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夏从堂屋走去灶房,心中正好奇家里怎么没有人,就看到他阿爹从房里出来了。
“荠菜现在洗吗?”满夏感觉阿爹怪怪的,但家里又不像出了事的样子。
兰知低头看篮子里的菜,夸赞满夏干得不错,摘了这么多回来,够他们吃好几餐了。
“先洗一把,我晚上用荠菜调个馅,煮几个饺子咱们先尝尝看。”兰知在篮子里挑拣,顺手将混入其中的杂草拿出来,“其他的先不管,我怕洗了之后明天不新鲜了。”
“好的。”满夏帮他阿爹干活,顺便提着李小荷的事,告状精顺嘴的事,“阿爹你是不知道,今天李小荷吧啦吧啦……王二牛吧啦吧啦……”
兰知听完,顿时皱起眉头,重重砸了面团一下,生气道:“不得了了,敢这么欺负咱们家的小哥儿。夏夏,你下次直接别理他们,实在闹得很,你就上去踹几脚,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了。”
说完,又看向满夏单薄的身子,叮嘱道:“打完了,赶紧往家里跑,别吃亏。”
“好的,我知道了。”满夏得意扬扬,“不过他俩也没占到我半分好处。”
“我知道,要是真欺负了你,我马上就让你爹给你讨个公道。”兰知想了想,“下次遇到李家和王家的,我要和她们说说。”
“阿爹最好了。”满夏挪到兰知身边撒娇。
“走开,我要和面,别站在这里碍着事,你去看看锅里的汤煮开了没。”
灶房内笑声不断,烹饪好的食物散发着好闻的香味,今晚吃的饺子和荠菜汤,肚里暖和,餐桌上想到明日即将到来的团聚心里更缓和。
第二日清晨,刘大山的同胞哥哥,也就是满夏大伯刘大树一家都来了,就连在酒楼帮工的刘满粮都告假了。
满夏大伯娘周禾香指着兴奋的舟哥儿道:“这个皮小子,昨晚上就闹着要过来了,好难让我给拦住了,今早起得比我还早,从床上爬起来就催着我和大树过来。”
满舟乐呵呵回:“大哥要回来,我高兴呀!”
兰知本就喜欢满舟活泼的性子,听他这样说,更是乐得和什么似的,直呼心肝宝贝,揽在怀里爱得不行,又招呼满夏去拿小零嘴,让大家吃茶。
“婶么让人从镇上买了芙蓉糕,你夏哥哥都还没尝过,等会儿拿来了,阿叔第一个让你吃。”
“谢谢婶么。”满舟抓着兰知的手,圆圆的杏眼丝毫不见困倦,“我只尝一点点,一点点,其他的都留给大哥吃。”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兰知捂着笑得疼的肚子,告诉他:“他们男人没口福,吃不来这甜香的糕点,咱们留一点点给他们尝下就行了,一点点。”
兰知也学满舟,用手比画出“一点点”的分量。
满夏在旁边看,只觉牙酸眼也酸。他已经是大人了,才不会像舟哥儿这样,在这么多人面前撒娇卖俏,现在的他已经将昨日傍晚灶房内的告状行为抛之脑后了。
两家人在堂屋吃了一壶茶,点心多是给在场的两个小哥儿吃了,见兰知还要往自己茶盏里添茶,周禾香连忙阻止道:“不喝了不喝了,我们过来是为了帮忙的,喝这么一盏就够了,喝多了我自己都要嫌弃的,你快说都有哪些事还没做,大家尽量趁着满仓回来之前收拾利索。”
“嫂子先别急,满仓房里我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大山哥一大早就到村口买酒了,我估计等下也要回了,就是饭还没准备。”
兰知脸色微微发红,身子靠近周禾香,低声道:“嫂子你可得帮帮我,厨房里的鸡鸭要是交给我做,估计就糟蹋了。”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论起灶台上的手艺,他是远不及周禾香这个嫂子的。家里的几个人,包括几年前的刘满仓都不是挑食的人,东西只要煮熟了,就没有不吃的,都是十分好养活的人。
不过今天日子特殊,兰知不想这么糊弄过去。
周禾香不赞同:“哪里就糟蹋了,这么多年你做的饭还少,不也养活了他们父子三。而且,你的绣活好,布庄绣娘的手艺都不如你。”
自己做饭是比兰知好点,但也没到十里八乡请去做席的水平,所以她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弟夫郎厉害,随手绣的一张帕子都能卖钱。
