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白的日记】
我想见她,疯狂地想见她。
见她似乎是我的自我救赎。
可我不能见她。
我想干脆无休止地相亲,我在追求着那个可能出现的异性。人不能太贪心,这样对她不公平。
所以,我不能见她。
于是,我无法自救。
我还得去见一些陌生人,强迫自己去接纳一些我不喜欢的人。
家里这边开始不停地给黎秋白安排相亲,她不想因为个人问题和家里闹矛盾,每次态度也算配合。或许她心里还是抱着一丝“矫正”的期待,希望有一个男人带她过上正常的日子。
可她忘了,日子得自己过。
这次见的这位,比黎秋白小两岁。确实比起那些事业有成、一心选妃的三十加男性,这类刚入社会没多久的可能会单纯一些,让黎秋白喜欢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见面那天黎秋白先是去中南大学,和村里刚考进来的小孩一起参加了他们学校组织的国际美食节,她玩得很开心。以至于在刚见到这次的相亲对象时,还和人分享了一下所见所闻。
这次见面比较轻松,对方阅历尚浅,没有太深的城府。在谈到对相亲的态度时,黎秋白说:“我不排斥相亲,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社交圈相对固定,如果不通过新路径认识新朋友,可能也不会有新的喜欢出现。相亲是效率最高的路径。”
对方也认同,他说:“我其实已经相过很多次了,还花了钱。”
黎秋白那该死的好奇心又上来了,她追问道:“体验感如何?”
男方说:“上次有个女生,坐下没十分钟就说她朋友在下面等她,然后就走了。”
黎秋白说:“啊……既然决定见面,应该对客观条件都是满意的,至于内在的,还是要花时间了解才行。”
男方说:“是啊,所以我结束后就想给她打一分。”
黎秋白皱了下眉:“你们还有评分环节?”
男方说:“是的,评分会影响她给其他男生的印象,所以红娘没让我打一分。”
黎秋白没细想,两人换了一个话题。大概聊了一杯奶茶的时间,黎秋白想走,男方提议去江边散散步,黎秋白思考了一下,答应了。
见面后的下个周末,黎秋白周六上午需要加班,男方去了她公司附近,黎秋白遂请人吃了一顿饭。周日的时候,男方说要请回来。黎秋白闲着没事,也就去了。那段时间,《好东西》正在热映,苏今今和发小樊玉竹都推荐她去看。正巧中午男生请吃的饭比黎秋白前一天请的贵,黎秋白遂提议再请他看个电影,男生答应了。
黎秋白很少看电影,除非遇见很想看的。所以对她而言,看电影只是看电影。黎秋白看电影也不喜欢评价,她全身心投入地看,真情实感地爱上一些故事,爱上故事里的人。等电影播映结束,她也就抽离出来,甚至都想不起那些让她感动的画面。
但有人一起看,总要讨论一下的。于是,她问男生:“你觉得怎么电影怎么样?”
男生说:“还行吧。”
黎秋白问他:“两个女主,你更喜欢谁?”
男生说:“钟楚曦演的那个吧?”
黎秋白问:“为什么?”
男生说:“她化了妆。”
黎秋白又问:“那你喜欢宋佳那个角色吗?”
男生很直接:“不喜欢。”
黎秋白问:“为什么?”
