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永神尊以勘星鉴久未打扫为由,暂住进了应抚宫的别苑。苑中花木扶疏,湖如玉镜,湖中植着青蕊赤缘的优钵罗。
“这地方景观真不错,那香炉也精致,改日我在勘星鉴也得摆上一台。”
重回天界的倏永神尊正倚在临窗的小榻上半阖着眼假寐,晒着暖和的日头懒声问仙童:“屋内燃的什么香?”
仙童恭敬答道:“回神尊,是天帝特命老君为您制的丹香,说是有助于您稳固神力。”
他执扇轻摇,正欲说些什么,门外忽传来声音:“天帝陛下驾到!”
倏永神尊闻声下榻,欲俯身行礼,天帝快步上前扶他,只道:“神尊。”
待遣退内外仙童,屋内只余天帝胤华和神尊倏永二人。
蟠螭博山炉中不住吐着薄烟,袅袅飘至半空,缓缓消散于无形。
天帝斟了一杯茶递给倏永神尊,轻声道:
“叔父。”
倏永接茶的手微微一顿,杯中还是漾起细腻的波澜。
“稀奇,怎么现在肯唤了,以前不是总说我只虚长你几百岁,唤我叔父是占你便宜吗?”
手指触着云纹杯壁,杯中是澄澈的淡金色,茶香混着丹香氤氲出古朴的深幽。他说这话时掺着些和缓的戏谑,天帝闻言却不笑也不恼,眉眼中续添了几分悲愁。
“你走的那天,我也是这般唤你的。”
倏永轻放下茶杯,久未言语。
“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千多年你到底去哪儿了?契元灯寻不到你元神的半点踪迹,我还以为……”
“诶诶诶!打住你的苦瓜脸,太难看了!”
“你才难看!”胤华下意识反击。
天帝陛下刚酝酿出的满腔悲戚被一句话怼了回去,当下悲也不是,怒也不是,只得给自己倒了半杯茶,一饮而尽。
倏永紧绷的嘴角绽出一点笑意,继而说道:
“那日情势危急,来不及与你细说。将桀休那蠢物逐出天界后,正巧师父来寻我,我便随他老人家上离垢岛了。岛中无日月,不想这一去竟是这么长时间。”
胤华搁下茶杯,面色和缓了许多:“原来你同孟崇大师在一处,难怪寻不着你。”
孟崇大师乃佛门高圣,云游四海来去无踪,曾在万象佛会上偶然见过倏永一面,说与他有因缘,提出要收他为徒。那时,各路仙家正因此位新神太过顽劣而怨声载道,无论是耐性还是道行,能教化这位“混不吝”小神尊的人物可谓六界难寻,竟有人主动上门送安生,先天帝自是欣然应允。
“千觉”便是师门予他的法名,随师父的姓。
孟千觉很喜欢他的新名字。
大梦者,举世不觉之谓。一梦千觉,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
“离垢岛是个什么岛?我怎么没听说过?”
胤华自然无从得知,只因那无垢岛本就是倏永杜撰而来。
彼时与桀休鏖战,他勉强祭出最后一点神力保住虚空域,便再无意识。加之东海诸事疑云重重,他初回天界,一切尚未理清头绪,善其后者慎其先,只好先拿师父当说辞。
“那岛立于层层佛云之中,岛中万物的三魂七魄、佛根神元等等都清净得很。出岛后,它又顷刻匿于层层佛云之下,不复得路。许是不受六界管辖的清净地,故而契元灯派不上用场。”
一个杜撰的岛,竟被他编得有名有姓有细节,倏永不禁暗喜自夸。
“当真?”胤华半信半疑,他之前可没少遭这个鬼机灵叔父的骗。
“那你自己去问我师父吧,不信拉倒!”
两指揉开扇骨,磐岚扇的扇面铺展开来,半遮住倏永神尊佯装困倦的面庞,只留下一双将闭未闭的眼睛。
胤华撇撇嘴:孟崇大师神龙见首不见尾,万年间现身的次数屈指可数,叫他上哪儿问去。
“你问完没有,我都乏了。”窗外日光正暖,真把他晒出了几分倦意。
“我倒把正事给忘了!”胤华将茶杯往桌上猛地一搁,玉石撞击的清脆声响让倏永刚涌上的困乏褪了大半。
“自你回天界以后,每日不是躺着就是睡着,精神大不如前。虽说在外云游奔波数千年,回来是应好生将养着,但你这也太虚了……”
“你才虚!”倏永立刻坐直了身子,收起扇子指过去:“我可是长辈,怎么没大没小的!”
“不过才长了几百岁。”
“八百岁!”
“切!”胤华懒得和他继续斗嘴,继续说道:“医仙说你体内元神无恙,但气息不稳,须静养调蓄。我请老君炼了丹药,勘星鉴那边的烂摊子也暂且放一放。”
新任天帝登基至今已近七千年,青涩褪去,练就出沉稳自若的帝王模样。
倏永心感慰藉,而后五味杂陈:“是,天帝。”
年轻的天帝凝眸看他,片刻后起身道:“客客气气瘆得慌。你好生养着吧,我走了!”
