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灯火连街。
夜色刚起,镇国公府全家出行,宁清和陆文安一左一右陪着陆老夫人坐在马车里。
这会儿人不多,马车缓缓停在悦来楼门口,打扮一新的店小二殷勤迎客,“国公老夫人,国公夫人,小公子,国公爷订的包厢在二楼,请走这边。”
能在门口迎客的店小二对京城高门大户人家不说如数家珍,也是能一眼认出对方身份的。
陆老夫人一身蓝紫色的直缀长裙,墨蓝色的狐狸毛斗篷,庄重雅致,轻轻点头,低头去看陆文安,“安儿,跟着曾祖母。”
陆文安打扮的十分喜庆,从头到脚都是大红色的装束,唇红齿白的小童子模样。这是他第一次出门逛元宵灯会,期待得很,小手抓着陆老夫人的手指,点头道:“好。”
宁清见祖母和陆文安一切妥当,才转头去问店小二,“包厢里可有人到了?”
朱雀街的悦来楼包厢一间难求。镇国公府人少,陆长野提前订好视野最好的二楼包厢,自然会邀请陆值一家。宁清想问问她们到了没有。
“回夫人,包厢还是空的。不过茶水点心都送上去了,您这时候上去呀刚好,窗户正对着鳌山,能看到鳌山点火的开场。”
店小二笑呵呵的介绍,边说边比划,“今年鳌山又高又大,咱们是正南方,对应朱雀呈祥,一整年都红红火火,是个极好的意头呢!”
一番话哄得陆老夫人开怀,陆文安也被他比划的朱雀吐火吸引,宁清知道今年元宵灯会十分盛大。
陆长野说过,今年是第一年,皇家要与民同乐。皇室一堆人出宫实在不便,只能在宫墙阁楼上,与民共赏灯会。
鳌山的设计别具特色,以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的意象,灯火相藏,一盏接着一盏,恭贺元宵。
包厢宽敞,临门的博古架上燃着一缕檀木清香,圆桌摆放着温热的茶水和点心,还有一碟子糖人儿画,专门为小孩子准备的。
陆老夫人和陆文安直奔窗户边,开始观赏外面的景色。
宁清摆摆手,让店小二出去,走到桌边倒茶,让沉迷看景的祖孙两润润喉。
朱雀街是内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宁清还算熟悉,听着陆老夫人给陆文安介绍临街的有名大商号和店铺,以及他们背后的人脉。
有些是宁清都不清楚的。宁清也留心听,心里更加敬佩陆老夫人。
陆老夫人余光看到宁清认真的模样,笑道:“说了陪你们出来松散松散,我反而说个不停,倒像给你们上课似的。不说了,不说了,去喝茶。”
“祖母博学,我收益匪浅。”宁清给陆老夫人递热茶。
陆文安更捧场,扬声说:“祖母真厉害,懂得好多。”
陆老夫人开怀大笑,谈兴大发。孙媳妇和重孙子都是好的,她拿一个糖人儿递给陆文安,又招呼宁清坐下吃东西。
楼下传来铜锣声,嘭嘭嘭,接连三声,预示着灯会游开始。这声音仿佛开关,外面的喧闹声如潮水,一下子汹涌起来。
这时,包厢门被打开,是任氏带着陆二夫人、陆三夫人,还有陆娴陆雅姐妹两个一块到了。
“嫂子,我们到了,你们来得早就是好。”任氏张口就感叹。
陆三夫人眉头一挑,笑道:“伯母不知道,街口的车马堵了一段,看过去不是侯府就是伯府,再看远一点就是尚书侍郎的。要不是有长野在,我们还得多等一会儿呢。”
“是呀,堂嫂,早知道我们也早一点出门了。”陆娴接话,走到母亲身后给陆老夫人请安。
陆老夫人知道妯娌的性子,懒得计较,让晚辈们不用多礼,笑道:“都随意些,年节里就要热闹。”
“就是,两个丫头去找长野媳妇说话吧。我和嫂子一把年纪,懒得动弹。”任氏坐下,让儿媳妇自个儿挑位置,点评道:“悦来楼这茶入口甘甜,还不错。”
陆三夫人和陆二夫人对视一样,露出无奈的笑,只能接话弄点回家孝敬爹娘。
宁清在一边看得分明,暗叹婆媳关系的微妙,一转头,就看到陆雅眉间含着愁绪,全然没有融入这里的欢喜。
宁清上前拉住陆娴陆雅姐妹的手,站到窗边,轻声说道:“两位妹妹来这里,看得清楚些。”
陆雅眼眸睁大,明白宁清看出她的心不在焉,小声说:“多谢堂嫂。”
然后悄悄站到边上,双手绞着衣袖,失神的望着窗外。
宁清杏眸微蹙,陆雅这事,陆值和陆二老爷夫妻不死心,陆老夫人也难为她做主。
“堂嫂,今日堂哥值勤,你和我们一起逛花灯吧?”陆娴搂住宁清的手臂,小声问。
宁清不好意思说陆长野今早出门前特特缠着她,不能整夜陪着陆老夫人和陆文安,要把时间留给他。
宁清脸颊微微发热,思绪一转,笑着凑到陆娴耳边说:“范家公子没有约妹妹出门?”
