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秦王汉武唐童现代留学录 > 第12章 学校

第12章 学校

这一耽搁,结伴去上学的孩子们都走远了,嬴政又深深看了眼没成熟的水稻,转头向他们快步追了上去。

村里的孩子走了一段就分开了,年纪大一些的去镇里的中学,年纪小一点的再走一段土路去隔壁村的小学。蹬得动自行车的已经走远了,剩下的小学生走得慢,“山里人”里的嬴政跟刘彻都是身材高大的主儿,十岁小孩李世民是个武将胚苗,都很轻松地追了上去。

陆亮还好奇地问:“你们不是去镇上啊?”他还以为他们要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到镇上去购物呢。

村小附近都买不到东西,过年时父母打工回来会给点零花钱,年后上学,他们就会跑到镇上去买东西。炸串麻辣烫之类的零嘴,也就那时候能凑钱一起吃吃过瘾了。

所以陆亮虽然不喜欢上学,但又很想赶紧上中学,这样就可以到镇上去了。至于到镇上之后钱从哪里来,他还没有想过。

而且去镇上就要寄宿,不用天天走这么远的路来回,他觉得可好了。

村小是希望小学,虽然师资力量不太行,但有四层教学楼和操场,收附近四五个村子的学生。

门口管得不严,开始不让进,陆星星说这是她叔伯,带孩子(李世民)来看看学校,三人组就进去了。

陆家三姐弟各奔各的教室,值日生开始打扫卫生,不一会早读开始,带着浓重方言音的朗朗书声便响彻校园了。

三人组不算引人注目,因为他们内衣没换,但外面已经换上了陆根水给他们拿来的衣服,还戴上草帽挡住了发髻。陆根水这几天特别高兴,因为就是打打水,烧烧饭,借个房子送几套衣服,他就得了好几粒金子。

这些山里人淘金淘到不少啊,不知道多少代人积累下来的,也不晓得手紧一点,回头看他们怎么过日子。

他今早才觉得良心稍稍有点不安,跟他们说了要省着点用,也不知道他们听懂没有,反正他说过了。

刘彻抬头数教室:“一二三四……四层楼,二十间屋的学生。”

嬴政道:“陆星星有言,小学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约摸四五个班,每班三十到四十多人不等。”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被这数量给干沉默了。

不过又想了想那片稻田,想来这样的收成,才支撑得起这样数目的读书人吧。

刘彻暗暗的想,他现在倒是也不缺可用之材。但如果几个村落的农夫之家都能有这么多人读书,成人之后再给他挑,想来是更不缺了。

那还不是想换就换,想用谁就用谁。

嬴政则在想,他读《韩非子》,法家之意,却是不用这样多的百姓读书。

百姓读书开智,自然便多计较。秦以耕战为本,连经商都是抑制,因为富裕与智慧就会生出奸滑之意,又怎么还能一心一意的为秦王的大业出力呢。

他原本对此是坚信不疑的,并决心继承商君的律例,韩非入秦求教,除去吕不韦后再寻一名法家贤才入秦重用,在秦国进一步推行法家的制度,完全榨取民力,以助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但现在,他有了一丝动摇。

此时此处,乃是后世之国。自七龄稚童而至十五六岁的少年,不分男女尽皆入学,而田中水稻沉沉,似乎比他秦国更加强盛。

他摇了摇头,没有立刻下结论。这个后世之国究竟是强是弱还不好定论,他看到的太少了。就像这学校的小楼,要不是走出梨村,他都不知道原来民间用这种非木石的材料能起这么高的楼。

李世民不是皇帝,又年幼,才不像他们这么费脑子,他就只管咧着嘴在校园里转,去玩人家的双杠单杠,还跑沙坑里玩了会沙子。

不大的地方他一会就转完了,还在那感叹:“这么多人读书出来做什么呢,读书人还回去种田吗?”

就他无心的一句话,倒是引得嬴政和刘彻一震。尤其嬴政,刚刚还在想法家学说,现在更是觉得想不通了。

是啊,他看陆根水也不识字,可见此处如此奢侈的令幼童入学,也不过是近十几年或是三四十年内的事情。那么这代人读书出来做什么呢。人心生奸啊,花十几年时间读了一肚子的学问,还肯回去种田?

不种田,且不说粮食谁来种,就说种田之外,有这么多活让他们做吗?

没有活做,没有生计,这么多读书人,谁来养活他们。

越想问题越多,刘彻也忍不住摁了摁太阳穴,对嬴政笑道:“你定然比我烦恼,你们秦国可是用法家治天下。看你的年纪,天下应该尚未一统。贸然改变,还要担心是否会影响大局,对吧?”

他就不一样了,诸侯王虽然老实了许多,不过各自王国还是自己管理,他先不用烦那么多,在关中根本之地择一处试验就好了嘛。

嬴政看不得他得瑟,冷淡地道:“你就是想学,又能支撑得起这么多人入学么?”

他丝毫不提自己也想得头疼,只嘲讽刘彻:“无可能之事,却在这里烦恼,真正可笑。”

“切。”

刘彻晓得他肯定也在琢磨这事只是不承认,但心有顾忌,只嗤笑了一声没再反驳回去。

说话间,早读课结束,音乐声突然响起,把他们吓了一跳。

然后就见各个教室乌压压涌出来高高矮矮的小孩子,在楼下往上看能看清楚整体,嬴政与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了。

这是什么天赋异禀的小孩子啊!

年纪大一点的不说,跟陆圆一样七八岁的小娃儿,音乐响起的几息之间,已经在教室外面排成了两列长队,然后一队一队按顺序下楼了,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下楼都是贴边走的。

刘彻见势不妙,赶紧一拉两个看得发呆的人,避到了边上。

学生们已经出了教学楼,到操场上站队了。

大热的天不用跑操,今天周一还得升旗晨会。全部站定之后,体育老师在楼上用广播喊着口令:“前排两手侧平举,后排两手前平举,向前看齐!”

小学生们一阵挪动,很快队列就排齐了。

在楼上看着的教务处主任其实并不满意,因为在他眼里队伍是歪斜的,横不平竖不直。但是村小就是这个水平,跟城里重点学校一样连做操不齐都要训五分钟也实在没有那个必要,所以他啥也没说,体育老师开始放音乐升旗了。

但这个水平看在三人组眼里就不一样了。

这都是小孩子呢,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娃儿,这样训练有素,这样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这样排出经过初步军事训练才能排出的队伍。

这将来得是多好的兵源呐!

足使寡人一统天下!

足令朕荡平匈奴!

我长大了要带这样的兵肯定能与韩白卫霍比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学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