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绥昭一脸兴奋,张屠夫以为遇到了同道中人:“贵人识货,这是老汉我好不易从商队买来,听闻商队是从剑南道凉州找来的好羊。这羊肉质鲜嫩多汁,无膻味,风味十足的好货!”
他说的颇为得意,要不是商队里有熟人,他还真买不到这批羊。城里赵员外和梁员外不久就要做宴,指名要这种羊,出的价可高。
这羊好吃裴绥昭也知道,但她不为吃,此时正一脸宠溺摸着羊毛:“老丈,你是替人买还是自个买了屠宰卖肉?”得到答案,她更是高兴:“那羊毛刮下来全卖我可好?”
张屠夫以为听错了,羊皮能做羊皮袄子,光要毛算怎么回事?
“要是没了毛不好卖,那就皮也卖我,不过皮和毛要分开。”
眼看对方开始转眼睛,虞霁初把裴绥昭稍稍拉后,就算要买也不着急,一着急就会让人上赶着要高价。倒不是没钱,而是不习惯当冤大头。
裴绥昭一直想送虞霁初一件礼物,这次见着羊毛,想着怎么也要给虞霁初织一件。她倒没想过大规模生产毛线,那不现实,牧民的羊皮带毛都会被做成过冬的袄子,有多的也都会被军队征走,轮不到她买来织毛衣。
至于纺纱机,迟早棉花要用到,这次就提前做出来。珍妮机的复原图资料里是有的,要是做八十多锭的大机器,就要用到传送皮带,皮带用牛皮估计很难支撑。
现在也不知道哪里有橡胶树和橡胶草,就算有,橡胶硫化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事。
步子不能跨大了,就先做十几锭的手摇式。即使是十几锭的手摇式,也比现在纺蚕丝和麻丝的单定机强太多太多。
这个多锭纺纱机她不打算假手他人,要亲手做了让虞霁初拿去卖给丝绸大户,布商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有钱的群体之一,这个钱不赚白不赚,要赚就要大赚一笔。
裴绥昭要每日往返于养殖场、田间地头和府里,有些地方驴车都过不了只能骑驴。虞霁初早就在为她挑选马匹,今日天气晴好,正好让一人一马见见面。
教骑射得先学会骑,虞霁初亲自教,裴绥昭想着学会骑马确实方便。一开始兴头也很大,等差点被马甩下来数次,大腿内侧磨得生疼时,她才知道这事不像看起来那么好玩。
岑稷和瑶娘也在一旁看着,别说岑稷看不下去,瑶娘都看得不忍直视。她把小柳儿带出来玩了,这会抱着小柳儿耳语:“你以后学骑马可不能跟她似的,不然都笑你。”
小柳儿才两岁,根本听不懂,但不妨碍她觉得裴绥昭学得好笑,也不捂着嘴,就咧着个小嘴在那哈哈直乐。
此时的人们只吃两餐,裴绥昭中午怎么都要吃点东西,虞霁初也了解她这个习惯,中午就把人都聚在三娘酒楼。正好第一批铁锅造出来了,三娘酒楼头一个用上。
“炒春笋、菠菜、菘菜、绿豆芽、红烧排骨、回锅肉、血鸭、腐乳肉、鲫鱼豆腐汤,菜上齐了,大伙快尝尝,好吃不好吃都要说实话。”
三娘报完菜名请公主上坐,元燕、许离亭和穆山是公主带来的,穆山刚从雀州回来,上次分糖他不在,这次又只有他一个男人,他只能尽量少言寡语,多吃多喝。打退高贼手下先锋大将熊大智,带他来这是公主给他的奖赏。
另一桌也是一样的菜,坐着柳娘、唐娘子、瑶娘和阿蛮、悠游她们。
豆芽也称种生,这个时候他们还没开始吃,也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有粮食都一把煮了,不会吃这么精细。
大伙都是第一次吃到,脆嫩多汁又爽口,所有人第一筷子就爱上了。铁锅烧菜的素菜都如此好吃,更不用说荤菜,那红烧排骨上桌不消一会就快见底。
许离亭吃得有些眼热,真好吃啊,她希望有朝一日军中姊妹、家人和父老乡亲都能吃到这些美味。
饭后,公主说了句让大伙都高兴的话,她要让一支斥候专门去探矿,铁和煤的产量会逐步增多。原本因打仗,为供军需官府对铁器收敛得紧,有了这公主这句话这就表明广南道全部用上铁锅那日不远了,大伙都很高兴。
其实此时的炼铁技术已经较为先进,起码已不是铸铁而是锻铁,现在又有了煤,技术更进一步是迟早的事。铁是“生”的还是“熟”的这个区别可是天壤之别,技术进步就是要把生变为熟。
裴绥昭暂时不打算掺和这一块,毕竟还是战时,军用物资很敏感。焦炭炼钢污染巨大,若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接上新技术防污染,还是不要轻易迈步的好。
席散后,公主和三娘说着话,她让三娘把菜谱整理一份,连同铁锅一起送到京城去。她轻易不能回京,又想念母亲,只能时常见了新鲜物件就寄去京里,聊表孝意。
裴绥昭和虞霁初则要找瑶娘谈造纸坊的事,岑稷理所当然留下了。
瑶娘家里在城郊有家造纸坊,对造纸方面的事较为了解。谈得差不多,裴绥昭还是决定去作坊看看。今天公主吃得高兴,许她们用马拉车,裴绥昭并无欣喜之情,牛车慢慢走起码不那么颠簸,马跑起来可管不了那么多。但大伙都不反对,她也只好随大流。
到作坊时葛老汉一脸阴郁瞧着瑶娘,没有半点女儿回家的孺慕之情,作坊里的男子也都神情冷淡。直到虞霁初出来,葛老汉这才卑躬屈膝迎过来,接着一路都在试探她们来的目的。
造纸坊没什么惊喜,裴绥昭生出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临走前,葛老汉把瑶娘叫到一旁,眼里满是怨怼:“你个没良心的,竟敢带人来抢你爹的作坊。好生生的婆家不呆,如今又恨上娘家了,活该你没人要,不守本分,丧尽天良!”
