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背着手站在显德殿内,这里有清苦的药香,有新丰酒的味道,也有脂粉香。一切都让他找不到什么瑕疵,太子过日子里似乎只有药与书画琴棋诗酒花。
太子越是这样他就越是心安,但越是无可挑剔他就越是犯疑,因此他对太子总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些年他送了很多人来伺候太子,他不需要太子做什么,只要太子乖乖待在他打造的金笼里,他就心满意足。
桌案上的一幅画吸引了刘瑜的注意,这似乎是太子的新作,墨迹还没有干透。画上只是寥寥几笔写意,山川相廖,云卷云舒,烟波万顷,着扁舟一叶,渺渺不知所踪。
刘瑜微微皱起了眉头。
“师父。”太子的声音让他回过神来,他往阶下看去,太子严严正正地对他行了礼。少年人背着光站着,很是有几分病弱的风流,眉眼间隐隐有着倦意。
刘瑜不由得想起了太祖皇帝,这爷孙俩实是相像,太子若是身强体壮些,必也当得起太祖皇帝的“龙凤之姿”四字。
刘瑜的眉头舒展开了:“你今日可大好了?从洛阳到青州舟车劳顿,你要注意些才是。”
李策明低头道:“我大好了,劳烦师父成日挂念着,大冷天里还跑这一趟。”
刘瑜走到他身边低声道:“此去青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殿下心中必然有数。”他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每一步我都设计好了,殿下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李策明不动声色地应了下来:“师父放心,您对徒儿做的徒儿都明白。”
这些话他早就说得滚瓜烂熟了,哪里还需要过脑子,需要的时候吐出就好了。
是日午时,东宫驾出洛阳,仪同天子,前有六引,后为十二面大旗,后为清游队,再后为朱雀队,随后有十二面龙旗,旗后为车队,此为导驾仪仗。其后为引驾仪仗,其后方为太子乘坐的玉辂,警卫森严。
动用了这样庞大的仪仗,因为太子“代天子巡狩”。李策明突然觉得,“巡狩”这个词颇具讽刺意味,他到青州去,做一场血与权的交易。
从接到东宫代天子巡狩的消息开始,齐江月就没有休息过。父兄还忙着青州北府的大小事宜,这安排接驾的担子就重重地落在她身上了。东宫要在武安侯府落脚,她还需要另外花心思去安排太子的居所。
在此之前,她已经接到一封信函,里边细数了太子的要求:“宜简不宜奢,宜静不宜闹,宜雅不宜俗。藤茶最好,不可有明前龙井。忌辛辣油腻、大鱼大肉,一切菜品不可混油。屋内需有药吊子、暖玉盅,不可熏香,不可有香袋等物件,不可置香花香草……”末后署名“太子少傅温舒顿首”
阿满看得目瞪口呆:“姑娘,不用油的话,咱们的宴席怎么开?”
齐江月说道:“吩咐厨房,太子殿下的饭食单独做,见不得半点油腻荤腥。把书斋那边的小院子收拾出来,我亲自去看。我记得库房里有一套小巧的药炉等物,让他们找出来。”
又见小厮进来道:“账房的周文领账簿来请姑娘过目。”
周文五十岁上下,手里拿着一叠簿子进来。他是武安侯府中的老人了,管的一手好账,深得主家信任。齐江月让阿满给他递茶,笑道:“周叔辛苦了,还亲自跑一趟。”
周文呵呵笑道:“谢姑娘的茶。这账簿要紧,孩子们年轻,毛手毛脚的,我不放心嘛。”
齐江月细细翻看一回,上边都是北府军的粮草收支,她与哥哥平日里也是有空就会查看的,今日再看一遍,确保了记录的详实。
“放回去锁上,东宫驾到那日我会再看一遍。”齐江月将账簿还给周文。
太子到青州那日,青州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由武安侯齐渊带领着出城接驾。车驾停下后,众人依次跪下来,口中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车帘低低地垂着,太子并没有要露面的意思。过了一会儿,太子少傅温舒从车中出来,代太子请诸位大人平身。
齐渊心下已有了数——太子的身子已是糟糕透顶了,却还要撑着到这里走一遭,实是来者不善。
到了住处,温舒出面推掉了官员的拜见。舟车劳顿许多天,李策明是真的累了,他预感到自己要犯病,于是提前吃了药,安安静静地歇着,好让自己能出席晚间的宴席。
温舒走近前替他搭了把脉,很是松下一口气:“殿下没事就好。您吃茶么?”