能卖钱就是顶天的好事,十足的有本事,这世上太多的惨事都是钱不够。
再加上她侄子满仓今日就要归家了,兰知的日子必定过得越来越好,她这心里也高兴。她男人这一大家子,都是和善人,她嫁过来几乎没遇到过上一辈口中这样那样、明里暗里的坏处。
兰知对她好,她自然也盼着兰知能过好。
两只鸡斩块,小块热油入锅,加浓酱后再添水炖煮,锅边再贴一圈白面饼子,勾的人馋虫都出来了。大块的放入瓦罐,加水加盐,整罐放入灶台内,等待炭火将鸡汤焖熟。
兰知在另一张案桌上和面,接着用手中的擀面杖擀出面皮,手边是调好的荠菜肉馅。他放的肉馅多,包出来的小馄饨圆鼓鼓的,更像是冒充馄饨的饺子。
“大嫂,瓦罐里多放一点水,我想用鸡汤煮馄饨。”兰知将包好的馄饨整整齐齐放在盖帘上,用一块沾了水的布搭在上面保温。
满夏坐在灶台下面,闻着肉香:“再放几根面在里面煮吧,罐子里这只鸡可肥了,油香油香的,煮出来的面肯定也好吃。”
兰知一想,也是,今天吃饭的人多,馄饨分到每人头上也没多少个,多下点面添补添补也好,他又去厨房柜子里取了瓢面粉,加水和面。
院子外的人也没闲着,男人们收拾着大院子,东侧摆着还未规整完的木柴,刘大树使了个眼色,刘满粮就寻到角落里的斧头开始劈柴了。
舟哥儿人小,灶房里没他的位置,院子里男人的活计更是不会让他插手,所以他一下子跑厨房里尝个菜,一下子又跑回院子里帮满粮摆柴火。
估量着太阳的位置,刘满粮被打发到村口看看:“快去路上看看满仓小子可回来了,有消息感觉跑回来告诉家里一声。”
“行。”满粮擦完额头上的汗,一路小跑出去了,后面还跟着兴奋的舟哥儿。
“爹娘,我也去,我也去。”
周禾香透过灶房的半开的窗户,看到院子里闹腾的景象,笑着说道:“瞧瞧这孩子,整日里就像个皮猴似的,我恨不得拿根绳子拴起来。”
兰知乐得笑出声来:“活泼伶俐,大嫂养得好,寻常人家还养不出这样的小哥儿。”
两人又是一阵互相夸,满夏在台下听得直乐呵,都夸他和舟哥儿活泼机灵,虽然这是事实,但老是这么直白地说,他也怪不好意思的。
满夏笑得添柴都有劲了,丝毫没察觉灶台上忙活的两人悄悄转变了话题。
周禾香问兰知:“陈家那小子算是念出头了,你和大山和怎么想的,什么时候办事?”
兰知笑着看向灶下的满夏,悄声说道:“快了快了,夏夏长大了。”
周禾香道:“大喜事,陈家小子出息了,说到底还是你们两口子有眼光,早早为咱们夏夏定了这门亲事。”
满夏支着耳朵听清楚他们在上面说什么后,热气上涌,有些不好意思,眼睛一眨提醒道:“伯娘,瓦罐里的鸡汤好像煮开了。”
周禾香和兰知对视一笑,都知道是小孩害羞了,于是也不再谈论这个事情。
兰知让满夏起来,自己将瓦罐移到了另一口锅下面,那口锅里煮的杂粮饭已经好了,此时灶里只有一些烧过的木炭,余温还在,用来煨汤最好。
灶台上的活忙得差不多了,兰知疑惑道:“早上出发,应该也差不多到了呀?”
周禾香笑着说:“可能有什么事耽搁了,现在也没到中午,再等会儿。”
兰知点了点头,菜做好了,就等人回来再煮荠菜馄饨了,满夏用灰盖住锅下的明火,跟着兰知他们一同出去了。
随着时间流逝,大家的心思都飘到了村口,怎么还没回来?
就在大家都准备去村口看看情况时,舟哥儿呼哧带喘跑回来了,扶着院门边喘气边道:“回……回来了,满仓哥……回……”
话音未落,院子里的人呼啦一下全出去了,都站在院子外面张望村路,周边几户人家听到动静也都打开了门。
“大喜事呀,大山兄弟,恭喜你呀!”
“是呀是呀,满仓小子真有福气。”
刘大山眼神里充满喜悦,整个人都精神不少,拱手道谢:“今日家中忙乱,不好招待大家,稍晚些我让夏哥儿给大家送点吃食,都不要嫌弃。”
几位邻居听到这话,也十分高兴。
不过是说几句喜气的话,就得到刘家的谢礼,这刘家还真是好人有好报。
一时间,四周又传来不少贺喜声,刘家众人都高兴得受了。
“来了来了,那是不是大哥?”满夏兴奋地指着远处的牛车,就见一人驾车,一人走在旁边,朝着刘家方向赶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