瑶娘原本一点希冀此时碎得稀烂,她冷了神情:“若县主真要,你敢不给?既然如此有种,何必冲我来火,去找县主嚷嚷去!”说完头也不回离开。
回程路上瑶娘眉宇间本就常存的郁气更加浓密,一车人都不说话,裴绥昭安慰道:“你怀着孩子,要常开怀才好。原本打算把造纸坊的事全权交到你手上,如今也怕你太过操劳……”
“我能行!”瑶娘一脸欣喜看着裴绥昭,生怕裴绥昭是说着哄她玩。裴绥昭也笑着点头:“除了你一时也想不到好人选。瑶娘,咱们一步步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机器解决,产量自然上来。将来,我们要让所有人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我们做出来的纸。”
裴绥昭说得笃定,瑶娘也听得认真,她畅想着那一天,也相信裴绥昭说的事能成为现实。
岑稷见瑶娘终于笑起来,也终于放下心,一时激动拍上裴绥昭的肩:“明日我来教你骑马,定能将你教好。”
不说还好,一说裴绥昭就想揉腿,可真是谢谢了。
纺纱机制作完成那日,商队传来消息,凉州养半细毛羊的牧户家里果然都储存了不少羊毛,不日将羊毛全部运抵鹤尾,特派信使先行一步告知。这消息让裴绥昭颇为兴奋,出发去田间地头时打包了一堆东西,还拉上了虞霁初。
春日暖阳,晒得人浑身通畅,悠游和阿蛮帮着裴绥昭把布铺好,悠游嘟囔道:“倒是有几分探春宴的意思了,可上巳节都过去了,说是裙幄宴又没花。”
“品春不拘哪一天,只要是春光灿阳就好。花嘛,阿蛮,等会你带悠游去采些花,满足她戴花的心愿。”
悠游被说的难得有小女儿家的羞赧:“谁说我要戴花了。”
裴绥昭不懂她们的机锋,问了才知道上巳节又称女儿节,每年三月初三,不少女儿家会结伴来踏春,设裙幄宴,嬉戏玩闹一番。好些年没见那种光景了,今年也没人弄这些,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多挣口粮。
她们带了红豆糕和一种名为洞庭春色的酒,不是蒸馏酒所以大家都能喝。悠游打开包袱,一包山核桃和松子出现在众人面前。阿蛮问她藏了多少,怎么闷着自个吃,元旦节都不见拿出来吃。
悠游哼一声:“这是我好不易攒的,在益州打仗时,益王承诺的军粮迟迟不到,我们只好去山林里找野果子吃,这都是我们的救命口粮。”
裴绥昭拈起一粒松子细看,这不是北方的松子,应是西南野生的。真不容易,还好山林里能找到口吃的。
“我这也带了好吃的。”裴绥昭拿出四块榛子巧克力,巴掌大块,能过个嘴瘾。悠游接过后学着裴绥昭的模样剥开,把包装纸随手扔一旁,虞霁顺手捡过,等四张凑齐,折好放在佩囊里。
悠游原本对这黑乎乎的玩意儿不报什么期望,但一打开就香气扑鼻,咬一口咀嚼,她几乎要拍腿:“这玩意儿看着不好看,吃起来怎么这么好吃!”
阿蛮也点头,这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口感,太奇特太好吃了。
裴绥昭和虞霁初一对眼,笑着对虞霁初说:“这东西的原料是一种梧桐树上果实的种子,形如豆子,颜色呈褐色,经过晾晒,烘烤,压榨出脂等一系列工艺做出来。原味带苦,这里面加了牛奶和糖还有榛子才会这么好吃。它的口感确实无可比拟,但我不知道哪里有这种树,或者,还得靠栩儿去找回来?”
“我要去找,我会去找!”悠游已经彻底被巧克力征服了,一想到以后都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她就想流泪。吃掉最后一口,她眼含热泪:“这要是真找到,制成军粮,我都不敢想大伙会有多拼命。”
虞霁初也早想到这一步了,她一时感叹:“上次接到信已是一个月前,不知如今姑母和栩儿她们在鹭州如何了。”
被她惦念的人过得有点艰苦,她们在鹭州找了一圈没找到棉花和红薯那些,经过当地官府大力搜寻,有人向她们提供了个有用消息。
建州曾有人被海风吹到了东岱岛,那人见岛上有种棉花,回后来将棉花引种到建州银鳀县。他表亲是银鳀县人,访亲时听了这个故事,也亲眼在银鳀县见过棉花。至于其它东西,没人见过。
虞素宁让当地官府将图册张榜,引来不少人好奇打听,听说那种叫红薯的东西能亩产二十五石,也就是近三千斤,惊吓之余都不太信,一时鹭州各人议论纷纷。
看的人好少哦o(╯□╰)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想给县主织件毛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