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正午。
“施监正,小女这厢有礼了。”
大楚宫学堂的官房门口,走进来一手提食盒的明艳姑娘,华裳在身,环佩叮当,见礼时笑得格外清甜。
端坐书案后的女官一身绯衣,面容疏朗整肃,不见一丝多余表情,只淡扫她一眼便收回了视线,手中毛笔不停。
“又不理我?真想扒了你的冷面,拿去做皮影。”
习惯了冷脸的言婳将食盒砸上书案,轻车熟路绕去她身后的柜中翻找小碟,将食盒中新制的茯苓糕装盘,送去施琅眼皮底下,还用手掌扇了扇香味。
“莫闹。”
施琅反手压住她躁动的腕子:“我有急事,你一旁稍坐。”
“何事比我重要?”
言婳才不肯在旁安分等候,探了脑袋去瞄施琅写的字。
生来就是家中掌珠,仗着祖母言锦仪当朝太傅、侍中的显赫身份,这么些年来,谁的管束她也不放在眼里的。
也就眼前人,勉强能唬她一唬——
施琅飞速以手挡住长信,冷声警告:“再闹,我寻陛下告你一状。”
“不看就是了,又凶我?”
言婳悻悻抿了嘴,百无聊赖地坐她身旁发呆。
直到半刻后,她眼见愁眉不展的施琅遣下属送走了封好的长信,才收起懒散模样,好奇问了声:
“你留宫不出数日,到底因何事烦忧?”
“陛下托我寻人,不易。”
施琅惯常言简意赅,视线扫落碟中精致的桃花样点心时,深锁的眉心散了三分。
言婳见人留意到点心,麻溜选了一块戳上她的唇:
“尝尝,我新学的,做了半日呢,祛湿解暑热的。”
眨眼间糕点堵了嘴,施琅只得抿了一小口。
她不爱甜食,这算给面子。
“好吃吗?我只放了一点花蜜。”
言婳满眼期待地望着她,为免冷场,又追问道:
“何人失踪要你帮忙寻?你这学究有啥人脉,可需言家相助?”
“慎言,是殿下,你不知?”
施琅轻声回应时,看向言婳的视线潜藏匪夷的探寻。
储君失踪事大,陛下没道理瞒着权倾朝野的言侍中,言婳怎会没听到风声…
“殿下丢了?唉,祖母又不和我说朝事!”
言婳环起双臂,吃惊之余还涌出了消息落伍的憋闷。
太女前阵子不顾陛下反对,主动请缨去朔方治水患,但随行人马众多呀…
怎就丢了?
施琅怅然一叹:“朔方有我同门,且找找看。”
当朝陛下江颂祺与她乃青梅情分,而小她们十余岁的江晚璃,幼时与她们情谊甚笃,可惜成年后心事深沉,愈发让人捉摸不透了。
就说眼前的言婳吧,昔日本是江晚璃最倚重的伴读,也不知何故,突然遭了太女冷落。
如今,太女是主动隐匿行踪,还是真遇了险,施琅看不透。
朔方、平卢、范阳三节使辖区的大小官吏早已惶惶无定,皆派了人搜寻。
今上是过继的皇嗣,江晚璃才是太后的宝贝独苗,若太女有个三长两短,地方官的人头可都得祭天!
也因此,流经萧岭的不渡河沿岸驻扎了好些官兵,不说用意,只盘查来往行人。
向阳村口的桥头也有兵。
慧娘见此阵仗,不敢再赶人走,唯有静等风声散去,免得给全村招祸。
至于江晚璃,她本想早日离开的,可听说府衙派了兵大兴盘查之举后,又改了主意。
她流落到此,是因一场意外行刺,且她怀疑行刺的就是官军,是以对这片地界的兵,没有半分信任。
自也不可能主动暴露身份撞上去。
七月初十,傍晚。
林烟湄砍柴回来,气喘吁吁地跑去水缸前舀了瓢凉水,咕咚咕咚灌进肚。
留宿多日的江晚璃已摸清了娘俩单调的生活。
豆饼隔老远辨识出家人的脚步,跑进屋朝她汪汪叫。
她便提前备好干净的手绢,在屋门口等人,待林烟湄喝饱水,上前帮人擦擦额头的汗,随即伸手讨要:
“花儿。”
林烟湄咧着小嘴讪笑:“没花了。”
“拿来。”
江晚璃不上当的。
林烟湄每次上山,怀里必藏一捧五颜六色的野花,摆在房中别有一番旨趣。
这点期待,成了江晚璃忍耐山野枯燥的难得调剂。
“怎就骗不了你呢?”
林烟湄低头取了花,转递江晚璃,惋惜感慨:
“天色向寒,花败了许多,以后真没了。”
江晚璃照旧轻嗅几息,野花香气淡,孤芳独绽,颇有与世无争的傲气。
“桥头的兵还在?”
“在。阿婆呢?”
