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85章 第九十七章过年

第185章 第九十七章过年

我问乾隆永寿宫库里那架玻璃炕屏是谁的?乾隆抬起头说:“你不提朕倒忘了,这里还存着件好东西。是江南巡抚进贡来的,当时炕屏未收入库里,皇考就将它赏给敦肃皇贵妃,因太过珍贵,皇贵妃不敢擅用,命人收入永寿宫的库里。一会儿叫人抬上来,把这架旧炕屏换了。金八宝的炕屏先收入库里吧。”乾隆所说的敦肃贵妃是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做王爷时的侧福晋,很得雍正宠爱。

初进宫时曾听贵妃和娴妃说我依稀有年妃的影子,

我问乾隆年妃的为人如何,是不是仗着年羹尧的地位,专横跋扈。

乾隆说,年贵妃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圳克尽敬慎,在皇后面前更是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当年皇考早有诛年羹尧之心,就是看着贵妃面子才迟迟未动手。

在我的潜意识里,因为年羹尧坏,总认为年贵妃也不是好人,她们说我和年妃像,贬大于褒。

年关越近,乾隆越忙,早在除夕前两天,一些外番君主和贵族王公,来中原向乾隆拜年,乾隆在保和殿摆国宴宴请他们,以增进彼此感情。除夕这天乾隆还有个封笔的仪式,即使再重要的公文,只能口授,绝不用御笔亲批。到了下午,乾隆才回到后宫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太后、皇后、众妃嫔及皇子、公主坐了满满一屋子,其实主子只有三十几人,宫女、太监倒有几百人。

列席的唯少了皇贵妃一人。

我上次密授宫女治伤寒的方法,银杉依言减了石膏,皇贵妃的病情缓和许多,可是血虚之症却无对症之药,乾隆每日焦虑不安,太医轮番诊治,各种名贵药材堆得像山一样,可是病情仍不见起色。

未开席前,乾隆先命纤儿去御膳房拣皇贵妃平素爱吃的菜选了几样送过去,还赏了她几根千年老山参炖汤喝。

纤儿回来时,我正和珞宪姑姑在廊下聊天,她偷偷扯了一下我的袖子,我回过头见她眼睛红红的显然哭过,我低声问她:“怎么了?大过年的哭什么?”她忙擦了擦眼睛说:“皇贵妃原来是如何标致的一个人,现在被病痛折磨的已经不成样了。奴婢送东西去时,皇贵妃醒着,听说是万岁爷赏的,她已经没力气起身谢恩了,说难得大过年的,皇上还惦着她。万岁爷命奴婢服侍皇贵妃用过膳再回来,可是刚吃了两口,就都吐了,人也咳个不停,痰中还见了血,这样还不忘着给奴婢打赏,奴婢临出来时,她嘱托奴婢让奴婢给令嫔娘娘带个口信,她虽是不中用的人,心里却明白得很。”

我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宫里有规矩,除夕夜妃子不许随便蹿门,我才止了想去看看她的冲动。我一直总觉得要不是因为我,皇贵妃不会受冷落,也不会百病缠身。

正当我自责的时候,珞宪姑姑劝我道:“娘娘不用自责,此事与娘娘无关,娘娘进了宫,做了妃嫔,就当好好服侍万岁爷。是皇贵妃想不开,得宠时,趾高气扬,失宠时,怨天尤人。娘娘不争、不抢,还有别人争,别人抢。万岁爷喜欢谁,连他自己都决定不了,何况娘娘!”珞宪姑姑平素不是个爱多嘴的人,唯有对皇贵妃说话有些刻薄,我看长春宫的年纪稍大点的宫女、嬷嬷,都不太喜欢皇贵妃,可能因她年轻气盛的时候,对皇后不太尊重。

正说着话,春桃走过来道:“主子,宴席开始了,皇后娘娘请主子快入席。”进了殿有宫女过来引着我坐在乾隆西首二桌第三位,皇贵妃的位置上坐着纯贵妃,皇贵妃没参加盛宴,对乾隆只是一时失落,接下来看着妻妾成群,儿女满堂,他的兴致也跟着高起来。

满桌子的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别说是吃,看都没看过。

太后因天冷,不敢久坐,早早退了席。太后前脚刚走,乾隆命我移到他一桌,让我坐到他的左侧,皇后坐到他右侧,由于在座的都比我位份高,我不敢坐。

乾隆扬眉笑了笑道:“朕让你坐你就坐,难道你敢违抗圣旨?”皇后也说:“这里也没有外人,只是家宴,坐哪儿都一样,你不用顾及礼法。”

