大师也是想侥幸一搏,若是有法子那自然最好,若是左将军之毒当真无解便只能重选主将。”

“重选北域主将是难事,可若抛去那些固有的看法,再选出一人继续隔断北域军权和世家倒也不难。”林微宜轻轻笑道。

太后:“微宜可是有了想法,不妨说与哀家听听。”

林微宜:“为北域主将者首先需得有为将之才,在文,可出攻守之计,在武,可敌蛮夷之师。军中整治自是也不可偏颇,北域地况特殊,北大营在左将军的带领之下早已有了自己的行军之风,统军者若是出自北域那便更好。想要制衡世家,那便不可无功无名,需得向有功绩堵住京都悠悠众口。”

林微宜:“这样的人在朝中武将里确实难寻,可在这天下人之中,若是不以男女论英雄,那便好找,人此刻就在京都之中。”

林微宜正色道:“继北域主将者,当属左将军之女,瞿河左家左清润。”

闻言太后眼中也闪过一抹意外:“左将军之女?你想让女子为将?这个看法倒是独一份。”

“左清润少时便跟随左将军在北域,对北大营和沙夷十九部的情况当是再熟悉不过了,”林微宜继续道,“三年前魏丘之战,左清润独挑哈琊恪的亲兵救回了那些被围困的士兵,这已经证明了她有对抗沙夷的能力和护卫北大营的忠心。”

“可她是女子,常齐从未有过女子为将的先例,便是她有千般能耐,想要做北域的主将也是难上加难,”太后道,“微宜,世人心中的成见可比天高。”

林微宜:“可总有人会成为第一个打破这些成见的人。祖母,常齐虽无女子为将的先例,但孙女认为左清润未必开不了这个先河。”

左清润是在北域的风沙里养出的鹰,未尝冲不破那道枷锁。

官职融合了各个朝代

求评论[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军报(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雪夜新婚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