“有位柳娘子邀她去扎河灯。”
林烟湄冲了把脸,擦手时随口合计:
“要中元了,河灯大卖能换不少钱。我寻她多拿些秸秆,晚些一起编。”
江晚璃一手捏着野花,一手抚着饿瘪的肚子,软了语气商讨:
“晚饭还没做,我不会…”
“那我先烧火。”
林烟湄格外好说话,拍拍手说干就干,抱着柴直奔灶台,欢欣道:
“青雾姐姐,你洗条咸鱼,今晚吃白粥。”
望着傻姑娘高兴的模样,江晚璃心口满是酸楚。
这儿的咸鱼她觉得难以下咽,但一碗白粥配咸鱼丝,在林烟湄眼中,竟成了少有的美味。
院外坡地种着黄豆,江晚璃却从未在家中见到过半粒豆子。
家里只有名为“豆饼”的大黄狗,沾了个豆字。
堂屋墙上挂着的布袋中有几两稻,是前几日慧娘从集市换来的,说是米汤有营养,能给江晚璃补身体。
打小参汤当水喝的江晚璃,对“补品”有了新的认知。
她把咸鱼洗净放上案板,等着林烟湄得空切丝。
林烟湄添柴时笑吟吟端详着她:
“陆大娘说河里来了小虾,明天我去捞捞看。”
江晚璃悄然背过身走了。
这些日子林烟湄常常这样打量她,看得她不自在。
她问过一次,小姑娘特别坦荡地说:
怪她长得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话说到这份上,江晚璃若拦着不许瞧,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不如直接躲开,不给小鬼盯她的机会。
林烟湄看她回了屋,托腮叹了口气。
开荤都调动不起江晚璃的积极性?
长得美有何用,脸上表情八成时间是寡淡的,总觉得缺了些有血有肉的人气儿。
当晚,朗月凌空。
江晚璃自觉搬了个小凳,与娘俩围坐院中,借月华微光,学着编河灯的骨架。
她在试图融入这个小家,以消弭慧娘持久难散的戒心。
其间,慧娘瞅过她好几次,偏偏不言语。
往常只有老少两人做活计时,都有说有笑的,今儿多了个人,反倒清静了。
林烟湄向来有眼色,脑子也机灵,她编好几个灯后,起身舀了清水分发,顺带寻了些话头:
“我听到蛐蛐叫了,一会去捉两只。”
“想去这就去。”
慧娘还是很宠她的,这些小杂活,本也无心让孩子插手。
“谢谢婆婆!”
林烟湄欢欣地拍了拍江晚璃的肩头:“阿姊,一起去。”
江晚璃正发愁林烟湄离开后她与老人独处会尴尬呢,这邀请实在妥帖!
她二话不说,起身跟上。
林烟湄不敢带她走远,只拉着人围着自家院外的草丛转来转去。
蛐蛐灵活,江晚璃又放不开手脚,林烟湄废了好大劲才捉到两只,装进了陶罐。
她随手拔两根狗尾草,递给江晚璃一根,怂恿人与她一起斗蛐蛐。
江晚璃无甚兴致,此番消遣,她五岁就玩腻了。
本着不驳人心意的宗旨,她敷衍又草率地拨着草棍,试探道:
“梅儿既非犯人,可想跟我离开这?”
“我为何要离开?”
林烟湄眼中涔满了不解。
萧岭穷苦,却也是她的家。
这儿的一草一木,铸就了她成长的全部记忆。
“此处荒凉苦寒,才成为流放地,外面生活更好,你还能去学堂。”
林烟湄闷头逗弄着蛐蛐,没接话。
“别处有你没见过的风景,你若跟我走,鱼虾日日有,也无需砍柴耕田。”
江晚璃是真心实意想把林烟湄拐走的,这姑娘善良又灵秀,稍加点拨必成大器。
衣食无忧、读书求学、不再辛苦劳作、山外的新奇风物…
林烟湄心下动摇,这些筹码的确是她憧憬多年的幸福生活。
幼年,她在镇上结识了一位女夫子,自那以后就在心底埋下了颗种子:
读书人考取功名,可为亲人求恩赏。
她是能应考的自由身,也曾想借科举一途,助慧娘脱离苦难。
可惜她读书日短,没等她有胆量应考,去岁朝中的大赦文书就到了。
这本是天大的好事,但慧娘与向阳村二十余口老幼,无一人想搬走。
她不理解,只能尊重慧娘的选择。
林烟湄思绪烦乱,没了耍蛐蛐的心,蹲地上发了好一会呆。
江晚璃心道有希望,默默等着,没有打扰她权衡。
晚风悠然,拂过树冠时沙沙作响。
良久,林烟湄拍拍屁股起身往院中走,坚定地道出决断:
“婆婆在哪我在哪。我不知阿姊为何舍得抛弃亲情,离开富贵的使君府,但对我而言,有婆婆在的地方,就最好。当然,相识一场,你走那日,我定会相送。”
一句话浇灭了江晚璃所有的幻想。
前功尽弃。
看来,小林不接受利诱的路数。
江晚璃:揣摩心思居然失败了?那就拿这小机灵练练攻心术吧
林烟湄:再好看的姐姐也不能当饭吃,要让我背井离乡?没戏没戏~
咕咕:今天除夕耶,你们先团结下,祝看官们新春快乐?
小林&小江(左边抱点雪,右边牵豆饼,中间偷偷拉起小手·相视一笑):祝看官宝子们新年财源滚滚,吃嘛嘛香,心想事成,长乐未央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