她的眼神还看向右边,范家的包厢就在隔壁。
陆娴羞红了脸,哼一声,娇声娇气的说道:“谁知道他在哪里。嫂子取笑我!”
宁清悠长的哦一声,“原来范家公子是凑巧在咱们隔壁的呀。”
陆娴羞恼地跺脚,正要说话,门外一声响铃,原来是有人赢了悦来楼猜灯谜奖品,一盏玉雕莲花灯。
宁清诧异,才开比不久就有人赢了?
突然,守在门口的周侍卫进来,朗声禀报:“老夫人,店小二说范公子要把玉雕灯赠予陆二小姐。”
包厢内先是一静,然后齐齐转头看向陆娴,陆娴本就发红的脸颊这下更是热的发烫,她看着嘴角微微勾起的宁清,忍着羞意,下意识看向陆三夫人。
陆三夫人眉眼俱笑,心里欢喜非常,未来女婿对女儿上心,这门亲事结得好!
“伯母,范家孩子一片心意,就让人收进来吧?”
陆老夫人也为陆娴开心,陆三夫妻的眼光好,挑出个好女婿,吩咐道:“快送进来。”
“哎哟,我们进来的时候就看到高台上的那盏玉灯,漂亮得紧。我孙女就是有福气,快拿进来。祖母也开开眼。”任氏大乐,她儿孙比陆老夫人多,更喜欢儿孙为她争脸面。
陆三夫人对这个婆母心里有数,吩咐身边的嬷嬷,“嬷嬷点一壶好酒,送去范公子那边助兴。”
未婚夫妻在长辈面前,收点小礼物,人之常情。
“范公子才华横溢,现如今在翰林院任职了,想来是个有前程的。弟妹,娴丫头和范家的婚期还没定下吗?”陆二夫人突然问道。
陆三夫人笑道:“前几日刚说定,吉日就在三月二十三,宜嫁娶。”
得到确切消息的陆二夫人眼神闪过不喜,哪有姐姐在闺中,妹妹先嫁人的理。这么想着,陆二夫人抬头朝陆老夫人望去,气愤老夫人不出力。
要是她女儿入皇长孙后院,对陆家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玉雕莲花灯,是掺了白玉制作的灯笼,状如绽放莲花,四面雕着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人,栩栩如生。
一拿进来就吸引众人目光。
周侍卫面不改色地禀报:“老夫人,二皇子、三皇子观赛,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在楼下比赛,范公子拔得头筹。”
陆老夫人一下就听明白了。因为两位皇子来,悦来楼才提前开始猜灯谜。
“皇长孙有没有来?”陆二夫人站起身,脱口而出。
周侍卫看了眼陆老夫人,回道:“皇长孙在宫里陪皇长孙妃赏灯,没有出宫。”
“哦,哦。”陆二夫人讪讪坐下,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悄悄坐下,端起茶杯就要喝。
陆老夫人仿佛没看到这一幕,继续问:“除了范公子,还有哪些新科进士出彩的?”
“方大人,林大人,卫大人和高大人不相上下,都猜对了六十多道。”周侍卫回道。
宁清和陆娴陆雅姐妹在侧厅窗户边,但听得十分清楚。
“范大人才德兼备,前程锦绣。”陆雅语带羡慕,衷心祝福妹妹。
陆娴知道陆雅婚事艰难,转口嫌弃,“方大人是状元,卫大人是榜眼,林大人是探花。他才是传胪呢。”
陆雅听得皱眉,一本正经的说道:“妹妹。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范公子年纪轻轻,”想到方朗也才二十一,更是青年才俊,陆雅卡了一下,寻求宁清帮助:“堂嫂你说说她!”
宁清见她明明很欣喜,偏要嘴上贬一下的模样,不禁想笑。偏偏陆雅没听出陆娴的关切,反而要训妹妹。这姐妹两个都很为对方着想。
“嗯,卫大人年过三十,林大人红颜知己一个手指头都数不清。可是方大人温文儒雅,待人温和。”宁清对方朗印象很好,又想逗逗陆雅,别只顾着发呆。可陆雅见宁清张口就是夸,提起心,听着下文。
“着实是个好夫婿人选。”宁清故意停顿一下,才缓缓开口,“可也比不上你”
还未说完,陆长野就带着寒气站到她面前,嗓音冷冽,“比不上谁?”
银白色的盔甲泛着冷光,平白给人添上一层寒霜。陆长野双眸微眯,咬着后槽牙,等宁清开口。
宁清一怔,杏眸流露出欣喜,“夫君。”
陆娴和陆雅齐齐叫人,“堂兄。”
陆长野只是轻轻点头,陆雅就带着陆娴悄然离开,不敢打扰陆长野和宁清。
见他似乎心情不佳,宁清不解地看向他,“夫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