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七春十三秋 > 第17章 别雪深深

第17章 别雪深深

递日起床时天光已经大亮,斜里飞散,依稀可见空中飘舞的灰尘。林惊鹊撑起身子,垂下的长发盈盈落在榻上,打个哈欠,见到伏在床边疲惫沉默的人。

抛开对峨眉惯有的“出世”印象,她也不得不承认方待霜是生来就要在云端注视众生的人。耀金色的光芒从窗缝中直直射在她身上,长而浓密的睫羽在眼睑下覆上若劫灰轻盈的阴影。

风雪过后的筋疲力尽让她看上去有种与这身白衫大相径庭的冷漠倦怠,然而正是这种倦怠使得她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像一棵要在春天尽情舒展身姿的白杨。

她的衣衫已经很破旧了,令人想到换羽之际身上新旧不一的白鹤。

林惊鹊从角落里找到被自己滚得像一张故纸的外衣,捏着衣角,想要披在方待霜身上。

可惜没等靠近,一柄闪着寒光的剑就递到她颈间。

她僵住动作,一动不动的身形因为与方待霜过分靠近而显得交叠在一起。

靠得太近以至于她们甚至连发丝都缠着——随着方待霜快到看不清动作的拔剑,一曲一直两缕头发被绕到了一处。

她几乎觉得自己要与方待霜交换呼吸,

但是并没有。

看清了是她以后方待霜反手将剑插回剑鞘,面有愧色地向她道歉:“抱歉……四娘。”

林惊鹊反倒被她的道歉弄得心中有愧,连忙摆手,“是我吓着了你,该我来道歉才是。”

她说着将手中的衣服递给方待霜,“昨夜,多谢了。”

方待霜接过,没说话,当着她的面脱下来那件半旧的灰白色袍穿上。

振袖的间隙林惊鹊无意瞥见方待霜被半指宽腰封束住的腰身,如风吻后半曲的翠竹,柔韧,却绝不会弯折。

她忽然忆起青城也是有弟子服的,青衫碧簪,不知方待霜穿着了,又是一种怎样动人的光景。

不过也只是一想而已,峨眉的弟子,还是峨眉的首徒,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穿上青城弟子服的。

等着方待霜整理仪表的时候她开口问:“待……方姑娘,这一路咱们俩不算‘同甘’也算‘共苦’,送你到山门以后咱们估计就没什么机会再见了,有什么想对我说的么?”

她犹豫着,不确定自己该叫“静妄”好还是“方姑娘”好,亲昵的“待霜”在开口后一瞬改成了顺耳而不显得冒犯的“方姑娘”。

一个称呼而已。

方待霜整理衣领的手一滞,随后继续抚平其上的褶皱。

“若有机会,可上峨眉寻我。我在一日,就能护你一日。”

一番斟酌之后,她给出这个回答。

林惊鹊知道,这是方待霜作为首徒“静妄”能给出的最重的承诺。

得君一诺,她已然得到了稀世珍宝。

山高水长,望君珍重。

这一趟下来,离愁别绪倒不算浓重。唯一可惜的是跑走了匹马,回去不好向掌柜交代;但好在有酬金打底,她还不算亏得太惨。

从深秋走到浓冬,一路行过迢迢山水,终到分别的时刻。

林惊鹊亲昵地拍拍方待霜的肩膀,笑着同她说:“方姑娘,不知峨眉上有无燃面 ,也叫我尝尝峨眉大师的手艺。”

方待霜也轻轻“嗯”声,似乎是在犹豫,但终于,这种踌躇的神色消失,留在她脸上的只有对林惊鹊的祝福,“四娘,多谢。”

她们两人都心知肚明,走出这间小屋,至多半个时辰就能到青城前山。

方待霜理好了衣领,取下剑别在腰间,又将东西清点一遍后才道:“走吧。”

看着她的动作林惊鹊忽而有种物是人非之感,从犍为出发时方待霜还像个木头桩子,站在檐下似梦非梦;如今却能独当一面,做起事来毫不像是个生手。

拉开门,外头的积雪已经没过足踝,枣红驽马才刚刚睡醒,马鬃覆雪晶莹,睫毛上透明的冰晶随着马鼻喷出热气的动作而不断抖落。

驮在背上的尸体也积了一层雪。两人先后走出来,林惊鹊拂去尸身上的雪,看清了这人的脸。

四五十岁左右,挺鼻温目,唇边的黑血在眉山时已因仵作验尸后的清洁程序而擦拭干净,微软的皮肤在日光下还闪着细腻光滑的色泽,如果不是她们亲眼发现这具尸体,恐怕只会以为此人是睡晕了过去。

“也不知林大娘子叫我们带这人上青城是意欲何为。”

林惊鹊叹口气;她倒不是嫌带一具尸体上路晦气,人终不免一死,今日此人不过是明日自己。只是她无法确定,上山之后,方待霜能否将这具尸体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祸福未卜。

方待霜将缰绳握在手里,口中轻轻斥声“起”,确保尸身不会掉下来后才回道:“或许是春芜前辈和青城的什么故事也未尝可知;毕竟她长居河驿,在这条河上发生的事都略知一二;与几个青城故人有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林惊鹊“哈”一声,口中气音短促而轻快,“也是,毕竟那么大一间客栈开着,真是不容易。”

以孤身一人周旋于峨眉青城以及州府三方势力中,不困难是假话。客栈地处眉山郡内青衣江边,毗邻着上下游船家卸货泊船的码头,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什么人林春芜没见过?