男生说:“因为她没化妆。”
周日其实是个雨天,黎秋白很讨厌下雨,又冷又湿。但为了所谓的社交礼貌,黎秋白依旧化了妆,还穿了条裙子,她有在刻意地把自己装扮得更像个女人。
黎秋白感觉得到男生的好感,他甚至有点穷追猛打。黎秋白不觉得高兴,她只觉得累。
回住处时,她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我知道目前这个男生也许是我现有条件下能遇到的最匹配的了,可是我真的很疲惫,我和他们一起,连饭都吃不饱。我也真的不爱化妆,没有人规定女生就一定要妆容精致,长发飘飘,霞裙月帔。”
父亲说:“郎才女貌,老话都是这样说的。你如果有实力,反过来也行。”
黎秋白说:“我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在他请我吃人均两百的午饭时,我觉得有压力。因为我知道他没有很有钱。”
父亲说:“这说明他有魄力,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黎秋白说:“可我不需要。我对他的条件早就有了评估,我不会因为一个人多舍得为我花钱而喜欢他,我喜欢他只是因为他值得我喜欢,他不需要做多余的事情。相反,对一个我还没喜欢的人,他做得越多,我就会越有负担。”
父亲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犟,多去看看人的长处。”
黎秋白说:“我已经很努力地在看了。可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我已经长成这样了。”
这通电话最终不欢而散。
黎秋白当晚回去卸妆后,鼻头起了一个火疖子。
第二天一大早,男生就发来了消息。
“今天天气比昨天更冷了,注意保暖哦,亲。”
黎秋白没有回复。
过了三分钟,男生又发了两条信息。
“我点一杯热饮,早上温暖你的胃。”
“地址电话发我一下。”
黎秋白回复道:“不用了,谢谢。”
之后男生又发了几次信息,黎秋白会回复,但再约见面,黎秋白都拒绝了。久而久之,男生也就不再主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黎秋白从朋友圈看见了男生转发的视频。里面是一个穿着红色毛呢外套的女人,大波浪、大珍珠耳环,长相漂亮,但说的话却是:“男孩子一定要记住,男生娶老婆,一定要娶一个大大方方明事理的,输了能陪你东山再起,赢了能陪你君临天下的女人,而不是那个整天苏喂苏喂连饭都不会做的女人。”
黎秋白点进他的朋友圈,发现在这条视频之前他还转发了一条,里面是个男人的声音,说了一段话,“男人找对象,尽可能不要找优秀的女生,尤其是大龄优秀女生。因为女生自认为的优秀和主流社会的优秀是不一样的,很多女生没有搞明白,自己眼中的优秀和男生眼中认为的优秀是天差地别的。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小资女性’,什么他妈的小资女性,资本家就是资本家,普通人就是普通人,什么叫小资,说白了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普通工薪族。说你有钱吧,你钱也不多,也不经花。说你没钱吧,你比普通人工资高那么一丢丢,就这样优越感就爆棚了。最后就是有钱人看不上你,没钱人说你装13。这和古代的太监没啥区别,说他是男人,他零件不齐全。说她是女人,她又不会生孩子,不伦不类的。这类女生总是一个劲地标榜自己是独立的优秀女生,如果你问她有什么优点,她大概率会说,哎,我爱旅游、爱美食、会插花、会穿搭、会烘焙,这你妈算优点。这说到底都是花钱的项目呀,谁不会花钱啊?花钱要是优点的话,那败家娘儿们绝对是优质中的极品。而且你说的这些优点通通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毫无利他性可言。但反过来,很多女生评价一个男生是不是优秀,标准答案是这样的,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有存款,顾家,疼老婆,体贴,有仪式感,有责任心,会做饭,会做家务,各位仔细想一下,这一套标准下来全都是利他的,说到底都是对伴侣有利的好问题出来了。……”
这两段视频给黎秋白看笑了,男生好歹是研究生学历,但辩证法他似乎没有学习。第二段视频存在非常明显的逻辑漏洞,他默认了所谓“小资女性”是花别人的钱,然后给这类女性贴上“败家”的标签。再用这类女性去对比所谓的“十好男性”。用一个性别群体的短板,去对打另一个性别群体的长板,只能说会达到格外提升某一性别群体的优越感。
再说第一个视频,拍视频的人虽然是个女性,但她说的话却是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陪伴从来都是相互的。哪怕在亲子关系中,比如有些妈妈会主动牺牲事业去陪伴孩子长大,根本原因是妈妈想,她想,她愿意,她在这段陪伴中掌握着她什么时候付出、付出多少等的主动权。而视频里的说法,却是支持男性去主动寻找、索要女性的陪伴,甚至控制着女性陪伴的场景和时间。这些道理隐含着双性地位严重不对等的前提。
黎秋白想,难怪男生之前说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看教育类的视频,原来这就是他认可的教育观念。
一定程度上黎秋白感谢拍这两段视频的人,因为她不再有任何的负担和愧疚,甚至帮她找到了在与男生相处时不适的原因。
黎秋白曾和莉莉说过,她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情绪海绵,太容易吸收别人的痛苦。
莉莉说,你只是太善良,太擅长换位思考,以至于总把自己的感受置于后位。
于是,黎秋白决定不再理智要求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感情不是工作,婚姻也不是项目,自我麻痹可以把事情做完,却永远也不会有爱。她的两段相亲经历已经告诉她,一旦有不适,就可以不用继续了,因为后面只是不断地增加坐实那种不适感的要素而已,结果早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从这一天起,黎秋白决定在感情里任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