李策明凭几而坐,恹恹地垂着眼。他懒怠说一个字,也懒怠见任何人,对温舒的一言一行都浑似没有察觉,也不给予回应。温舒在太子身边多年,见此情形便不再说话,掩上房门退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儿,李策明才抬起眼来,慢慢地打量起这间屋子,一切都很好,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处。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扇大窗上。
他上前推开窗户,窗外就是一池水,水上零星几点浮萍。他突然想从这里跳下去,一头扎进水里,冰冷的池水会像刀一样刺痛他的皮肉和骨头,但他马上就会失去知觉,找不到自己的肢体。他会沉在池底的烂泥里,哦不,或许会无边无际地沉下去,他终于可以放松心神,心安理得,心无旁骛地昏沉进去,那里有一片黑色的,深沉寂静的梦境。
他踏上了窗棂。
“殿下。”门开了,温舒走进来,手上拿着一张帖子。
李策明一下子清醒过来,他发现他还好端端地站在窗前的地面上,阳光照在水面上,池水静静地向他闪着寒光。
我真是疯了。他想。
温舒不明所以,只是觉得太子的状态很有些奇怪,整个人看起来恍恍惚惚的。他留神着太子的神色,将手中的帖子递上去,说道:“这是侯府送的请帖,请殿下过目。”
李策明接过,随手打开来看了一眼,却觉眼前一亮。这是晚间宴席的请帖,措辞清正雅致,用清娟的簪花小楷写就,观其运笔,柔中带刚,别有一番韵味。
“此为何人所写?”李策明拿着帖子看了一遍又一遍。
温舒道:“是齐家的小娘子备下的。”
晚间时辰一到,侯府就热闹起来,车马攒动,锦绣生辉,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又有华灯初上,自是繁华鼎盛,烈火烹油。
“侯爷这宴席办得真好啊!”不少人都乐呵呵地夸赞。
齐渊不无自豪地笑着拱手:“不敢不敢,这些都是小女想的花样,她年纪小,不懂事,让诸位见笑了。”
李策明面南而做坐,今日在座的不仅有达官贵人,也有些文人名士,比如与温舒齐名,“北洛南温,美玉双壁”中的洛常舟,此人才学非凡,却只在青州府帐下做一名小小的幕僚。而武安侯世子齐玠,真真是人如其名,在青州也有“玉人”之称,又兼才华横溢,自有几分世家子弟的狂傲不羁,堂上就挂有他的狂草手书,翩若惊龙,汪洋恣肆。李策明不由得想到那手柔中带刚,别有一番风骨的簪花小楷,他突然很想知道,武安侯府的掌珠究竟是何模样。
酒过三巡,席间慢慢活络起,都是些舞文弄墨的人,又兼有东宫在场,更要显得风雅,便有人提出喝酒联诗。众人都看向了太子,李策明笑了笑,温和地道:“主意不错,今日联些不一样的才好。”
“殿下请说。”齐渊忙应道。
“我今日来时,见青州的燕然塔,苍凉雄壮,自成风骨。青州有塔如此,今夜就联宝塔诗罢。”太子苍白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漫不经心地看着众人。
宝塔诗的联句不同于一般联诗,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开始向下延伸,至七字或十字,十五字的塔底终止。起始字既为诗题,又作诗韵。
武安侯世子齐玠笑道:“微臣不才,可联此句。”
谁知李策明竟不买账:“本宫听说武安侯府的千金颇有文才,何不请她来试一试。”
齐玠狠狠地愣住了,这殿下跟妹子又不熟,没由来地为难一个姑娘家做甚。但太子就是爱为难人姑娘,他又说了:“让本宫看看,青州的才女比起长安来,是更胜一筹,还是浪得虚名。”
“与殿下联诗,这也是殿下赏的恩典,抬举臣女。臣女若不应下,就是臣女不识好歹了。”一个清丽的女声从丝帘后传了出来。她没有走出来,但隔着帘子也能看到她的身段与举止,只是面容看不真切。
大大方方,不忸怩作态,李策明看着她倒也有了几分高兴,他微笑道:“你就是武安侯家的姑娘?”
帘后的人叠手拜道:“臣女齐江月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李策明抬了抬手,“你也坐下,本宫来起韵。”
有侍女安了一把玫瑰椅,齐江月就落落大方地告了座。太子起什么韵她接着就是,总之不能丢了青州的脸面。她也有些好奇,这位孱弱风流的太子会联出什么样的诗句来。
李策明抬眼看到堂前高悬的冷月,又想到她方才说,她叫齐江月。他浅笑着抿了一口酒,吐出一个字来:“月。”
齐江月有些想笑,这位太子倒是挺应景的。她顺着往下吟道:“暂满,还缺。”
李策明道:“漱冰雪,落尘寰。”
席间一片安静,只听齐江月联道:“行观尘世,静看兴亡。”
李策明赞了一句好,又联道:“清歌濯玉碎,醉诵古今悲。”
齐江月从容道:“浊酒酹清月夜,问来去又谁知。”
李策明叹道:“孤光临照皆冰雪,锦绣长歌过尘澜。”
席间先是默然,而后就爆发出喝彩之声。明明是两人所联的诗,句中的笔锋偏转,衔接回环,思想意境,竟如浑然天成。
一阵清风吹过,翻起了那道丝帘。那么一瞬间,李策明看到了帘后端坐的人。方才联诗时,他就在在想她,试图通过她的句子中去想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像隔着这道帘子去看她,只是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现在他看到了,便有些痴了。
他不由得想到了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是什么呢?恰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齐江月很识趣地站起身来告辞,这是男人间的应酬,她不宜在这里过久。她带着侍女绕了出去,从廊下过,却被一个声音叫住:“姑娘留步。”
齐江月回过头,看到是温舒,便盈盈一礼:“小女见过大人。”
温舒还礼后,将手中的盒子递了过去,笑道:“太子殿下说,些许薄礼,请姑娘笑纳。”
齐江月微微吃了一惊,她双手接过,道:“臣女谢殿下。”
待四下无旁人,齐江月打开了这个缎锦盒,里边是一支精巧的金银小山钗。她笑了笑,将钗子收了起来:“太子风流,可真是名不虚传。”
这边的大堂内还是灯火通明,太子提笔在桃花纸上写下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一手脱俗的瘦金体,挺拔飘逸秀丽,瘦劲锋利,锋芒毕露。
很多很多年前,温舒就问过他,为何钟爱瘦金体。
他说:“取其‘屈铁断金’之意。”
注:太子出游仪仗部分参考宋朝,但多是杂糅,并不严谨,文章就是架空历史,并无考据
太子与阿月联的宝塔诗,属于作者原创,能力实在有限,勉强凑出一个双塔塔律平韵[合十]不过作者才华不代表太子和阿月哦,他俩比我厉害[可怜][可怜][可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出自唐朝温庭筠《菩萨蛮》,原诗为:“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虞美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