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亚青6岁该上学堂的年纪。母亲布香玲闲余时间利用碎布手动逢的书包,四方袋子虽不似店里商品一样华丽,却装着母亲的慈爱之心。剩余的布料挽起一个蓝色蝴蝶结嵌于书包上。
昏暗的油灯映着陈妍的面庞。她静静的立于油灯旁。画面中的女人布香玲是年轻时的外婆。
焦亚青是她那早逝的母亲。陈妍好想去拥抱一下她们,告诉她们她很孤独,她很想她们。微微颤抖的指尖快触碰到外婆的肩膀时止住了。
她触碰不到!她触碰不到这里的人和物,更无法和这里的人说话!尽管竭力的克制住情绪,可在眸子中滚落地面的泪滴还是出卖了她。像个局外人。不,此时的她就是局外人。
焦亚青睡醒一觉,揉了揉睡眼朦胧的双眼下炕小便,见母亲的手还在灯光下来回穿梭的忙碌着。茫然问道:“娘,你还不睡么?”
“快了,还有一些收尾的地方,你先去睡。”布香玲百忙之中看了焦亚青一眼。又投入到逢书包的工程中。
翌日焦亚青一大早便起床拿着母亲缝制的书包向三个哥哥炫耀。小姑娘叽叽喳喳的声音宛如树林中的麻雀,哥哥们似乎习惯了这样吵闹的妹妹。
“大哥,二哥,三哥,你看娘给我新做的书包,好看吗?等九月一号开学,我也可以和你们一样去学堂啦。终于不是我自己在家了。”焦亚青那双好奇的眼睛充满了对学堂的向往。
三个哥哥相视一笑,“是啊,马上也要上学去了。可不要再淘气了。”
听闻哥哥们这样说的小丫头,粉嫩的小舌头伸出老长冲着他们做个鬼脸。
母亲布香玲看到儿女们嬉笑打闹,无奈的笑了笑。日子虽然过的清苦,却也算温馨。三个儿子大女儿五六岁,已然可以下地帮着干活。加上父亲做散工的工资勉强能糊口。
陈妍就在旁边一直看着看着……
日子眨眼间到了开学的时候,焦亚青一蹦一跳跟着哥哥们去了学堂。
而陈妍也跟着去了学堂,她好奇母亲小时候上学的模样。
老师分完座位后开始了千篇一律的教课。陈妍却看到此时的母亲百无聊赖的坐在位置上,手里仅有的铅笔转来转去,不时打着哈欠。屁股更是在课桌的掩饰下来回蠕动,活像屁股下有针在扎她。
陈妍忽而笑了起来,原来母亲小的时候上学是这个样子的。
画面一转,焦亚青上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而她却蔫蔫的提不起丝毫兴趣。
好不容易挨到放学,回到家中书包一扔。曾经那么好看的书包也不再宝贝。
对着外婆说:“娘,我不要去上学了,那数学我根本学不会。去了也是浪费钱。”说着一屁股坐在门前的台阶。
“怎么能不上学呢,家里就算再穷也不可能让你这么早就辍学的。你虚岁也才11岁,不上学要去做什么呀。好孩子,学不会慢慢的学,实在不行回来让哥哥们教你呢。”布香玲轻哄着幺女。
布香玲小的时候比现在更艰苦,这么艰苦的环境上到了八年级,那个年代的八年级可是货真价实的有学问了。要不是布香玲的母亲早逝,她是绝对不会辍学在家的。因此就算如今的家境不好,也从不会让孩子闲赋在家。
好说歹说,焦亚青就是不去学堂。布香玲无奈拿出来五元钱哄着:“好孩子,去上学吧,上学能学习知识,将来能让你的生活更好一些。只要答应上学,这五元就奖励给你。”
那会的五元对于小小的焦亚青算是巨款了。可即使“重金悬赏”下依旧没有动摇她不去学堂的决心。看着不去学堂的焦亚青,母亲愁容满面。
没办法之下又把焦亚青送去裁缝店里跟着裁缝师傅学习裁缝。想着好歹是门手艺,以后能养活自己。布香玲对女儿学习裁缝也没报多少希望,毕竟去学堂都不愿去。
可焦亚青学业不好,其他方面确实样样通。学裁缝师傅夸赞,学习一个月出师。
设计,选料,打板,裁剪,缝制,样样精通。
可把裁缝店的老师傅高兴坏了。要知道一个成熟的裁缝几个月出不来细活。
满脸褶子的脸笑起来更皱了。见到布香玲就开始夸赞。布香玲从最初愁眉不展也慢慢的对不去学堂的焦亚青释然了。
除却学习裁缝外,焦亚青更多的是帮着布香玲打理家里,为家里人做衣裳。父亲下地干活,焦亚青也会下地帮衬。
焦亚青十几岁时几个哥哥们都结婚了,从此焦亚青的生活又多了一项,给哥嫂们带孩子。给大哥孩子带大,再给二哥三哥带。有时三家孩子一起带。每天忙的鸡飞狗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