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洛阳旧事:女帝师的养成之路 > 第1章 序幕 秋辞洛阳

第1章 序幕 秋辞洛阳

秋日的洛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昭阳郡君卫昭站在城门外的长亭边,一袭素色深衣,衣袂被风吹得微微扬起。她已过了不惑之年,眼角有了细纹,鬓边也添了几丝白发,但那双眼睛依然清亮如秋水,沉静而深邃。

她回望这座巍峨的皇城——她生活了四十年的洛阳。

七岁入京时,她还是个牵着父亲衣角的懵懂稚子;十四岁嫁作苏家妇,红烛影里犹带新妇娇羞;十五岁那年冬雪皑皑,太宗皇帝龙驭宾天,她与幼弟跪在灵前,看着那顶沉重的十二旒冠冕压在孩童单薄的肩头;十八岁时父母离世,她扶着灵柩走过朱雀大街,漫天飞雪与纸钱共舞;二十四岁那年寒夜,苏哲握着她的手渐渐冰凉,窗外北风呜咽如泣;三十岁立春那日,先帝泣血托孤,檐下冰凌初融,而她的鬓角已染霜华。

如今,她终于要离开了。

“郡君,该启程了。”侍女轻声提醒。

卫昭收回目光,轻轻颔首。她登上马车,车轮碾过官道上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掀开车帘,最后看了一眼洛阳的城墙。

这座城,承载了她的一生。欢笑与泪水,荣耀与屈辱,都深深刻在每一块城砖里。如今她要离开了,带着满心的回忆与未了的牵挂——虽有牵挂,但她知道,离开了她的羽翼,才会有更快的成长。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命运,就像当年她独自面对朝堂的风雨时一样。雏鸟终要离巢,方能翱翔九天。

“走吧。”她放下车帘,声音很轻,却透着决然。

马车缓缓前行,离洛阳越来越远。卫昭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车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帘子,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了那个七岁的小女孩,牵着母亲的手,跟随父兄走进这座陌生的皇城。

马车缓缓前行,阿昭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可洛阳的往事,却如潮水般涌来。

她想起七岁那年的陇西之行,那个改变她一生的夏天。在泾阳行宫,她遇到了太宗皇帝,也遇到了她的苏哥哥,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太宗待她如亲生女儿,把她当继承人一样精心教养。可她一心想做苏哲的妻子,做个寻常人家的妻子。当太子妃的凤冠摆在眼前时,她毫不犹豫地婉拒了这份殊荣。可命运总是戏弄世人——她越是逃避权力的漩涡,就越被推向风暴的中心。最终阴差阳错间,她竟以更曲折的方式,踏入了那个她曾经避之不及的朝堂。

马车行至洛水畔,阿昭命人停下。她走到河边,望着滔滔河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许多故人的影子。

最清晰的,是太宗皇帝临终前的嘱托。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彼时已瘦得脱了形,却仍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将她和先帝唤到榻前。他先对儿子说:“治国之道,在于知人善任……”而后转向她,黯淡的眼中迸发出明亮的光芒:“阿昭,你要记住,商道即是民心。商旅往来之处,方言融通,习俗相染。这才是真正的……天下一统。”他枯瘦的手指用力抓住她的手腕:“你们姐弟……要互相扶持……”

还有先帝,不是血脉胜似血脉的亲人。

先帝驾崩那日,也是这样的秋天。

他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却仍紧紧握着她的手:“姐姐……朕走后,朝局恐有动荡,太子年幼,你要多费心。”

她垂眸应下,心中却一片冰凉。先帝走了,带走了最后一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她的夫君也早已病逝,这偌大的洛阳城,她的骨肉至亲,只剩下一座座冰冷的墓碑,和几个尚未成人的孩子。

可这座洛阳城,留给她的也不全是伤痛。

她记得父亲教她读书时慈爱的目光,记得兄长们带她骑马射箭时的欢声笑语。那个在朝堂上威严的先帝,唯独在她面前才会露出孩子气的一面,病了要她喂着才肯吃药;有时政务烦心,就非要她亲手煮一碗杏仁茶才肯继续;遇到难决之事,总要缠着她问:“姐姐觉得该如何是好?”

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畔回荡。小皇帝常常在御书房议政后,特意命人备下茶点,只为了能和姐姐多说会儿话。有时议事到宫门下钥的时辰,内侍们急得团团转,他却执意要送她到宫门,一路上说些朝堂趣事逗她发笑。

“姐姐你看,今日王尚书又在朝堂上打瞌睡了。”他模仿着老臣点头打盹的样子,惹得她掩唇轻笑。走到宫门处,却又突然正色道:“明日早朝,姐姐可要早些来。”

朝堂之上,她也并非孤军奋战。老丞相张琰总在关键时刻为她据理力争;专营司王崇为她商行天下;将军崔瑁为她镇守边关;还有程颐,那个才华横溢的匠作大监,永远用倾慕而克制的目光追随着她,在她最艰难时递上一封封力挺的奏章。

而最温暖的记忆,莫过于苏哲。那个守候她七年,在最无望中依然坚持的温润君子。即便她的彪悍天下皆知天下皆畏时,也会一边替她揉手一边问,“你疼不疼?”在那个专精农事的“呆子”眼里,她永远是“世上最好的阿昭妹妹”。

秋风拂过,阿昭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润。河水依旧奔流不息,如同这座城给予她的记忆,有痛,亦有光。她转身走向马车,衣袂翻飞间,仿佛又变回了那个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卫家小女儿。

“郡君,蜀中郎君前日来信,说已备好府邸,就等您到了。”侍女递上一封家书。

阿昭接过,指尖轻轻抚过信封上的字迹——那是她儿子苏昀的亲笔。

几年前,苏昀外放蜀中牧守,她虽不舍,却也明白,男儿志在四方,不该困于洛阳这一方天地。

如今,她终于也要去蜀中了。

她展开信纸,儿子的字迹工整有力:

“母亲大人膝下:儿在蜀中一切安好,只盼母亲早日启程,与儿团聚……”

阿昭唇角微扬,眼中却泛起一丝湿意。

洛阳是她的前半生,而蜀中——大哥的牧守之地,埋骨之所,程颐的故乡,或许就是她的归处。

她收起信,望向远方。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郡君,且慢行……”

忽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呼喊着。

侍女掀起车帘。远方旌旗招展,一队盛大的仪仗正踏尘而至,铁蹄铮铮,卷起漫天烟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婚后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