倏永卧回榻上,见蟠螭博山炉壁上刻着:“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二句,仙童续上了新的丹香,屋子悠悠荡荡地笼在薄烟之中,这丹香静气之效尚不知悉,安眠倒是不错。
迷蒙之间,丹香并茶香晕开一点薰风,钻进倏永的识海。
六亲尘缘了,一朝入青云。成为神仙的路径有许多条。有的日夜修炼,有的积善成德。凡此种种,大多是对这九重天阙神仙所时时心驰神往且行而不辍,终于如愿以偿。
芸芸众生仰望神仙,有仙缘者得道成仙。他们向上走,在纵横阡陌里找到各自的通天大道。
他却不同,裹着一身混沌冲出虚空域时,众多陌生的面孔或惊或喜,或敬或疑,说倏永神尊是第一位新神。
后来,他们又说倏永神尊是第一位弃神。
可是,什么是神?
生来就被赐予的神格让他看不清神仙的模样,待在虚空域的晦暗无垠里就是神吗?立于凌霄殿的明霞碧雾中就是神吗?
他想不明白。
他在虚空域时想,在九重天时也想。后来到了勘星鉴,就不想了。
一串人声惊扰了他本就淆乱的识海,由远及近漫至倏永耳边,愈发真切。
应抚宫内,中年男子执笔落朱批,威严沉静的眉眼露出不易察觉的疲惫。一道淡蓝色光晕摇摇摆摆地围着宫中金鳞耀日赤须龙柱绕了两圈,蹦上堆叠整齐的奏折,转而落在书案前的空地上,幻化成少年模样。
那少年盯着书案上的男子,清亮的眸子里盛八分桀骜,两分疑惑。
“喂,你。”
男子闻声抬头看那少年,像是静候已久。缓缓搁下朱笔,合上奏本道:“神尊来了。”
少年眸中疑惑又多一分,银色发带高高束起他的黑发,发带末端缀着数颗剔透的萤石,一歪头,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
“你不问我为什么来吗?”
“神尊前来,自然有其中缘由,何须多问。”
“他们唤你‘天帝’,我今日瞧你落座于凌霄殿中间最高的椅子上,那便是天庭最高的官儿了。斗姆星君与我说,神仙修无上之道,你是无上神仙中的老大吗?”
“既论‘无上’,又何谓‘上’?不过是虚妄之称。”
“他们叫我“神尊”,可我不大明白这词儿是什么意思。‘天帝’这称呼我也不喜欢,我能像胤华那小子一样唤你‘父君’吗?我瞧他与我一般身量……不对,我比他高一点儿。”
“你非我所生,如何能唤我父君?”
“那你可知我的父君在哪儿?”
“神尊化生于虚空混沌之中,乃上古神陨道炁所化。”
“唔……那便是没有了,那你呢?你有父君吗?”
案上男子只神色平静地摇摇头。
少年一只手撑上书案,眼中雀跃出笑意:“我听那个三只眼的大高个儿说他以前就有父君,踩红轮子的小孩儿也有,胤华也有。本以为除了我之外,人人都有父君的,原来你也没有父君。既如此,我们便是同辈了。”
说着他又歪了歪头,眼神停在中年男子的胡须上:“你看着比我年纪长些,我唤你兄长可好?”
中年男子不置可否,抚抚胡须道:“你若唤我兄长,便要承我这一脉的因果。”
“何为因果?”
“就如你在虚空域分混沌而成清浊,清浊又归于混沌。一脉亲缘生诸般因果。”
少年听得似懂非懂,答得却很爽快:“好说!那也不难收拾,熬熬就过了。”
中年男子站起身来,少年发现这人在应抚宫穿的和凌霄殿上不一样,九龙暗袍换成了金色滚边团龙纹玉色长衫,庄严而不失儒雅。
“神尊还是审慎思量。”
“你们年纪大的都这么啰嗦吗?”少年把搭在肩上的马尾甩到脑后:“兄长继续批折子吧,我去问问胤华的书温好了没有。”
少年一顿胡扯认了个值钱亲戚,发尾扬得轻盈欢喜。顺着宫中亭台楼榭一路到了东苑书房,可那房门却怎么都叩不开,浓重的血腥味穿过门缝扑面而来。
他费尽全身力气用利刃砍开那扇门,可门后哪里是东苑书房,分明是血泊里的殒灵散魄,残刀断戟。震恸无处可逃,重叠着殷红的巨影束缚住少年的神智。他见胤华在血泊中红透了双眼,声嘶力竭喊着怀中男子,喊的什么却听不真切。
男子身上的滚边团龙纹玉色长衫浸满一重又一重的红。那红叠得近乎灰暗,灰暗得触目惊心,连同少年私藏的最后一丝侥幸堕入黑暗。
榻上人蓦地惊醒,咽喉似被紧紧扼住。他提气相抗,忽觉腥甜上涌,紧绷的嘴角咳出一口血来。
口中的温热腥甜和四肢密匝的钝痛让他清醒过来,梦中赤红的血影逐渐散去,杯中茶凉,炉中香尽,湖中优钵罗开得悠哉游哉。
【相关参考】
1.善其后者慎其先:摘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
2.优钵罗: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天竺,其花香洁。参阅《续一切经音义》卷一
3.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引自《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4.“梦觉”之论源于《庄子》读后有感。“大梦者,举世不觉之谓” 引自陶崇道《拜环堂庄子印》“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郭象《庄子注》卷一)。
祝大家阅读愉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故梦不分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