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如榆近来行为颇为神秘,终日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府里下人说他偶尔现身时,周身的气场也是压抑得令人窒息。
我带着一些茶点前去查看,他见到我时,脸上的表情竟比哭泣还要苦涩:“你曾说过,若有事情,我应当坦诚相告。”他停顿一下:“所以,这件事我不能向你隐瞒。”
皇太后自从先帝驾崩之后,心中一直存有疑虑,觉得先帝的死并非如表面上那般简单。
尽管她多次派人暗中调查,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或进展,太皇太后又病重。
没有办法,就只能从最能接近先帝的人入手,因此,她暗中派遣了自己最信任的密探,密切监视那些曾经服侍在先帝身边的人。
她希望通过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无论如何,哪怕是最微小的线索,也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
同时,皇太后也没有忽视那个外来的天竺方士。
方士以他们的神秘仪式和奇异的丹药著称,先帝在世时对其颇为信任,甚至在病重之际,也依赖他们的治疗。
皇太后怀疑,这方士可能知道一些关于先帝死因的秘密,或者他自己就与此有关。
在李朝,渴望得到长生不老之术的人众多,许多人因服用所谓的仙丹而相继去世。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不愿放弃对这些灵丹妙药的追求。
他们中有些人甚至相信,那些离世的人实际上是已经得道飞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个体的肉身无法承受仙丹的强大效力。
但,皇太后不是这样想的,而且,她觉得有人和她是一个想法。
因此,她命令密探们不仅要留意近侍的行动,还要密切关注这些天竺方士的行踪,以及他们与宫中其他人的交往。
不久前,那位天竺方士突然去世,皇太后的密探注意到先皇的近侍开始慌慌张张地四处搜寻某些物品,于是迅速将他拘捕。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近侍很快就承受不住压力,坦白了当年是他向先帝推荐了那位方士。
近侍承认,这些年来因此收受了不少贿赂,现在担心东窗事发,便打算将方士给他的银铤转移到一个更隐蔽的地方以掩人耳目。
皇太后还是觉得不对劲,她下令对此事进行彻底的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最终,在方士的住所内发现了一些炼丹用的原料,从此终于揭开了真相的一角。
这些原料中许多是极其罕见的,对这些稀有物资的来源进行追溯后,发现它们都来自京城中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这家店铺外表普通,经营也算正常,但店内所售的药物价格昂贵。
方士为先帝炼制丹药多年,且数量庞大,经过核算,发现方士在这些原料上的花费远远超出了他的所得。
这一发现让皇太后更加确信,真相就在眼前了。
然而,追踪到这里就陷入了僵局,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突然消失在了茂密的森林深处,让人无从继续前行。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被巧妙地切断,每一个可能的证据都被精心抹去,留下的只有一片迷雾和无尽的疑问。
这种情形让人不禁怀疑,背后是否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使得真相变得难以捉摸。
在这场事件的受益者中,已故之人无法参与其中,那么剩下的就是那些还活着的人。
再者,究竟是谁拥有足够的影响力能与皇太后相提并论呢?
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这个人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和布局,他如何能够如此自信,确保最终受益的人会是自己呢?
当时可是有太子殿下在前。
我曾设想过无数可能的可能,这种当然也在其中,然而,当事实如此**裸地展现在我面前时,一时间无言以对,不知该如何启齿。
“我受先帝与皇太后养育教诲,太子殿下对我更是如同胞兄弟。”
他的话语落下之后,再无赘言,只需静静地伫立,我便洞悉一切。
皇太后为什么会告诉他?
与皇太后的决绝相比楚如榆却显得犹豫不决。
我知道,他坚信:“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如果真的跨出了那一步,做出了决定,他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
就是这种矛盾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之中,楚如榆他力求做到最好,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心中的道。
等到真的做出了违背自己准则的事情时,那种罪恶感和自责将会像一块沉入的水中的石头压在他身上,难以安宁。
就如现在他眼神中压抑着迷茫和焦虑,这是我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过的情绪。
而我也不甘成为棋盘边的看客,如果他们可以,我又什么不能做执棋者。
既然如此,不如我来破了这个局。
我看着他,努力挤出一个安慰的笑说道:
“楚如榆,你抱抱我。”
时隔两日再次入宫,每一次踏进这座宫殿,我都不禁为它的庄严与宏伟而感叹,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又压抑至极。
夭夭猜到我并非无缘由的到来,开门见山:“所为何事?”
我扑通跪下,说出所求。
良久后,夭夭似乎释怀了,叹出口气,流下泪水,边哭边笑着骂我:“你忘记我说过什么吗?胆子这么大了!跪一下就要我做这捅破天的事情。”
她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中,细述着我们幼时初见。
“我从小结识了许多世家的千金,但悦之,你知道我为何偏偏与你最为亲近,与你总有说不完的话吗?
六七岁时我去你家,总是听到林小娘子身体不适,无法见人,我就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弱柳扶风,楚楚可怜的人儿。
直到后来,我终于得以见到了你。
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一副大人模样说教你阿弟,还说他不听就打他。”
“哪有,我每回都是吓他,因为我知道他怕我再生病,会让着我。”我一直知道从小到大因为身体原因他们都会格外照顾我。
“是啊!那时候你瘦得仿佛一根竹竿,躺在病榻上,看起来确实弱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悯。
玖姨在一旁心疼得直掉泪,你还能把人逗笑,在病床旁又哭又笑的。”
“陆小娘子记性真好,原来我那时是这样的。”
“当然记得,那时在你祖父的院子里,你看我想学你祖父那套剑法,于是便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想学,结果,吃尽了苦头,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怕我记不住还把招式画了一本子。
当时我父亲只喜欢灼灼,只有你对我最好。”
“我也是因为你对我好啊!”
“你也说,我那时躺着多无趣,又怕母亲见了哭,就你整日整日陪着我。”
夭夭伸出手指轻轻弹我脑门:“我那是因为不想回去罢。”
“昔日他对我盟誓,言:天作比翼鸟,地结连理枝。然终背信弃义于我。我亦曾言:若君负我,可挂东南之枝。”
“天大的窟窿我陪你捅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