在客栈中林惊鹊看出林春芜的话对方英有一定的震慑,不若如此,她怎么敢想出让两人趁夜出逃的法子。

艺高人胆大,说得莫过如此了。

方待霜闻言不置可否,手中的缰绳倒是紧了又紧,将手心箍得生出一圈淡红的勒痕。

一路上除了开头的小屋有积雪外,其他地方也堆着雪,时不时有一小团坠下,吓得马不住用蹄子刨地。两人劝了好一阵马才肯继续往前走。

雪下得很大,沿路走来看见不少的断木,黄白的树芯断裂在外,路上都是倒下来的断树残骸。

林惊鹊咋舌,昨夜林间风声虽大,也想不到是今日这般景色。

方待霜见她皱眉,一时暗度她受伤被风一吹伤上加伤,停下脚步,“四娘,暂且等等。”

“嗯?”林惊鹊不解,已经走出两三步,又折返回来走到方待霜身边,问她:“怎么了?可是昨日受的伤加重了?”

方待霜一滞,还未开口便见林惊鹊要动手去解绑着尸体的马缰,“你骑马吧,我来背尸体。”

不料眼前这人和自己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方待霜沉默半晌,咳嗽着摇头,“不……我的意思是,你去骑马,我来背这位……前辈。”

林惊鹊讶然,半截眉毛挑起,碧云下斜飞参空,一双眼睛瞪圆了,十分吃惊,“可是我并不累。你才是需要休息的那个。”

从昨夜到现在,方待霜与不明来人激战,又整夜守着自己没睡一个好觉;接二连三的事,更不论峨眉门中又出了那么大的一件祸事,不心力交瘁都算得上是铁壁铜人。

“我不累,这一切,本就是我心甘情愿。”

方待霜捧起路边一朵败了的茶花,将散在手心的花瓣拢起来,用力合掌,指缝间溢出玫红的汁液。

说话间,两人已到青城前山。

青城山面临蜀郡故府,背系邛崃山余脉。相传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此与阴兵斗法,设坛叩磬挥笔退瘟,让六大魔王八部鬼帅亿万鬼兵退避三舍,从此不敢踏入青城半步;自张道陵之后,青城山便成为正一孟威道二十四治所之一,也是道派五大仙山之一。青城山天师道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为本山之尊,日日香火长祀,不绝于缕。

两人驻马于此,但见方山幽静清雅,山峰一座朱红飞阁,青白两色间偶然可见几点若隐若现的丹砂赤红,是诸宫庙宇的冰山一角。高耸的山门内蜿蜒向上长出无数级石阶,像伏在青山间一条沉睡的石龙。

两人对视,临到离别,说什么都显得太单薄。

林惊鹊率先绽放微笑,她心中已将这场面无数次排练,“方首徒,记得你答应过我的燃面。”

她在“方待霜”和“首徒”中选择了一个较为折中的称呼,好像要借此确证一些并不重要的事。

方待霜没多说话,林惊鹊见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便耐心地等着,没有催促。

最终,方待霜解下腰间一块佩玉,细细地系在林惊鹊腰上,“这是我从小佩着的一块玉,下次见面时,再还给我吧。”

林惊鹊悚然一惊,推辞道:“这是你从小佩戴的,我怎么能……”

尾音在看到方待霜的神色时如烟入尘土,顷刻消弭。

她睫羽轻颤,却仍然微笑着注视她,眼神中是真挚恳切的祝福。

林惊鹊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吐出口中浊气,强作欢颜,“罢了,我就不计较你骗我只有玉镯的谎言了。”

方待霜轻轻点头,将尸体从马上解下来背在自己背上。四娘搭了把手,指腹无意间擦过她柔软干燥的唇瓣。

像亲吻了一朵冰凉的山茶花。

她有些出神地回想触感,直到再一次听到对方的声音,“珍重。”

于是她也爽朗地回笑,牵过对方手中的马,朝她抱拳,“多保重。”

说罢,林惊鹊牵着马,最后长长地看她一眼,沿着来时的脚印走回深雪中。

方待霜将尸体背在背上,看着林惊鹊慢慢走回来时的路,直到那道青色的纤长的人影消失不见,她才转身朝漫山散落的道林中走去。

在那道巍峨庄严的山门旁,两名青衣碧簪的童子已等候多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别雪深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魔女霓裳(gl)

寻仙

拳镇武侠

综武:开局签到十万大军

玄龙之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