我刚想再客气两句,乾隆一把把我按坐到椅子上:“你不用跟朕虚头巴脑的,再废话就是抗旨不遵。”

大庭广众下我还真不敢抗旨不遵,只得端然坐好,不敢抬头看地平下妃嫔们的表情,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看着桌上的菜,实在不知道该吃什么。

皇后告诉我,菜共一百零八道,喻示着来年吉祥如意,菜系以羊肉为主,佐以各种飞禽走兽,表示大清是从马背上得的天下。一顿饭竟要一百零八道菜,在家的时候年夜饭十二个菜,就觉得很丰盛了。每次吃年夜饭前爸必上给我们上一堂忆苦思甜的课,妈不爱听,总说什么时候讲不行,偏要过年时候讲这些话。如今宫里这些丰盛的菜,对百姓而言,不用说吃,恐怕连菜名也未必听过,皇家与百姓的差距岂止是天壤之别。

乾隆对皇后道:“你跟她讲这些没用,只要有吃的,她除了能记住她自己,朕姓什么,她都不一定记住。”乾隆知道这种大庭广众下我不敢和他顶嘴,尽可能地损我,快活他的嘴皮子。

我低头瞄了一眼乾隆脚的位置,我尽可能地把脚向那边移了移,起身假装帮乾隆布菜,一脚踩到他的脚背上(因晚上要看放炮仗,我穿了双软底布鞋,否则多给我两个胆子,也不敢踩)用眼角余光看他身子一震,我若无其事地夹起一块蟹肉放到乾隆跟前的盘子里。

李玉以为乾隆想吃蟹肉,拿起微碟帮乾隆夹了一块。

乾隆赶紧吩咐李玉把蟹肉旁边的海红鱼翅和荷包蟹肉尽数端到我面前。

除夕夜,民间有午夜接神的说法,皇宫也不例外,到了半夜到处都是鞭炮齐鸣,及打更的太监高声提醒:“小心火烛。”

我虽然性格大大咧咧惯了,但是我的胆子很小,不敢放鞭炮。

乾隆亲自放了一盒礼花,又点了两个炮仗,还不过瘾,过来怂恿我放挂鞭,我不敢,在他的再三嘲讽下,我勉为其难地拿了一截香,把香往鞭上一触,也没看清点没点着,转身就跑。捂了半天耳朵,也没听到响声。我想回去再补一下,乾隆阻止我说:“放鞭炮最忌讳回身去补,也极容易崩伤人。”他命一个身手好的侍卫,去重新点火。

乾隆步到我身边,咬着牙问:“用膳时你那一脚是不是故意的?到现在朕的脚还痛。”

我笑着拉着乾隆的胳膊说:“皇上说脚痛,谁会信,刚才放炮仗时,跑得比兔子都快。”他笑着轻轻踹了我一脚说:“说这话,被太后听到,还不赏你两鞭子。”我冲他扮个鬼脸笑着逃开了。

这一夜皇子公主们都放假,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放鞭炮,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大阿哥,也一直弯着嘴角。他美丽的福晋一直陪在他身边,脸上始终带着幸福的微笑。

对于永璜我是敬而远之,他年纪跟我差不多,却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沧桑。

听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又想起了在北京过年,想起了爸妈,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我在古代过得很幸福,没有我的春节,他们会幸福吗?

虽然宴席丰盛,我吃得不饥不饱,回到永寿宫,见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春桃告诉是乾隆派人送来的,说他知道我的饭量,一看就知道我没吃饱。

过年吃饺子是宫里最重要的习俗,叫岁更交子,水饺在宫中又叫吃香饽饽,就是在饺子里包上金银稞子和铜钱,谁要是吃到了象征着吉利,御膳房给乾隆盛饺子的时候,故意将金银锞饽饽放到碗的最上面,以此为喜,表示吉利。

次日早起,用过早膳后,乾隆踱进来,张手把手里的几个金锞子偷偷递给我,我以为是红包,不屑一顾,乾隆告诉我这是他从饺子里吃到的。

我直感慨乾隆命好,一吃就吃到金锞子,我倒也吃到了,不过不是金锞子,而是一枚铜钱,差点把我牙硌掉,硌掉牙是小,可是里面包着钱,太脏了。乾隆听了哈哈大笑,他拍了拍我的头说:“吃铜钱也好,别生气了,一会儿行礼后,朕给你个大福袋,你想要多少钱,朕就赏你多少。”

我脸上欣喜,故意装着不好意思:“但凭皇上赏,臣妾不会嫌少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九星霸体诀

阴阳异闻录

寻仙

洪荒之原始古蛇

魔女霓裳(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